浅谈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2023-05-30 10:48:04孙晓晨
创作评谭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年展陶艺景德镇

孙晓晨

2022年2月28日,“瓷的精神”—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幕。这次展览共展出了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6件当代陶艺作品。瓷器是中国人的精神符号,“瓷的精神”即陶瓷文化所特有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力量。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瓷为媒,以瓷会友,让世界听到、看到、感受到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的瓷文化变迁、流徙,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瓷文化。

一、影响与变动

“双年展(Biennale)”作为一种现代展览制度,并非是以两年为期单纯的时间概念。它是现代人融合了旧的展览形式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而生成的一种制度化的美术展览形式,更多的是展现学术价值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国际双年展则更加包容、多元,所呈现的是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前沿成果,以及跨文化的和而不同。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向世界传达了一个秉持“开放、包容、多元”的学术态度和一个“国际陶瓷艺术的学术话语权中国要有一席”的强烈信号。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展览已经超越了一个基于材料、媒介的艺术展览所传递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完全可以比肩国内任何一个高品质的综合性双年展,甚至更具有学术探讨与文化输出的价值。

就展览的举办地景德镇而言,在之前由官方主办,尤其是以市级政府冠名主办的展览中,现当代陶艺作品的比重相较于强调传统手工艺的陶瓷而言是少数的。现当代陶艺和传统陶艺是可以形成互为依存的关系。前者是对学术前沿的探索,这是对未来的尊重;后者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实际上,并非所有从事传统工艺的陶瓷艺术家都是有创新的,但他们创作的作品在工艺、图式方面同样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只不过这些着力点在当今时代美术的发展洪流中激起不了太大的浪花。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中有一批“旧有”倾向的作品入选,这被误认为是一种“妥协”—作品仍囿于传统陶瓷工艺范畴。实际上,这些平面瓷画很多已摆脱了“旧有”的创作逻辑与审美趣味。现当代陶艺作品早已在国际陶瓷学术展览中占据了主流。此次双年展将现当代陶艺作品由产瓷区的小众身份带进当地官方层面与公众视野,这将会给国内陶瓷艺术格局带来一些变动。

二、酝酿与发生

要呈现一个规模化的双年展,并非易事。这次展览最终之所以能呈現,和吕品昌教授的前期努力与全力推动有着直接关系。时间追溯至2011年,当时吕品昌教授就已经将一定数量的陶瓷媒介作品纳入首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中,并将这种策展实践延续到了2013年的第二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原本定下的第三届双年展于2015年移师太原。

作为三次雕塑双年展的实际操盘手,吕品昌教授借展览地点腾挪之机,将展览别出心裁地分设成六个部分,其中就有“新陶式”这一以陶瓷作为创作媒介的板块。按照他的话说,“这样的设定,展示了对陶瓷材料艺术探索的前沿成果,当然也有一些私心”。这里的“私心”,是指以雕塑大平台来推动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多年操盘高规格双年展的实践,对当时雕塑家身份的吕品昌教授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策展经历。这也是此次以陶瓷为主角的双年展能最终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在景德镇设立了陶瓷艺术研究院、美术馆,由吕品昌教授负责。首展是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与吕品昌教授共同策划的“推衍—当代陶瓷艺术邀请展”,汇聚了一批国内高水平陶艺家及其代表作。于此之后,陶瓷艺术研究院及美术馆策划了一系列高品质展览与学术活动,在景德镇乃至全国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关注与好评。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依托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学术资源在景德镇深耕的这些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地的艺术生态,以至于双年展的举办并未让当地艺术家群体感到突兀。

2020年9月,吕品昌教授作为人才引进对象由中央美术学院调至景德镇陶瓷大学,任主持行政工作的副校长。他40余年来的从艺与教学遍及国内外各大学术现场,回归得也恰如其时。他看到过早年景德镇传统陶瓷如何受挫于国际学术展览,思考过景德镇陶瓷如何介入国际的学术前沿,组织过得到学术界好评的境外陶瓷展览,在世界各地的讲学中始终强调学术的重要性。这段丰富的经历使得他如今的学术立场也极为明确,对“当代陶艺需要如何去发展推动”更是了然于胸。如今,他作为高校主要领导的身份,让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得以有了实质性的推进。此时,举办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的各项条件已基本完备。在他的大力推动与各方的努力协调下,双年展得以最终落地。

除了吕品昌教授外,还有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尽管受全球疫情影响,展览仍收到2344件作品报名,并由国内外评委秉持公平公正原则评选出206件作品。在吕品昌教授的调度下,评选、布展、翻译、文宣等工作有序开展,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团队作为保障。当然,这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强大支援,诸如调配各职能部门来完成或辅助完成接待、交通、医卫、媒体等方面的工作。

三、架构与学术

与其他国际双年展稍显具体与指向性较强的命题不同,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瓷的精神”这一宏大且抽象的主题为主要阐释对象。让所有艺术家都能够以自己熟悉的方法介入其中,这也正是展览组委会释放的包容与友善的信号。这既是对“首届”概念的深入思考,也是对双年展后续发展的期许所制定的启幕序章。除了主题展外,还有平行展“白—意大利当代陶瓷艺术展”“融合—景德镇国际当代陶瓷绘画提名展”,它们分别置于景德镇的两个主要艺术区域。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双年展将一座城市进行了艺术的转换与铺陈。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不仅展示了艺术的强大功能,还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对艺术所报以的热情。

展览中不乏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本身都有其特点与价值,如郅敏的《天象》、Murray Paula《Still Breathing》、谭丹武《线》、张琨《画像系列》、刘丹华《锦灰堆》等。具体作品的分析并非本文观察重点,在此不展开评述。仅就此次双年展本身谈几个特点及优势。

一是在展览机制的设置上。一个优质的双年展,它是由优质的作品集体呈现出来的。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汇聚,除了需要一位有号召力的策展人之外,还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展览机制,这样才能长期延续。首先,特邀艺术家的设置不仅能作为一种对展览质量的补充,还能在奖项方面避免直面主题展的青年艺术家,从而达到推新人、育新人的目的。再者,两个平行展的设置思路明确,不仅在形式上体现多元,也起到了内外兼顾的具体功能:瓷画单设平行展可以使得举办地的艺术家更广泛地参与其中;意大利展览则是彰显了双年展的国际性概念。

二是布展呈现。受体量限制,大部分陶艺作品的展陈需要借助展台。而展台将观众与展台上的作品区隔成两个空间,这种物理与心理上的双重距离感形成了一种古典的审美愉悦。如今对展台的弃用,也成为很多作品展陈的一种基本策略。它既要直接与空间对话,还要结果旧的展陈形式,以此生成“新”。

在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现场不难关注到,展览中有几处角落或是梁柱都巧妙地与作品形成了直接的空间对话,这种“局部氛围”的营造对大型陶艺展而言是一种进步。除此之外,一些区域大小作品的混置打破了原本刻板的展览空间,消解了程式化、均质化的观感。

三是借助展览开幕式热度,启动了一系列活动。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双年展的主办方之一,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美术馆、国际陶艺学会牵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并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共同探讨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后疫情时代陶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这些会议的集中举办使双年展由单一展览活动升级为系列文化活动,增强了双年展的影响力。

当然,展览还有一个功能,即为艺术家提供一个自我检视的机会。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作品并置于一个空间,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标本,也为陶艺家提供了一些思考,如“如何避免過度依赖本土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当展览地域发生了改变,如何避免沦为‘异域风情或‘土特产”等。

四、自信与当下

早在2016年,为配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拉美,当时的文化部委托吕品昌教授来策划“中国-厄瓜多尔陶艺展”并携团队出访厄瓜多尔。在厄期间,由吕品昌教授领衔的团队,向国外同行展示了高水平的中国陶瓷艺术与中国艺术家风采,超预期地完成了这项“艺术外交”任务。

2019年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提出“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特别强调“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特别期许、对景德镇的特别关怀,为景德镇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擘画了美好蓝图。所以说,景德镇的发展离不开陶瓷,陶瓷要发展离不开艺术创造与对外文化交流。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践行这些要求?艺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陶瓷是一个合适的媒介。首届双年展的成功举办,正是吕品昌教授对上述要求的具体践行,同时也为完成这些要求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化发展的平台。

近年来,“一展成名的失效”使得国内艺术家对境外双年展发生从狂热至趋冷的态度转变,这从侧面也验证了完全依靠境外造星神话与经济利益驱使既伤害了艺术家又损害了展览品质。西方双年展影响力的衰退也造就了一个新的契机—我们该如何缔造自己的国际双年展品牌,如何对外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千百年来,中国的陶瓷积蓄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散落于各处的历史窑口、新中国成立后的老瓷厂已经陆续被开发成文创产业或艺术园区。尤其是景德镇,近二十年来受开放与宽松的艺术氛围熏陶,使其演变成许多陶瓷艺术家眼中的精神圣地。这座内陆小城市凝聚着磅礴的文化力量、无数的精彩故事与鲜活人生,为如何转化“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板。

当然,我们还需清醒地意识到至少有两个问题亟须思考:一是,在传统媒介集体式微的当下,如何使陶瓷能有更多的作品完成对现当代陶艺范式的超越,从而精确地切入当代艺术的主流领域;二是,在诸多西方老牌双年展仍牢牢把握话语权的当下,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守正创新,从而更好地迎风扬帆。

过去,我们的文化输出、文化对外传播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如今,我们要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自信的底色。传统展览搭配手工艺现场表演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展现当代中国形象的需要。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展现自信的当代中国文化,这是我们自信的时代仪表。想必这正是景德镇举办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的另一层含义与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猜你喜欢
双年展陶艺景德镇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不忘你,景德镇
心声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景德镇颂歌
心声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问一声,景德镇
心声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0:58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5:34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海峡影艺(2019年1期)2019-06-24 07:36:46
“疯狂”的陶艺
小学生导刊(2018年1期)2018-03-15 08:02:40
学陶艺
做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