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航 简贵灯
民国时期,处于繁盛期的京剧循戏路而行,流播全国,影响各地剧种。就江西而言,京剧确为城市演剧大宗。京剧名角马昆山、金凤霞、牛桂芬等纷纷入赣,“老见喜”“小见喜”“彭春山班”等京剧科班陆续创办,“新舞台”“赣舞台”“昌新大舞台”等轮轴演唱京曲,流风所向,曾在江西盛极一时的徽班纷纷改唱京剧。[1]江西等省市的京剧演剧在整个京剧史中的地位或许不高,但是立足区域京剧史的视野,它们也是京剧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具当地特色。
然而,当下有关京剧演剧的研究,向来以京、沪为中心,津、汉次之,至于其他地区,则语焉不详,多有忽视。鉴于此,本文根植于民国时期的报刊文献,从区域史研究的视角出发,爬梳1940年代的江西南部重镇赣州的京剧演剧脉络,发掘京剧演剧史被忽视的一页,也为京剧传播研究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个案。
一、“两台竞演”:
1940年代赣州的京剧演出
位于四省交界之地的赣州,这个人口原本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在抗战时期演变成一个人口十几万,工商业聚集、市场繁荣的重要城市。特别是省城南昌沦陷后,赣州甚至成为当时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报业重镇。[2]据《赣州市志》记载,这一时期赣州一地拥有《赣报》《人生报》《正气日报》《民国日报(赣南)》等报刊十二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创办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国民党赣南特委机关报《民国日报(赣南)》。不过该报佚失不少,国家图书馆、赣州图书馆目前仅存1940年至1948年的《民国日报(赣南)》。
报纸不仅是鼓动社会思潮、传播各种政治观点的有力工具,更是传播社会文化信息的重要平台和集散地。戏曲在当时大众娱乐的版图中占有重要位置,戏班和戏院等营业机构认识到报纸在民众中有着极大的宣传作用。因此在报纸中刊登戏曲信息、演剧新闻、演员广告、剧评等成为一种时尚。由于外来人口众多,主政赣南的官员也十分偏爱京剧演出,地方戏逐渐淡出城市舞台,赣州的戏曲市场被京剧占据,报纸中的戏曲版块也以宣传京剧为主。这点可以从《民国日报(赣南)》戏曲广告得到证实。
京剧传入赣州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1936年,原赣州双江大舞台创始人陈汉祥在赣州公园北路创办了群乐大戏院。演员以吉安杨家京剧班为主,同时吸收了原赣州大戏院老见喜唐家班成员,1937年又邀请了苏家班(1930年在上海成立的老京剧班)来赣。几方人马轮番上演,群乐大戏院名号逐渐打响,日渐兴旺。在《民国日报(赣南)》现存资料中,最早出现的戏曲广告版面为1940年7月8日的第1版,如图1所示。
该日《民国日报(赣南)》刊登了群乐大戏院的节目单。此时的戏曲广告已形成了固定的版式,一般刊登在报纸的第1版或第4版。广告内容类似于节目单,预告当天或第二天的演出内容,包括戏院名称、演出曲目、上演时间、戏班阵容等等。除了家喻户晓的群乐大戏院之外,另一家名为“艺乐”的剧院也十分引人注目。1938年,赣州京剧票友卜连成在公园北路群乐戏院隔壁创办艺乐大舞台(也称艺乐大戏院),并从吉安请回张家班来演出。艺乐大戏院建立后,与群乐大戏院在赣州形成两大京剧院对垒的局面,两台对垒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这种竞演之风更是把赣州的京剧活动推向了高潮。
“群乐”与“艺乐”在赣州的演剧活动可谓旗鼓相当,特别是局势平稳之时,两台更是风雨无阻连演多月。以《民国日报(赣南)》1942年6月至12月戏曲广告所见为例,演出类型多以全本戏为主,有《三国志》《珍珠宝塔》《潇湘夜雨》《空门贤媳》《未央宫》《四郎探母》《风波亭》等。也有部分前本、后本戏,如《玉堂春》《啼笑姻缘》《孟姜女》《甘露寺》《御碑亭》《穆柯寨》等。兩个戏院剧本多有交叉,如群乐大戏院1942年9月1日上演的《穆柯寨》效果良好,隔日艺乐京剧团便也接连上演。两大戏院还会结合特定节日上演应节戏,如1947年的七夕节、1948年的端午节戏院均上演了《天河配》和《白蛇传》。
更值得一提的是,群乐大戏院还具有出演“连台本戏”的能力。所谓“连台本戏”指的是围绕一整个故事展开,分成若干次演出的剧目。有的剧目分为几本,有的则分为几十本。一般一次演一两本,每本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与今天的电视连续剧十分相似。这种戏曲形式可以让戏班有充足的时间来展现故事情节,同时还能循序渐进地推动故事的高潮与重点,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演绎,将观众的期待感持续延伸。通过报纸广告,我们可以看到,群乐大戏院自1942年12月1日开启十本连台《孟丽君》的演出,接连演绎了26日。1943年1月2日又进行了复演,至1月21日结束。1945年1月群乐大戏院出演十本连台改编新戏《英雄奇缘》。能够出演连台戏,说明当时的戏院已经有了较高的演出水准,具有成熟戏班的实力和技艺,赣州的戏剧市场也拥有了一批较为稳定的、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观众。
1943年9月4日,新赣南平剧院在原艺乐大戏院的旧址中筹备复业。为了抢占市场,提高卖座率,新赣南平剧院从外地聘请名角来演出。同年10月,邀请张嘉佑、徐秋柏和张慧君三位著名演员来赣州客串;11月邀请了老生杨小天、梅派青衣张洪元;12月有业界泰斗金继谭先生。1944年还邀请了名角如葛少亭、王雅君、佟慧君、王倩萍、王宛如、牛艳云等。
同一时期,群乐大戏院聘请了雪玉琴、花艳容、刘乃斌、王少君等名角,1944年7月邀请了江南四大名旦之一的刘筱衡和武生泰斗陈伯钧来赣演出一个月,10月更有业内泰斗陈亦秋前来坐镇。两大戏院每请一批新的明星演员,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观众的购票欲望,大大提升了剧院的上座率。同时,每每有外地演员来赣州,在另一层面也激起了当地演员的求知欲与求胜心,在相互交流与竞争中提升了京剧表演的水平。
两大戏团除了争先恐后地从全国各地聘请名角外,还会从对方的戏班中“挖墙脚”。群乐大戏院就曾把艺乐大戏院的张家班纳入戏团,充实自身演员阵容。而艺乐大戏院又把群乐大戏院的青衣牛艳云等请来艺乐演出。因此,在当时的赣州戏迷之间流传着一句“群乐艺乐,各不示弱”来形容两大剧团之争。
在经营策略上,两大戏院也并驱争先,难分伯仲。刊登的广告除了常规内容外,也会有“昨日全场客满,今日请早”“一年一度精彩大戏”“新添美术光电彩景,布景精彩无敌堂皇”等吸引观众购票的宣传术语,也会有抓住观众“喜新厌旧”心理的“名角来赣”“新戏上演”的着重宣传。看似处于火热竞争中的两大戏院在1945年初还进行了联合表演。1945年1月15日报纸的第一版中有一则《请特别注意》的告示,内容为:“为筹募士兵教育基金,特请东南名票童秋芳女士,徐伯秋、张慧君、刘智勇等三先生,新赣南、群乐两大戏院第一流名艺员数十人举行空前联合大义演,节目硬、表演精。”图3所示为两天后联合义演的表演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报纸广告中可发现,戏剧演出活动并不局限于两大京剧团,也有其他组织间歇性地在赣州出演。1943年1月1日至6月12期间,有一家名为“乐园省剧院”的京剧团在姚衙前街演出,特聘江西省班男女全员十余人表演,还根据表演时段分为日戏和夜戏。1948年4月14日报纸的第一版中,可以看到同心楚剧院归赣演出的通知,该剧院以出演楚剧为主,偶尔也演京剧。1948年,胜利大舞台因负债累累改组“赣州大剧院”,但仍然入不敷出,遂放弃京剧演出,邀请墨西哥杂技团表演杂技、魔术、歌舞、话剧。除了固定的几个职业剧团戏班外,也有许多自发组织的“小戏班”在赣州进行戏剧表演。如广告中记载,1943年2月10日,湖南旅赣同乡会举行公演;同年3月30日中学生互助社演出话剧《这不过是春天》。1944年2月7日至12日,新赣南公余联欢社为筹募儿童保育基金举办京剧公演。
1944年2月13日三民主义青年团在新赣南大戏院上演《潇湘夜雨》等京剧。1944年2月16日,教育部巡回戏剧教育队为庆祝戏剧节,隆重献演由戏剧名家夏衍编剧的《戏剧春秋》等等。这一时期的业余京剧演出十分活跃,其热潮也带动了赣州职业京剧团的进步。
可见,实力稳健的戏班、技藝纯熟的演员、稳定的顾客群、择善而从的风气,形成了赣州繁盛的戏曲市场。
二、“抗战救国”:
1940年代赣州的京剧改良风潮
1939年6月至1945年1月,蒋经国主政赣南,主张“抗战救国”。京剧演出也响应此号召,报纸中记载最早是1942年6月20日,赣州艺乐京剧团上演了“抗战建国伟大名戏”。隔日上演《文天祥》,并在广告上注明“民族英雄”“尽忠报国,誓死不屈”的标语。此时的中国人民还深陷战争之中,抗战剧的出演在另一种程度上鼓舞了人心,增强民了众爱国情怀。此后的赣南平剧演出中“抗战建国”的元素占有了重要一席,改良京剧也大都据此创作。
在《民国日报(赣南)》戏曲广告版面中,可查阅到的第一部改良京剧为1942年6月19日在艺乐大戏院演出的《新四郎探母》。1944年8月25日江南四大名旦之一的刘筱衡在赣州群乐大戏院上演宣传抗战的爱国改良京剧《新梁红玉》。《新梁红玉》是剧作家欧阳予倩在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的背景下创作的,讲述了宋军英勇抗金的故事。剧本突出了宋军的正面形象,以古喻今,宣传爱国救亡。它的高潮就是梁红玉鼓激励将士,奋勇杀敌。1937年11月初,在上海的炮火声中,《新梁红玉》进行首演。此时的上海民众同仇敌忾,深受感动,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时隔七年,该剧在赣州演出。为贴合当时的抗战形势,此剧在原版上增加了大量宣传抗战的台词,在舞台、灯光上也做了大量创新,演出反响不错,但并没有在赣州掀起京剧改良的热潮。
1945年1月,日军沿南昌向南进攻,轰炸赣州,烧毁中心市区街道和民房。群乐与艺乐两大戏院无奈辍演,演员纷纷逃离赣州。直至8月抗战胜利,一些演员才得以重返赣州。1945年9月,新赣南平剧杨经理在原群乐大戏院旧址重新修建舞台,将原群乐班底聚集,准备复演。1946年10月,胜利京剧院(胜利大舞台)在艺乐大戏院(虔州第一台)原址恢复演出京剧,演员仍以艺乐原班底为主。两大戏院虽陆续复业,但是遭受日军严重破坏过的赣州时局动荡,百业萧条。加之国民党混乱的经济管理,米珠薪桂,观众无暇看戏,此时的京剧不复往日繁荣。
针对这些情况,文化界人士提出了“振兴赣州京剧”的口号,而且认为,要振兴京剧,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京剧改良。[3]关于京剧改良,许多学者在当时的赣州报刊上发表见解。1936年在赣州创刊的《人生报》于1947年12月30日刊登了一篇名为《谈京剧改良》的文章,文中提到:“京剧之要改良,乃是因为京剧的内容,不是诲淫诲盗,便是神奇鬼怪,实在跟不上时代,甚至影响社会风气。”1948年5月5日,京剧学者何春山也在《人生报》发表《怀念钗头凤》一文,提倡要“意识正确,多少能反映现实的戏”。他们普遍认为只有进行京剧改良,将奇闻怪诞的故事改为能贴近民众生活、能引起群众共鸣的戏,赣南京剧才能重获新生。
从1946年起,胜利大剧院和新赣南平剧院竞相演出改良京剧。胜利大戏院的改良剧有《飞龙传》《女中英雄》《刁南楼》《人头娃娃鱼》《李鸿章打昆山》《梁红玉》《大律师》《戏迷小姐》等,聘请著名演员有赵子章、金美秋、黄玉玲、王建斌等。新赣南平剧院的改良戏有《新编啼笑姻缘》《新天雨花》《崖山恨》《龙凤耳环缘》《天下第一桥》《新编文天祥》《新编岳飞》等。同样从各地聘请名角演出,有牛艳云、黄学馀、姜秋芳等。更有田汉编剧、郑亦秋导演的《江汉渔歌》,欧阳予倩编剧、芩艾导演的改良京剧《新潘金莲》,苓艾编剧并导演的《红楼二尤》等。
这些高质量的改良京剧真正掀起了赣州京剧改良的高潮,赣州京剧市场又重现往日繁荣。田汉1938年创作的抗日新剧《江汉渔歌》于10月在汉口首演,1939年在上海演出[4],1946年11月才在《民国日报(赣南)》中首次刊登演出信息,间隔八年之久,却在赣州京剧界掀起了浪潮。《江汉渔歌》的故事来源于《汉阳志》,讲述宋时金兵入侵汉阳,时任太守联合民间豪杰与数万渔民共同击退金兵,成功守卫汉阳的故事。《江汉渔歌》精彩的武戏、悲壮的场面、震撼人心的唱词深深地打动了赣州观众,其中军民联合共取胜利的故事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红楼二尤》是著名导演苓艾在新赣南京剧院自编自导的反封建的爱情题材改良京剧。演出后,《民国日报(赣南)》1948年5月19日报中还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为《改良京剧—〈红楼二尤〉介绍》,另一篇为《女人的命运—〈红楼二尤〉观后感》。文中提到:“近来,赣州的两家京剧院,接二连三地演出了许多新编的改良京剧,把沉寂戏坛,又掀起了一阵新浪潮,颇值得我们欣慰。”可见,赣南地区的京剧改良运动是得到观众和各界人士广泛认可的。
当时的许多报刊为京剧改良发声,提出意见。《人生报》组织了“赣县京剧文艺座谈会”,邀请众多爱好京剧的学者研讨京剧的改良问题,探讨了京剧改良关于脸谱、题材、语言、服装、布景等方面存在的争议,并针对这些疑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探索。但有学者认为,赣州京剧改良所争论的几个方面,其实江西京剧改良的先行者裘德惶早在1933年至1935年间就提了出来,并得到了解决。他当时提出的京剧改良的十二条标准,涵盖了以上所有的问题。可见赣县京剧改良虽然努力,但因起步较晚,远落后于南昌。[5]
虽然赣州改良京剧的引入和创作理论是相对滞后的,但我们无法否认,赣州的京剧改良是在解放战争的艰苦环境中进行的,是在百业萧条的经济环境中创造的,是在戏曲爱好者自身难保的窘境中奉献的。在全国各地戏曲改良运动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赣州这片小山城的平戏改良运动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良京剧蔚然成风。赣州的京剧改良之所以获得不凡成就,不仅仅是因为有郑亦秋、苓艾、黄玉玲和王建斌等一批有志于京剧改良的导演和演员不断探索,也得益于赣州社会各界对京剧改良运动的支持,更归功于赣州戏院的经营者、少数专家和票友、戏曲爱好者们高度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民国日报(赣南)》对于演剧活动的记载始于1940年7月8日,止于1948年7月25日。在这段历史的梳理中可见,20世纪40年代赣州的演剧活动是十分活躍的。在这八年期间,几个戏院在你追我赶中逐渐成熟和壮大,拥有一批技艺纯熟的演员和稳定的观众群。在经历了战争的重重苦难后,演员们仍能肩负起时代重任,将戏曲艺术作为抗争的有力武器,在宣传抗战精神的同时,在艺术上深入钻研和探索,为戏曲艺术的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赢得了观众的尊敬。
可以说,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赣州的京剧演出活动是拥有着轰轰烈烈一页的。让人遗憾的是,在《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这段历史却几乎被湮没,不被重视,未着笔墨。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对赣南地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戏曲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厘清这一时期京剧在赣南发展的脉络,更是肯定了江西人民在动荡时局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江西文艺工作者在京剧发展与改良中留下的开拓向前的脚印。
注释: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8年,第166—167页。
政协赣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赣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政协赣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出版,1986年,第96页。
赣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赣州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赣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出版,1994年。
《戏剧:“江汉渔歌”不日在桂上演,田汉平剧精心杰作》,《电声》1939年第8期。
刘维菱:《国统区江西改良平剧述评》,《南方文物》2002年第2期。
(作者单位:苏航,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贵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