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丁辉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河南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长期处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尤其是在中国青铜时代最为辉煌的两周时期,河南地区作为周王室的定都之地,是周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统一的周王朝建立,直到公元前771年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由于这一时期周王居于西方的都城镐京(宗周),因而又被称为西周。西周王朝共历时275年,共传十一代十二王。西周建立以后,陆续实施了周公营洛、迁移殷民、封建诸侯、制礼作乐等重大举措,奠定了周王朝统治的基础,尤其是以周礼为核心的典章制度及其礼制文化,成为后世文化思想的根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西周王朝在建立伊始,通过封邦建国,形成了以宗周和成周为轴心的周文化核心区,河南地区成为周代诸侯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有一千多个,据《吕氏春秋·观世》载,“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晋书·地理志》也提到,周初封诸侯“凡一千八百国”。这些诸侯国大多分布在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用来拱卫周王朝的统治。
在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星罗棋布般分布在中原大地上的众多诸侯小国,大多数已难见踪影,后人仅能从历代文献记载中寻觅它们的踪迹。近代以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开展,这些销声匿迹了两千多年的诸侯国陆续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也由此勾起了那段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据不完全统计,仅河南地区目前已发现周代城址上百座,其中多数是当时的封国。在历年有关周代的考古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时期辉煌灿烂、姿态万千的青铜文化。
制礼作乐的西周青铜文化
西周王朝对归顺的商朝贵族实行了安抚政策,对包括冶铸工人在内的手工业者加以重用,避免了因政权易主造成的生产力重大破坏,这样就保持了包括青铜冶铸在内的手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同时,西周实行的分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青铜铸造业在内的地方经济的发展。
西周时期,铸造青铜器的地点分布更为广泛,周王室和诸侯国都城所在地、高等级贵族分封的采邑所在地以及更下一级的区域中心,都发现有青铜冶铸遗址。青铜制品的种类更加丰富,除原来常见的鼎、簋、鬲、、爵、觚、觯、、盘、等,又新增加了、钟等乐器,还有镳、衔、节约、马冠、銮铃、辖等车马器。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功能更加多样化,礼制化程度进一步加强,青铜器的造型厚重美观,花纹繁缛,还出现了族徽和长篇铭文。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不仅涉及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成为统治者维护政治制度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殷商旧地,西周时期的河南地区是姬周文化和殷商文化碰撞、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地区。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洛邑(成周),用来加强对殷遗民和东方地区诸侯国的统治,成周成为与宗周镐京并立的又一王都所在地,也是周王朝统治中国的又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周之初,面对新征服的广大地区,周王采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方式巩固自己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包括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两类。异姓贵族又可分为功臣谋士、先王圣贤后裔、殷商王族及其他臣服归顺的方国贵族。河南是西周分封诸侯国最多的地区之一,先后有70多个诸侯受封于河南。周代的诸侯国初封时规模都不大,国土范围不过方圆百里,这些小国寡民式的封国均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筑一座或多座城作为都邑。所以,古代的都城也可指国,城也称邑。一个封国不仅指城邑,还包括城外的郊、野地区。王亲贵戚和一般士族住在城内,而土著平民多在城外。近70多年来,在河南鹤壁、周口、三门峡、平顶山等地,相继发现了卫国、宋国、虢国、应国等西周诸侯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西周青铜器。
卫国与卫国青铜器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乱后,册封其同母弟弟康叔于卫地。卫国成为护卫周王室的重要支柱和屏障,其封地在殷墟及其周围数百里的地方,大体包括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卫国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护卫周王室的重要支柱和屏障,也擔负着镇压、监视和管理殷墟附近殷遗民的重任。周厉王之前,卫国的历史少见记述。春秋初年,卫庄公即位后,卫国虽仍为东方大国,但已经开始衰退了,内忧外患不断,先后迁居于曹地(河南滑县东)、楚丘(河南浚县东)、帝丘(河南濮阳)等地。战国时期,卫国加速衰败,夹在赵、魏、齐、楚、秦之间苟延残喘、朝秦暮楚。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卫国国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灭亡,是最后灭亡的周朝封国。
考古发掘证明,今河南淇县、浚县一带,是西周时期卫国的中心。1932年至1933年,中央研究院会同河南地方对浚县辛村卫国墓地进行发掘,共发掘墓葬82座,分大、中、小三型墓。在严重盗掘的随葬残余中,仍有珍贵的器物出土。出土的甲泡上有“卫师易”之铭,据此可推断这里是卫国贵族墓地。从中型墓M60出土的青铜尊上铭文可知墓主人是一从卫国到西周宗周就职的殷商遗民陆姓贵族。青铜车马器中的人面铜饰、兽面铜饰、包金车饰,都是稀世珍品。离辛村墓地不远的鹤壁庞村西周墓,也是西周早期卫国贵族墓葬,出土的“冉父乙”觯、“鱼父己”卣等青铜器形制和纹饰也表现出浓厚的殷商遗风。
虢国与虢国青铜器
虢国是周代姬姓国,虢国国君在两周之际为朝廷重臣,曾随周平王东迁,辅佐周王室。西周至春秋时期,共有五个虢国,后人以西虢、东虢、南虢、北虢、小虢区别。三门峡则为西虢东迁的立国之地,国中有上阳、下阳之分,亦称南北二虢。西周时,西虢为周王室往来东西都城的必经之地,周王从洛邑西归镐京时,必定要经过虢国,周厉王时的虢公长父、周宣王时的虢文公,以及春秋早期的虢公忌父,均为周王室卿士,权重一时。
1956—1958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在三门峡库区清理了234座墓葬、3座车马坑和1座马坑,出土各类文物9197件,其中青铜器181件。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上次发掘的北部,又发现一处贵族墓地,发现九鼎墓2座、七鼎墓1座、五鼎墓1座、三鼎墓1座,分别对应2位国君、1位太子、1位大夫和1位姬妃,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品类包括铜、铁、金、玉、石、陶、竹木、皮革、麻布等。由此,时隔30多年的两次考古发掘,揭开了虢国神秘的面纱。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一处等级齐备、布局完整的两周时期大型邦国公墓。其中2001号墓陪葬大型车马,出土各类文物3200多件,其中青铜器170多件,带铭文的就有35件,其中青铜鼎铭文曰“虢季作宝鼎季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此墓中出土的玉柄铁剑,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冶铁的实物,它将中国冶铁历史提前了近200年。还有玉目、联璜组玉佩、金腰带饰等珍贵文物,都为考古史上所罕见。继此墓之后的2009号大墓,是目前所发现的虢国墓地中形制最大、规格最高的九鼎大墓,墓中出土的丰富繁多的各类器物中,各式青铜礼乐器200多件,大多铸有“虢仲”铭文,其中各式乐器就有4套之多。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列鼎中的圜腹蹄足,与西周晚期王室形制一致,青铜乐器甬钟不仅在形制上为西周晚期之典型器,而且其音位的排列也保持了西周以来无商音的四声结构。三门峡虢国墓地排列有序的墓葬、保存完整的葬式、典型的器物组合,为研究两周之际虢国的宗法、族葬、礼制、经济等多方面内容提供了坚实的物证。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上村岭虢国墓地2009号墓的主人应该是辅佐周厉王的虢公长父,2001号墓主人虢季是周宣王时谏王不籍千亩的虢文公。2000—2001年,三门峡李家窑发现了大面积的城垣与城壕、宫城与环壕,还有制陶、制骨、冶铜手工业作坊、粮库等遗迹,使得虢国都城上阳城布局和内涵更加清晰。这些大型宫殿性建筑基址及遗存,年代在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因此,上阳城将与虢国墓地一起,成为人们认识虢国的更有力依据。
应国与应国青铜器
应国在商代就已存在,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又加封于此,公元前7世纪时被楚国所灭。应国的封地,在今平顶山市一带。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应国墓地进行了连续10余年的发掘。应国墓地主要是周代应国贵族的埋葬地,其中也包括应国灭亡后部分楚国贵族墓葬与两汉时期的一些平民墓,应国墓地共发掘应国墓葬80多座,排列有序,其中有应公墓及应公夫人墓、应侯墓,出土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的大量青铜器。墓葬中出土的柞伯簋造型奇特,底部设一喇叭形支座,用以垫高器身。簋内底部铸有铭文,共8行74字,记录了西周初年在王室举行的一次射礼活动的全过程。柞伯因射出的10支箭均中了靶的,获得了冠军,周王就把10块红铜赐给他,并且又赐给他2件乐器。柞伯用这些铜材制作了这件珍贵的用来祭祀周公的铜簋。这篇优秀的叙事铭文为研究中国古代射礼制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射礼是先秦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集射箭、礼教和娱乐于一体的弓矢竞技活动,在西周时期演变为周天子维护统治的手段,也是周天子观察各级贵族美好德行、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在一些小型墓葬中,也出土有精美铜器,M50“匍”雁形,整体似一雁,以雁颈为流,雁尾有一龙形,尾上附一牛首,牛首上立一人,高髻长衫,腰束革带,双手抱盖环,将器盖与器身巧妙相连,造型新奇。盖内有40余字铭文,记述了的主人“匍”作为应国的使者,赴河北邢台附近的邢国探访邢国国君邢公,并用邢公所赐的铜制做了这件以作纪念。盉
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诸侯国之间为了政治的需要,在战争中常用政治联盟和联姻作为外交策略。应国墓葬出土的铜礼器中,有不少器物的铭文记载了应国与周边诸侯国互通婚姻的史实。M45为春秋早期应国贵族墓,出土有一大批青铜礼器,不少铸有铭文。据鼎铭“应申姜作宝鼎,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可知墓主人为嫁到应国的申国女子。此外,先后发现的4件邓公簋,铭文内容为“邓公作应毗媵簋,其永宝用”,表明系邓公嫁女于应国所制的媵器。应国与申、邓等国联姻的媵器的发现,反映了当时应国与申、邓等周边诸侯国的友好关系。
应国墓地所出土的铜器铭文涉及大射礼、俯聘礼、帝王庙号、丧服制度,对古代礼仪制度与诸侯方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已发掘的西周初年应国大型墓葬,带有明显的商人遗风,特别是在青铜器的组合上,爵、卣、尊、觯等青铜酒器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说明商文化在殷商故地的生命力。西周晚期的應国大型贵族墓如M1,出土器物中青铜礼器、车马器齐全,并有大量玉器,随葬五鼎的青铜器组合符合墓主人作为邦国大夫的身份。
其他西周诸侯国与青铜器
周武王在推翻商王朝统治后,首先做的就是安抚商民、册继殷祀、表彰商贤。周成王时期还将大量殷顽民迁至成周洛邑,还对归顺周王朝的部分殷遗民贵族分封建立邦国,目的就是加强对殷遗民的统治。周王朝的这些措施,使商代社会的旧有结构和文化传统得以保存,也让商代青铜文化在河南地区顽强地延续。
1997年在鹿邑县太清宫发现的西周长子口墓,是极为少见的周初殷遗民大墓。这座大墓有两条墓道,墓内殉祭14个人牲,墓底中部有殉人与狗的腰坑,这是商代葬俗的完整保留。研究成果显示,墓主人很可能是商末长国的封君,受商王册封在鹿邑一带,是商代的方国之君,商亡后又臣服于周,被册封于此;还有可能是西周宋国开国之君“微子启”或其弟“微仲衍”。长子口墓随葬了大批极富商文化特色的青铜器,展现了一代诸侯国君的气派。其中青铜礼乐器达85件,仅带有铭文的就有50多件,多数自铭为“长子口”,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其中青铜礼乐器的组合,特别是酒器的组合,与殷墟晚商墓葬的组合相同。
1986年在信阳河港的河道淤泥中发现了14件青铜器,专家推测应属墓葬随葬品。这批器物造型优美,制作精湛,为同期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根据形制和铭文特征,这批青铜器明显分为“父乙”“父丁”两组。其中“父乙”组铜器10件,包括簋、卣、觚各1件,角、尊各2件,此外还有卣盖、觥盖、勺各1件。“父丁”组铜器4件,包括簋2件,卣、觯各1件。从形制和纹饰来看,这些青铜器中的簋、尊等器与陕西宝鸡等地出土的西周早期同类器接近,应同属西周早期铜器群。两组铜器在形制风格和铭文特征上较为一致,应是出自同一座或两座墓葬。父丁簋铭文“乍父丁宝尊彝,若”,发掘者考证“若”即方国“”,在今湖北宜城附近。这两组青铜器的器类多属酒器,是典型的殷商作风。铭文中还出现有商人称谓和族徽,说明这批器物与西周初年封国的殷商贵族有关。“若”即是其族徽。
此外,在周口淮阳、南阳等地,也发现了不少西周诸侯国的青铜器。淮阳曾连续发现了陈国贵族青铜器,陈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其开国之君为陈胡公。1961年,在原淮阳县东泥河村的一个池塘内发现了1件青铜爵,后来又在同一地点发现爵、觚、提梁卣、簋、戈等青铜器。1973年,淮阳县城东南的堆李又出土了西周曹公嫁女的媵器青铜盘、各1件。南阳也是西周封国的集中地,陆续发现有鄂国、养国等西周封国青铜器。2012年在南阳市东北的夏响铺村,发现了西周鄂国贵族墓20多座,其中有鄂伯或鄂侯及其配偶的墓葬,部分青铜器上铸有“鄂侯夫人”铭文。其中M1是座大型墓,随葬品中有10余件青铜器铸有“鄂侯夫人”铭文,还有2件有“养伯”的铭文。
河南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的特征与价值
河南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的数量超过商代,制作也更加精美。西周早期青铜器继承了商代的华丽繁缛风格,除器物的个别部位出现新的元素外,几乎与商代青铜器如出一辙。酒器在青铜器组合中占比较大,青铜器的形制、主体纹饰,以及铭文书体、标识族徽的习惯等方面,都保持了商代晚期的风格。西周中期以后,统治者的礼乐制度和政权建构走向完善与成熟,青铜器的制作与礼制的实施结合得更为密切。中期以后的青铜器,纹饰与形制摆脱了晚商的影响,纹饰删繁就简,新出现许多纹饰,盛行鸟纹,流行变形的夔纹、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瓦纹、垂鳞纹;铭文字数增多,多长篇铭文,在书体和行文上更加规范,多数是册封和追孝彰德之意。
西周时期,青铜礼器开始有了定制,器类变化很大,更加注重青铜食器的组合;方形青铜鼎消失不见,方座青铜簋和合口盖簋取代了商代旧制,青铜、开始出现,酒器中青铜爵、觚、基本上见不到,到西周晚期时完全绝迹。青铜方壶、圆壶和编钟开始出现。除了食器和酒器,乐器在周代也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周人将音乐、舞蹈、诗歌纳入规范社会等级的制度中,形成周代的“禮乐制度”。青铜乐器作为最重要的乐器在重大场合演奏,与石质乐器一起构成“金石之音”,包括钟、、铙等。
西周还改变了商人以觚、爵酒器区分等级的传统,开始采用鼎、簋等食器为核心的礼器组合,其他还包含酒器、水器等青铜器类别,而其重心则是青铜鼎,所以礼器所反映的等级制度又被称为用鼎制度。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商代用鼎制度尚不明朗,到西周时期,开始形成了严格的用鼎制度。根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大致可分为五等,各等人用鼎的数量皆与其身份和地位相适应。这五等人及其用鼎数量分别是:天子大牢九鼎,诸侯大牢七鼎,卿大夫少牢五鼎,士特三鼎,庶人一鼎。这五等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如有逾越,则要受到惩罚。在用鼎制度中,与鼎搭配使用的是另一种礼器——青铜簋。簋用来盛放黍稷稻粱等,在周代祀典和宴乐中,常以偶数出现,与奇数的青铜列鼎配套使用。据礼书所载,其制度是: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一鼎无簋。
整体来说,由于中原地区是周王室统治的核心区域,河南的西周诸侯国不仅数量多,而且不少还是姬姓封国,不仅地位高,而且规模也较大。与此同时,西周时期国力强盛,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极强,利用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严格约束诸侯国和贵族。反映在青铜器上,这些诸侯国贵族所使用的青铜器数量和等级均严格按照西周礼乐制度设置,不敢有丝毫逾越。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礼乐文化的成熟和发展阶段,河南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中国青铜冶铸的最高水平,这些青铜器大部分属于西周时期的各个诸侯国,见证了西周各诸侯之间以河南为中心交往、会盟、征战、婚媾、商贸等重要的历史活动。由于当时青铜材质的稀有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复杂,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是王室和诸侯贵族的专属用品和礼仪等级的象征,主要用作祭祀和战争,并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