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帆
一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浦北县“跳岭头”,是钦州地区壮、汉两族文化融合、和谐共生的产物,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广西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浦北地区除春节外最为盛大的节日,其习俗之庞杂,受众之广大,“岭头节”在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7年,浦北县“跳岭头”被确认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而后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自此“岭头节”从浦北的十万大山,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最早的关于“跳岭头”源流的探讨是刘运熙纂的《灵山县志》卷二十二《风俗志》:“八、九月,各村多延师巫鬼童于社坛前赛社,谓之还年例,又谓跳岭头。其装演则如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之制,先于社前跳跃以遍,始入室驱邪疫瘴疠,亦古乡傩之遗意也。”
学界大多认为“跳岭头”源于中国古代的“傩戏”,是为民间小戏中“道具戏”的分支。在民俗文化的界定中,《钦州志·风俗》中说:“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神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由此可知,“跳岭头”实为“面具戏”,且其面具脸谱具有象征性及夸张性,属鬼神一类。
“岭头节”是钦州地区汉族、壮族文化融合、碰撞后,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所产生的综合性节庆习俗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民俗色彩,是除春节外最重大的节庆活动,分为“跳岭头”和“吃岭头”两个环节。
“跳岭头”是祭祀环节,依托浦北自古遗留的巫觋习俗信仰,将节日习俗、村社习俗、宗教习俗、娱乐习俗、信仰习俗有机融入丰富的歌舞、戏剧中。浦北县“跳岭头”时间为两天两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禁。舞师请神将各方妖魔及灾祸收归压制于神坛下。第二阶段:行祀。请神上坛,祭祀神灵,供奉灶王,捉拿妖魔。第三阶段:祈福。祈愿神仙保佑各方平安。第四阶段:收妖。将本地的妖魔收服,送去东洋大海,不再复返。
“跳岭头”的主要舞段有《开坛》《抛云梯》《扯大红》《操兵》《跳四帅》《跳师郎》《跳忠相》《跳仙姑》《捉精》《耍界》《送精》《赶龙船》《罢坛》等10多个,通过两天两夜的歌舞,请求神灵驱除灾祸,送来平安。
“岭头节”举行时,各家各户在外的人们都会回到村落中。因此,人们会邀请、款待亲朋好友,甚至是同血缘却不相识的“陌生人”。“吃岭头”的主家会大方宴请各方宾客,宴席相当隆重,而被邀请的客人无需向主家付礼金,这是浦北地区人民的一笔相当大的支出。
二
“岭头节”持续时间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各地各村落的具体日期并不一致,但主要是在中秋節前后的半个月至一个月内。以浦北县中南部地区乡镇村落为例,每年中秋节前一周便开始筹备“岭头节”的事宜。
舞师的团队需要将表演服装、道具等准备好,并做好应急储备;而各家各户还需要张罗自家的祭祀鬼神及神仙的用品,打扫房屋,为仪式做准备。
仪式实为祭祖与拜鬼神,不同环节不同阶段请来的神仙与师傅也不相同。
第一天晚上是收禁,巫师做法,请来各方神仙及师傅来扶持“跳岭头”的仪式,各方神仙及师傅主要有玄元道祖、太上老君、南华法主、飞马灵官大帝、昊天金阙玉皇上帝、北极镇武玄上帝以及张、李、罗三位法师和玉诏天门威烈元英大帅等,将各方妖魔及灾祸收归压制于神坛下,等候第二天仪式正式开始。
其中的神灵及师傅,体现了浦北地区的宗教信仰,更体现出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原始崇拜及自然崇拜。
第二天一早,仪式开始,巫师根据祭祀内容,依次进行安神位于祭坛;请神坐坛、祭祀灶王、唱伏波和时令脚、捉拿各家各户隐藏的妖魔鬼怪等。
浦北以农业生产为主,依托于土地生存,土地是人民生存的根本,祭祀灶王爷是“跳岭头”的重要一环,人们寄希望于灶王爷在这一天满足口腹之欲,以换取来年作物丰收、风调雨顺,希望灶王爷沟通自然之神,给予恩赐。
仪式后,各家各户回到家中准备晚上的宴席,靠山吃山,因而浦北人民的宴席桌上通常有白斩鸡、圆蹄(猪肘扣肉)、荔浦芋头扣肉、羊肉、藕夹等。
丰富的晚宴结束后,开始仪式的第三个阶段。
首先是跳三师、跳五雷、跳四师。
三师原是当地的富家之子,成年后上山学艺,遇到反贼作乱,三师遂谢师下山,领兵征讨反贼。然而敌众我寡,三师不幸战死沙场,死后成仙。
五雷记述的是马、郭、方、邓、田五家兄弟,到豪强家做工,因官府同豪强勾结压迫,残忍杀害五兄弟,后五人化作厉鬼,回到人间,找官府及豪强报仇。
四师是表演邓保益、赵光明、马胜光、关妙玄四师的得道过程。
而后是铲路,将道路铲平,迎接灶王爷,并再次请神请师:社王、千岁、顾爷、土地公、土地婆等上场,跳千岁舞。
紧接着是捉妖,村落里的妖怪主动挑衅五位神官,后被收服,镇压于神坛下,不得作恶。
最后是鉴牙盆,以求风调雨顺、身体康泰、作物丰收。
第三天清晨,趁着朝霞,请来的神仙及师傅将捉拿的妖怪押上龙船,将船头转向朝着东方焚尽,象征着将妖魔鬼怪赶往东方的神秘大海,永不复返。“跳岭头”在此刻完结。
三
浦北“岭头节”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及自豪感,是其文化价值的深层内核。绝大多数家庭在“岭头节”时全家出动,一起到庙宇或祠堂观看,极为隆重,甚至不亚于春节的规模。
“岭头节”寄托着浦北人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作物丰收、添子纳福的精神愿景,是原始崇拜、自然崇拜的精神具象化表现,更是宗教民俗信仰的现代传承。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