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颖
布袋戏是起源于我国闽南地区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盛行于漳州、泉州、潮州和台湾等地区。布袋戏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承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当前,布袋戏影视动漫在中国台湾地区非常流行,引起了许多国外网友的关注。现通过对漳州布袋戏的调查研究,探讨布袋戏的发展现状,研究布袋戏等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与创新情况,并为此提出一些建议,助力布袋戏的进一步传承发展。
漳州布袋戏发展现状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漳州文化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平台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演出形式,布袋戏更是呈现出与主流媒体格格不入的巨大反差。
传统的北派布袋戏因为木偶质感朴拙,难以适应时代潮流而一度被推到演出市场的边缘。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漳州布袋木偶戏的传承遭遇瓶颈。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学习起来费时费力,经济收入较低,许多老艺人的后代大多都不愿意学习传承,而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有一定的限制,剧目缺乏创新。这导致观众数量逐渐减少,甚至许多福建本地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布袋戏。
如果继续依靠本地固定剧场进行现场表演,漳州市木偶剧团将会面临淡出舞台的风险。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漳州市木偶剧团决定前往异地进行表演,拓展传播领域。这有效地改善了漳州市木偶剧团的生存状态,拓宽了发展道路,获得国外艺术家的高度评价。
布袋戏自身的改变
中华传统文化在前进的历史中始终是稳中求变的,布袋戏在新时代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独特地方风韵的同时,也做出了一些创新和改变。
1.偶雕雕刻技术的改变
布袋戏中的偶雕雕刻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偶雕在手工业中是相对量产的作品。有时候雕偶师会为一尊木偶雕刻多个偶头,最后选用最好的那个。
除此之外,布袋戏中的木偶除了本尊以外,通常还有副偶,最常见的就是影视布袋戏中用副偶出演武戏这一套路。也就是说,为了布袋戏表演,雕偶师需要雕刻几尊相同的偶,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
隨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制造偶头的粗坯,再让雕偶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开眼等细化工作。虽然许多雕偶师并不喜欢应用现代技术,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进步,毕竟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无关紧要的步骤,减轻了雕偶师的工作量。
漳州市木偶剧团的雕刻室经常会接到闽南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职业剧团的木偶雕刻订单,这也是漳州市木偶剧团自筹员工工资的重要渠道。
2.音乐变化
据文献记载,布袋木偶戏的音乐奏唱与偶形雕刻、操纵表演、舞台表演一样,自诞生起就一直存在,同时也是它的艺术特点之一。虽然没有文献记载具体的曲调,但翻阅老剧本,均标注着音乐曲牌的名称。这足以说明,漳州布袋木偶戏传统剧一直具有独特的音乐内容。
漳州市木偶剧团在外地演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方言唱腔影响了观众对剧情的接受度和理解。因此漳州市木偶剧团主动删减了唱腔道白,尝试采取哑剧形式表演。改编后的漳州布袋木偶戏得到了与中央电视台长期合作的机会,并受到闽南地区以外的观众的广泛欢迎。
布袋木偶戏原本有专门负责伴奏的乐队,但因为剧团外出演出需要缩减成本,所以通常用现成的伴奏录音代替。伴奏录音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优化剧团的人员构成。平日里乐队人员只需要为新剧录一次音,其他时间可以兼做后勤等工作。另一方面,提前录制好唱腔道白、伴奏音乐可以使木偶戏艺人根据固定的伴奏录音操纵木偶表演,不必再身兼木偶操纵和唱腔道白表演两职,为艺人专注提升手法技巧创造了条件。
总之,伴奏录音既缩减了外出演出的人数,控制了演出成本,还保证了相对精细稳定的音响效果。
此外,录音棚里录制的伴奏确实比乐队现场演出时的音响效果更稳定,经过后期修饰处理的音效也可以使布袋木偶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
布袋木偶戏音乐的变化除了因为在外地演出删减了唱腔道白,使用伴奏录音意外,同时也受到了技艺传承人缺失、乐队人手不足、经费有限等方面的影响。
擅长演奏地方民间乐曲的老一辈乐师面临退休,但是不多数艺术院校毕业的年轻乐手不愿意到地方剧团乐队应聘。
早年排练时,总谱只保留在作曲者手中,各个乐师只有自己需要弹奏的分谱。因此,每次重新排练现场演奏时,谱子一直是个大问题。
漳州市木偶剧团曾经也打算不删减地方特色音乐,甚至对乐手进行进一步分工,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虽然这种设想会取得强烈的音乐效果,但是音乐的细化需要将原本三四人组成的伴奏班底扩充为几十人的乐队,而专门设置这样一个大乐队的费用,剧团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承担。
国家保护措施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晋江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同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政府是布袋木偶戏坚定的保卫者和木偶文化的推动者,为布袋戏这项民间艺术制定了多项保护举措。
面对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各大布袋木偶剧团联合制定了一项“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自实施以来,这项计划为福建的木偶戏培养了数百名后继人才,从业人员逐渐年轻化,解决了木偶戏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目前经各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布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已经有上百位,其中国家级15位,省级25位,市级83位。
演出场所是传承和推广传统布袋戏的主要阵地。近年来,福建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缮建设了一批非遗传习所和非遗展示馆。
目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内共有木偶戏传习场所205个,其中民办传习场所166个,基本保证了区域内木偶戏的保护传承场所。
布袋戏影视化发展
木偶剧种类繁多,借助网络媒体可以实现创新发展。其中,漳州布袋木偶戏凭借自身优势脱颖而出。其他木偶,如提线木偶通过摄像机的拍摄画面,木偶身上的提线、铁枝、木杖及制作工艺的朴拙、表演上的不足等弱项在镜头下会暴露无遗,极容易对剧情的推进造成严重的视觉障碍。
因此,相较于其他木偶戏种类,漳州布袋木偶戏在影视传媒市场独具优势,它的操作特点决定了其最适合拍摄成影视剧。行内一般都认为布袋木偶戏是最容易与影视结合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漳州布袋木偶戏就有不少影视剧作品。在此过程中,如何在做好影视剧的同时保留木偶戏的原有韵味是一个重点问题。
布袋木偶戏虽不存在提线、木杖等明显的操作问题,但也要求剧中人物穿长袍掩饰艺人操纵木偶的手臂等。因此布袋木偶戏影视剧多选择历史、神话题材的古装人物。
布袋戏影视化作品
近年来,布袋戏影视化作品从传统布袋戏发展而来,并一步步发展壮大。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布袋戏影视化作品在发展中不断融入新元素,敢于创新。
布袋戏影视作品剧情内容丰富,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剧目上增加了仙侠、魔幻等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传统剧目、历史故事、传统诸子哲思等融入剧情创作,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为布袋戏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另外,还结合了网游的奇幻特色,让木偶跨越时空,如前往天界、死国、异度魔界等,迎合了现代人求新求变的心理,受到无数年轻布袋戏戏迷的追捧。
布袋戏影视化作品在服装道具上也很精美,更加符合人物身份,往往从发型和饰物上就可以推断出人物性格。布袋戏影视化作品不断优化戏偶的精细度,如使用水晶作为木偶的眼睛,使用真人头发等使木偶形象更加逼真。
综上,布袋戏的影视化、游戏化使其开拓了新市场,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布袋戏故事的新变化
现存布袋戏的故事多为一部一部连续剧形式,剧情内容较长,年轻人难以理解。如果能创作出一些诙谐幽默的简短故事,会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例如近年来新推出的布袋戏动画江湖救援团,与霹雳布袋戏和金光布袋戏两大动漫有所区别,其没有旁白、诗号、角色曲,减少了一些悲伤沉重的剧情,增加了轻松与玩梗的趣味性,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在布袋戏国际化发展上,漳州市木偶劇团参加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办,悉尼中国文化中心、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协办的“中国福建木偶戏文化交流活动”,在当地剧场、高校进行演出,一些与动漫合作拍摄的系列作品也广受好评。这些举措提高了布袋戏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粉丝助力布袋戏传播
布袋戏的“粉丝文化”对其影视化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在国外知名视频网站上可以看到许多粉丝自行剪辑并配上英文字幕的布袋戏精彩片段。与官方相比,虽然粉丝所制作的视频的英文字幕还存在不足,但他们可以与国外观众即时互动,解答国外观众的种种困惑。粉丝之间的“互助”能够促进布袋戏影视化作品的国际化传播。
个人分析
在进行产业化和坚守传统之间,布袋戏如果选择将坚守传统作为传承发展的根本,就会面临现代社会的种种冲击。但如果为了应对时代的冲击,推出类似金光布袋戏、霹雳布袋戏等木偶电视剧,或者进行种种尝试和改革,布袋戏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布袋戏影视化发展的忧虑
相对于传统的布袋木偶戏,在镜头拍摄和后期剪辑制作下的电视木偶戏对艺人技巧的要求远低于现场演出。
正如老艺人所说,影视导演在与传统布袋木偶戏艺人合作时,针对技巧和镜头的取舍,双方经常持不同理念,而影视导演基于节目的实际,倾向于将布袋木偶戏当作影视剧对待,这改变了布袋戏影视化的本质。
布袋戏影视化在助力布袋木偶戏创新发展的同时,在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当遇到木偶有些动作略显不真实的情况时,导演会直接镜头,久而久之,木偶的表演技能似乎不再重要。如果漳州布袋木偶戏将全部希望放在影视化上,长此以往,艺人将失去布袋木偶戏现场演出的能力。
布袋戏复兴的其他思路
漳州市木偶剧团对传统布袋戏复兴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就是反本溯源,做最传统的“北派”木偶戏。虽然漳州布袋木偶戏为顺应时代发展,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形式的改革,但是在得到政府和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之后,回归传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当然,坚持传统漳州“北派”布袋木偶戏的根本,并不是将木偶电视剧“一棒子打死”,对于漳州市木偶剧团来说,也可以尝试类似金光布袋戏、霹雳布袋戏的实践,但是新编木偶电视剧只能作为传统布袋木偶戏借用现代科技吸引年轻观众的一条发展思路,恢复、勤练布袋木偶戏技艺才是布袋戏复兴的生存之本。
布袋戏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漳州布袋戏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需要合理协调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在新时代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仍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文中,陈晓萍.泉州木偶造型风格探源[J].装饰,2007(01):90-91.
[2]王景贤.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传播与发展[J].福建艺术,2011(06):60-62.
[3]谭雪刚.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报告[J].福建艺术,2021(02):31-34.
[4]黄德勇.戏曲传承与乡村振兴——以布袋戏在厦门集美区灌口镇的存续为例[J].福建艺术,2018(06):39-40.
[5]黄鹤.台湾布袋戏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底蕴[J].民族艺术,2007(01):71-75.
[6]王伟,由海月.闽南意象:海峡两岸布袋戏史论研究[J].南方论刊,2013(10):98-100.
[7]林静.海峡两岸布袋戏的传承与发展[J].艺苑,2006(06):8-9.
[8]石含璧.从霹雳布袋戏的成功看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商业运作[J].大众文艺,2011(13):146-147.
[9]刘燕玲.布袋戏的“霹雳”奇迹[J].中华文化画报,2007(08):8-13.
[10]沈毅玲,吴鑫源.漳州布袋戏文化传播现状与对策探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04):12-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