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研究

2023-05-30 12:31黄茂原
文化产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花鼓戏剧种表演者

黄茂原

二胡作为我国独有的乐器类型,极具民族特色,音乐家将其应用到戏曲伴奏中,不仅发挥出了二胡独有的音乐特色,更创新了戏曲表现形式,开辟了二胡演奏的新形式。对于传统的戏曲表演而言,二胡凭借其独特的音质和演奏技法,与传统戏曲表演之间产生了极大的默契,这是其他乐器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将二胡充分应用到戏曲伴奏中,使其成为新时代所需的新艺术表现形式,是当前文化传承过程中需要重视和挖掘的内容。现从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表现类型、实际应用以及作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二者的深入融合提供灵活思路。

二胡这一乐器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形式的变化,二胡博采众长,既保留了自身独特的演奏技巧,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其他传统音乐文化以及西方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凸显自身作用开拓了新渠道。如今,许多音乐家将二胡与戏曲相结合,为戏曲类音乐作伴奏,如此既赋予了二胡新的灵魂,又对传统戏曲文化元素进行了有效传承和创新。可以说,二者的直接融合对当代传统戏曲的传承以及二胡特征的呈现有很大帮助,因此研究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表现类型

我国传统戏曲音乐离不开伴奏、旋律以及内容这三大元素的辅助。其中,旋律和内容都能通过戏曲表演者的演唱功底和舞台表现力来呈现,而伴奏则需要通过不同乐器的相互配合来诠释。二胡伴奏与人声十分相似,其表现出的声音具有明显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不仅能烘托舞台氛围,而且还能配合表演者展现其内心情感,对于表现戏曲内涵、凸显音乐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如今在戏曲界,常见的二胡戏曲伴奏类型可分为北方戏曲伴奏和南方戏曲伴奏两种。

陕西戏曲伴奏

陕西作为典型的北方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风水宝地,更是传统戏曲艺术之乡。众所周知的陕西戏曲有秦腔、碗碗腔、西府曲子、同州梆子、华阴老腔等,剧种数量众多且各具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陕西之所以拥有丰富的戏曲类型,与秦派二胡艺术在其中的表现有很大关系。陕西戏曲中二胡伴奏较多,大众所熟知的秦腔、碗碗腔、眉户这三大剧种都是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的,而且二胡在其中的作用十分明显,生动呈现出了陕西戏曲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以秦腔为例,陕西戏曲的“龙头老大”——秦腔,是二胡曲北方戏曲类型中被研究最多的一种形式。受陕西、甘肃一带民间文化习俗的影响,秦腔逐渐成形并壮大,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这一颇有名气的剧种。该剧种主要以板胡和二胡为伴奏乐器,二胡需要与板胡密切配合,前呼后应,这样才能准确表现唱腔。而且,二胡作为伴奏类乐器,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辅助表演者,起到配合和补充的作用,在音准、力度、速度的把控上需要反复琢磨和调整,以便辅助表演者更好地演绎秦腔[1]。

河南戏曲伴奏

除陕西之外,河南也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域。河南戏曲与陕西戏曲不同,其有着独特的乡音曲调以及丰富的地域民俗特色,这些都为戏曲艺术的表现增添了色彩。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河南戏曲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辉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类型十分丰富,大众所熟知的有豫剧、越调、曲剧、滑县大弦戏、安阳怀调等剧种,其中豫剧、越调、曲剧是当地的三大剧种,这些剧种的表演中也有二胡伴奏。以曲剧为例,曲剧是河南戏曲中一个年轻的剧种,曲剧音乐以抒情为主,生活气息较为浓厚,既有北方音乐的激昂,又有南方音乐的婉约。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才需要二胡伴奏在其中做好辅助。曲剧中的二胡以“曲胡”(属于坠胡的一种)为主。曲剧表演中,表演者常将大滑、小滑的手法融合到二胡演奏技巧中,增强二胡伴奏的表现力。在一些不适合采用滑奏方法的曲目中,表演者会借助二胡的弓弦弹奏技巧来辅助唱腔,以此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湖南戏曲伴奏

湖南地区以小剧种出名,花鼓戏是当地戏曲剧种的总代称。根据源起地域的不同,花鼓戏又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民间小戏,常见的花鼓戏剧种有常德花鼓戏、长沙花鼓戲、邵阳花鼓戏等。花鼓戏在长期发展中融合其他地区戏曲剧种的优势,在表现程式、表现手法以及伴奏类型上进行了多元杂糅与创新,既保留了自身的风格特色,又体现出“亲民”的艺术特征。湖南花鼓戏的二胡伴奏以“大筒”为主奏,以其他各种乐器作为装饰音来共同呈现唱腔。作曲家和演奏者会利用花鼓戏和二胡之间的共性进行创作和表演,这样既能避免花鼓戏在戏曲剧种中的同质化,又能还原花鼓戏的原本风格。以《湘江乐》为例,《湘江乐》是湖南花鼓戏中的一首二胡独奏曲,这首二胡乐曲中融入了花鼓戏的唱腔和音调,由引子和三个段落组成。引子部分由其他乐器伴奏引出,旋律到达高音区时,乐器声犹如号角吹响,十分嘹亮;然后二胡声音介入,以模仿伴奏声部乐器的声音呈现,并随着节奏旋律的变化不断调整音型,最大限度地呈现出了整首曲子的魅力[2]。

江苏戏曲伴奏

南方地区的戏曲中,有代表性的是江苏锡剧。锡剧最早被人们称为“锡滩簧”,相传滩簧是弋腔的另一种形式,其主要的伴奏乐器有琵琶、三弦、檀板;还有一种说法是,滩簧是将昆曲的唱词和声腔进行处理加工后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但不论哪一种说法,都是民间群众的猜测,尚未得到充分例证。锡剧的戏曲语言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属于民间小调这一艺术形式。曲调中的说唱表现形式十分明显,符合大众的审美特点,在民间深受大众欢迎。锡剧表演中也有二胡伴奏,许多锡剧戏曲的唱腔、唱词、表演以及伴奏都离不开二胡的辅助。比如《苏南小曲》中便运用了锡剧中常见的老簧调曲调,然后融入二胡伴奏,使得整首乐曲极富戏剧张力和音乐魅力。这首乐曲短小精悍,将锡剧干净、柔美、高雅等艺术特色充分呈现出来,并将柔婉的江南风情用二胡独有的音色诠释了出来。这首乐曲包括引子和三个段落,引子部分为扬琴独奏,主要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乐曲中间部分节奏欢快、旋律明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在演奏中,演奏者采用二胡“垫指滑音”的演奏技巧,灵活变换音色,将乐曲想要表达的轻松欢快的生活氛围充分呈现了出来。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戏曲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许多音乐类团体和团队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传统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中,戏曲表演人才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这一现象说明社会大众加大了对戏曲艺术的关注力度,这对深入研究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支撑作用。如今,学界诸多学者的探索和戏曲艺术家的充分诠释发掘出了二胡与戏曲表演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从实际应用角度探析了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具体应用,这对于戏曲传承和二胡艺术创新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弓法技巧彰显戏曲表现力

弓法技巧是二胡伴奏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技法。弓法技巧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能决定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戏曲伴奏中,弓法技巧是演奏者的首选。这一技巧可细分为长弓、连弓和跳弓,演奏者可以根据戏曲节奏、旋律以及唱腔的不同而灵活运用不同的弓法。具体来看,长弓发出的声音较为圆滑和平稳,因此其一般运用于节奏较为平缓的曲目中;而连弓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符的一种演奏技巧,属于连接性技法,其通常作为音乐伴奏来辅助戏曲表演者,提高其舞台表现力;跳弓是一种间奏性的技法,是一段节奏和另一段节奏之间的跳跃性伴奏,十分考验伴奏者对乐器的控制力,跳弓是所有弓法技巧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适合演节奏较快、情绪高昂的戏曲曲目。这些弓法技巧的灵活运用是二胡在戏曲表演中的具体应用方式[3]。

弦法技巧提高戏曲影响力

二胡属于弦类乐器,因此其演奏技巧中也会融入一定的弦法技巧,常用的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技巧。首先,在滑音技巧上,二胡演奏者会根据戏曲的旋律、风格灵活运用滑音,以提高戏曲的流畅度。其次,在揉弦技巧上,戏曲中揉弦技巧的应用十分常见,通常用于烘托舞台整体氛围。再次,在拨弦技巧上,拨弦是二胡最经典的一种演奏技巧,无论是哪一类戏曲曲目,哪一种戏曲风格,在表演中都离不开拨弦技巧的辅助,以《二泉映月》为例,其中多个段落都应用到了拨弦的技法。最后,在颤音表达上,颤音是丰富听众感受的一种独特表现技法,尤其是在段首或段尾部分,颤音的表达能给人以扣人心弦的感覺,牢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独特音质展现戏曲民族性

戏曲表演对情感张力、唱腔技法的要求较高,因此二胡作为伴奏乐器或者独奏乐器时,演奏者需要把控好二胡的特色音色,既不能影响戏曲本身的艺术特征,又不能忽略二胡特色音色的呈现。这时就需要演奏者根据不同戏曲曲目的风格,选择“7”或者“4”这两个特色音,以呈现不同的戏曲特色。比如江南戏曲较为婉约平缓,因此演奏者可以选择音调较为平缓的4音、5音;而对于北方较为豪迈的戏曲,演奏者可采用音调较高的7音。同时需注意的是,二胡伴奏还有音阶划分,即欢音和苦音。欢音适合戏曲风格欢快轻松的曲目,反之苦音适合用于表现人物情感苍凉悲伤的曲目。二胡音阶的灵活运用能展现戏曲的民族性和艺术性。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

二胡作为中国古典乐器的代表,能够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被大众称为“东方小提琴”。在戏曲伴奏中,最重要的就是“伴”,“伴”的意思就是辅助、补充。二胡在戏曲中最大的作用就是“伴”,音色优美、音域较宽的特质使其在我国戏曲演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突出故事主旨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显著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旋律表达情感,突出故事主旨。不同戏曲对二胡伴奏风格的定位也不尽相同,需要其或轻快明亮,或悲伤低沉,或情绪高昂,或舒缓柔婉,给听众创设一个故事情境,通过二胡伴奏的表达将故事娓娓道来。比如在演奏《战马奔腾》时,音乐氛围豪迈奔放,这时需要适当加快二胡演奏的节奏和速度,并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为听众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在演奏《月夜》时,需要适当放缓二胡伴奏的节奏和旋律,拉长二胡间奏,用忧郁、凄婉的曲调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故事主旨[4]。

传承民族文化元素

二胡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在戏曲伴奏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承民族文化元素。许多戏曲曲目流传到今天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无法再上一个台阶,这时可借助二胡这一乐器,对戏曲节奏、旋律进行适当创新,在重要段落加入一些新的演奏元素,如此能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元素的效果。而且,将二胡融入戏曲伴奏中,还能吸引众多戏曲爱好者和表演艺术家关注二胡这一乐器,继而将其运用到更多音乐表演中,发挥其辅助和补充音乐表演的作用。

达到“人器合一”的境界

由于二胡发声和人声极为相似,因此戏曲表演者在诠释戏曲唱腔时,会从技巧和情感两方面着重突出,以此达到“人器合一”的境界。二胡在戏曲伴奏中常用的一种技法是包腔演奏,指的是演奏者与戏曲表演者相互配合,共同呈现相同的旋律,这一过程能体现出人与乐器合二为一的演奏效果,彰显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力。而这一效果的呈现需要二胡演奏者与戏曲表演者有十分精湛的表演技巧和高度的默契,不仅要在唱腔技法上十分标准,还要充分了解戏曲的情感、节奏,这样才能呈现完美的戏曲视听表现效果。

激发听众情感共鸣

对于演奏者而言,戏曲表演中情感元素的丰富呈现离不开伴奏乐器的辅助,于是二胡伴奏便成为首选。二胡伴奏对演奏者有以下几点要求。其一,姿势要正,具体指演奏者的演奏姿态和身体姿态,演奏者应端正有力、昂首挺胸、全神贯注。其二,演奏者的心要平,具体指演奏者要保持良好心态,把控好节奏力度,保持张弛有度、有松有紧的灵活演奏状态。其三,气息要稳,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能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应随时随地保持稳定的气息节奏。其四,音要准,音准是激发听众情感共鸣的一项要素,高标准的音节能进入听众的心里,将听众带入戏曲情境氛围中。这些元素缺一不可,只有协同配合,才能保证戏曲演绎的完美[5]。

二胡是一种民族韵味十分浓厚的传统乐器,相较于西方乐器,二胡凭借独特的音质和音色受到了民众的青睐。在当前的戏曲表演过程中,二胡作为伴奏乐器得到了充分运用。在为戏曲表演伴奏时,二胡的独特音质、演奏技巧为戏曲整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色不少,准确展现出了戏曲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郑培健.二胡技巧分析及在戏曲伴奏当中的具体运用[J].戏剧之家,2021(35):32-33.

[2]姚慎行.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与应用[J].艺术品鉴,2020(12):32-35.

[3]董婷.二胡、板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J].戏剧之家,2021(07):16-17.

[4]徐秀荣.戏曲乐队二胡的价值[J].艺术大观,2020(28):10-11.

[5]杨丽.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分析[J].剧作家,2022(02):109-110.

猜你喜欢
花鼓戏剧种表演者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妙猜两数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