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君 张杨
2009年11月,教育部基教二司下发了《关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的通知》,经申报评审,山东省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成为全国“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实验基地建设项目首批18所实验校之一。2017年起,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依托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医教结合理念下听障学前儿童‘1+X+Y康复模式的实践研究”,对听障儿童康复模式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起了学前听障儿童“CIH”康复教学模式,即集体康复(Collective Rehabilitation)、个别化康复(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家庭康復(Home Rehabilitation)相结合的康复教学模式。
集体康复,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发展
集体康复,指康复教师对多名听障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教育过程。学校以“医教结合、综合康复”为基本理念,从听障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康复需求出发,改变过去听障儿童教学中过度重视听觉言语训练而忽视其全面发展的错误理念,回归儿童本位,以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为遵循完善课程设置,实施丰富的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为听障儿童早日融合、回归社会提供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以主题引领全面、全面辐射主题为架构,设置主题教育、科学康复、语言康复、艺术康复、运动康复、生活指导六门集体康复课程。在集体教学中渗透康复教育,在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补偿儿童听觉缺陷,开发其潜能,做到康复与教育并重。不断丰富完善康复课程资源,整理汇编《听障儿童主题教育康复系列丛书》,从儿童的前语言阶段入手,经历“词语阶段—词组阶段—句子阶段—短文阶段”,最终使其达到“听得明白、讲得清楚、交流自如”的康复目标。
个别化康复,精准聚焦听障儿童康复需求
个别化康复,指康复教师对听障儿童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过程。学校为每名学前听障儿童每天开设一节个别化康复训练课。个别化教育以听觉康复、言语矫治和语言教育三大版块为基础,践行“A(评估)+T(治疗)+M(监控)”的康复评价监测模式,科学制定康复计划、测评康复效果。通过个别化教育,诊断并评估每名儿童在听觉、言语、语言等方面的不同障碍,结合各种康复促进治疗法、现代化康复仪器设备,对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训练(听觉察知、分辨、识别、理解能力)、言语训练(呼吸、发声、共鸣、构音、语音能力)、语言训练(沟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培养(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等,时时监控康复效果,适时调整康复方案。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采用“单一被试”研究方法,广泛开展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绩效案例研究。落实“一人一案”,为每一名学前听障儿童建立康复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听障儿童的基本信息、听力检测表、评估表、康复训练计划、日康复训练记录表、康复训练视频资料等,真实记录儿童各阶段的康复训练效果。追踪随访从听障学前班进入普通小学和普通幼儿园的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个别化康复指导服务,让这部分儿童在随班就读的环境中实现真正融合。
家庭康复,巩固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效果
家庭康复,指在康复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实施康复教育的过程,是学校康复训练内容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和补充。学校以分类指导、分层沟通、拓展渠道、构建平台等形式,融合家长力量,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打造了“以家长为主体、以亲子共成长为主旨”的家长康复知识指导与展示平台,将单纯的康复知识指导转变为多方位的家庭与社会支持体系,帮助家长树立信心,走出因孩子听力障碍而造成的心理阴霾。通过亲子同训、家长康复知识学堂、家庭康复指导微信群、录制家庭康复训练短视频等形式,为家长提供康复训练的技能和方法指导,使其真正做到对孩子的康复心中有规划、眼中有未来。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