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兰天
全球经济化趋势加快,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诸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萎缩,经济效益下滑,甚至部分企业都无法实现持续经营,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实施,也给人们生产、生活等带来了巨大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需要从管理制度、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逐步提升管理水平。
会计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关键制度,也是开展财务活动的依据,能够实现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提升,逐步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但是,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并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趋势,与企业经营管理不符,很容易限制企业经营发展,甚至给经营活动带来了诸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只能对现有市场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经营发展情况,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创新,确保其可以实现经营战略目标,以此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中,我国市场化开放程度更高,各类企业都获得诸多发展机会,也出现很多经营管理困难。为确保企业可以有效把握发展机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最为关键是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优化,促使其符合当前市场发展要求,满足企业经营战略落实需要。从具体层面分析,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是围绕经济活动开展各类业务,加上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基本上所有问题都可以使用会计管理制度进行约束,从而保障企业实现更好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对当前实施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加快解决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推动会计管理体制完善,有利于保障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以此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会计管理体制创新的原因分析
从市场经济中了解到,我国企业在实施会计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主要受到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源于企业自身情况,从而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作用;外部因素更多是市场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内部因素
从会计管理体制层面分析,更多需要从企业角度进行探讨,一旦对其实施改革后,直接会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各项资产、财产等。从具体层面原因分析,这种现象源于以往实施会计管理体制有缺陷,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开展。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两权决裁制度,不管哪一方产生任何变化,都会对企业整体产生影响。这时企业采用三权分立的会计管理体制,由三方参与对会计管理行为进行管控,从而产生制衡关系。通过长期实践发现,采用这种创新模式后,既可以对企业参与方进行有效协调,也可以让管理层对企业全部信息进行掌握,有效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因素
从以往实施的会计管理体制分析,影响其实施创新的外部因素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在使用传统会计管理制度中,造成国家资产流失严重。从企业层面进行分析,国家财产的完整性能够对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作用,加上以往会计制度中,难以实施有效的审计制度,不符合经营管理的需要,很容易让不法分子侵入,导致国家资产严重流失。第二,在应用传统会计管理体制中,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管理,频繁产生内控问题,造成企业管理层和会计存在很多矛盾。第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传统会计管理体制早已不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与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存在相违背的现象。加上,这种制度实施过程中,对财务人员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生主观行为,降低财务管理质量,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管理体制创新的模式分析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进行分析,任何行业、制度都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对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需要在传统会计管理体制上进行调整优化,从而有利于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会计管理体制。企业当前实施的会计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完善,存在诸多问题,既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也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从而有利于会计管理体制健全。在实施创新过程中,应当遵守三个原则。第一,企业在制定会计管理体制中,需要从国家层面、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考虑。第二,要明确会计制度的作用,充分保障企业经济效益获取的合法合规化,对各种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惩处,确保企业管理层可以合理使用自身的权利。第三,在创新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奖惩机制,从而确保会计管理中获取的信息具有真实可靠度。另外,也要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从而保障经营活动有效进行。
(一)会计委派模式
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会计委派模式是国家层面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主要是由国家相关部门、企业管理层等对内部财务人员进行任用、罢免等管理行为。并且,为确保能够实施有效的管理工作,需要对薪资制度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对会计管理部门和企业层面进行划分,由相应的国家有关部门、企业管理层对薪资管理做出合理规定,对其进行审批等,从而可以让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以国家、企业利益为主,更好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情况。通过会计委派模式的使用后,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会计委派模式很容易产生短期效益。如,在会计委派模式中会计部门成为独立个体,与企业整体层面关联性弱,很容易制约其他工作职能的发挥。并且,通过实施会计委派模式后,财务人员基本上不会在乎企业利益,从本质角度分析,这种管理制度对当前企业发展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在使用会计委派模式中,应当考虑到财务人员是否会按照企业利益进行思考,一旦没有对企业利益进行关注,无法进行积极工作,因其没有对企业产生高度认可,在实施财务工作中,就不会对企业经营发展进行考虑,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二)财务总监管理模式
财务总监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该制度和委任制度有着重大区别,主要是财务总监由企业管理层任命,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是存在密切关系的,但是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是处于相互分离的。和传统会计管理体制比较,财务总监管理模式能够给财务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并且使用了财务总监管理模式后,财务人员可以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動中,充分发挥对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财务总监不仅仅具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可以受到企业管理层的认可。从具体层面分析,企业一旦使用财务总监模式,这说明企业经营规模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财务人员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更大影响。经过企业很长时间的实施过程,财务总监管理模式基本上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趋势,不管是从企业角度分析,还是从监督层面分析,都可以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有效作用,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在对财务总监制度进行使用中,因可以对经营活动做出决策,也可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应该对财务总监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虑,既需要有财务知识,也应当具备管理能力,才能有效发挥出相应的职能作用。
(三)稽查管理模式
稽查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发挥了监督管理的作用,更多是针对国有企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在私人企业中往往很少采用。从具体层面分析,稽查特派员是国家相关机构设置的特殊性岗位,和传统财务管理人员比较有更大的管理权利。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进行稽查中,主要需要对国有企业经营情况、经营成果等方面全面监督和检查,还需要对其做出客观性评价。稽查管理模式和前两种有着很大不同,稽查模式更多是对企业管理层提出意见,或者对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一般情况下,参与稽查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一个,都是由五个人组成的,提升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整个稽查组中只有一人承担特派员的职责,其他人员均为助理人员,并且助理人员中有一人会担任办事处的主任。这些参与稽查工作的人员都是由各个国有银行或者国家相关部门选拔的专业人员,有着丰富的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能够帮助企业發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会计管理体制的现实选择分析
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会计管理体制一直都在走创新之路,上述三种制度每一种都有局限性,没有任何一个管理体制适用所有经营环境,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使用会计管理体制,需要结合国家发展趋势、企业经营战略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保障会计管理体制可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能够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任何大型企业在会计管理体制创新中,都可以使用专员方式进行,既发挥出会计管理制度的作用,也具备相应的管理权利,能够保障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部分大型企业并非属于国有的,这就需要对会计监督管理办法进行调整,由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组成监督管理机构,既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也保障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让国家对企业经营情况更加了解。因此,会计管理体制在应用过程中,是由诸多因素影响的,只有选择合理的会计管理体制才能保障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也可以推动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实现。
从具体层面分析,企业在选择相应的会计管理体制中,重点应该考虑该制度的效益性、先进性,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管理模式统一化、标准化,更应该从企业经营发展的层面分析,既要符合企业发展情况,也要保障经营活动有序运行,从而发挥出会计管理体制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重点行业中,基本上都是国有大型企业,这类企业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总会计师制度,并且选择了稽查特派员制度。这种选择过程是充分对成本效益进行考虑的,和企业所缴纳的各项税费和该制度使用成本间有着明显的成本效益关系。并且,稽查制度在国有企业中使用后,可以体现出更强的协同性。因此,国有企业都可以使用这种会计管理体制。非重点的国有企业中,有部分是国家控股,可以采取财务总监制度。通过对这种模式使用后,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管理过程的成本,能够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掌握时代发展趋势,保障企业实现更好发展。针对其他企业模式,最常用的是总会计制度,提倡竞争优势,使用财务总监制度。因此,通过选择这些综合会计管理体制,有效实现企业科学合理发展,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逐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
结语: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企业具有经济增长、稳定社会、提供就业等多重功能。从具体层面分析,企业发展本身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构成部分,只有企业经营情况良好,才能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这要求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应该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确保企业发展构成符合国家发展趋势;也要对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市场行业发展过程,对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确保其符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通过对两个方面要素的合理考虑,能够有效在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大发展机会,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