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华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不断探索财务管理新渠道,全面提升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然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来找寻变革与创新的路径。笔者将就此展开讨论。文中首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面临的阻碍,最后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以此为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与创新发展提供助力与实践依据。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可以将单位的财务现状准确地呈现出来,并结合当前业务全面提升资金的使用效力。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与服务职能与其他企业有着较大的差别,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自身的特性:首先,资金来源较为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获得资金的途径也更加多元化,单位既可以通过财政补助获取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单位自身经营或是其他途径获得收入,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也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财务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其次,单位自身的公益属性。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广大民众提供便捷服务,单位本身有着很强的公益性。最后,密集性。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日常工作往往涉及各种融投资管理以及其他市场经济行为,而事业单位并不涉及此类情况,也不存在所有者权益等问题。而事业单位实现资金渠道多样化的同时,資金收支的不稳定因素却逐年增大。针对这一情况,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方法也应不断更新,确保资金的使用不出现偏差,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其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经济体制逐渐转向了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事业单位作为服务社会的组织机构,也需积极改革。事业单位应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实现创收,进一步减少对国家财政支持的需求,并通过市场化经济管理模式拓宽现有的资金渠道,实现更大的发展。
其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事业单位要脱离过往固化的运营模式,不能仅依靠国家获取生存,更要积极地探索如何融入市场竞争,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强化。工作人员要对事业单位各项资金投入的产出、效果以及效率进行全面的考量,使资金的使用更为科学化、合理化,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来开展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使财务工作的开展更为规范与严格。
其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符合信息化发展所需。当前信息技术实现了蓬勃发展,事业单位将各类先进的信息管理工具引入单位内部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与便捷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数据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事业单位通过信息化建设,依托大数据等管理工具能够使财务管理活动更加精准,可以轻松实现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与专业分析,进而以数据为支撑为单位的运营与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传统财务管理体系中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短板,针对上述问题事业单位应勇于探索、积极尝试,加快财务管理创新的步伐,保障单位健康平稳运行。
三、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存在的阻碍
(一)事业单位自身的市场化意识不足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存在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其无法完全像企业一般进行市场化经营。但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成熟,改革不断深化,如果事业单位依旧缺乏自主经营能力,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扶持,就很难长久地维持自身的稳定运转。以往,我国诸多事业单位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扶持来维持日常工作的,受到固化管理思维的影响,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市场化意识,较为片面地认为仅做好资金的收支管理即可。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还存在许多的弊端,这就直接导致财务管理功能受限,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但是不同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仍有所差别。例如,部分单位信息化建设在信息传送方面仍存在滞后性,有些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仅存在于部分业务环节,未得到全面普及。还有些单位虽然已经构建了较为先进的信息系统,但是相应的管理人才较为匮乏,导致信息化建设的利用成果不佳。总的来说,在我国诸多的事业单位中,信息化建设工作仍未完善,但是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如果存在漏洞或不足,无疑会对整体的信息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财务管理体制仍待健全
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然难以适应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财务体制仍存在诸多亟待改善之处。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具备了营收能力,但与之相对应的财务体制仍显落后,例如在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仍需完善。与此同时,当前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日益多元化,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当下的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与资金管理相对应的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工作均需进行系统化调整,如若仍旧采用以往的财务体制无疑会对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四)需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的健全度较低,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监管工作的实施效果不佳。例如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预算资金的使用出现偏差,或是单位中专项资金的使用存在不足或是结余的现象。此外,在部分事业单位中,虽然存在监督管理机制,但是由于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岗位交叉或是不相容岗位未做分离等问题,导致监督管理机制实施效果不佳,甚至部分单位内部的监督工作形同虚设。
(五)预算管理思维有待调整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预算的管控思想仍旧是停留在简单的收支业务规划方面,未能够针对具体业务及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更为精准的预算管控,无法通过预算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并进行规范,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与创新性明显不足。特别是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并未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单位中业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充分,仅凭经验及以往的数据进行预算的制定,使得预算工作可靠性不足,难以发挥出事前预测分析及事中监督控制的作用。与此同时,部分单位也未能动态地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监管,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一些政策的变化更会对预算产生直接的影响。单位未设置有效的预算调整机制,一旦面临突发状况,可能会出现预算执行不合理的情况。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
(一)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维与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事业单位目前实行的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而与之相对应的,事业单位自身则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匹配相关的财务制度改革。
首先,事业单位内部,單位领导要改变以往固化的管理思想,积极做出调整与转变。事业单位领导对于财务管理创新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实施效果,工作人员要对市场经济进行深入学习,进而深刻理解市场经济对于单位发展的重大作用。工作人员要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积极地为财务管理创新打好基础。
其次,需要在单位中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建立通过大数据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理念,使单位中的业务与财务数据均能在大数据技术的深挖下得以体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进而保障单位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最后,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与调整。要将更为创新的管理方法与理念在单位中不断推广,并对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使财务工作人员从根深蒂固的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中脱离出来,积极做出转变,更为主动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进而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创新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价值。
(二)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财务管理体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有了诸多的可能。通过大数据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将单位内部财务与业务活动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收集与分析,进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同时也能够积极探索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路径。工作人员可针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查缺补漏,对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修正。考虑到基于大数据的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支持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单位需建设较为完备的软硬件基础,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一个稳定的信息环境,促进信息数据的收集、汇总以及分析。其次,单位要根据大数据技术应用及财务管理所需配置相应的财务软件,例如票据的扫描与收集系统等,进而保障各项财务数据能够得到及时获取,并通过大数据等管理工具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为单位领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软硬件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地强化安全建设,以此来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数据泄漏或遗失等问题。再者,事业单位应鼓励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特别是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而言,要积极地学习大数据相关的信息技术,通过自身知识技能的提升来适应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改革的需求,以此更好地完成各项财务管理工作。
(三)完善单位财务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应全面开展财务管理创新,尤其是在资金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需同步进行创新升级。单位在优化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针对以往较为粗放的编制模式进行改良,实施更加精细、准确的预算编制,确保每笔资金的使用均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在资金管理方面,要将单位中的组织结构进行梳理与调整,对各个岗位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避免出现权责不清或是互相推诿的现象。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通过大数据等信息管理工具对单位中所产生的各类财务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找寻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单位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质量与效率。
(四)加强财务管理创新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首先,单位要制定严明且科学的执行标准,例如单位中的会议费用、招待费用等需要按照制度标准执行,杜绝乱报或超报等现象的发生,各项预算资金不可随意进行调整,如果存在特殊状况需要调整预算的,需要进行上报审批。其次,单位中要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并通过考核结果实行奖惩激励。对于单位中高质量完成工作的人员要予以奖励,鼓励单位人员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创新。最后,事业单位应从内外部两方面的监督工作入手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单位也可借助第三方审计机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成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以此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五)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事业单位要加强自身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融合度,真正将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紧密连接。单位可通过信息系统建立预算指标,对资金进行有效管控。工作人员要结合单位编制时所申报的各项经济科目,将资金逐条审批下发,资金支出时必须要与预算编制保持一致,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编制进行资金使用。要强化预算执行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同时,可依托信息系统对各项预算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要严防超预算支出及无预算支出等情况。
其次,要构建全流程的预算管理体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流程包含了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及绩效考核,每一环节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管,同时要实现不同环节之间的彼此串联。此外,工作人员要在事中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分析,一旦出现突发问题或预算使用不合理等情况,要对其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编制预算的调整申请。而在预算绩效考核过程中,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使考核结果更为公正合理。同时要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提升各岗位人员对预算执行的积极性。
最后,要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与单位其他管理活动的有效融合。预算管理作为单位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能够将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串联。工作人员应明确预算不仅仅是单一的财务资金预算,还需要将单位中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进行串联,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协同配合。领导层通过预算执行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各项业财信息,可对不同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通过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融合来强化单位整体管理质量,合力推动单位实现更大的发展。
结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体工作人员应主动更新观念,积极挖掘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难点,通过创新管理来促进单位的发展,为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