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旅游人才培养

2023-05-30 23:48卜晓梅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6期
关键词:共建共管共享

卜晓梅

摘要:旅游专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产教融合的基因,但旅游教育的发展却日渐疲软。现代产业学院的提出为培养创新创业旅游人才提供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实现各参与主体的“共建共管共享”是文旅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关键:共建强调基于旅游产业链和科技人文“双轮驱动”的顶层设计,契约制和项目制是共管的制度保障,利益共享则应坚持“学生利益优先”为基础和开放包容的姿态。通化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建设文旅现代产业学院时应充分结合校情和地情,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入手,以期助力旅游专业的复兴与一流旅游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旅游人才;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共管;共享

一、引言

互联网上一篇名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搁浅,就业触礁》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旅游专业的尴尬处境,而更让旅游教育从业者尴尬的是下面的一条留言:“我儿子今年高考就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了,真的烦躁死了,这样的专业真的可以完全取消了,不是害了孩子吗!”(2022年7月28日)。那么,旅游管理专业真的已经成为“害人”的专业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要为“基本建成世界旅游强国”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如此重大的任务没有强大的人才支撑是无法实现的。但这位家长的言论无异于当头棒喝,使我们不能不深刻地思考高等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困境:多年积弊未除又新添疫情摧残,招生人数减少、专业撤销已不是个例,旅游专业的发展却已到“变则兴不变则亡”的关键时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发布掀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热潮。现代产业学院本质上是解决人才供需失衡的矛盾,是产教融合的时代创新,其为创新创业旅游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二、逻辑——现代产业学院为旅游专业正名

(一)旅游专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产教融合的基因

1978年10月成立的江苏省旅游技工学校(现南京旅游职业学院)、1979年成立的上海旅行游览专科学校(现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北二外于1979年2月成立的旅游干训部和1981年7月成立的旅游系,等等,这些我国早期成立旅游相关专业的学校或者专门的中等、高等专科旅游学校都是因旅游业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而出现的。建立之初,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等都是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而日渐完善的。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先进行专业实践和对外学习,然后进行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和行业的不断互动中构建教学体系和学科理论。如1980年杭州大学(现已并入浙江大学)成立旅游经济专业时,专业负责人徐秉文老师以给饭店做政治经济学讲座为交换,每周一晚为饭店的服务员和领班讲授旅游专业课,请对方提意见,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行业需求是当时办学的宗旨之一,重视产教融合是这一时期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专业因行业而生,学生因专业而生,学生为行业服务,就是为国家争得荣誉。在以涉外旅游为主的时代,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都很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很扎实,为我国旅游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专业由紧追慢赶而日渐疲软

中国旅游业用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几乎是以奔跑的速度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之同步相伴的是旅游专业数量上的不断增长。以本科院校为例,1996年我国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38所,2006年增至393所,2017年为608所。旅游人才培养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如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突出学校和行业特色的结合,如中山大学的休闲与俱乐部管理结合的专业方向、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设置的高尔夫管理方向;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逐渐形成了专、本、硕、博的完整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导师制等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专业发展的巨大危机并未解除。高校普遍认识到固守在传统的专业设置上是没有出路的,但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地位严重制约了旅游学科的发展,旅游教育改革的速度已经赶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速度。除了多年积弊未除之外,旅游业的复杂性使得产教学研融合的难度不断提升。总之,根基不稳、先天不足的学科弊病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日渐显露,口碑和专业认同感日渐下降,以致疫情期间沦为“鸡肋”。

(三)以现代产业学院为契机寻求专业复兴

旅游活动是一种开放性和外延性相当强的活动,旅游业越来越成为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之间及其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沿阵地。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科背景也必须要多元化、复合化。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202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强调“文化和旅游领域是最需要创新引领、最需要人才支撑的领域之一。”旅游专业想突破目前的困境,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旅游人才,必须以破釜沉舟之势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从现代产业学院的思路上寻求突破口,探求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知识链、人才链之间的互动融合,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由此,旅游专业的复兴才有希望。

三、路径——共建、共管、共享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確提出: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共建共管共享”这六个字是现代产业学院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共建——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1. 以产业链为基础构建现代产业学院

现代产业学院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建的实体组织。“大胆的假设”是基于对旅游行业特殊性的认知。在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时应以全产业链的思维主导全局,不仅要对传统的六要素进行深挖掘精加工,更要注重产业链的外延整合。如近些年研学旅行的推行使教育产业被纳入旅游产业链,乡村振兴的推动使养老产业成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重要内容,文旅融合更是奠定了文化产业在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以“大旅游”“大产业”的格局进行布局。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大数据产业学院、葡萄酒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医药健康产业学院等,在文旅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中要注重与其进行互动融合,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其纳入文旅现代产业学院的框架当中。至于“小心地求证”则强调产业链融合的循序渐进,需要时间的验证。

2. 坚持科技和人文“双轮驱动”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两条腿:科技和人文。科技解放人类的身体,人文解放人类的思想。当科技战胜了人文,人会变成工具甚至武器,而当人文战胜了科技,人类只能在贫穷和落后中挣扎。健康和谐而有创造性的社会应当是科技和人文同步发展。作为文理兼备的旅游业,其先天就承担着创造这样一个社会的重任。科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人文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正如最初一条条复制的商业街出现时人们惊叹于人类力量的伟大,但十几年后这种商业化却备受诟病。一个技术指导的经济需要有伦理的基础,应突出旅游教育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属性,切忌把现代产业学院办成“学校工厂”。世界经济论坛历届发布的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中国从没有进入过前十。中国旅游业在技术方面无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我们缺的是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并能够准确运用到旅游业当中的人,缺少挖掘故事的好奇心和会讲故事的创新能力。

(二)共管——以契约立基础,以民主和开放求共治

1. 以契约立基础,保障责权明晰

共管直指责、权、利的分配问题。作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混合所有制组织,各主体之间,尤其是政府、学校、产业之间的责权利分配问题关系到现代产业学院的顶层设计能否落地,避免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各主体捞噱头的“标签”,最终成为名不副实的牺牲品。当下现代产业学院还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以契约关系保障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是最优选择。建立在自由、平等、守信基础上的契约关系比法律关系更有温度,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多元化目标的实现。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管理模式各有差异。一般而言,掌握核心技术或科研能力较强的高校容易成为主导力量,地方经济发展意愿强烈的往往出现政府主导,地方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方容易出现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在现代产业学院创建之初大可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管理模式,只要是建立在平等的契约关系的基础上并且为各参与主体所接受的管理模式就是允许的。

2. 完善审核和监督机制,确保参与主体进退有度

随着旅游产业链的不断细化和延伸,旅游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有人才需求的产业门类也越来越多。旅游现代产业学院的参与主体除了实力较强的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之外,更要为大多数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了确保参与主体的进退有度,必须建立完善的审核和监督机制。制定资质、动机、职能、价值等的审核评估标准,考察其与现代产业学院的契合度。对已加入的参与主体要制定阶段性的审核和监督机制,确保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合法合规。监督机制是现代产业学院能够长久运行的稳定器,是各参与主体能够遵照契约精神、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保障。在制定监督机制时要特别注重激发各参与主体的监督刚性,即将监督机制建立在“权”和“利”主体一致的基础上。同时要实现信息透明化,尽量减少监督工作开展的障碍。由此,可以保证各参与主体无论实力大小、等级高低、性质公私,都可以实现平等参与、进退有度,不对正常的人才培养工作造成影响。

3. 创新“项目制”管理机制,推动价值变现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最深刻的影响即体现为由“单位制”向“项目制”治理的不断转变。项目制已固化为一种常见常用的大学治理模式,并逐渐走向了“项目治教”的路径依赖,影响着政府组织以及高等学校对于大学学术衡量与评价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变迁。地方普通高校在这种“唯论文、唯项目、唯职称、唯帽子、唯学历”的传统的项目制管理之下,往往容易陷入“再度边缘化”的马太效应。

与传统的政府处于项目分配权利中心不同的是,本文所倡导的 “项目制”强调突破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分配的藩篱,寻求高等教育体制外的项目路径,强化校企立项。有数据表明,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旅游领域的投资在我国各领域的投资比例是最高的。事实上,大部分将闲置资金投入到旅游业当中的投资者并不具备专业的旅游管理能力。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这将是致命性的打击。因此,地方旅游企业迫切需要专业机构为其提供必要的规划、策划、设计、运营等方面的支持。现代产业学院需要做的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会,创新项目制管理机制,利用其资源优势实现校—企—政—研的良性循环:以企业需求立项;企业、教师、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实现教科研能力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积累大量的案例、创新教学方法、修订教材、调整科目设置等不断修正与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得到发展并进一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教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有更大的可能赢得高等教育体制内的项目竞争;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为政府的高效管理提供政策参考;最重要的是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将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为实现价值和理想投身于旅游业的创造当中。当然,为了保障经济利益的合理合法合规,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必要时可考虑赋予现代产业学院独立法人资格的可能。

(三)共享——学生利益优先,项目共创共享

1. 坚持以“学生利益优先”为基础

现代产业学院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价值创造。政府的政治价值是为了实现现代产业学院的公平治理,产业的经济价值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学校的社会价值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平衡三者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学生利益优先”则是平衡三者价值取向的关键。现代产业学院的一切工作都应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公平、积极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创造力得到提升,爱家爱国的情怀得到释放。政府、企业、学校应为学生创造价值保驾护航。如果各参与主体不能认同“学生利益优先”的理念,学生利益受损将是不可避免的结果,那么现代产业学院终将沦为培养工具人的学校工厂,而不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平臺。

2.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资源共享

现代产业学院本质上是个育人平台,是要借助多方力量培养服务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加之旅游业的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旅游现代产业学院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更致力于社会、文化、教育、公益等方面的功能。所以,旅游现代产业学院必须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推动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价值。这里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技术、人才、观念等。首先,注重资源共享的技术革新。如依托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共享资源库,设计资源共享软件系统,参与主体可通过账号登录的方式随时查阅资源的使用情况。郑洋提出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资源共享方式,对于某些实体性资源来讲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其次,鼓励人才的自由流动。企业应尽可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学校也应创造更多科研交流的平台,允许更多的个体在这里追求自己的旅游梦想,政府应在法治的框架之内提供更多的政策便利。包容不同的观点、给自由的思想尽情绽放的舞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才是旅游现代产业学院存在的真正意义。

四、案例——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一)研究背景

通化师范学院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是省属本科院校。2021年6月通化市政府和通化师范学院合作成立通化文旅现代产业学院,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作为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该产业学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院成立之时正是疫情防控时期,因此这里不对学院一年多的工作进行评价。笔者仅就其成立之初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1. 缺乏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2. 运行机制不健全,多元主体如何共管共治共享的问题没有解决。3. 机构设置不合理,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无疑会限制学院未来的发展。

(二)通化师范学院设立文旅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议

1. 注重顶层设计,做好科学论证

(1)明确文旅现代产业学院的使命和定位。使命:培养服务于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助推地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定位:开放性(信息、人才、思想的集散中心)、地方性(长白山区域旅游研究中心)、应用性(为地方旅游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独特性(以地方旅游产业链为发展基础)。

(2)做好科学论证,构建各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基本框架,保障其运行的可行性。对各参与主体进行科学评估:确保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对前期参与的企业要进行审慎筛选,确保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和诚意;对学校的师资进行摸底,明确学校的优势和短板;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彼此的责任和权利,保障三方会谈的顺畅。开展实地调研,深刻总结其他相关现代产业学院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耗。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需要更多普通的企业员工、老师、学生、社会成员的参与,因此对其心理预期、参与积极性、价值实践路径了解越多,效果越好。

(3)选择合适的领导者。在初创时期,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对学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胆而审慎地选择学院领导人,应选择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善合作的人担任学院院长、委员会成员。

2. 创新体制机制,适应校情地情

(1)改革高校评估体系。打破唯学术研究论的评估体系,将企业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纳入评价体系,实现高校评价指标多样化,唯此,文旅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才有持续稳定的动力。

(2)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除去主体成员即在校本科学生外,社会成员(如农民、手工艺者)、企业员工、政府人员都应成为学院积极服务的对象。这些人拥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信息整合能力,在和学院的互动中能激发巨大的能量,成为地方旅游业的重要参与者。应针对不同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

3. 立足地方旅游产业链,推动“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

(1)以地方旅游产业链为指导,尝试模块式机构设置。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尤其是《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的指导精神,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教学体系的产业链全覆盖。建议打破常规的机构设置体系,以旅游业需求为划分标准。如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是目前优先发展的专项旅游,急需大量人才,则可以各专项旅游为模块设置现代产业学院下属的二级机构,如冰雪旅游研究室、乡村旅游研究室等等,从而实现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也便于与需求方实现项目合作。

(2)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动旅游管理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同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是一体两面。充分依托现代产业学院,突破专业建设壁垒,设置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科技更新和观念变化提供弹性空间;重塑人才培养目标,使其更具指向性和操作性;加大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科外延、深挖课程内涵,丰富专业选修课的方向、方式和内容,加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力度,杜绝水课;变革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态各异的实践基地、平等尊重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政、企、研、学的沟通交流为教师提供参与行业实践的机会,也要对教师的实践效果进行考核;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紧抓教材质量工程,不定期开展教材研讨会,保证教材的及时更新;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型教学,助力其实现成果转化。

五、结语

自2008年保继刚提出中国旅游教育本科萎缩的问题至今,中国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实质上的解决。现代产业学院的提出强化了旅游教育改革的路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兼具传承传统内核和突破手段创新、服务地方需求和立足国际视野、批判自信有理想和理性团结有格局、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水平应用复合型人才,使旅游教育能够摆脱多年来“广种薄收”的人才培养困境,实现地方需求和专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黑洞观察.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搁浅,就业触礁[OL].百度网https://baijiahao.baidu.

[2]韩玉灵,等.口述历史:中国旅游业40年[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9.

[3]马勇.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2007年全国旅游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会议纪要[J].旅游科学,2007(06):74-75.

[4]李立国,张海生.高等教育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张力空间——兼论教育评价改革如何促进项目制改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05):135-145.

[5]游玉佩,熊进.单位制与项目制: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逻辑及反思[J].江苏高教,2017(02):21-25.

[6]邓志新.三螺旋理论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困境根源、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45-52.

[7]郑洋.共享经济视域下产业学院建设耦合逻辑与实现理路[J].现代经济探讨,2022(05):99-10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80882JY);通化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健康中国战略下跨专业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編号:JY2020034) 。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共建共管共享
共管账户在跨境股权交易中的运用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日本否认欲与俄“共管”北方四岛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基于汽车专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践研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共建之探索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