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雪娟(1976~),女,汉族,甘肃靖远人,甘肃省白银平川中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摘 要: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既要求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又要求其具备健全的身体和心理。高中体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观念,使学生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锻炼,提升学生整体身体素质。高中阶段教学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体育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时,释放自身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新课程。鉴于此,文章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研究通过有效体育训练方式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110-04
一、 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
一方面,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取决于社会需求和现实社会发展状况,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发展,使人们的空间距离拉近,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使人们的工作压力大为减轻。与此同时,缺乏运动也易导致身体虚弱、肥胖和肌肉萎缩等现代疾病,群众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另外,由于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此种形势下,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体育锻炼,而终身运动意识又是当代社会对生活方式的需求。当今世界,人们物质和心理需要日益增长。随着人们休闲活动越来越多,体育运动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只有让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才能持续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升体育技能。
另一方面,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精神和身体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若要使学生在压力大的背景下进行体育锻炼,则必须树立终身的体育观念,并在壓力下学习如何减轻压力。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发泄内心郁闷情绪,使其身体和心理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终身体育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高中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组织更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技能的基本目标。
二、 高中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生体育意识较薄弱
体育意志力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形式意识,确定学生参与运动的自觉能力。就当前情况来看,高中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既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又缺乏长期坚持锻炼的意志。大部分高中生都不喜欢长时间的运动,导致高中体育课教学工作过于被动,学生明显缺乏运动动力。这样一来,便对学生生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同时,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很可能失去参加社会性体育的意识,从而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效果。
(二)高中生体育锻炼主动性较差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在参加中学体育课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顾虑。例如,一些高中生因担心自己在体育项目上的表现不好而“出糗”,所以并未抱有太多热情。另外,高中生对体育课的认知不足,对一些运动项目会有明显的抵触和不满情绪,容易产生厌倦感。同时,高中学生因其特殊生理及年龄特征,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程度较低,严重影响其体育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 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营造优良气氛,激活学生热情
在体育实践中,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种回避心态,特别是跑步、仰卧起坐、坐位前屈等体育锻炼时,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学生只要对体育感兴趣,则无须教师监督,便能自主地进行体育学习。然而,若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在常规教学中,积极地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理念。学生在放松情况下,接受体育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为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使学生一想起体育课就会感到十分兴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做些调整,使平时单调的运动变得有趣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例如,教师要创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通过体育活动、校报、黑板报等各种有利条件,结合各种渠道进行体育活动、赛事等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对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活动的益处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置身于运动气氛中,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其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趣味运动相结合,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充分地利用自身优势,形成相应的学习动力。通过此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并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二)强化思想引导,培养良好意识
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行动,在高中时期,由于高考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去做功课,所以学生对体育的态度较随便。很多学生均把体育课看成是一门轻松的课程,相比于运动,学生更喜欢在旁边休息,甚至还有人把体育课学习时间当成了自己的休闲时间。学生在传统学习模式下,未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不会在体育课上花大量时间,而且长期不做运动,会让学生感觉到非常疲劳,导致其不想参加体育活动,形成恶性循环。为此,在平时的体育课中,教师要把思想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到体育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理论教学,巩固学习基础
除对体育学习充满激情之外,还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让学生在运动中锻炼自身身体,磨炼自己的意志,并且学会合作,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终身体育训练技能,打牢体育基础,必须兼顾综合性、实践性和基础性,注重学生心理能力、体能、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还需渗透体育精神、体育规则、体育道德品格等内容,确保学生能提升终身体育锻炼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工作,把微课作为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工具,整合网络资源,拓展体育知识,以动图演示、视频讲解等形式形象生动地讲解体育知识,加深对体育课堂知识的了解,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让学生能把所学的体育知识变成实践技能,教师还可通过“微课堂+小组协作”的方式,通过观看视频、动图等形式,使得学生掌握相互帮助、组内探讨及模仿练习的各种动作技巧,发挥微课内容简单易懂、学习重点突出、与学情相符等育人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注意各组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注意热身和人身安全,加强对运动知识的宣传,消除各组学生的体育学习盲点,避免盲目地进行体能极限运动,掌握运动技能,制订团体运动锻炼方案,并且相互激励,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
(四)引进趣味游戏,设计丰富比赛
为了营造良好的体育气氛,教师可以通过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同时,可以安排一些小游戏来锻炼腿部、手部各个部位,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自觉参与意识。例如,“蹴鞠”作为一项传承了2300多年的传统运动,对足球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引进古代蹴鞠,以激发学生体育意识,使其对体育运动有浓厚兴趣。在蹴鞠比赛时,先在场地中间竖起两个三米高的球杆,以确保上方球门直径一尺左右,以示“风流眼”。接下来,在班级选出4名学生,分别叫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在这段时间里,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实际游戏。在听到哨声后,球头先开球,几次颠球,再把球传给骁球,直到最后一个球员把球踢进“风流眼”,过者为胜利者。在蹴鞠活动中,学生将能真正感受到足球的乐趣。随后,教师可正式指导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掌握脚内侧踢停、脚背内侧射门等基础技术。在愉悦的游戏气氛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终身体育的观念。
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应从单纯技术训练入手,积极引进竞赛的教学模式,营造体育氛围。在实践中,学生在牢固地掌握体育技术之后,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当作一种竞赛,使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产生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竞赛教学模式下,可以激发学生创意,自行设计竞赛方案,把撕名牌等热门的运动项目融入竞赛中。这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乒乓球”项目为例,通过正面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等方法,使学生对乒乓球的发球动作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再进行巡回指导,以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学生对乒乓球的发球技术、基本手型等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便可以举行一次以“青春绽放、生生不息”为主题的乒乓球竞赛。第一轮是“一对一”比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号码,按照自己的号码,进行淘汰赛,直到最后选出胜利者。在个人赛结束之后,将会进行一场男子和女子混双的比赛,来决定团队胜负。通过举办一次类似的乒乓球竞赛,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游戏过程,逐渐形成一种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五)提升教师素养,提供教学支持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素质、工作态度等,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以自身表率作用、高尚工作作風和行为举止影响广大学生。
首先,高中体育教师需具有相关体育技能和专业知识。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水平。然而,高中体育教师并不擅长所有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会向体育教师请教,而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己的专长时,教师也会很容易地为学生解答。然而,如果碰到了不擅长的问题,或者完全不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话,就无法给学生提供有益帮助。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专业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才能获得广大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其次,高中体育教师需具备创新精神。当下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已走进体育教学领域。体育教师要主动学习新观念,充分挖掘网上的信息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做到常教常新,要将最新体育资讯和体育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最后,高中体育教师需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的了解。运动是维持身体各器官功能最佳的方法,科学研究表明,运动能使人头脑清醒,减少焦虑和压力。在体育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资料、电视、网络录像等,向学生介绍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分析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六)动员课后锻炼,促进终身学习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中,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合理安排学生的自主活动。长期的自主训练,可以显著地改善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课外自主锻炼时,要针对学生的体质特点,合理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使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在课余和课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有规律的自主活动,通过活动激励学生不断地参加体育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例如,在体育课上,为了使学生能在课后坚持参加运动,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在课后练习时,事先将任务卡片发给学生,并将其作为课后的自主训练任务:一是男生用单臂做30秒,女生用平板做30秒;二是做6个立式双脚跳跃,6个起跳;三是男生做两组俯卧式拍手15次,女生做两组俯卧撑20个。让学生按照作业卡片的内容,在课后的时间里进行自主训练。通过自主锻炼,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促进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在自主训练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队,以小组方式来完成体育学习任务。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模仿、互相帮助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培养出一种终身的体育学习意识。
(七)完善教学内容,创建评价机制
由于高中生的一系列行为比较依赖于自身心理,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高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但其体力较差,很容易中途放弃。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时,也要建立评估机制,以促使学生坚持下去。每个学生都有竞争意识,其对教师的鼓励和评价十分重视。许多情况下,教师的一句无心之言,很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设计出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教师丰富自身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模仿内容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对运动产生更多激情,以激发学生与同伴的合理竞争。
(八)注重开放教学,加强教学示范
“开放式”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可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能力。“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知识结构更为完整,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全面释放,并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归属感。运用开放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民主氛围中将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高中体育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评价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
四、 结语
总之,在确保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同时,积极开展好体育教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高中体育人才培养计划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要提高对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视,以学生为体育教学工作的主人,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镇,魏宜海.高中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田径,2022(9):53-55.
[2]程柏松.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7):130-133.
[3]王新民,赵雪琴.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2):110-112.
[4]董会东.探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J].新课程,2022(20):158-159.
[5]张梅.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2(18):103-106.
[6]温荣贵.终身体育意识与高中体育教学相融合的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4):47-49.
[7]孙墨林.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2):165-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