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多维透视

2023-05-30 10:48范劭兴王智
人文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中国共产党

范劭兴 王智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2-000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创过程的关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后,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性”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就在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具有多重规定性,是一个复合概念。具体而言,可围绕人民为何、如何开拓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如何检验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这一逻辑主线,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因、领导核心、行动指南、依靠力量与效能标尺五个维度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一、人民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因

为什么要进行现代化,是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就是中国人民自身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起因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自身解放的热切期望,发展于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强烈追求,形成于人民对现代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中,“人民需要”始终是现代化实践的根本动因和逻辑起点。

1.“站起来—富起来”进阶中的

“人民需要”表达人民群众的一切现代化实践活动的目的都鲜明地指向满足自身需要。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人们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发展需要。因此,满足人民需要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动因。

近代以来,在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在国际资本主义与国内反人民势力的联合压迫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举步维艰。当时整个国家如同“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广大人民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② 中国人民普遍存在“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的疑问。③ 深处艰苦生活中的人民群众对现代化萌生的热切期望,催使人民群眾对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想学说、各派政治力量进行对比选择,以期找到更科学的思想引领救亡出路,找到新的组织力量实现人民“站起来”的现代化梦想。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人民逐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逐渐认识到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④以及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保障“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的体制机制,⑤ 不仅是实现国富民强型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也是满足人民生存需要的根本保障。最终,人民解放的现代化需要、民族独立的现代化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现代政党的革命任务契合在一起,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成功“站起来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深处“一穷二白”的境况中。现代化水平低下与“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压迫感,使人民群众萌生出对物质资料的强烈需求。它促使新中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力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优越性发挥,为“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物质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对此,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总体上仍处于“欠发展”的历史方位,“富起来”是中国人民的普遍期盼。这一时期,“人民需要”经历了一个由生存到发展、从温饱到富裕、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层面的动态变革过程,并集中表现为“解放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经济层面,即着眼于在经济领域首先实施现代性”。⑦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牢牢抓住了满足人民需要的“牛鼻子”。

2.“强起来”目标下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整体步入“发展起来以后”的新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时,“人民需要”的内涵已由片面的“物质文化需要”向全面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人们萌生出的美好生活向往,实则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自发意识,这一意识的产生是对实践与生活的能动反映。”①因此,这一转变过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由前一历史时期“富起来”的“片面现代性”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追求“强起来”的“全面现代性”跃升。

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最重要的是遵循和贯彻人的发展逻辑,即“人自身发展各种需求、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② 所谓“美好生活”,按照人的需求逻辑,就是生存方面无后顾之忧,发展方面有用武之地,社会方面人人受到尊重、社会井然有序,精神方面无事纷扰、心灵宁静。③ 作为人民的现代化目标与生活状态,“美好生活”的核心在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在于主体价值的充分发挥。这主要因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不仅作为客体以消费商品的形式来满足自身需求,同样也作为主体以生产和创新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全面发展”。④ 因此,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作为客体性的被满足,它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本位的价值立场、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价值性呈现。⑤ 另一方面,作为人民主体的能动创造,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一种“关乎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使自由自觉发展和创造成为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关键”。⑥

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痛苦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更具有引领性意义与比较性优势。习近平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⑦党的十九大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概括为包含更高水平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要,其外延更宽、层级和水平更高。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层面作出部署,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充足、有保障、可持续的战略安排。虽因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使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党和国家不断“重塑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导向的思维,让人民幸福成为‘国之大者”,⑧推动这一任务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

二、人民政党: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应人民的现代化需要而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强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契约关系”,并通过自我建设保证党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成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心骨。

1.“党群双重契约”确证党对中国式

现代化的领导权现代化事业需要现代政党来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后发大国启动的,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之所以长期徘徊不前,缺乏敢于突破现代化政治阻碍、“进行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展开最全面的资源整合、凝聚起最普遍的社会意志”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关键。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虽早已存在现代意义的政党,但终因其无法有效承载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化需要,无法全力投身于反对殖民主义的运动中,而无法带领中国人民摆脱“国辱民难”的困境。“中国人民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①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事业领导权的根本确证,在于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现代化探索实践历史地形成了牢固的“双重契约”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进程中与人民群众建立了一种“道义性契约”关系,即“党表明自己对人民的道义关切与价值承诺,并以自身的努力期待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则基于这种关切与承诺,期待党的有效领导,并通过直观感受形成对党领导的高度认同、自觉拥护。”③其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价值承诺”是一种“听其言、观其行”的“事实认定型承诺”,这与西方民众与政党之间形成的形式上“听其言”的“选举型承诺”有本质不同。这种道义性的契约关系反映在党对“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的强调,反映在党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和为人民福祉做出的系列政策安排。这种契约关系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深切的“鱼水情谊”为支撑,是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之间基于认同、奋斗、奉献乃至牺牲形成的生死伦理和心理契约,这赋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至高无上的道义性。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建立了一种“法理性契约”关系,即“党作为执政主体由公民选举决定,保障公民权利与社会公益,公民认可与接受党的执政,宪法法律对双方的责权利做出规定”。④这种法理性的契约关系反映在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的确证及作为执政党的国家政权运行规则的要求,反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依法、依规对人民权力和利益的维护和保障。这是一种以宪法、法律为基础的契约关系,从制度层面保证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人民性。“道义性契约”关系与“法理性契约”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中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助于增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群众基础,使党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巩固党领导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的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与人民群众建立“双重契约”关系,关键在于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与西式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仅服务于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典型的人民政党。“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走向了统一,这时,党性就是人民性,人民性也就是党性”。⑥ 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的阶级属性促使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现代化和理想社会总体性目标为价值追求,并确证其合法地位的执政逻辑,这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合理性。⑦

认同是党和人民契约关系巩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获得民众的高度认同,党和人民群众的“双重契约”关系就会巩固,党对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就有依据、有支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迎来“强起来”的过程中,现代化事业取得的每个辉煌成就,都在不断加深人民群众对于党领导地位、领导角色、领导能力的认同,逐渐形成了“以历史认同为前提、以价值认同为灵魂、以绩效认同为基础、以文化认同为根脉”的政党认同逻辑,⑧并在此基础上缔结成日益强大的契约关系,促使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历史清醒,准确把握人民的现代化需要,并以强烈的信念决心和实干担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强大政党建设保障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建设强大的现代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于增强党为人民服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至关重要。与后发现代化国家应对政党危机不同,先发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可以利用在全球市场中的资源优势,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挑战,以此消弭因党争纷沓、相互倾轧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对于广大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西式政党制度带来的往往是现代力量之间的相互掣肘和严重内耗,不仅无法有效应对现代化“时空压缩”所集中爆发的社会矛盾,还会使广大劳动人民深陷现代化的种种陷阱中。反观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现代化奋斗中之所以能有效应对“亨廷顿命题”,即现代化与政治稳定之间的矛盾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党有效履行对人民群众的现代化承诺,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通过自身建设强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增强党为人民利益奋斗的能力。

建设强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为人民服务组织效能与引领作用的自觉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实践中,党的建设始终围绕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开。从建党初期的“群众党”“广大群众性的”党,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型”“人民衷心拥护”的政党,①党始终努力成为为人民现代化事业服务的核心领导力量。在新时代,政党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为主旨要义的政治创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为首要前提的思想引领,以现代化组织架构和政策供给为核心要素的组织运筹,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内在要求的制度创设,以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精神旗帜与政治灵魂的自身建设等内容。在这套强大政党建设格局中,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政党使命的总性质和总要求,是强大政党的‘内核与‘灵魂”,②是贯穿其中的鲜明底色。它突出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情谊”更为深切,对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急难愁盼问题的感知更为敏锐,为民造福的自觉性和主动能力更为强大。

在政党建设中,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现代化运动中把握历史主动,满足人民现代化需要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基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情办好,最根本的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办好”的政治自觉,③在迎来“强起来”的历史节点上,“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④ 为了在剧烈的现代社会变迁中能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利益诱惑,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变色、站稳人民立场不动摇、维护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变质,党不断通过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强化为人民服务的自主意识,力争更好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力争更好统筹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推动共同富裕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更好驾驭资本,有效应对国际资本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有力地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不变、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现代化事业的能力不减、为人民服务的现代化宗旨不移,从而使党始终保持人民型政党的底色,拥有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方向的能力,实现对人民群众的现代化承诺。

三、人民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中国人民要走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道,就无时无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作为致力于人类解放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并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筑起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思想阵地。

1.马克思主义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核

现代化的价值内核是对“现代化为什么人的问题”的具体表达,是区分不同现代化的根本标识。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的理论性的源头、起源或本原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立身之本”。①它的理论属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人民”内核,为世界贡献了一套超越“资本”的现代化价值逻辑。

世界现代化进程率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启,并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为参照形成了一套宰制世界的意识形态霸权——资本主义现代化范式。这套资本主义现代化范式以“资本”为存在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根基、以自由理性为内核、以个人主义和民主政治为向度”。②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含的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套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西式现代化方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存在矛盾,与生产力发展的大趋势存在冲突。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顯露出来之后,中国人民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已是“主观上的不情愿”与“客观上的不可能”。③ 中国人民迫切需要新理论指引现代化路向,迫切需要新的价值内核重塑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④ 马克思主义将现代化事业与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中“人的物化”本质,为中国现代化赋予了新的“人民”内核,理顺了现代化成果的创造主体与享有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的人民所有的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其中,在与“人的本质”关联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中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决定性作用。按此规定,“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范式中是由以“资本”为主要价值增殖手段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中的“人”必然是指拥有资本的资产阶级,而将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和其他拥有极少数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排除出“人”的范畴。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现代化范式相较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发展形式有很大的进步性,但这仍不合理———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法真正成为财富的实际享有者。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此意义上主张消灭私有制,拥有人民性,即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归人民所有,理顺了生产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从根本上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即在生产力发展层面,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在生产力“人民所有”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实质化跃升,从根本上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和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批判和人民群众现代化实践诉求的反映,是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道路的总体性探索。①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要在“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基础上,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重视人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人的多维度解放与全面发展,达到人的自由个性”。② 因此,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能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超越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观念论批判”,拥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探寻出一种以人的解放和幸福生活为目的的中国式现代化。

2.以马克思主义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阵地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目标,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的统一。③ 在中国人民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精神支撑和文化激励,也离不开中国人民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和发展。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阵地,成为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和道路的根本性问题。

构建指导党和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思想理论阵地,需要在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统摄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精神的精华,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与扬弃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现代社会理论,这确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马克思主义基于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科学揭示了现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推动下现代社会的剧烈变革的必然性以及现代化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分析了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洞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世界现代化形态,契合了中国人民开创一条优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的心理期望,保证了现代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性、理论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是其鲜明品格,能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综合融创,为人民群众构筑一套现代科学理论体系以指导现代化实践。一方面,人民是处在特定历史文化熏陶并拥有特殊心理结构的现代化主体。前现代社会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或优秀或糟粕的,将注定影响党和人民的现代化实践,“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在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助力”。④ 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都是其经济政治的反映,本无优劣之分,但其所倡导的理念、主张,对别国现代化实践的作用却有积极与消极之别。近代以来随着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冲击,西方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竞相涌入中国,或有利于中国现代化或不利于中国现代化,却都在寻求“市场”。马克思主义虽产生于西方,但与其他西方文化成果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根植于人类实践活动,非归属某一民族、某一领域,因而具备指导中国人民现代化实践,并吸收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实践经验精华的可能性。因此,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阵地时,要立足于人民的现代化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主动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因素并使其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同时警惕消极因素的出场,最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阵地呈现鲜明的中国的历史特点、民族特点、文化特点和世界意义。⑤

构建指导党和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思想理论阵地,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确保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⑥ 这主要表现在,在理论层面,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代化实践中思想文化与人民主体之间的矛盾,基本原理与现代化现实问题、指导思想、文化根基之间的矛盾,在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广泛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① 在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实践,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保证马克思主义内含的“真理力量”能作用于人民主体之上,能同具体的现代化实践相结合,非像其他现代化理论一样走向马克思主义反对的一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

四、人民主体:中国式现代化的依靠力量

1.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共同体不断铸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③巩固人民大团结大联合,铸牢人民共同体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心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与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所形成的“完全虚幻的共同体”不同,④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民共同体,是在具体的、历史的现代化实践中结成的“实实在在的人民共同体”。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人民本位”的现代化发展理念下不断推动共同体构建的社会实践过程。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并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单方面的行为要求,而是整个人民共同体的集体行动。其中,人民共同体首先是个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它是致力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同社会阶层、团体、组织力量的联合体。人民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内在要求构成“人民”的“多元主体之间不能是机械的和分割的关系,而是在公共精神的纽带联结下创造基于有机团结的集体合作”,⑤以使不同社会群体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达成共识、凝聚合力,以维护人民共同体的秩序稳定。人民共同体也是个动态性的政治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关系的变革调整,人民共同体的内涵也会不断被重塑,因此需要动态强化人民共同体,及时根据现代化变迁中人民的利益加以调整,拓展人民共同体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形式,以增强人民共同体内部的活力。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共同体的存在和巩固为基础,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指导下走共同富裕之路。没有强大的人民共同体,没有人民共同体力量的发挥,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在现代化大潮剧烈的利益跌宕中,共同富裕的目标遥不可及。对此,旧中国“一盘散沙”的现代化困局已说明一切。因此,中国式現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人民共同体,是建立在追求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基础上的联合体,“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物异化的联合体,是个人自觉自愿而不是在压迫力量支配下结成的共同体”。⑥

一部中国式现代化开拓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围绕人民的现代化期盼,通过统一战线去组织人民共同体,并与人民群众一同奋斗的历史。党的领导与人民团结奋斗的紧密结合,使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结成了命运与共的人民共同体。在这个人民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不再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而是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关系,造就了一切‘己都在‘他者中得以共生的和谐局面。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再对立,共同体的发展不再以牺牲个体的发展为代价,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再以牺牲他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① 列宁指出:“组织能使力量增加10倍。”②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把中国人民组织成牢不可破的人民共同体,汇聚起现代化事业的人心和力量,引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新社会,勇闯改革路,实现小康梦,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成功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形成的多元现代化建设主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现代化建设环境,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现代化任务,人民共同体在维护我国现代化事业安全和利益、增强秩序和活力、扩大历史和群众基础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2.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承担者,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推进是中国人民发挥主体力量的结果。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③习近平强调:“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④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依靠人民主体力量,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民不参与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无价值主体的“虚幻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升级、逐步扩散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⑤并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民主体能力的需求也是个不断升级的过程。人民主体力量能否随着现代化实践要求动态提升,成为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人的现代化要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实现,而迈向更高文明程度的现代化,必然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⑥ 为此,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逐步提升人民主体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我国几亿人民一旦真正得到解放,他们巨大的生产潜力一旦被解放出来,并被用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世界的文化水平。但是,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过去几乎连动都没有动,相反地,却受到了压制——受到本国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制。”⑦因此,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解除人民群众创造能力束缚的关键,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人自身相统一。在人的改造内容上,主张对人的认识能力、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在人的改造特点上,强调人改造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普遍性,“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⑧“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⑨在人的改造方法上,主张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活到老,学到老;⑩在人的改造实践上,党运用“行政指挥、榜样促进、宣传鼓励、互相督促、团体协作、集体风气、社会精神面貌”等价值激励手段,⑾提高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并在“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指导方针下,通过劳动竞赛、技术创新、“大会战”等形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率先进行了一场现代思想解放运动,从思想观念上为长期受困于阶级斗争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人民群众松绑。大力推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全方位“冲破体制对人的禁锢,从体制上为人松绑,赋予人以自主性或主体性”,①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更受尊重,财富创造能力及其与之相匹配的竞争意识、权利意识、自立意识、奋斗意识、底线意识等价值理念被全面塑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新的物质基础、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人和物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其中,现代化的人是“在现代化发展新征程中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动力”。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党和国家在教育、就业、住房、健康、养老、社会公平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战略举措,人人皆可成才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获得全面提升,为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创造了更多机会,推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跃升。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振人民的精气神,强化人民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担当”,③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信念。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人口规模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群众基础,充分调动起如此规模的主体动力,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历史业已证明,人民群众现代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得“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④

五、人民享有:中国式现代化的效能标尺

满足“人民需要”的历史动因,坚持“人民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依靠“人民理论”的思想指导,依托“人民主体力量”的实践创造活动,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主要内涵,并赋予人民群众享有现代化一切成果的合理性。人民是否享有现代化的一切成果,成为检验中国式现代化效能的标尺。

现代化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实现现代化所付出的成本代价与现代化成果多大程度上归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充满着血腥与残暴,无论其“对抗性”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化,牺牲他国人民利益来促进自身发展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⑤ 虽然资本主义现代化也曾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但其所付出的资源环境和人民福祉的成本十分巨大,不具有广泛模仿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⑥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较资本主义现代化更好地实现了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进,现代化过程必然代价更小,生产力发展效率更高。另外,两种现代化范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现代化的一切成果是否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有。实现现代化本是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仅逐渐限制了生产力发展的规模,而且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享有现代化成果、广大劳动群众深受剥削日益贫困的事实。中国式现代化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主张“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①并将共同富裕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根本目的,强调现代化成果的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现代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兼顾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成果人民享有的统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效能与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深受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呈现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与战争是这一历史阶段的主题,低下的现代化水平导致广大人民深处国际帝国主义势力主导的“反人民联盟”的沉重剥削之中。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总体上以“愿景”的方式呈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美好期盼,为推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命手段摆脱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殖民”并实现自身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现代化过程中,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在理念上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效能检验标尺实现由“小仁政与大仁政”的关系、“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升华;在实践上表现为受制于薄弱的物质基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度,我国大力加强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实现了“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②人民享有现代化成果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③ 在追求“强起来”的过程中,我国实现了“富强”的现代化标准与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元素相结合,并与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相贯通,合力构建起“强起来”的全面现代化标准。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享有现代化的一切成果”的目标追求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④

六、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镜鉴、在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鲜明的人民品格向世人清晰地呈现出社会主义相较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并为充分利用“资本逐利性”为“人民性”服务提供了可能,标志着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强化自身建设,并全方位加强人民政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全面领导。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着力提升精准脱贫成果,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着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基础;着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着力完善分配制度,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守护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秦开凤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中国共产党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