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建构的困境与出路

2023-05-30 11:00胡婕
炎黄地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农村

胡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并且在二十大着重强调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隐于乡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把金钥匙。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密不可分。因此,如何看待乡村振兴战略和非遗传承的关系,探索乡村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建构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非遗保护这一话题已展开了较多的讨论研究。以“乡村振兴非遗保护”为主题标签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后,得到了574条检索结果,其中最早的文章发表于2018年。由此可见,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针对这一话题已然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热潮。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凸显了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共同勾勒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其中,文化振兴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被摆在了重要位置。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非遗保护体系建构尚未完全建立,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非遗保护体系的建构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出发,分析当前农村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建构面临的问题,挖掘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建构的助推和重塑作用,探讨出当前农村非遗保护面临的诸多突出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对非遗保护的影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非遗文化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辩证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人们世代传承的知识、技艺、民俗、艺术和精神等的优秀代表。历史上,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为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1]。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其生产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非遗文化面临着快速凋敝的困境,农村生活的文化根基逐渐凋零,部分年轻一代人对家乡的情感不可避免地慢慢消逝。因此,非遗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句古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不同的地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会形成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化特色。乡村一直是构成中国社会主体的基本单元,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乡村的绵延存续背后更蕴藏着一个又一个小而精的文化基因,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以这样的文化基因为支柱,相互帮扶、相互照应,慢慢联结成割舍不断的乡情。也就是说,这种文化基因极大地增强了乡村居民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了村民的精神支柱。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受制于乡村与城市的较大差距,年轻一代村民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不得已舍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农村,在城市中奔波打拼。因此,唯有使乡村文化与时代内核相结合,持续传承创新,形成凝聚村民共识、改善村民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才能形成乡村独有的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乡村、建设乡村,带动乡村振兴的推进落实。所以,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提供了政策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又包含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打造新的文化产品,加强对农村地区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和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特色手工艺制作、传统文化展示表演和乡村文化旅游等。乡村非遗文化的保护,正是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家对于农村非遗保护、农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各个发面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各地陆续推出了诸多旨在加强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举措。如甘肃省文旅厅通过鼓励专家、学者申报专项课题,支持各市(州)设立非遗工坊、组织参加非遗展销活动、推动文旅融合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进程;山东省东营市依靠广饶齐笔、黄河口草编、利津老粗布等非遗项目,创新性探索“非遗+企业”“非遗+农户”模式等。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部署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机遇,奠定了政策基础,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设和运用有了全新的政策导向和前进方向。

非遗文化保护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有助推作用

社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的塑造作用,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村民精神面貌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非遗文化保护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其不仅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举措,而且有利于非遗所在地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具体来说,文化的繁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农村定居,这样一来,农村的各项产业发展拥有了更多的支持。同时,得到重视和发展的非遗文化也可成为当地文化产业链发展壮大的起源,增加农民收入。拥有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则能进一步带动人才的流入,给乡村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观念。在这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得到提高,整个村庄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可以接受和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村庄的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随之加快。

现阶段农村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建构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持续增长。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和质量正在逐年提高。但是,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

乡村非遗保护重要性认识不够明晰

一方面,目前乡村非遗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但由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短时间内并不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部分非遗保护项目被简单地理解为对一切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成了地方政府的“经济招牌”,倘若热度一过,吸引不到游客关注,就被搁置起来;甚至一些非遗文化场馆的建设到最后被挪作他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归根结底,部分地方政府或当地村民在思想上对乡村非遗文化保护的文化价值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对非遗的文化价值进行审视,存在消极应付的思想;另一方面,一些农村非遗的保护形态尚未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很好地结合起来,部分地方政府沒有将非遗保护的内核提高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大局层面,没有通过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将其转化成农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是停留在“保存下来”的基础层面。简单来说,就是把文化遗产的保护指标化、行政命令化,只顾下发通知要求保护,却没有提出利用之道,最终使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效用和魅力逐步丧失,导致乡村非遗的保护成了地方政府一项沉重的负担。

现有乡村非遗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作为支撑,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有效转化为经济属性。首先,限于乡村非遗保护意识的欠缺、文化产品经济效益转化速度较慢等多种因素,现有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少数能够打响名号、做出规模外,很多非遗产业依然处于依靠非遗传承人单打独斗来维系的状态,没有形成规模化、协作化的发展走势。其次,乡村文化产品消费能力有限,人口流失严重,文化产品的内销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使得向外延伸的渠道比較局限。一些农村即使能够打造出较为新颖的文化产品,由于未形成体系化的生产、链条化的对外传输渠道,没有良好的展示宣传平台,这些文化产品依然鲜有人问津。最后,创新意识不强。乡村非遗产业的壮大,离不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的认同。然而乡村一些稍有起色的非遗文化产业,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陷入了同质化、低质化的竞争泥沼,扼杀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潜力,使得乡村非遗产业化、规模化之路受阻。

非遗保护人才储备在质量和数量上与理想状态存在较大差距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唯有吸收高素质人才进入非遗保护工作当中,才能为乡风民风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为乡村非遗的保护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法。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纷纷进入城市谋生活,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统计,中国众多农村都存在“老人农业”的现象,即年轻一代农民越来越不愿意回乡种田,中老年人口成为目前乡村人口的主力。总体上看,中国农村普遍存在优质人才匮乏现象;另一方面,乡村经济的发展程度相比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基础设施陈旧,必要的基础设备缺乏,能够提供给外来人才的条件有限,难以吸引专业的人才队伍从事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工作;同时,农村能够给外来人才提供学习交流提升的窗口较为有限,很难为其提供适合其专业能力的岗位,而农村非遗保护专业性要求较高、时间比较紧迫,这就导致乡村非遗文化保护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降低,保护水准大打折扣。

文化遗产传承手段陈旧,设备单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父子传承、师徒传承和学堂传承等形式,多数依赖口耳相传,方式陈旧。而很多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工序较为复杂,保存难度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甚至失传的艰难处境。由于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很难完整地将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农村非遗保护迫切需要使用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这些传承人所留的语音或影像信息进行高保真存储,以将这些技艺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后人。但是购置所需仪器设备、设置专门人员和机构进行保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很多经济实力薄弱的非遗传承人和所在的农村来讲,资金短缺成为其延续和保存这些技艺的最大短板;同时非遗传承人大多较为年长,对高科技设备运用不熟练,只能依靠口耳相传的办法向后辈教授技艺,或者使用单一、落后的设备进行保存,存储质量难以达到长期储存的标准。除去非遗传承人的个人因素,从政策上来说,政府有关部门为农村非遗保护提供的资金支持同样有限,设施设备的投入较少,非遗难以凭借政府力量对当地的非遗资源进行统一收集,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的备案保管,并建立起一个系统的、专用的非遗资料存储档案库或档案馆。这样一来,即使非遗传承人能够以技术手段保留非遗技艺,也可能因为没有专门的储存场地而遗失。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非遗文化保护体系建构提供的新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要保护和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2];又在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依法保护,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过程中,更需要创新思路和手段。

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其中就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源于乡村文化建设。因此,乡村文化建设得好不好、乡村文化能否自信自强,关系到中国文化建设的总体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文化建设不断细化和深化,原本受关注不多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乡村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在历史长河中,村民在生态、技术、文化、景观等方面经过博采众长、丰富总结,慢慢积累了浩如烟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乡村文化中最灿烂的明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积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进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站位,增强重视程度,打造有质量、有高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实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达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的总目标。

发展壮大非遗文化产业,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产业兴则百业兴。农村文化产业兴旺,既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可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繁荣。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若能以其为基础发展出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形成周边产业链条,打造有辨识度的文化品牌符号。一方面,能够凭借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力量,为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资金,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质量;另一方面,能打响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了解、感知和接受当地非遗文化产品,扩大非遺文化产品影响力。

发展乡村非遗产业,一是要形成集聚效应,广泛吸收资金和人员,提高非遗文化产品规模化、协作化生产水平;二是要对非遗特色产品进行推陈出新,打造丰富多彩的非遗周边文化产品,建设特色文化品牌,使其契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习惯,将产品推出去;三是积极拓宽非遗文化传播渠道,打通线上线下传播门槛,借助直播带货、开设网店等方式,将非遗文化产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出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品质,积极与头部微信公众号运营者、B站UP主、微博大V等意见领袖对接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把品牌的名声打出去;四是要开发非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将游客引进来。多措并举,不断增强乡村非遗产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巧妙培养本地人才加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一方面,乡村非遗的保护亟须专业人才带来行之有效的保护理念和手段,为村民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非遗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跟进。没有人才的支持,乡村非遗保护工作和非遗产业的发展就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难以为人才的引进创造对应的条件,这就要求广大农村或基层政府从本地培养人才。其一,要善于发现发掘愿意学习的农村文化带头人,积极联络专家、学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待他们学成归来后,积极安排他们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以发挥价值;其二,加大农村图书室、文化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购入非遗保护相关书籍及其他书籍,为本地专业人才的进一步学习提供舒适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其三,形成定期集中学习机制,既要邀请本地非遗传承人定期召开非遗技艺分享讲座,组织有兴趣的村民聆听讲座,又要努力创造条件,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文化遗产保护,逐步培养村民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

引进先进理念和设备,创新非遗储存手段

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措施主要包括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3]。其中,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是较为传统的储存方式,需要有专业人员或保真度高的设备进行记录、拍摄,所得资料应由专门机构妥善保存。非遗数字化保护是近年来经过多地探索总结出的一种非遗保存手段。借助数字技术,一方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为新颖多元的形式实现对非遗文化信息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能够创设非遗数字化传播平台,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推广非遗文化。从流程上来说,一是要使用专业化录音、录像设备对现存的非遗传承人进行访问录摄,对非遗产品制作过程进行全景拍摄,并建立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或云端系统进行分类存放;二是要引进3D动画、VR动画等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刻画非遗传承人的技法技巧,形成独立的非遗产品电子素材;三是将经过后期处理的非遗电子素材在主题网站、移动App、微信小程序等互联网平台上广泛呈现,设置互动窗口供受众点击,让受众身临其境感知非遗的魅力,扩大非遗影响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和方法上的新方向、新思路,未来保护工作的开展将会拥有更多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力量的支持。不过,在新的体系建设思路下,乡村非遗保护之路依然任重道远。首先,一些非遗保护传承人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难以向外界准确高效地传递非遗文化的精髓,也难以运用高科技设备保存和推广非遗产品;其次,部分非遗保护中过多地考量经济因素,过分迎合消费者的意愿,可能破坏原有的文化属性,必要的保护工作可能会更多地让位于经济效益的创造。在未来的乡村非遗保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等应当对这些问题作出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让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能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用精神文化力量将农村打造成为更加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宋俊华.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J].群言,2022(10):21-24.

[2]蒋丽,袁刚.乡村振兴视域下特色小镇公共政策优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21(11):57-62.

[3]向先清.民俗摄影: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民俗记忆[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03):18-21+33.

【作者简介】胡 婕(1998—),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历史理论。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农村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