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国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法家、儒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本文探讨传统文化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应用,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学校管理 思考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57
学校管理不仅是科学、艺术,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如果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忽视民族文化、片面模仿西方国家的管理方法,最终将使我国的教育工作蒙受无法挽回的巨大伤害。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观。
一、快速实效的管理模式——法家管理
(一)重“势”派慎到
慎到,赵国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法家学者。齐宣王时期,他曾在稷下讲道,门下学生众多,颇负盛誉。
“势”是指权力、力量、势力,事物的情况或趋势。所以,慎到主张重视“势”,对“势”的看重在于对法律的重视,而君主只有对权力进行掌控,执法才会得到保障。慎到把王权比喻为飞龙与白云,飞龙有白云,便可以翱翔天际,若云雾消散,飞龙也不过是一条地上的蚯蚓。有了权力,就算是夏桀这样昏庸残暴的君主,他的命令也可以执行。若无权力,纵然贤德如尧,也无人肯听。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势”是指管理人员自己的权力。比如校长、副校长等,具有人事、财产、决策、表彰等方面的职权,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而“势”的高低,取决于“众”“下”的支持情况。慎到认为,君主受人民所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是自己获得的。所以,国君、天子理所应当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学校时,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应促进学校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师生,使“势”更大、更强。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势”开展工作,要靠权力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善于用“用势”“造势”“借势”“蓄势”和“化势”来实现自己的管理。
(二)重“法”派商鞅
商鞅是春秋战国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他是卫王的儿子,受秦孝公之邀,进入秦国,劝秦孝公通过变法获得强大,一共执政十九年,使秦国大治。
商鞅对“法”极为重视。法的基本内涵是以严格的刑罚和丰厚的奖赏为主,“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按照他的学说,学校制度是学校的最高规范,而在借鉴了现代“人性化”的理念后,学校管理人员能够以一种民主的方式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加以推广。同时,强化监督执行和考核,对违规者,要严惩,确保法律必须公正严明,命令必须严格遵守。
(三)重“术”派申不害
申不害,又被称为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京县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是一位以“术”闻名的法家的重要代表。他在韩为相的15年里,带领韩国进入了一个强盛的时代。
申不害主张“术”是帝王专用之物,是控制和驱使臣下之道。“法”是公开的,是臣子的行为规范,而“术”,则深藏于君王之心,专治大臣。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术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运用知识和技能来实现学校管理的方法。学校管理者要从“术”中把握下属的思想,以求知人善任,实现对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四)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关键人物,先秦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是秦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理论来源。韩非子集合三家其长,明道、抱法、优术、以势取胜。学校管理者要运用职务上的“势”,依靠规章制度中的“法”,要运用“术”的才智与技巧来推动学校大治之“道”。
二、尊重人性的管理模式——儒家管理
(一)以德治校的管理观
“以德治校”作为学校的一种管理方式,即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要有道德,而且要坚持把德进行下去。在学校的管理中,管理者要与师生共患难,注重“身正言顺”,注重管理人员的个人魅力。儒家提倡以德治国,让天下没有不心服的人,都会归顺。依靠权势来让教师和学生听话,教师和学生都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唯有以崇高的品格,去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灵魂,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管理者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一所学校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优秀的管理者,而要使一所学校得以可持续发展,就会非常困难。梅贻琦是清华的一位老校长,他曾经说:“伟大的学问,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伟大的大师。”学校管理者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行为举止和学术知识的权威。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学生管理观念要以人为中心,即学校的管理人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着想、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使学生获得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应清楚意识到,学生是一個完整的个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活动中,要把学生当作主要的教育对象,并且重新树立学生以为主体的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并且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尊敬与支持,做到师生和谐相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是实现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观的“以人为中心”,即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共同成长,最后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效果。
(三)以和为贵的目标观
“和”既是管理的结果与状态,又是管理方法与管理活动的协同。所谓“和”,就是要做到一切都要恰当,不能“过”和“不及”,即采取宽严相济、严格遵循规则的管理理念,但在管理方法上依然要掌握灵活性;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和谐,这就是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氛围;也就是每个事物不仅需要在各自的位置上,而且中间的各种不同部分还要做到相互协调,从而达到统一,也就是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儒家注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的是组织内部结构的团结和谐。从管理的观点来看,团结就是一种凝聚力。学校只有让所有的学生团结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教育的作用。一个不能在内部统一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不能配合、不能相互信任、不能形成统一的组织,那么就说明学校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失败的。
三、轻松成熟的管理模式——道家管理
道家的核心是“自然无为”。其实质是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从管理的观点来理解,即管理的法则。不是不做,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没有作为,而是不采取不符合事情发展规律的勉强行为。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按照老子的理论,管理者可以分成四个等级:一是以“道”行事,属于最高境界;二是以“德”行事,属于第二个级别;三是以“法”行事,是第三个级别;四是以“欲”行事,属于最低级别。
最高级别的管理者要将“道”融入办事中,虽然进行了管理,但无人察觉;第二个级别的管理者以“德”为本,不求个人利益,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放在学校管理中,以让学生学会知识,推动教师发展;第三个级别的管理者按“法”管理,人人怕他,却不是真的支持他;第四个级别的管理者是按照“欲”来管理,他什么事情都不了解,但什么事情都要管,而且做任何事情都很糟糕,人人都讨厌他。
按照道家的观点,优秀的管理人员必须恪守“无为”之道,唯有做到无所作为,激发广大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才能使管理不会遭遇挫折;只要不是固执己见,谦虚地听取各方的建议,就没有什么损失。无为而治是“抓大放小”的管理战略。在各个机构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领导者的工作既宏大又全面,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制订政策、制订发展策略、掌握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事事都要做。教师要尽其所能,而管理者要做到教师不能做到的,管理者如果管理的方面过多,教师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将“为”和“不为”正确对待,有一些事情可以做,而有一些事情不能做。
四、融合法、儒、道文化,创新学校管理
(一)伦理:学校管理的核心
从人的本性出发,学校的管理活动是指管理者在实施一系列管理功能的同时,使主客体在交流中完成育人的核心目标,从不同的层面对青少年进行规范引导和教化。教育管理应当是一种以人文为本的、以人文为导向的管理。首先,教师的工作作为一种综合的知识和身体的工作,具有复杂性、情感性和潜在性的特征,所以要采用符合人性的、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其次,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特点和身体及心理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的管理在尊重必然法则时,必须重视人的本性,既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又要重视人的本性,根据人性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趋势的规律,竭尽全力去理解人的需要、情感和行为,进而完成人的全面发展。
(二)启示:从“中道和合”看学校管理的伦理准则
《论语·子罕》的“扣其两端以竭焉”是孔子“中道”的中心理念。它的“两端”并非两极对立、非此即彼,二者在不断变动中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均衡。在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合力”,这种“中和”将两个层次回归到“中”。在管理中,为了实现管理的均衡,存在着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等各个层面的“两端”。
1.正己正人
与内、外结合是中国“性之德”的一种。“正已正人”是以“天人合一”和“人与己”紧密联系的思想体系和整体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理国家,也是一种“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发展过程。“外治”由“内修”推进,以“内修”推进“外王”;以“修己”实现“安人”的管理理念,既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需求,又是中国管理理念的一个重大开端。“内圣外王”是《大学》“三大纲领”的具体表现。“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弘扬美德,“亲民”就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上,用自己的美德来教育人民;“止于至善”就是“仁者”的终极目标。“正己”“正人”是指在无形中,以管理者在伦理上的权威来对被管理者产生影响,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行为准则和社会公理的阐释机制。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榜样,“上为下效,君行臣甚”,以示范性和表率作用影响学校的其他成员,把“修身”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首要任务和管理的主要内容。
2.義利之辩
中国的儒家、法家、道家都对人类的精神层面具有无穷的激情。三者均注重“心性”,其传道授业都以提升人类心灵的状态为目标。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把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的管理理念视为管理者的价值追求,以实现人类思维和行动与“道”相结合,把提升人的心灵状态视为人类施政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功利”与“境界”之分,是道德的提升和欲望的满足。儒学的“境界”与“功利”“以政为本”“以政为德”等管理理念与管理效果有一定的联系。这种注重利益的追求,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安全而萦怀牵挂,所以,学校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能动性的活动,是使学校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动态行为。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以德为本”“以人为本”的道德准则,始终贯穿于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之中。“管理境界”是指管理者对管理的实质与发展的认识,是管理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就是要明德和仁爱,达到至善的境界,这是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是圣人之道。“至善”是学校管理人员自我修养的最高层次,也是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终极表现。在解决功利与人文的关系时,必须从“至善”的层次入手,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掘师生的潜能,实现师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从而使学校管理实现“至善”的德育目标。
3.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的理解,是基于“天人合一”的高度,以“精气”“元气”等学说来探究人类生命的本源或组成,从生命宇宙发生学的角度来阐释人与万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展现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价值。因此,中国文化对人的重视,具有根本意义。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看,古代先贤主张:“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类的愿望是顺应自然规律运转的趋势,是上天的旨意。然而,人不能也无权排斥、杀戮和征服一切,应该倡导一切事物共存而不伤害,一切都是平等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赞化育”“参天地”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学校管理,首要的是人的管理。要使教育的精神与人本价值观得以落实,就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尊严和潜能,全方位、深层次地实施符合人的本性的人性化管理,以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底蕴,在近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洗涤下,产生了一种新的融合与统一。为了便于讨论,文章从传统文化的不同角度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侧重点进行了阐释,实际上,这些工作是相互协作、互补的,应当被看作一个整体。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将在新时代对我国的学校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霞《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2] 田甜《基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3] 郅庭瑾《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伦理型学校管理及其现实影响》,《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20期。
[4] 陈颢《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对现代学校管理创新的启示》,《教育探索》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