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08:40:17张建彬穆雪
关键词:教育者美术资源

张建彬 穆雪

摘 要:带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对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的最好体现。我国地大物博且幅员辽阔,不同地域中民众的生活习性、审美情趣、历史背景以及发展意向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所形成的地域特征也各不相同。教育者如果想要将地方上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进行高效融合,则必须要全面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当前新课改教育目标的改革方向。找到正确契机来渗透地方文化元素,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让他们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地域民俗特色,让小学美术课堂大放异彩,提高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本文通过分析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几点具有可行性的教学举措。

关键词:地方文化 传统文化 小学美术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42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认知起步阶段,无论是知识内涵还是美术素养均发展得不够完善。如果想要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美术技能,则要分别从创造能力、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角度入手来加大培养力度。随着新课改的高效推进,通过将地方文化传统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进行高效融合,不仅可以全面满足新《课标》对于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十分符合小学生的美术认知能力。教育者要全方位探索美术课堂与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度,在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的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打造成小学美术课堂的辅助驱动力,让学生能够对美术课程产生更高的期待,使其美术素养得以稳定提高。

一、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现实意义

1.促进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模式下的应试教育理念逐渐被素质教育理念所替代,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教育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单方面的传授绘画技巧,同时还要重视传统文化与艺术理念的传承。通过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改革任务的高效推进,让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有趣,而且还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让美术课程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如果教育者仍然一味依赖教科书来开展教学活动,将会导致美术课堂无法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匹配。在前文中有所提及,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区域中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氛围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育者对于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依賴度过高,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介绍作画知识和绘画技巧。学生只能够长时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十分容易引发厌烦和畏难情绪,降低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合理引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能够将美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相关联,加深所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另一方面则可以最大化地充实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美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3.弘扬传统文化

地方上的文化资源大多来源于民间艺术,这些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地方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借此机会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达到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入文化传承的队列之中。随着学生知识视野的不断开阔,他们将会产生十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将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功能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

二、地方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整体性与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所指的是,教育者需要根据教学主题,有计划地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美术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其中,从美术学科的整体角度出发,将地方文化资源巧妙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对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和分配时,教育者应充分考虑到文化本身的特点,避免所选内容与美术课程的匹配度不够;对班级学生的学情现状进行摸底排查,考虑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地方上的文化资源来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其中所呈现出的文化特点来巧妙设计后续的教学环节。其中,可以采用理论传授的方式来向学生介绍地方文化的发展背景与传播特色;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插入一些能够展示地方文化的图片、视频和音乐资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学生带到当地具有文化特色的场所中,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取得更为理想的艺术熏陶效果。

2.传承性与发扬性原则

在应用地方文化资源时,教育者还要遵循传承性和发扬性的原则。在此处要强调的是,地方上的传统文化资源本身就是艺术教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为了能够顺利传承历史文化,小学美术教育在选择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之前,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背景与风土人情进行全面了解。并通过多方渠道与学生展开沟通和交流,借此机会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能力。

三、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地方文化资源的措施

1.挖掘本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

小学美术教育者在选择地方文化资源时应当优先考虑本土文化。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要求,结合小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来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素材。本土文化特色是地区文化的发展基石,同时也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财富。教育者可以根据地方上的建筑特点、民风民俗以及文化特色来选择教学素材。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究欲望,使其美术技能和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例如,教育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家乡的古建筑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建筑风格来挑选教学素材。以客家祖居地为例,教育者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客家文化内涵。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不同区域内古老房屋的建筑风格,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古建筑的文化特色。例如,具有五百余年发展历史的阳明亭、邱氏宗祠等,其背后都有着值得挖掘的本土文化内涵。应以此为切入点来设计出美术课程专题活动,并将其打造成校本课程中的主要文化载体。

为了能够将地方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教育者还可以设计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首先,在新课程开始之前,带领学生欣赏教材中所提供的一些古建筑图片,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别总结不同古建筑的造型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借此机会来强化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其次,向学生展示一些来自当地的古建筑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并教给学生一些修复和保护古建筑的方法。在课程的最后,教育者需要预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展开自行发挥,将自己想象当中的古建筑画出来。鼓励学生成为古建筑设计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设计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美术作品,以此来同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2.选择文化元素,开展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教学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美术鉴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向学生灌输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而是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育者会将教学重心定位到课本教材和教学大纲中,学生的美术鉴赏对象也只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由于学生所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美术鉴赏能力的强化。从这一层面上来看,通过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鉴赏环节中,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美术鉴赏资源;另一方面则能够激活学生的审美灵感,让他们在自己所熟知的本土文化领域中,对美术作品展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知,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中体会到自豪感与满足感。

例如,在教授“唱大戏”这一课程时,课堂中包含了对戏剧脸谱的鉴赏与分析环节。为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提高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兴趣。在此堂课程中,教育者可以引入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屏南乱弹戏。屏南乱弹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上的民间戏曲文化相结合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种极具辨识度的地方剧种。屏南乱弹戏包含了多种剧种,例如微调、汉调、滩调等,彰显出了十分强烈的地域色彩。教育者在带领学生鉴赏戏曲文化时,则可以在其中引入屏南乱弹戏,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戏剧脸谱和服装,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结合以往的经验评论戏曲文化,以此来促进地方文化资源与美术鉴赏课堂之间的高效融合。

3.开展发散性教学,创新美术活动

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呈现出发散性的教学特征,教育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尽可能降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所产生的限制。把握住一切机会,争取将学生带入到自然与社会环境中。通过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一些成功的校外写生实践经验,不仅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他们的举一反三能力;同时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将地方传统文化与美术实践课堂进行高效融合。教育者可以带领学生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让他们全身心沉浸到真实的教学场景中。通过对景和物进行全方位的触碰感应,势必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尤其是在后续的绘画实践环节中,学生将更加轻松、主动地对事物进行细致描绘。

通常情况下,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或自然风景,将更加符合学生对于美术艺术的感知能力,其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方传统文化在叙事方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供教育者选择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所彰显出的艺术效果也更为强烈;同美术相关的地方传统文化普遍具有简单、生动、热闹的特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起来,例如剪纸艺术和皮影戏艺术等。第三,地方上的历史建筑在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之后,具有当地民众的主观色彩,可以将小学生的想象力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在此处要着重强调的是,在组织小学生参与此类教学实践活动时,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因此教育者应当将更多的实践机会交给学生。避免为他们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展开大胆想象。在面对真實的民间艺术时,能够主动表达个人的认同感。教育者则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表现,根据他们的创作欲望来制定后续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画笔,将地方文化特色细致描绘出来。

4.鼓励动手操作,彰显文化气息

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要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可以投入到动手操作中。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将让学生在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合氛围内产生更为强烈的学习感受,进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细心观察,不仅要主动挖掘周边环境中的文化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不额外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为他们布置一些趣味性更强的实践作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彩球的设计”这一实践活动时,教育者则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符合蚌埠地区民风习俗的文化活动,例如闹花灯、猜灯谜等等,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教学场景。当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彩球的基本制作技巧之后,则可以让他们在各自的活动小组内,自行设计和制作彩灯、彩球。随后,在课堂中组织一次小型的猜灯谜活动,要求各个小组将灯谜内容提前抄写在纸条上,并将小纸条放到制作好的彩球内。各个活动小组要以竞赛的形式来互相猜灯谜,猜对数量最多的小组即为获胜,可以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整个课堂中的教学氛围十分轻松有趣,在顺利完成美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达到传承与创新民间文化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将地方传统文化合理渗透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十分符合新课改任务的开展要求。在地方传统文化的辅助与驱动之下,小学生的文化意识、艺术潜能以及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均会得到全方位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理念的制约,很多教育者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会过于守旧,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体差异。在日后的美术课堂中,教育者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则要积极优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对学生给予灵活的教学指导。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美术艺术元素,拿出更为饱满的热情来参与到美术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开启美术文化之旅。

参考文献:

[1] 眭艺馨《融民间美术之美,感金陵文化之风——交往教育理念下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入地方文化》,《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3期。

[2] 于福琴《开发民宿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罗源旅游民宿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

[3] 蕾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第12期。

[4] 漆宇晶《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第10期。

(张建彬,一级教师,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穆雪,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育者美术资源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