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政课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3-05-30 10:48李小雨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育人青少年思政

李小雨

青少年是祖国的建设者,思政课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重要课程。“双减”政策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把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内容,着力上好思政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型思政体验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让青少年自觉接受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把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内化为行动自觉,用思政教育点亮学生的思想,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育人方式

学校要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各学段要配足配齐思政课教师,开好思政课程,并结合地区和学校实际,定期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鼓励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课的育人方式。思政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创建情境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冰冷的说教式思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要营造乐学善思、富有温度的思政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政教研组以统编教材为依据,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好用“活”思政课教材。教学中既要确保思政课程理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又要确保优等生、中等生、學困生都能学有所获。

“为学须先立志。”青少年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中小学校要把《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渠道,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综合实践等其他基础课程的教师也要充分挖掘所带学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深度理解基础课程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思想价值引领和教育作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做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少年,教育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二、借助社会力量,拓宽思政育人渠道

青少年全面健康的成长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思政育人也需要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在中小学推行兼职法治副校长制度,组建家委会,实行警校合作、家校合力、社会共建的思政育人模式,大胆拓宽思政育人渠道。学校积极主动联系司法部门和学生家长,选聘政治觉悟高、有责任感、业务精、宣讲能力强的司法干部和家长兼任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和家委会主任,设立家长学校。让他们定期深入学校,指导、协助、参与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过程,支持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和家委会成员到学校开展思政育人活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健康向上的团建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品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出真知,学校是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学校联合家委会、社区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育人活动,善用社会资源上好“大思政课”,着力构建立德树人的社会大学校、大课堂,让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经受风吹雨打,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理论联系实际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见世面、得经验、长智慧、走正道。学校要借助家庭、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全力,共同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三、聚焦时事政治,实现“行走”的思政课堂

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是学生课前课间交流的主要内容。信息化时代,学生涉猎信息的渠道多,但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所限,他们对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有限,经常会把国际事务和国内情况盲目联系起来,因此,教师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共同分享的学习能力。教师教学基本的思政理论时要以统编教材为依据,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时事政治,适时点拨,引导青少年客观、公正地认识国际问题和中国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明辨是非。

学校思政育人的过程就是不断鼓励、不断肯定的过程。教师要留足时间,使学生充分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师生互动的思政课堂就是学生质疑、小组辨析、全班总结的扩散性训练过程。

学校要实施“行走”的思政课堂,结合国家和世界纪念日,利用节假日向社会开展法律宣讲,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互联动的思政育人体系,通过《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道路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的宣传,引导家长支持学校教育,尊师重教,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法律讲堂视频,通过正反案例的学习,教育学生懂得“法大于天”“法不容情”的道理。教师要依法执教,让学生知法、懂法,增强学生护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小学生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社会化思政课堂有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四、重视社会问题,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现阶段,“临时家庭” “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问题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教育难题。初入城市的农民工因为忙于生计和工作,容易疏忽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导致这些青少年在与城市生活接轨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学校要组织思政教师和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和行动。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主阵地,一定要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大家访活动等方式,始终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监督并督促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过程,要求家长全力支持并配合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强化并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同时也呼吁社会大力宣传正面内容,积极弘扬正能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思政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和真理的使命,也肩负着塑造生命和灵魂的历史重任。新时代的思政教师视野要广,要着力引导青少年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政教师的情怀要深,要主动亲近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思政教师要构建和谐课堂,在质疑问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深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教育青少年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中国梦不懈努力,最终实现思政学科铸魂,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育人青少年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青少年发明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