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函君 刘轶宇 戴群 郭舒晨
摘 要 通过问卷对某师范院校生物学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生物学师范生的整体教学效能感中等偏上,在教学评价、多样化策略应用和引导学生参与等方面效能感较低;不同年级师范生的效能感在多个维度未有显著差异。据此,为培养和提升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效能感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生物学师范生 教师效能感量表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 91 文献标志码 B
教学效能感(Teaching Efficacy)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身教学能力的知觉与信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其教学行为、教学质量、工作动机等方面密切相关。较高的教学效能感有利于促进有效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师范生群体而言,虽还未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但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教学效能感不仅会影响未来的就业选择,甚至会对其入职之后的职业适应速度和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关注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现状和发展对于相关专业的教师专业培养而言十分重要。目前,在生物学专业关于教学效能感已有研究更多关注了在职教师群体,针对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补充。本研究以国内某师范院校的生物学师范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其教学效能感现状,为培养和提升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效能感提供实证数据与参考建议。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与工具
研究选择国际广泛使用的教师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最初由梅甘·柴南-莫兰和伍尔福克·霍伊于2001年编制,后经改编形成了简化版,共包含12个题项,在世界各国均有使用且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共包含三个维度:教学策略效能,即教师熟练使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自信程度,共4题;课堂管理效能,即教师实施有效措施维持课堂秩序的自信程度,共3题;学生参与效能,即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信程度,共4题。工具采用九级计分形式,其中选项“1”代表“无”, “9”代表“很多”,分值越高,代表相应题目的评价越高,对应的效能感也就越高。本研究在该量表的基础上经过翻译、回译、专家审查、学生预测试和访谈等步骤,形成了量表中文版用于正式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题项“你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全体学生一起建立课堂管理系统?”的因子载荷偏低,考虑到预测试访谈中受访者也曾表示对这道题理解困难,研究最终将该题项删除。剩余11个题项的信效度数据见表1和表2。问卷整体及分维度信度均大于0.8,信度较高。X 2 /df、CFI、TLI和RMSEA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各题项在分维度的因子载荷在0.632~0.878之间。综上,问卷信效度良好。
1.2 研究样本
调查选取江苏省某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大四师范生和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生物专业一、二年级的教育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样本,共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23份,回收率为89.13%。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 3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效能感整体现状
参与测试的生物学师范生在教学效能感问卷各维度的得分情况见表4。从各维度得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看,三个维度均存在效能感很高和较低的学生。就各维度均分而言,教学策略效能的得分均值为5.92,课堂管理效能的得分均值为6.05,学生参与效能的得分均值为6.28。对应九级计分模式, “5分”和“7分”分别代表“一些”和“较多”,可见生物学师范生各维度教学效能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为探究生物学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在不同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P值为0.074 (>0.05),表明生物学师范生的教学策略效能、课堂管理效能、学生参与效能无显著差异,学生整体在三个维度上对自身能力的知觉基本相当。
为进一步分析生物学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的具体情况,对问卷单题的作答情况进行卡方检验(表5)和频率统计(图3)。由表5可知,学生在课堂管理效能维度各题的作答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教学策略和学生参与效能维度的试题作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合图1结果和选项内容可知,在教学策略效能维度中,学生在第二题上的作答模式偏积极,而在第一题和第四题上的作答模式偏消极。从试题内容的角度分析,师范生有自信在学生感到困惑时,对其学习内容提供额外的解释和实例;但对于使用各种評估策略和在课堂上使用不同策略进行教学,则信心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使用各种评估策略”这一题项,选择“5 一些”及以上的学生比例不到50%,在整个试题作答中最少,可见有一半以上的师范生对于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感到不自信。在学生参与效能维度中,师范生在第八题上的作答模式更偏积极,而在第十题和第十一题的作答模式上更显消极。分析试题的内容可知,师范生对于“让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学业上做得很好”有较高的自信心;而对于”激励对学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和“帮助一个家庭使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则信心相对较低。
2.2 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效能感的年级差异
为探查生物学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在年级间的差异,将年级作为分组变量,对师范生在教学效能感的各维度均分做非参数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不同年级的生物学师范生在教学策略效能和课堂管理效能维度的得分未有显著性差异,在学生参与效能维度上则呈现显著差异。可见,不同年级学生对自己在教学策略应用和课堂管理方面的自我认知基本没有区别,对自己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存在有差异的评价。通过事后检验的结果发现,大三年级的师范生对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自信心显著更高,而研究生一年级的教育硕士在这一方面更加不自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研究发现,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教学策略、课堂管理和学生参与三个维度上的教学效能感基本相当,但在某些具体行为上的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例如,生物学师范生对于为学生的困惑提供多角度的解释和例子有较高信心;但对于进行教学评价和在课堂上使用多样化教学策略效能感较低。在“学生参与效能”维度中,生物学师范生有信心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重视学习,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学好;但对激励那些对学业不感兴趣的学生感到困难。这也与一些已有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师范生对于“帮助一个家庭使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信心较低。这可能与师范生缺乏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机会与经验,也未经历过相关的课程与培训,故在家庭教育指导力上有所欠缺有关。
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各年级师范生在教学策略效能和课堂管理效能方面的得分无显著差异,但在学生参与效能上的得分具有顯著性差异。其中,大三师范生对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信程度最高,而一年级教育硕士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最低。这可能是由于研一的部分被试者本科就读于非师范专业,缺乏教育实习经历和经验。并且硕士学历师范生作为高学历群体,往往对教育抱有更高的期待,这种高期待在教学初期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较大落差感。
4.2 建议
依据上述结果,为培养和提升生物学师范生教学效能感提出以下建议:
(1)关注薄弱方向提升,针对性开设专业课程或活动
本次调查发现,师范生在教学评价、多样化策略应用、激发学生兴趣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效能感较低。针对这些师范生自我知觉能力较弱的具体内容,建议开设针对性专业课程或专题活动,如开设“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家庭教育指导”等课程;或定期邀请一线学科教师,举办主题讲座或分享活动,为师范生接触一线教学,吸收实践经验提供机会。
(2)加强实践实习,推动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
师范生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与学科教育相关的理论内容,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例如如何在课堂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等,仍缺乏自我效能感。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加强实践类课程教学,如利用微格教室组织师范生设计和实施教学并进行同伴评价等,更好地帮助他们积累教学实践经验,既有利于培养师范生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意识、能力和信心,又能够对师范生理论性内容的学习起积极作用。
(3)重视过程性评价,可视化师范生成长
对于师范生培养的评价,现阶段还是多以终结性评价、量化考核等为主,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还存在欠缺,这也可能对师范生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通过保存与汇集各种与学习表现有关的材料、产品等,建立师范生发展档案袋,以反映自己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和成就状况,进一步促进师范生据此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可视化自身成长,在不断学习中增强教学效能感。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1):72-79.
[2] 李晔,刘华山.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 (1):50-55.
[3] 陈纯槿.国际比较视域下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基于TA?LIS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4):11-22+128.
[4] 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5 (4):43-46.
[5]Gibson,S.&Dembo,M.H.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h,1984,76,569- 582.
[6] 张蔚国.基于教育实习的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效能感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7]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 (S1):111-113+123.
[8] 南纪稳.新任教师的困惑与需要[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 (2):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