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3-05-30 10:48:04
收藏·拍卖 2023年2期
关键词:感知力当代艺术创造力

2023 年3 月,可能是近3 年来最繁忙的一个月,许多前两年积压下来的各种展览、展会井喷式同时举行,在身处大湾区的香港尤其明显。整个3 月香港酒店的滿房率一直居高不下,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更是达到了顶峰,整个艺术圈的同行们不是身在香港就是在去香港的路上。不仅如此,展会更是带火了当地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人流量及重磅展览。文化项目之于一个城市的价值与作用可见一斑,正如香港作为亚洲艺术中心的位置,已毋庸置疑。

身为艺术行业从业人员的我们,也是时隔3 年后一行四人组团参与了此次“盛会”,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今年与往年展会的不同,这些都已在本期的热点栏目中一一呈现。同时,躬逢其盛的我们也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活力;关于当代艺术的市场、话语权……有些可以公开探讨,有些就只能私下聊聊了。

例如,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当下全球当代艺术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艺术作为人类精神领域金字塔尖的部分,应该服务的是人类整体意识与文明的提升,而不仅仅是资本和市场。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有唱高调之嫌,但国人自古受“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教诲,如果连这点追求都没有,又用什么去跟人工智能抗衡呢?

于是便有了本期封面专题所讨论的议题——《当 AI 步步紧逼,艺术界如何突围?》艺术(不仅是美术领域)作为最能反映人类感知与情绪的工具,也许是我们与人工智能之间最后的防线。在本期专题中,我们采访的艺术各界相关人士,目前对此普遍秉持乐观的态度,例如:我们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反省与思考;这也许是又一次艺术史上版本升级的机会;工艺品与艺术品的区别,决定了人工智能代替的只能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

以上观点我们都认同,因为目前人工智能的创作,还只是在学习和模仿人类已有的作品,但未来如果真如科幻片里所展现的,人工智能有了自我学习和进化的能力,不再受限于人类已有知识体系之后呢?

细思极恐的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将人类最具优势的情绪感知力、灵性觉醒力继承发扬,同时保有鲜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其他就只能交给造物主去抉择了。

猜你喜欢
感知力当代艺术创造力
当代艺术看得懂
培养孩子情绪感知力很重要
家长(2023年22期)2023-10-14 12:16:26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20:24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05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8
长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北方音乐(2017年19期)2017-01-28 14: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