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型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04:21:26严兴全李俊双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管理学课堂教学

严兴全 李俊双

【摘要】本文分析变革型教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论述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六种变革型教学的核心方法:建立学习目标以转变学习动机、提供示范以提高学習信心、鼓励挑战以增强学生自我效能、给予反馈以提供“一对一”帮助、总结经验以加强对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促进反思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变革型教学 管理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6-0132-05

管理学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学科,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能否艺术地运用以及何种程度上艺术地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这表明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既要掌握理论,也要重视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对管理类学生而言,管理学是核心专业必修课程,不仅要求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需要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管理活动中的难题。传统以理论讲授为主的管理学教学方式主要关注理论讲解,忽略了理论应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也没有提高他们学习的自我效能,以及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传统管理学教学方式的不足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普遍表现出管理能力不足、难以在复杂的组织活动中有效运用管理理论去解决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以及信息时代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的情况,如何解决管理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新旧知识的替代问题,引起学者关于管理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优秀的教学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开展变革型教学(Transformative Teaching),让学习者思维方式发生变革,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动机,调动去实践、探究和创造的主动性,培养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一些研究也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和交互型学习这类变革型学习方法时,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概念理解能力,更高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持久性。因此,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实现管理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技能。

一、变革型教学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一)概念

变革型教学是基于活动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是一种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态度上和行为上发生变化的教学活动。Slavich和Zimbardo(2012)将变革型教学定义为: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信念和技能使学生掌握课堂的核心概念和知识。变革型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让学生形成对自我和个人定位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在变革型教学中教师是变革主体,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使学生得以发展。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互动中进行知识探索,在相互讨论中获得知识。变革型教学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助于理解整体教学环境,以及在这一环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发展学生个人能力的框架。

(二)理论基础

变革型教学是源于社会建构主义概念(social constructivist notion)的教学方法,它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变革型教学植根于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变革型学习理论(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目的性转变理论(intentional change theory)和变革型领导理论(transformative leadership theory),强调学生在社会互动中学习和教师在教学中树立领导角色的重要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复杂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而形成的,个体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对他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事件施加有目的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建立在个体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beliefs)之上。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其行为获得成功的相信程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学生面对成功和失败时是持有乐观还是悲观的心态,做出积极还是消极的归因,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行为决策。变革型学习理论认为,成人(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改变他们的“参考框架(frames of reference)”,包括思维习惯(如抽象的思考、感觉和行为习惯)和持有观念(如具体的态度、价值、信念和判断)来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和理解外部世界。成人的参考框架最初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但在个体解决问题时,参考框架会发生改变。个体会基于解释、信念、思维习惯对参考框架进行批判性反思或重构。目的性转变理论是变革型学习的第三种理论基础。该理论源自管理学,认为个体态度、信念和行为会发生目的性、可持续性的转变。变革型教学也受到变革型领导理论的启发。Bass和Riggio(2006)提出,变革型领导是“激励下属跟随领导实现组织或部门共同目标,帮助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挑战性目标,给予必要支持,以及发展变革能力的领导”。变革型领导是变革型教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它的成功实施将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二、变革型教学方法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管理学教育应逐步从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素质养成型教学转变。教师在讲授管理理论之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依据变革型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笔者归纳了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变革型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变革型教学的六种方法,包括建立学习目标、提供示范、鼓励挑战、给予反馈、总结经验、促进反思。

(一)建立学习目标,转变学习动机

共同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个人和集体理想未来的描述,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之一。建立课程学习的共同目标有助于学生管理学习时间,分配课程的优先级别,建立课程期望,使学生基于课程本身的学习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课程分数,或取悦教师的外部奖励去主动学习。例如,在管理学课程的第一次教学中,笔者向学生系统介绍了本门课程的性质、在专业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习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在课程性质上明确管理学是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工业工程、市场营销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和必修课程。在地位和作用上强调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性规律。其主要作用在于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管理职能。在学习的必要性上突出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会计学、审计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只有全面掌握管理学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把握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明确课程性质,与学生共同建立学习目标,构建共同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只重视知识点的识记到更关注如何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二)提供示范,提高学习信心

在管理学教学中,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变革型教学的目的,就是把管理理论置于具体的管理问题中,向学生示范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供相关流程、方法等经验,让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共同解决管理学问题。以《管理学》第二章第一节的“古典管理理论”教学为例,在介绍泰勒科学管理的知识点时,首先介绍泰勒制的主要内容,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通过实验来确定工具、设备、材料等。然后设置管理问题。先介绍“禇橙”的创始人禇时健面临冰糖橙产量低的管理问题,再进一步介绍禇时健如何运用科学管理原理来解决这一问题。整个案例分解为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确定标准四个阶段。分析问题:冰糖橙果树产量偏低的原因,边缘地带果园的果树挂果情况比其他地方好的原因;提出假设:果树过密导致结果状况不佳;进行实验:在各自片区各找出一块地,试验间伐;确定标准:每666平方米土地最佳种树数量为80棵。教师对案例进行示范分析,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科学管理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讓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作为管理学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课堂示范、学生分组实践,有助于学生掌握管理理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做法如下:教师首先进行示范,详细讲解案例分析的程序、方法和原则,然后组织学生建立若干案例分析小组,小组对分配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通过书面报告或课堂演示呈现案例分析结果。在最初的小组案例讨论中,教师要作为成员加入案例分析小组,并提供必要的协助,一旦有部分学生掌握了分析方法,就让这些学生作为小组组长指导和帮助组内其他成员,从而将教学责任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这些案例分析小组中的“学生教师”在指导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巩固自身知识和技能,而其他成员在“学生教师”的帮助下也能提高学习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这样的小组讨论方式下学生能一起面对困难,共同努力获得经验,有利于提高学习自信心。

(三)鼓励挑战,增强学生自我效能

目的性转变理论认为,当个人完成挑战性任务,实现更理想的自我后,其行为、思想、情感和观念会发生持续性的改变。在管理学教学中,挑战性任务可以随着课程的推进提高学习的难度。布置挑战性任务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课程难点的同时保持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随着课程的推进,增加课程的难度也为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机会。以《管理学》第九章“领导的一般理论”教学为例,本章涉及大量的领导理论,在教学设计时,笔者通过布置挑战性任务,由易入难、由简到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设置任务让学生运用领导理论分析互联网领域百度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三位成功的创业者成功的原因。该任务需要学生广泛收集资料,选择恰当的领导理论做出合理分析,对没有管理经验且未学习领导理论的学生而言有相当的难度。其次,引导学生运用领导特质理论分析三位创业者成功所具有的特质,因为领导特质理论简单,学生较容易掌握,能部分解释创业者成功的原因,能让学生在分析中获得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复杂理论突破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拓宽理论的应用范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运用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展开分析,更全面地阐释创业者成功的原因,理解管理的复杂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设置挑战性任务,让学生逐步完成更具难度的任务,让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情感和工具支持,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情感支持包括使用倾听、关注、情绪支持、鼓励等方法,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为了提供情感支持,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要识别和尊重学生需求和能力的差异。具体做法包括:(1)采用肯定性语言,从行为上鼓励学生,将学生取得的成绩归因到学生自身努力上;(2)强调优点,多关注学生优秀的一面;(3)鼓励学生努力提高,给予其更多机会,激励学生不断改进,挑战自我,追求卓越;(4)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那些值得鼓励的行为,如认真聆听他人发言、独辟蹊径的创新行为等;(5)肯定学生的付出,即使结果还不完善。工具支持则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掌握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的其他网络课程资源、商业领袖人物传记以及纪录片等教学资源、企业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资源来实现。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课后作业和管理沙盘模拟等训练。

(四)给予反馈,提供“一对一”帮助

在管理学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需要给予每名学生关注和反馈。关注和反馈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对每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估,提出反馈意见,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不足,并制订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每名学生设立个人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总结优势与劣势,建立具有明确目标的学习计划,改变阻碍学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李茂森和祝蕾蕾提出要提升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质量,建议:优化外部反馈,让教师成为“适应性专家”;关注内部反馈,让学生成为“可见学习者”;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让情境成为“反馈的有力支撑”。外部反馈具体的做法包括:(1)为学生建立清晰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2)反馈应与学生学习阶段相匹配;(3)积极开展师生间、同伴间的有效对话;(4)教师要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内部反馈则强调学生通过自我监控了解当前学习水平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教师在认知策略和动机维持方面提供帮助。学生自我评估的工具包括学习水平检查单、自我评分表等,促使学生主动检查、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营造情境就是要建立相互尊重、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知道可以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反馈。比如,为了及时获得学生对每一章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馈,可根据学生接受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能自我监控当前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布置课后在线测验,学生完成在线试题后及时获得成绩,并对错误进行更正。教师在每次课堂中预留答疑时间,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课后提供“一对一”答疑,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

(五)总结经验,加强对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在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真实的管理案例,引导学生开展案例分析,总结管理经验教训。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重新认识和理解课程中的重要概念,深入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自信心,并通过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管理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信念。例如,在《管理学》第十四章“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教学中,风险、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设计中,可分别给出美国安然公司(Enron)倒闭、美国世通公司(Worldcom)破产、巴林银行轰然倒塌、日本八佰伴(Yohan)惨败、香港百富勤公司入不敷出五个典型案例,让学生总结每个企业失败的教训,得出美国安然“营运风险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美国世通“公司CEO缺乏制衡”、巴林银行“缺乏职责划分的机制”、日本八佰伴“经营业务盲目扩张”、香港百富勤“缺乏有效风险管理、内控体制和完善的财会报告系统”的结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风险、风险控制的概念,总结出五大风险防线:一是熟悉自身业务与相关风险、建立内控和相互制衡的机制、紧盯现金、合理制订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二是通过管理案例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生动性。管理案例的经验教训应有趣、有意义、充满情感,以为在管理学课堂中开展情境式教学提供丰富素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显著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记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背景,采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寓教學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管理思维,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三是通过经验教训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置身问题之中,获得更直观的体会,提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管理学》第十一章“沟通”时,通过传话游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传递模型中的信息失真问题。具体来说,全班学生4—5人一组,对每组成员进行排序,然后请1号留在教室,其他人出去;教师念一段新闻给1号听,且不允许其提问或记录;然后请2号进入教室,1号负责复述新闻事件,同样不能提问或记录;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名学生听完上一名同学复述的内容;最后按序号抽查学生,让其复述听到的新闻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不同阶段复述内容的失真程度、产生原因,提出纠正措施,熟悉沟通过程的各个环节,更深刻地理解反馈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六)促进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反思是学习者为了进一步理解和判断事物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活动,它是实践经验和思维概念之间的桥梁。反思有助于学生洞察自己的能力、观点和策略,也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初就能对某种思想或理论假设或者某种问题解决方案提出质疑。这一反思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公开反思,因为公开反思能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各自持有的观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为解决管理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这样的方式也是对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鼓励。反思的具体做法包括:(1)通过学习笔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态度、见解、看法和经验;(2)通过管理案例或学术文献,引导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想法、反应、观念和态度;(3)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聆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拓展管理思维;(4)通过小组讨论,让2—4名学生聚在一起对学术报告、学术文章和管理案例进行讨论,激发灵感;(5)通过结构化辩论,给学生分配辩论题目的正反方,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笔者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促进学生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第一,针对管理学教学难点设置课堂辩论的题目,如“对企业而言,社会责任重要还是经济利益重要”“在管理实践中,精神激励更有效,还是物质激励更有效”“管理者采用集权好还是分权好”等辩论题目。第二,确定辩论赛的评委和主持人,一般以教师为主评委,4名学生为学生评委,选择一名学生为主持人。第三,设置小组规模,一般按学号平均分为正反两方,再在两方中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并由组员确定组长。第四,设计课堂辩论流程:开篇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场下同学提问→评委提问。课堂辩论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时代,管理学教师传授的不只是管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真正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并具备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开展管理实践的优秀大学生。在管理学课堂中应用变革型教学需要基于管理学的特征,了解管理学高度重视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进学生管理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性地运用变革型教学的具体方法,包括建立学习目标、提供示范、鼓励挑战、提供反馈、总结经验和促进反思等方法,让学生不仅具备识记和理解的低阶思维能力,而且具有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Hannafin AJGD.Using asynchronous AV communication tools to increase academic self-efficacy[J].Computers & Education,2008(4).

[2]陈泽璇,范奕博.变革型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访教育技术学专家阿兰·凯灵顿和焦建利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6(3).

[3]Rosebrough TR,Leverett RG. Transformational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Making why and  how we teach relevant to students[M]. Alexandr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11.

[4]Cranton P.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A Guide for Educators of Adults. Jossey-Bass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Series[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4.

[5]Boyatzis R,Boyatzis RE. An overview of intentional change from a complexit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6(7).

[6]Bass BM,Riggio RE.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M].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7]Bass BM,Bass R.The Bass handbook of leadership:Theory,research, and managerial applications[M]. New York:Free Press,2009.

[8]Mezirow J.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The Jossey-Bass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Series[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0.

[9]吴琼,施建军.在变革中领导:变革型领导理论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10(2).

[10]李茂森,祝蕾蕾.中小学课堂教学反馈的现实困境与改进路径:基于哈蒂“可见的学习”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22(20).

作者简介:严兴全(1967— ),博士研究生,北海康养职业学院副校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关系营销与企业绩效;李俊双(1977— ),硕士研究生,北海康养职业学院招生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管理学课堂教学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42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14
浅谈管理学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47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