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体育援助路径选择

2023-05-30 10:48:04刘克川张廷晓
中国西部 2023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刘克川 张廷晓

[摘要]城乡体育援助是促进乡村体育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体育援助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显示体育参与两极分化、全民健身观念参差不齐、体育发展举步维艰、公共体育资源失衡是城乡体育援助开展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重心迁移、细化乡村体育发展途径,文化塑造、固化全民健身理念,顶层设计、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多维善治、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等破解路径,以期助力城乡体育援助的成功开展,为全民健身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实现保驾护航。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体育援助;城市体育;乡村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94(2023)02—0112—08

[作者]刘克川助教西安文理学院体育学院西安 710065

张廷晓(通讯作者)讲师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连 1160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体育运动以其喜闻乐见、参与门槛低、受众范围广等特点,作为丰富乡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身体素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面对城乡二元分化下的城乡健康体育认知差异2、城乡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3、城乡体育公共服务配置失衡等现象(,城市体育与乡村体育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巨大差距。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融合)建设与“体育援疆”“体育援藏”的成功为乡村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基于此,提出城乡体育援助构想,通过对城乡体育援助的时代意蕴进行解读,准确定位城乡体育援助建设的现实困难与所处困境,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破解路径,助力乡村体育发展水平提升,服务于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体育援助的时代意蕴

1.城乡体育援助是贯彻全民健身的践诺之举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以来,我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民健身事业,致力于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还特别制定了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的全民健身计划,为人民健康事业保驾护航。《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要求到2025年要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建制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要开展更加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50979万,经济水平、体育观念、硬件设施、组织管理等体育参与要素的缺失与村落分布、人口密度、地理环境等外围因素的复杂多变给农村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战略规划来说,最大的挑战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但全民健身战略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体质增强与健康水平提高。全民健身是国家对于国民提高综合素质,推动中国健康事业的伟大承诺与追求。以城市对农村体育援助的形式可以通过优势资源整合和对口援助实现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我国全民健身战略规划的早日实现。所以,体育援助也是我国贯彻全民健身的践诺之举。

2.城乡体育援助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

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其主要目的在于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推进城乡融合首先要清晰定位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对于城乡体育发展水平来说,无论在体育参与观念还是硬件设施配套等体育开展要素方面均存在差距,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之间的差距显然不能够通过社会和市场的自我调整弥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城乡体育援助作为弥补居民与村民差距,促进两者有效沟通的桥梁,应该被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手段广泛推广。而体育参与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应摆脱经济条件、场地设施等硬性条件束缚,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添火加柴。因此,通过城乡体育援助推进城乡体育共荣也是实现城乡融合事业的题中之义与必然要求。

3.城乡体育援助是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可行之径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面临配置不均衡、利用率不高、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且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较为单一,体育资源供给以城市为重心成为我国体育供给的基本态势。任由其发展,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城乡体育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的结果。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关乎城乡体育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体育资源公平分配。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应该是一种“非均等化”分配,这是由两者参与体育发展要素的差异化决定的分配形势,是社会公平的正确体现,也是实现农村体育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但“非均等化”的体育资源分配形势却与现阶段的体育资源分配基本态势相背而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体育援助正是基于这一体育资源分配现状提出的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是针对农村弱势群体体育资源供给不足,从公平正义角度出发,改善公共体育资源分配形势,激活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活力和效率,以此来消解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在分配中出现的“患不均,更患不公”的矛盾,以此来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高效分配。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体育援助的现实困境

1.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下的体育参与两极分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由此可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仍较为悬殊。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国家正在着力于消除收入分配差距,但是在各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市场调节显然不能成为有效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工作方法。乡村自身的相对贫困凸显与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矛盾8)。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悬殊,农村发展的重心会更多地倾向经济方面,对于业余文化生活的要求和需求肯定会相应地减少。这就形成了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情况下,会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感受体育魅力,传播体育文化,增强身体素质,提升生活水平和满足感,而农村村民在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则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作当中,较少有人会关注和参与体育运动。基于此社会现实,就形成了城乡体育参与的两极分化,城市体育发展需求更大相应也会投入更多体育资源,更多的体育资源更會催化城市体育的发展,而农村体育发展预算与投入并不能成正比,在城乡加速融合的时代潮流中,最终就会导致城市体育发展越来越好和农村体育发展越来越差的两极分化现象。城乡体育参与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必然会影响城乡体育援助事业的开展,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才是第一要务”的发展重心,农村体育的开展必将会面临参与人数少、时间少、兴趣低等挑战。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悬殊下的体育参与两极分化必将是城乡体育援助事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2.顶层设计引导下的全民健身观念参差不齐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施行以来,全民健身的体育参与理念正在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顶层设计引导下的全民健身经过二十余年的演进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国家经济加速转型与推进城乡融合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全民健身提供了黄金发展机遇。《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更是对未来五年的全民健身作出具体细致的战略规划,为切实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保驾护航。但是就其政策文件贯彻施行程度而言,其规划构想与实际开展情况仍存在较多偏差,全民健身观念与活动开展因地域、经济、政治环境等存在差异而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城市和农村来说,参与体育运动观念的参差不齐严重限制了体育活动的开展。通常来说,观念是人思想的产物,是支配人进行身体活动以达到该观念目的的首要因素。在城乡体育援助中,全民健身观念充当促进城乡体育资源流通和全民健身事业开展的重要角色。顶层设计引导下的全民健身观念参差不齐势必会影响城乡体育援助的开展,城乡体育援助本就是带有公益色彩的社会性事业,但因为城乡体育观念的差异必将会导致在体育援助过程中出现冲突的情况,如何能够在参差不齐的全民健身观念中准确定位农村体育发展需求,突破思想禁锢满足村民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是城乡体育援助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3.城乡壁垒破解中的体育发展举步维艰

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为破解城乡壁垒和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工作方法和发展要求。但在具体文件解读与后续配套政策发布中,未能看到针对城乡融合中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条目。作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体育公共服务却仍旧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体育运动在破解城乡壁垒中的作用以及效果解读与设计几乎没有。破解城乡壁垒,加速城乡融合为农村各方面的发展设置了新平台,提供了新路径。在具体政策执行与实际行动中,农村确实享受到了加速城乡融合政策带来的红利,加快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的步伐1”。理论上,乡村体育也应该作为乡村人民加速融入城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而得到快速发展与普及,但是无论是在具体政策规划还是具体实践中都没有看到体育参与的身影。体育运动作为衡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当在社会结构转型和村民身份转变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促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更是每个人对于自身健康的追求。但是事实却是,在城乡壁垒破解中,体育发展微乎其微。人民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大多数依旧停留在体力劳动阶段,未能真正理解体育运动,更未亲身参与到体育中来。如何跳出传统体育理念窠臼,传输普及全民健身理念,解决城乡体育发展严重失衡的难题依旧是加速城乡体育融合中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城乡体育援助需要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4.配置策略优化中的公共体育资源失衡

面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趋势,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影响城乡公共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因素。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策略也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此,专家学者对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体育资源配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其配置策略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与调整。但面对治理体系较为落后、驱动不足,体育政策规定贯彻边缘化的乡村地区来说,公共体育资源的实际配置仍存在许多问题。城市公共体育资源的溢出与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直接影响了体育事业的推广与普及工作,城市由于有着充足的公共体育资源,就会对辖区内的体育事业进行充分的发展,甚至会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而农村地区由于公共体育资源匮乏,再加上人们健身观念的不足,则会出现体育事业停滞不前和公共体育资源浪费现象。乡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会形成城乡体育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并会造成恶性循环。这对于城乡体育援助事业的开展将会有极大的阻碍作用,一方面,城市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会催生更大的体育资源需求,形成“越参与越投入,越投入越参与”的良性发展局面,城市体育资源也不会流向乡村地区。另一方面,农村公共体育资源的匮乏严重限制了村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致使农村体育的发展相对缓慢,且形成“资源越少越不参与,越不参与资源越少”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失衡将会从根本上影响城乡体育事业的开展,甚至是否定城乡体育援助的构想。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援助的破解路径

1.重心迁移,细化乡村体育发展途径

城乡体育援助是促进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交流共进,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实现城乡体育的共同发展。要促进农村体育发展,实现城乡体育援助构想,必须要完成政府和社会重心迁移,细化乡村体育发展途径:一是政府重心迁移,落实乡村体育政策。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心要转移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要清楚认识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充分落实乡村体育的发展政策。政府重心要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引进、鼓励返乡创业、财政补贴、专业人才培养与定点帮扶等手段促进乡村体育发展。落实乡村体育政策能够带动农村地区人民生活与工作理念的转变,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新的受众与支撑,促进农村地区全方位多维度发展,进而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政府发展重心迁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强化农村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是落实乡村体育政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乡体育援助的必备条件。二是社会重心倾斜,细化乡村体育发展途径。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是现阶段国家发展的第一要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配套设施以及高质量的生活理念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体育资源的匮乏形成了巨大的矛盾。所以要通過福利设施建设、文体活动开展、公益项目推广等手段,以政策带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形式细化乡村体育发展途径,使社会发展重心向农村地区进行适度倾斜,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针对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硬件设施、参与观念等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全,积极探寻农村体育中富有民俗传统和地域特色长板体育项目,为其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切实推进农村体育发展,也为城乡体育援助事业的开展提供必要基础。

2.文化塑造,固化全民健身理念

理念是人的看法、思想和思维活动的成果,是指导人参与身体活动以达到思维目的的首要条件。乡村振兴战略下破解城乡体育援助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全民健身文化塑造,固化全民健身理念,更好地指导人们参与与传播体育运动。全民健身文化的塑造与固化主要可分为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城市体育参与环境建设。城市体育资源丰富,为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体育参与需求,通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体育场所运营管理制度、实行社区划片承包分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等方式,对居民的城市体育参与环境进行建设,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城市居民体育参与大环境的建设,引导和鼓励城市居民投入到全民健身中,塑造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社會潮流,同时也为城市向农村进行体育援助积累实践经验与物质资源。二是乡村体育文化主体意识培育。农村体育的开展工作仍要先从树立村民全民健身理念出发,注重村民乡村体育文化主体意识的培育工作,从主观能动性上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通过农村体育硬件设施改造、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举办、乡村体育项目拓展、乡村“广场舞”“秧歌”比赛、全民健身理念宣传普及等措施提升农村人口的体育参与热情,使村民意识到自己作为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受益主体,形成“我建设、我享受”的乡村体育文化主体意识,只有让村民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才能更好地发展乡村体育。也只有形成乡村体育文化主体意识,才能为全民健身理念传播和城乡体育援助打下坚实的人口与物质基础。

3.顶层设计,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表现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来构建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12]。城乡体育援助作为缩小城乡生活方式差距和促进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应作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得到充分重视。在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体育援助工作进行充分的规划与设计,发挥其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城乡体育援助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借助深化城乡融合中的政策力量,通过顶层设计推进援助工作的开展:一是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参考“体育援疆”“体育援藏”政策,按照不同区域间的体育发展水平,在对各区域间体育发展水平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城乡体育援助政策,通过查缺补漏式的体育援助,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要清楚认知城乡体育援助是一个长期、渐进与互动的发展过程,着力于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全民健身观念,制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地推进城乡体育援助工作。二是政策配套,协同共进。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城乡融合规划为契机的城乡体育援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各项政策举措的配套与落地工作,在政策端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城乡体育援助政策体系。搭建城市与乡村之间体育互通的渠道,充分发挥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体育资源开拓空间大等特点,鼓励城市体育俱乐部、社团协会下沉农村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发展农村体育产业,同时,支持乡村民俗体育文化走向城市,丰富城市体育项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统筹兼顾地保证城市体育、农村体育以及城乡体育援助工作的协同共进。

4.多维善治,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

城乡体育援助构想的提出,所面临的挑战与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失衡是由于经济、文化、政治、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共同导致的结果,要想进行城乡体育援助工作,就必须要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公平分配体系,要通过多维度的善治,对乡村体育发展进行适当的重心倾斜,以保证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与体育运动开展的公平性。一是多维善治,建立“五位一体”的城乡体育援助模式。城乡体育援助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项目,但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发展效力与发展愿景而言,应通过多维度良好的治理来协助城乡体育援助工作的开展。通过政府制定政策与规则统筹规划城乡体育援助大方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乡体育援助事业开展,城市居民与乡村村民广泛参与体育运动,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公平分配,共同营造城乡全民健身氛围,促进城乡体育援助事业的发展,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辅助、人民为主体、公共体育资源为载体、体育文化组织为纽带的“五位一体”城乡体育援助模式。二是公平分配,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公共体育资源作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常健身的必备需要,其配置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发展水平。所以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与优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准确定位城市与乡村体育发展水平和合理评价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是进行公共体育资源优化的前提,只有对发展现状的合理定位后才能针对于所存在的体育问题开展查缺补漏式的体育资源公平分配工作,提升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城乡体育援助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城乡体育援助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我国全民健身发展趋势的产物,但其构想提出与实践落地还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通过对城乡体育援助时代意蕴与现实困境的分析解读,明确重心迁移、细化乡村体育发展途径,文化塑造、固化全民健身理念,顶层设计、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多维善治、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是进行城乡体育援助的主要途径。本研究是基于我国体育事业建设中对于“体育援疆”“体育援藏”等政策与实践的启发,创新性地运用到城乡体育援助中来,通过工作重心迁移、文化引导参与、顶层设计推动、双向多维善治等方式提升农村体育发展水平,推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新时代赋予了城乡体育发展新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携手共进,相辅相成,城乡体育援助必将会成为其战略成功的有效抓手与工具。当然,城乡体育援助尚处于理论阶段,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趋势,在未来城乡体育援助实践落地过程中,要注重遵循时代变化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战略导向准确定位与策略细节及时调整并向而行,切实推进体育援助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梅晓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21,(03).

[2]刘文,齐国强,全面小康社会城乡健康体育多元化融合发展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3]刘明君,张居伟,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因与进路[J].农业经济,2020,(12).

[4]弓衡,李书娟,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共生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07).

[5]张殿福,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代化路径—评《健康中国:农村体育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瓜菜,2021,(08).

[6]孙莉琴,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农业经济,2019,(05).

[7]付春明,陶永纯.“患不均,更患不公”:体育资源供给的“公平”与“冲突”[J].体育与科学,2017,(04).

[8]孙明慧,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21,(08).

[9]赵广涛.新发展理念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02).

[10]赵俊亚,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困境与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21,(03).

[11]陈鑫林,城乡融合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及改革取向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

[12]刘俊杰,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从分割走向融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责任编辑王芳)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与财富(2018年1期)2018-03-03 01:52:47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成人教育(2018年2期)2018-02-08 21:09:28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经济与管理(2018年1期)2018-02-05 16:21:3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决策与信息(2018年2期)2018-02-02 22:09:10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新一代(2017年17期)2018-01-31 20:00:2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 17:55:53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