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路径研究

2023-05-30 10:48:04牛旭旭胡建斌孙守如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牛旭旭 胡建斌 孙守如

摘 要: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涉农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但传统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基地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校企合作方式不科学、导师人数配备不合理等问题。本研究借助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与企业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实践经验,提出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路径,以期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园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乡村振兴

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教育和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在大数据环境下探索如何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企业从优化内部结构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改革创新,都对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便诞生了产业学院的概念。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育模式开始落后于产业发展。基于此,高校开始尝试与企业深度合作,但常常面临合作企业规模小、产业覆盖面窄、培养目标不一致等问题。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继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与企业共建智慧农业(南沙)产业研究院后,2020年,潍坊科技学院与企业共建智慧蔬菜产业学院,2021年,山东农业大学与企业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学院。涉农高校通过寻找优质合作伙伴,立足产业链需求,构建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服务链体系,不断探索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

一、研究背景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自2010年开始实施“卓越园艺师培养计划”,将本科三年级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让其进入各类实训基地开展实习,体验园艺产业育苗、栽培管理、采后处理、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学院与各类实训基地合作期间,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基地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校企合作方式不科学、导师人数配备不合理等问题。另外,一个学院对应多个基地的合作方式分散了学院培养人才的精力,导致系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统一在多个基地应用,学院开展耕读教育出现了障碍。基于此,课题组认为有必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有效路径。

二、传统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校内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多元化發展,强调个人发展与产业需求、社会需求相契合,通过设置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评价方法等,实现人才培养的正向发展。校外合作企业多以市场为导向,以自身需求为标准,确定人才发展方向,培育储备人才,但往往会忽视学生与员工的区别。这种目标不一致会导致高校与企业表面合作,实质各取所需、异向发展,最终使得人才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基地建设标准参差不齐

基地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与社会产生关系的纽带。然而,基地学生容纳量、基本生活配套、栽培品种多样性、设备先进性、产业链覆盖面等客观因素和校企合作机制、合作双方权责利的划分等其他因素,使得一个基地一个标准。在校企合作中,高校设定标准的自主性较弱,只能依照基地现有标准确定培养目标,无法设置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双方需求的培养目标。不同基地的建设标准参差不齐,会让学生的体验过程产生较大差异。

(三)校企合作方式不科学

基地建设标准参差不齐,高校推动实训的自主性较弱,使得高校在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现有合作主动权更多在基地,始终无法最大程度满足双方的需求。以基地(企业)为主的实训以就业为导向,强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意图让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紧密衔接,但往往会忽视对人才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从而偏离教育的本质。

(四)导师人数配备不合理

当前,实训基地导师队伍主要包含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其中校外导师主要由基地负责人或技术员担任,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一起指导学生开展实训活动。一般1名校内导师负责6~7名学生,基地负责人或技术员负责学生人数依据当年进入基地的学生总人数确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负责指导的学生都比较多,无法分类开展实训课题指导。部分校外导师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育人知识,无法有效落实校内导师的实训规划。

三、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路径

2021年,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要想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对接产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与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一对一”共建校企合作基地,以期逐步消除“一对多”合作方式的劣势,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推动集合园艺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的一体化基地建设,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始终坚持走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之路,由此也摸索出一系列与企业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经验。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制度保障、平台支撑、合作保证。一是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明确合作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要求,改革教学方式,重新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建设园艺产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设定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三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教随企需、训随校需”。高校与企业均明确需求,从源头上达成育人共识,推进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培养模式创建,促进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

(二)对标优质基地

产业学院要打破依赖企业的传统,以高校为主体,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训基地。一要关注基本要素。产业学院实训基地首先要满足学生数量负荷,具备适当的学习空间,生活标准与校内标准接轨。二要丰富实训教材教具。产业学院的实训主要为理论知识的实践训练,涉及教材教具多与栽培品种、采后处理实验仪器及分析仪器有关。针对不同的栽培品种,要从管理方式、品种分类等方面设置体验性分区,体现精与全。要配齐经典仪器设备,保障体验教学。三要集聚产业链各环节。要集合分子育种、传统育苗与工厂化育苗、传统栽培管理与现代化栽培管理、采后深加工、营销与推广、营养与健康、经营与资本等,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四要畅通推广渠道。要重视农业政策解读,借助校内就业创业课程、网络公开课等将园艺产业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统筹兼顾课程要素和生产要素,培养一批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能运作的新型“三农”知识分子。五要搭建招商平台。要注重宣传,努力吸引投资,通过特色化办学汇聚力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创新发展。同时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业自豪感。

(三)完善管理体制

要想实现办学目标,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保障。首先,校企双方要改变现有合作方式,组建理事会,在人、事、财方面确定双方权责利。实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归属在高校,因此,高校要明确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重新定位“引企入教”,强化企业在产业需求上的“教”,弱化其管理地位。其次,要有配套的管理制度。制订《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管理办法》《产业学院共育人才培养方案》《产业学院导师选拔与管理办法》《产业学院人才扶持资助办法》《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考核管理规定》等,要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机构管理等相匹配,确保共建产业学院平稳落地。再次,要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由政府、行业协会进行监督。一是实行督学制度。政府从政策层面进行宏观指导,根据督导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行业协会从人才供需、专业布局、评价标准、集团办学等方面进行中观指导,充分依靠行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三是重视建设成效评估。要构建产业学院建设成效检测评估系统,通过确定指标、筛选数据、优化算法等,开展阶段性、中期性评价,推动产业学院科学建设。

(四)优化导师队伍

可以依托智慧园艺产业学院,借鉴企业部门设置,设置轮岗部门,如育种研发部、苗木生产部、营销推广部、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形成导师与部门固定搭配、部门间学生轮岗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一是设立产业导师岗,充分发挥合作企业部门精英的“带教”优势。各部门定期接收轮岗学生入训,通过全岗位实训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二是建立产业导师选拔机制。企业各部门依照产业导师选拔条件,通过自主申请、部门推荐、理事会审核等环节,确定试用导师名单。试用导师试用3个月考核合格可聘为正式导师,与校内导师搭档,分析学生特点,制订实训方案,因材施教。要重视学生评教环节,了解实训学生感受,关注实训效果,实施导师动态化管理制度。三是重视师生比,逐步扩大导师队伍。产业导师要明确职责,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分类指导学生开展实训活动。四是注重開展导师培训。可以邀请行业资深专家指导、授课,围绕“政治引领、技能强化、行业认知、能力提升、素质养成”的育人理念,构建系统性、专业性、前瞻性知识体系,让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对人才培养的共同规划落地生效。

(五)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智慧园艺产业学院要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围绕创新这一关键点,创建服务智慧园艺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校企联合开展基础应用研究,找准人才培养落脚点,保障研发人才培养与输出。要创建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实现园艺产业人才供需信息、企业技术信息、行业前沿信息的快速分享和科研院所间教学成果的普及、分享。要推进科教融合,深化智慧园艺产业学院战略合作,建立校企对接机制,实现学生知识应用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智慧园艺产业学院是现代农业研究院、智慧农业产业学院等新兴教育方式的分支和具体载体,具有新兴事物普遍具有的“两面性”特征。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一体化建设会给传统园艺专业(包括本硕博三个阶段)的教学带来巨大挑战,倒逼涉农高校改革教学模式,其未知的教育成效又使得产出具有不确定性。教育是良心工程,高校不能盲目地将学生当成探索成熟教学模式的实验品,要对每位学生负责。课题组以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共建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单一试点对象可能存在经营范围不全的短板,因此,高校选择共建对象时要设置竞争,多点测试,将产业示范单位纳入对比范围,取精去粕,通过融合发展推动智慧园艺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校企双方要明确产业学院建设目标,争取创建“政、产、学、研、用”多元组成模式,协同管理。智慧园艺产业学院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学生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的常态化,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兼顾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2020-08-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

56/202008/t20200820_479133.html.

[2]李小华,程品晶.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5).

[3]崔艳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现状及路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21(19).

[4]曾少武.职业教育社会培训质量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23).

[5]董艳竹.我省拟设教育督导机构,实行督学制度 办学是否规范 教学质量咋样 学生和家长都将有权参与督导[N].郑州晚报,2021-11-24.

[6]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2011-06-23).http://www.gov.

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041868.htm.

[7]冯用军,李丽丽,岳小尧.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中期监测评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2).

[8]肖宏,赵星宇.“轮岗制”+“导师制”的馆员培育体系培训效果研究: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21(14).

[9]周欣越.地方高校设计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23).

责编:瀚 海

基金项目:河南农业大学2021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共建智慧园艺产业学院的路径研究”(编号:2021YB12);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类招生背景下园艺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XJGLX059)

作者简介:牛旭旭(1988— ),女,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干事,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胡建斌(1976— ),男,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葫芦科蔬菜种质资源及基因发掘;(通讯作者)孙守如(1963— ),男,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蔬菜常规育种与细胞工程育种。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 17:55:53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7:27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