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妍
苏洵在《嘉祐集·太玄论》中云:“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意思是说语言没有绝对的善恶,如果不夹杂情绪,只是單纯表达自己内心,双方就能友好沟通,达到目的。
确实,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职场生存,或是家庭关系中,很多人都败在了不会说话上。有的人以为话题丰富、侃侃而谈就能赢得别人好感;有的人以为直来直去、有啥说啥就是真情流露。真正的沟通高手,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倾听和共情,了解对方的视角和价值观,感同身受理解对方,从而获得认同。
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里,有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每天都撑着伞蹲在墙角,不吃也不喝。有人提醒他:“你不是蘑菇,赶紧站起来吧!”可是他不听。这时,一个心理医生走过来,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一声不吭。病人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说:“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然后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路?”医生说:“蘑菇当然也可以走路啦!”病人于是也站起来走动。又过了会儿,医生拿出一个汉堡吃起来。病人问:“咦,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答:“不吃饭,蘑菇怎么长大呢?”病人点点头也开始认真吃饭。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精神病人的作息就恢复了正常。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一样的思维与视角。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的问题,便只能“鸡同鸭讲”;如果能进入别人的世界,让对方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双方的沟通就会容易许多。是啊,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可以用对方的逻辑说服对方;不会说话的人,一开口便得罪人,既伤和气又伤感情。
同事王丽这几天情绪低落,我问缘由,她叹气向我诉说。有一天,她下班晚了,到家之后向老公诉苦:“今天好累,几个客户只谈成一个。”她老公听了,有点埋怨道:“你肯定没有按我教你的方法去沟通,你总是不听我的……”王丽委屈地回复:“你除了指责我,还能做什么?”老公眉头一皱说:“就你这态度,永远都不会有长进。我一番好意,你却当成驴肝肺。”王丽冷笑道:“你如果真想帮我,那就多赚点钱来养我啊!”老公反击:“你要嫌我赚不到钱,那你就去找有钱的男人啊!”……两人越吵越凶,后来冷战了一周。
其实,王丽需要的只是老公的一句安慰:“老婆,你辛苦了。”老公需要的是王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我明白,老公是为我好。”然而,双方都没有看到对方的需求和善意,反而用自己的话伤了对方的心。
《鬼谷子》一书中曾提到:“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不会说话的人话从口出,而会说话的人往往话从心出。会说话,不是站在对方的对立面去突出和表现自己,而是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共情对方的感受,用心去理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