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羽之城
四月的越南正值热季,如果这个时候去旅行,最佳目的地,首推云上之城——大叻。这里因为海拔高,常年平均温度不超过25度,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
我与朋友从南部沿海的小城美奈出发,坐了4个多小时的大巴抵达这里。大巴上一个当地人提醒我们,大叻很冷,要穿上带来的最厚的衣服。我和朋友对了个眼神,最厚?那就是行李箱深处被卷得紧紧的薄款羽绒服了。在热带的热季穿羽绒服,多少也有点太不尊重当地的气候了吧。
然而,話果然不能那么早说。大巴自丛林地带驶出,进入大叻市区时是下午三点多,友人把我从睡意中拖出来,指着窗外要我细看,正好一辆摩托车从眼前呼啸而过,骑车的当地人身上是件厚厚的羽绒服。吃惊之余,我们一路观察,路上骑车的当地人至少有一半都穿着羽绒服。
真会冷到要穿羽绒服的程度?我边裹紧身上的羊毛披肩边想:难道会比巴士上的空调还凉?
不多时,大巴停在大叻市中心,我们从空调开得足足的车厢下来,迎面扑来大叻冰爽的空气。当时又恰好是阴天,确实冷。朋友露出的手臂上被冻出一层鸡皮疙瘩,忙打开行李翻厚衣服。据说那些天属于天气异常,往年这样低的气温要到凉季才有。
我们定的酒店在河边,因为是新开的,地图定位不准,耽误了好久才到。等安顿好一切,想出门逛逛时,只剩“疯狂屋”还算能成行。
“疯狂屋”确实疯狂,从一走进它,人就仿佛进入一个奇幻的,偶尔有点“荒腔走板”的疯狂童话世界。像动物窝巢般的房间,被长长短短、起起伏伏的走廊长桥连着,每间都不同,每走几步都有惊喜等着你,实在是个奇妙、可爱又让人快乐的地方。
我们玩了个尽兴,踩着“疯狂屋”闭园的时间点出来,天色已晚,肚子有点饿,便在路口的小吃摊买现做的小脆饼吃。一同等小脆饼的韩国游客跟我们闲聊,说要走路去市中心的夜市。那也是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加上刚到新的城市,体力充足,新鲜感也强,便也打算走路过去。
我们凭着喜好选路走,不知不觉到了高处,要去夜市就要下一条长长的台阶,这台阶是整个夜市我最喜欢的地方。站在台阶顶能俯瞰到热闹的夜市,这附近有不少小吃摊,很多当地人买了喜欢的食物就坐在台阶上吃。我们也入乡随俗地有样学样,买几种小吃,坐到高高的台阶上,边吃边聊边欣赏眼前热闹的街市。
在大叻的那些天,我们几乎每晚都来夜市转转,在凉凉的夜风里,跟当地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坐在一起,享受高原上凉爽的夏夜。
第二天起我们租了摩托车,友人骑车,我坐在后座看地图。大叻很小,去哪里都不算远,位于市中心的春香湖更是要无数次经过。那湖据说是为纪念一位女诗人胡春香,用她的名字命名的。
我没读过女诗人的诗歌,不知春香湖是不是与她的诗歌气息想通,单就湖的样貌看,百分百对得起“春香”二字。大抵高原上的湖泊都有类似气质,春香湖也是天高云净,空气清爽,常有微风拂过,阳光好的时候,沿着湖边兜风再惬意不过。
我们去了大叻花园赏花,去了法式建筑风格的旧火车站乘小火车去看灵福寺,去了越南阮朝最后一位皇帝保大的避暑行宫,去了大叻大学……但在去这些地方之前,我们都爱先到春香湖转一转。
要说这湖景色有多壮美、多震撼,倒真没有。但说不定湖里藏着大叻的灵魂,才让它有股奇怪的魔力,让人每天都想去看看它,在它身边停下来,吹吹湖边的风。
几乎逛遍大叻大大小小景点的时候,也快到了旅途的尾声。离开前一天,我们又去了天主教堂。那天,教堂内只有我们两位游客,我们悠闲地逛了一圈,便走到室外阴凉的石凳处,吹着凉风躲避高原的烈日。
这时,几个学生打扮的青少年笑闹着走过。我们的视线追着这群青春洋溢的少年,不一会儿他们就隐入教堂边的巷子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了。
这教堂建在高处,周围一圈路,有几条巷子通往低处的居民区,正是那群学生消失的方向。我们反正没有计划,便也想去当地人居住的区域散散步,于是挑了条房子建得最漂亮的小巷,钻了进去。
大叻人热爱色彩,他们把自己的家粉刷成各种明亮的颜色——天蓝色、粉橙色、淡黄色……我们一路走,一路探索这片居民区里,哪有童话般的房子,哪有开好的花树,哪有拍照上镜的绿木窗。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我们已走到另一面的高地上,又累又渴,却因为不是商业区,找不见任何咖啡馆或餐厅。就在我们蔫蔫地在地图上搜索最近的餐厅时,一个当地人从路边半开的一扇木门里走出来,嘴里哼着歌,手上晃悠着两杯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