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青
摘 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各学院的专业课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精神指引下,会计核心课程《财务会计一》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内容都将发生相应变化。结合该课程实践具体论述会计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及效果分析,并对课程的“思政”建设方向进行了思考和探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 财务会计 建设方向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3-215-02
为了落实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精神,高校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专业教学全过程,各学院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是主要的传播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使专业课程能参与高校的育人工作,体现高校育人价值。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从学生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着手,必须通过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结合会计教育特点,切实落实到课程讲解的具体内容中。
一、《财务会计一》课程思政结合点
《财务会计一》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思政案例的结合,首先要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及想要向学生传递的思政元素及内容进行具体分类,便于对教学案例素材进行有效选择和融合。例如,在讲解教材第一章存货中涉及到增值税税率变化的知识点,可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制度的几次变迁,并融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及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以及不能退税的各种弊端,而实施增值税可以达到“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最终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复征税,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更为重要的是,“营改增”会改变市场经济交往中的价格计算体系,把营业税的“价内税”变为增值税的“价外税”,并会形成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抵扣关系,这将从深层次上影响到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各企业的内部结构重新架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最终惠及民众。会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营改增”知识点的讲解增加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在讲解无形资产章节时,可以结合中美贸易战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了管制“实体名单”。融入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研发和自主创新的科技理念,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企业必须踏踏实实搞研发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战略。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兴国”。作为当代大学生更需要踏踏实实学知识,为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讲解职工薪酬及借款费用时,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发生的人工成本,必须明确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通过对企业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可准予资本化的规定,增加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将会极大地增加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最终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职工薪酬概念范围外延的扩大,也充分体现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及以人为本的思想。
最后讲解企业会计报表时,树立只有充分、如实披露相关信息才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理念。强化法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有责任有担当的良好职业素养和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所以,专业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影响大学生学习及职业发展的切实问题,能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二、《财务会计一》课程思政建设方向
在高校“课程思政”大背景指引下,《财务会计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内容将会有相应变化。
1.教学内容的变化。《财务会计一》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需要有深度、广度,渗透专业思想,重点难点突出,逻辑合理,结构清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在大思政的理念的引导下,《财务会计一》教学内容将体现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财务会计教育特点,精心提炼各章思政要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和道德观,充满正能量、诚实守信的合格会计学生。课程思政目标得到实现,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学理念的变化。长期以来有一种片面理解,认为思政是思政课程老师的责任,与专业课无关。其实,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老师都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所以具体到会计专业课程必须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学理念必须符合学科专业与课程要求,体现立德树人思想,强调高阶能力以及情感价值的课程思政目标。教师要利用网络教学培训平台主动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会计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教学模式的变化。借助不同的展现手段,将传统的教师单一授课转型为多方位的课程呈现。综合运用大学慕课、微课等多种新技术手段,线下线上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智能终端和网络,使专业课活跃起来,将课程的空间和形式进一步延伸。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安排合理。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枯燥的专业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和有趣,为学生的专業学习和未来职业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财务会计一》课程思政建设实施
第一,需要每位教师把“立德树人”职责落实到每节课内容的讲解,每个练习和每个案例的选择和编写中,经过老师们的提炼和精心讲解,形成一届届学生的价值培养及认同。对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方法等教学各要素分析全面、透彻,能够凸显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同时会计学教研室教师例会进行研讨,集思广益,实施案例共享,拓宽思路。能够对专业课程思政效果开展有效分析和总结,形成具有较强辐射推广价值的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
第二,教师要对课程讲解中的思政环节进行记录及反思,形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同时在会计教研室活动中进行分享、提炼和总结,切切实实落实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
第三,适当增加课程思政时间。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当适当增加思政教学时间及内容,根据每个章节内容设计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课堂中精心提炼的思政内容和案例分析,将教育思想融入课程体系,是每一位教师的历史使命。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切实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专业课思政建设,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教师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会进一步落实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丰富与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政治、职业素养。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也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史晓芬.《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
[2] 田丽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会计师,2021(13)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太原 030024)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