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芯茹
摘 要:清代补服是重要的官服,用于区别王侯、官员的品级,也是皇权高度集中的表现。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使用不同的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的官职和官级。清代虽然是少数民族统治的,但是清代的统治阶级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极其提倡,这一点从清代补子中也能看出来。
关键词:补子;纹样;儒家思想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6.031
1 在补服制度中的表现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因重血亲人伦、重宗法等级、重道德修养、重实用教化,所以对封建社会的服饰制度有着不小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主要是以“仁”為核心,提倡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论语·泰伯》记述:“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①其中的“文章”就是指礼仪制度,孔子认为帝尧德行深厚,深受人民爱戴,是因为帝尧顺应天道,也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建立了礼仪制度,开启了中华的文明史。这一礼仪制度被后来的周公发扬光大,也就是备受孔子赞誉的周礼。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祖述尧舜,宪章文武”②,要继承和恢复礼制,这也是礼制在儒家思想中倍为重要的原因。
而儒家思想能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服务,也是因为礼制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礼制思想重礼仪、重尊卑。《荀子·王制》记述:“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③人的穿衣住行,甚至丧葬祭祀用的器具都因为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可见,中国古代的服饰与礼制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孔子早就将礼仪制度贯穿到人的穿着服饰之内。《论语·乡党》中“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④。孔子对君子的服饰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可以看出,孔子在服饰方面极为注意,服饰的重点不是是否舒适方便,而是是否符合礼仪规矩,服饰的穿戴根据环境、时间、场合和目的的不同而做出了不同的规定,这时的服饰已经不是单纯地为了遮体保暖和装饰自己的服饰,而是礼法的体现。
《春秋左正义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⑤中国古代的服饰与礼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清代的补服制度作为一种官服制度,把儒家思想中的礼制体现得淋漓尽致,将等级观念贯穿其中,将服饰转化为一种礼仪,用不同的补子纹样代表不同的官职品级,并且详细说明了其穿戴规定。《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十五冠服,详细记录了各个阶级的冠服制度,
上至皇帝下至士庶,关于补服制度的记录非常详细,记录了从顺治九年到雍正六年间补服制度的变化:“九年题准官员补服,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鶒,八品用鹌鹑,九品用练雀,武官一品二品用狮子,三品用虎,四品用豹,五品用熊,六品七品用彪,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都察院按察使司衙门官不论品级均用獬豸……康熙元年题准武官一品补服用麒麟。又题准文武一品官虽有加级不许过本品补服。三年题准武职三品补服用豹四品用虎。雍正六年覆准都察院都事经歴笔帖式按察使司经歴照磨等官均用本身品级补服不得用獬豸补服。”⑥《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冠服,更为详细地记载了皇帝皇后的冠服制度,但没有记录补服制度的变化,只是简单说明了文武官员的品级所对应的补服纹样,但与《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有所不同的是《钦定大清会典》记载武官的“六品彪,七八品犀牛”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清代的补服制度经历了几个皇帝的修订、补充与更改,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也说明了清代的统治阶级越来越看重用服饰体现尊卑观念,凸显礼制。
2 在补子纹样中的表现
2.1 尊卑伦理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中的礼制不仅仅体现在补服的制度之上,在补服本身的补子纹样中也有所体现。
前文从清代补子的主体纹样到辅助纹样都具体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清代晚期的主体纹样数量为单只,且外形相似、形态僵化,整体呈符号化、模式化。从审美角度来看,清代晚期补子的主体纹样美感弱于前朝,但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符号化的主体纹样,不仅使官阶品级表现得更加明确,而且从侧面反映出补服制度更加完善,体现了晚清补子更加突出等级制度,无论是君臣之间的尊卑关系,还是不同品级官员的尊卑关系,都让人一目了然。
另外通过对清代早期的主体纹样的辨认,我们还可以发现清代补子中的动物均为雄性,如练鹊、孔雀等,除了因为雄性动物外观更美,便于装饰以外,也因为男性为补服的主要穿着者,雄性动物的形象更能代表性别。
《钦定大清会典》叙述“公侯伯子男及品官已受封父母冠服并得从子妇冠服从其夫”⑧,说明清代命妇所使用的补服往往按“从夫”或“从父”的原则。
这两点合在一起,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是一种将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表现。正如《荀子·王制》中记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⑨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尊卑、伦理关系,犹如天地有上下之分是一样的,只有遵循这种尊卑有序的伦理关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各司其职。
2.2 人衣合一的暗示与教化
《礼记·聘义》中:“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判,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讪然,乐也;取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乎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⑩孔子将玉的特点用来阐释君子之德,也正是因为玉的这些特点,所以它是古代君子所饰之物。同样是受到以物比德的思维影响,清代补子无论是在补服的位置上,还是补子本身的纹样上,都充满了帝王对臣子的期望和教化,服饰被赋予了传统儒学的纲常美德,既提醒和展示着装者理应具有的个人品格,又显示了着装者的等级身份。
首先,从补子纹样在补服上的位置来看,补子装饰在补服的前胸和后背,也是补服最显眼的地方,一方面是便于区分官员官职品级的,另一方面也是官员荣誉的象征,更加体现了皇恩浩荡,让官员们感受到了皇恩和责任,时刻牢记着为国尽忠,为君尽忠。
其次,从补子纹样的内容上看,补子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也体现了皇帝对官员们的期望与教化。用温文尔雅的禽鸟最为文官的补子纹样,期望文官贤德。一品仙鹤,被赋予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有着仙风道骨和长寿的文化内涵;二品锦鸡,又称“金鸡”“碧鸡”,有“五德之禽”k之说,是君子的楷模;三品孔雀,有大德大贤的文化内涵,还是富贵、文明、吉祥的象征;四品云雁,即和白云并肩飞翔的大雁,有志存高远的寓意;五品白鹇,因“行止闲暇”l,有处事从容、洁身自爱的清廉之意;六品鸶鹭,因飞翔时井然有序,用来比喻百官班次;七品鸂鶒,是一种紫色的鸳鸯,象征着忠贞不贰;八品用鹌鹑,“鹌”同“安”,代表着安居乐业、长治久安、国泰民安,是对基层官员的一种期望;九品用练雀,又称绥带鸟,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
武官补子的纹样用珍兽,借此表达武官的勇武彪悍,期望武官威武。一品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象征着皇帝深仁厚泽和“武备而不为害”m的形象;二品狮子,这里指龙的儿子—狻猊n,取其勇猛之意;三品豹,古代文化推崇豹,成语“君子豹变”o,意思君子像豹一样,虽然出生时其貌不扬,但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会成为矫健、美丽的成年豹子,成为一个有内涵有品质的人;四品虎,是百兽之王,具有“仁、智、信”的王者之范;五品熊,体形大且勇猛,取其阳刚之意;六品彪,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取其对敌也如此的意思;七品、八品犀牛,犀牛的皮和角皆可制作兵器,有兵器犀利之意;九品海馬,是一种形似马,但背部长有翅膀的海兽,取其攻杀固守水陆皆可之意。
另外,从清代晚期的补子纹样中我们还可以看见,禽兽首均朝向补纹中的红日纹样。前文提到满族崇拜太阳,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主宰,如果说补子上的禽兽代表了官员的官职和他自己,那么红日也就代表了皇帝,并且红日的位置是文官补子在右上角,武官补子在左上角,这也和文武官上朝时皇帝所在的位置对应,这就体现了皇权至上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从补子纹样可以看出,补子用动物界的等级强弱来映射官场上尊卑贵贱的伦理关系,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制,并利用补子的位置、禽兽的美好寓意、红日在文武官职的不同位置,暗示了皇帝对大臣的期望和用教化的方式,无时无刻地提醒着大臣们要忠于国家、忠于皇帝,体现了孝、弟(悌)、忠、恕、礼中的“忠”,是儒家出于伦理教化的需要,也是期待培养圣贤君子的必然。这些都反映出浓郁的宗法色彩,是国家凝聚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但也助长了人们对权力迷恋的不良之风,和人们对权威惧怕的负面影响。
2.3 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孔子在《中庸》中记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p中庸就是遵循中和之道的方法,中和就是万物的原始状,简单来说就是用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这就是中庸。《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q过犹不及为中,过分与不及都是极端,只有处于两端的才是最好的,从这一点出发去分析补子纹样的构图。
首先,构图规整多为方形,补子的主体纹样位于视觉焦点的正中心,使人们容易识别纹样,且清代官服的形制是褂,前胸的补子位于中心,被平分为两块。其次,补子纹样的整体造型整齐规则,在辅助纹样的构图分布上运用了对称、叠加、连续、重复、组合等方法,让包含着众多不同种类且繁杂的辅助纹样在组合后显得规则和稳定,没有因为纹样的繁杂而显得杂乱无章。最后,以互补的方式协调了补子纹样中的主次关系、方圆形状、色彩冷暖等元素的关系,使整体的视觉观感上繁而不乱、丰富多彩。这体现了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和谐且融洽。
3 在补服色彩中的表现
《考工记》云:“画缋之事,杂五色。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天玄地黄,是其比象天地四方也。物不虚设,必有所象。其物皆象五色,故以五色明之。”r五色最早是有帝尧提出来的,儒家思想认为五色是正色,而其他色是间色,制定了一系列的色彩运用法则,将色彩之美引入了礼仪秩序的社会范畴,给颜色赋予了尊卑贵贱的象征意义,于是就有了“以色正礼”的说法。
从中国历代崇拜的颜色和官服历来的颜色,我们就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色彩观对统治阶级的影响,《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载“诏考历代服色所尚。礼部奏言:历代异尚。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服饰尚黄,旗帜尚赤,宋亦尚赤。”s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跳出了青、赤、白、黑、黄五色之外。
清代亦是如此,遵从五色理论中代表东方的青色为正色,因为满族正是发源于东方。根据清代流传下来的补子来看,不同时期补子的底色也各不相同,清早期的主色是黑色底,清中期的主色是棕色底,清晚期主色又为黑色底。除此之外,以白、黄、红、蓝等色为主的一般为文官补子,以红、黄两色为主的一般为武官补子,
4 儒家思想对满族服饰审美的影响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的一种认识、感知和评判,自然环境、社会基础、精神状态和思想文化的相互交叉影响是审美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决定人审美的一定是人自身的生活状态。自然环境和社会基础影响服饰的形制,而自然环境、社会基础和人本身内心的需求也影响着服饰审美。
满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入关前满族的服饰不分等级,是“上下同服”的状态,衣服的来源是通过抢夺或贸易交换,人们的审美也受严寒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服饰的实用性占据了审美的主流。随着清朝统治者的入关,满族服饰的审美逐渐受到社会伦理和政治需求的限制,补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满族服饰的审美开始彰显身份角色,从追求实用性上升到追求功利的装饰性。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正是受到了“礼”制的影响,正如《荀子·君子篇》所言“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t。
清代的服饰不同于前朝服饰的一大原因是清代的统治者重视本民族的服饰传统。例如,我国自古官服皆是袍的形制,但清代官服却是褂的形制,保留了本民族的服装款式。清代开国时期,皇太极曾拒绝满臣达海、库尔缠等人提出的“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的意见,认为满族的传统服饰、骑射特色和民族语言不能改变,他说:“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缠(即博士)屡劝朕改满洲衣冠,遵汉人服饰制度。朕不从,辄以为朕不纳谏。朕试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满语:驾一般的勇士)劳萨(人名),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之人,何以异耶?朕发此言,实为万世子孙之计也。在朕身岂有变更之理?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u
虽然清代历代帝王谨记自己的民族本质,但在习俗文化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汉化,从补服上的纹样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种汉化是有选择性的主动汉化,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汉人,另一方面是政治需求,毕竟打天下和治天下所用的政治手段是不同的。
《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v满族服饰在保留自己文化的前提下,兼容并蓄了汉族的文化,正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包容性和改造性。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如何,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几大学说齐头并进,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这时的儒家已经是内儒外法,并且还吸收了其他家思想的新儒學,在此后的几千年,无论是佛家的冲击,还是道家的冲击,儒家思想都能兼容并蓄,并且在中国几次被少数民族所统治的情况下,依旧能作为正统思想所存在,足以证明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和改造性。
5 结语
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官服上的补子纹样不仅将千年以来的纹样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还是民族文化与儒家思想的载体。通过从补服制度、补子纹饰和补子色彩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探究了儒家思想在补服上有哪些体现,而儒家思想对满族服饰审美有什么影响,得出了补子是礼教制度的集中体现,是以物比德的暗示和教化,还有着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以色正礼、以礼治国的思想。儒家思想还用礼制思想影响了满族人的审美,又用本身的包容性包容并蓄了满族和汉族的穿衣特点。
注释
①孔子.论语:第八篇:泰伯:第十九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②p子思.礼记:第三十篇:中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③⑨荀况.荀子:王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④孔子.论语:第十篇:乡党:第六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6.君子不能用祭服所用的天青色和黑红色作为边饰,也不能用尊贵的红色、紫色作为内衣的颜色。夏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一定要在外面套上外衣。黑衣外配羔羊皮袍,白衣外配鹿皮袍,黄衣外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袄要比出门时穿的稍长,但是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长度是人身长一倍半的小被,用厚厚的狐貉皮做坐垫。除去丧事活动,其他任何时候、任何饰物都可以佩带。不是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一定要经过裁剪。吊丧时不能穿戴羊羔皮袍和黑色礼帽。每年正月初一必须穿着朝服去上朝。
⑤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⑥[佚名].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十五冠服[M]//四库全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⑦⑧[佚名].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冠服[M]//[作者不详].续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⑩子思.礼记:第八十四篇:聘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k汉代韩婴《韩诗外传》载:“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
l春秋时期的师旷所著《禽经》记载,白鹇“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
m《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状如麇,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害,所以仁也。”
n一种像狮子的神兽,晋代郭璞直接解释为狮子。
o君子豹变是一个成语,出自《周易》革卦:“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
q孔子.论语:第十一篇:先进:第六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r韩寓群,徐传武.考工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s《明实录》第一册,《太祖实录》卷五十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t荀况.荀子:君子:第二十四[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u觉罗勒德洪.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二[M].影本.
v子思.礼记:卷五十三:聘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子思.中庸:篇第三十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蒋健辉.中国服饰文化的伦理审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范瑞静.儒家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9.
[3]张秀.传统儒学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经验与当代启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4]刘威婷.明清官服补子中图腾符号的设计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