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炼
历史概念教学历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直奔主题式地讲解概念往往事倍功半,最终造成历史概念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究其原因多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史料实证的原则和方法,对历史概念的讲解缺乏层次、情境、逻辑和深度。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史料实证的重要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论从史出。指的是理论、概念、对历史的阐释、评价等都应该是从史料中总结出来的。二是孤证不立,坚持多种类型史料互证。三是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要通过史料讲述‘是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讲述‘为什么。四是提高全面运用史料的能力。五是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的微观情境,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2]其实史料实证的这些原则对于解读历史概念大有助益,坚持史料实证是突破历史概念教学难点的有效路径。以下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三省六部制”这一历史概念为例,探讨如何借助史料实证的原则与方法,有层次、有情境、有逻辑、有深度地去解读历史概念。
一、巧设情境,循循善诱
历史概念往往是概括而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单刀直入式地去讲解历史概念本身,而应当有所铺垫。可行的方法是提供典型史料为学生创设情境,有逻辑地去引出一个历史概念。例如三省六部制这一历史概念就可以从隋唐帝国初建时皇帝面临的困境讲起:
1.帝国重建初期皇帝面临的挑战
史料1:彧见上(隋文帝杨坚)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曰:“……比见四海一家,万机务广,事无大小,咸关圣聽。陛下留心治道,无惮疲劳,亦由群官惧罪,不能自决,取判天旨。闻奏过多,乃至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
——《隋书》卷六二《柳彧传》
问1:据史料1,隋文帝面临怎样的困境?
答案预设:隋文帝政务繁忙,过于劳累。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建立之初,皇帝往往都非常劳累,例如秦始皇、隋文帝、宋太祖、明太祖等等,他们固然有勤政的个人素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皇帝的忧劳是由于旧制度不适应新形势而造成的。
问2:皇帝面临的这种困境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应当如何应对?
答案预设:后果是导致中枢行政效率的下降,决策失误增多等等。应对之策是变革中央官制,提高中枢机构的效能,避免皇帝一人过多决策。
由于大量政务推向皇帝,即使皇帝百般勤劳也很有可能导致行政效率的下降,决策失误增多等不良后果。那么怎样才能克服皇帝所面临的困局呢?我们一起来看唐太宗的应变之策。
2. 基于历史反思的理性应变
史料2: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因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问3:据史料2,唐太宗认为应该如何变革制度?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唐太宗至少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制度创新思路:其一,军国大事不能由君主一人独断,需由宰相合议;即材料所谓:“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其二,需要建立纠正决策失误的机制;也就是材料中:“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的含义。那么这套想法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呢?是的,就是对三省六部制的改进和完善。我们知道早在隋唐以前的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体制便逐渐形成了,隋朝在此基础上初创三省六部制,但当时三省的运作机制并不健全,所以皇帝依旧“闻奏”过多而非常劳累。唐朝使得这一制度逐渐成熟起来,具体说来就是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
设计意图:本部分教学凸显该课的基本逻辑——挑战和应变造就了制度创新。通过梯次创设历史情境,形成问题链;学生逐步分析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初皇帝所面临的挑战,引出隋唐时期中央官制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应变思路。学生意识到三省六部制的制度创新其实是基于历史反思而对现实挑战理性应变的结果。这一教学过程顺利地引出了历史概念“三省六部制”也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训练,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得以提升。
二、深挖典型,论从史出
在完成第一层次的教学“引出”历史概念之后,教师便可以切入历史概念内涵的讲解了,这一过程同样需要史料实证。剖析历史概念需要典型的史料,尤其是一手史料的支撑;在讲解三省六部制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使用反映唐朝公文运行程序的一手史料——《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来创设历史情境,梳理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史料3:门下:第十二女幼挺幽闲,地惟□懿戚,锡以汤沐,抑有旧章。可封□临川郡公主,食邑三千户。主者□施行。
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九日
中书令驸马都尉安德郡开国公臣杨师道 宣
兼中书侍郎江陵县开国子臣岑文本 奉
朝散大夫守中书舍人臣马周 行
侍中阙
兼黄门侍郎清苑县开国男臣洎
朝请大夫守给事中臣行成等言:
诏书如右,请奉诏付外施行。谨言。
贞观十五年正月廿日
制可
正月廿日申后都事郭长者受
左司郎中仁师付主爵
尚书令阙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玄龄
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申国公在京
光禄大夫尚书上柱国陈国公在京
中大夫守吏部侍郎骑马都尉在京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护军济南县开开国男皎
告临川郡公主:奉被诏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王赡
朝散大夫守主爵郎中 立本 令史魏感
书令史(阙)
贞观十五年正月廿日下
——据《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
问1.根据史料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如图2,带框内容为学生填充部分)
问2:史料3中的诏书在格式上呈现整个颁行程序,其目的有哪些?
答案预设:防止有人篡改诏书内容、保证诏书的严谨性及合法性。
问3:根据史料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确保诏书的合法性需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又反映了哪些关系之间的制约?
答案预设:诏书的合法性需要皇帝的认可、门下省认可、有关的三省官员附署名、走通完整的程序。这反映了皇帝与门下省之间(皇权与相权之间)、中书省与门下省之间(相权之间)的制约。
设计意图:本部分教学重在学生对三省六部制概念内涵的理解,论从史出。借助典型一手史料去解读教材中结论性、观点性的知识,并且通过填充图示的方式简洁明了地把三省六部制的基础知识梳理出来。对以上史料的精细化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感知历史概念,尤其是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问题。通过以上学习,学生知道隋唐帝国通过三省六部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成功地应对了当时皇帝和中央官制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学生能够感悟制度創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对比分析,抽丝剥茧
讲解历史概念不宜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而应利用好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去提升学生的概念辨析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例如,我们知道从秦汉至隋唐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教师恰好需要重视去引导学生辨别这两个历史概念,一方面可以感悟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更能提升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探究活动,并适时指引学生分析:
探究活动:结合以下两幅图示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三公九卿制相比,三省六部制有何创新?
必要时提示学生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比:职责分工(具体到九卿和六部的职责对比)、决策过程与效果(具体到关注政事堂这一新事物)、相权与皇权的关系(具体到相权的大小及其对皇权的制约效果),见图1和图2。
答案预设:三省六部制下的机构
1.职责分工:家、国事务分离,进一步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责——专业化
2.决策过程:宰相集体议政,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化
3.君相关系:程序化分权,既分散削弱相权又可制约君权——理性化
我们知道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其实还有明显的“家天下”色彩,九卿之中很多职务是家国不分的,例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宗正,掌皇家亲属事务;太仆,掌皇帝的舆马。皇帝的家事也当作国事处理,官员职责上还有浓厚的皇帝家臣特征。但是三省六部制下政府机构职责分明,三省六部官员俨然成为当时的国家“公务员”,皇家事务则自成一系,专业化倾向十分明显。三省六部制下,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正常情况下一切重大事务的决策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宰相的集体议政,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注意到“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侍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头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唐代中央官制的特点在于,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3]。如此一来,三省制度下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理政,形成了相对和谐而理性的政治体制。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对比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在合作讨论和老师引导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提炼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这一过程试图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辨别与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历史概念的教学需要师生具备史料实证意识和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力避免生硬地讲解一个历史概念,需要选取典型史料为学生创设情境,有层次、有逻辑、有深度地去剖析历史概念。此外,对历史概念的解读也不该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应当有所升华,达到一定的“高度”。例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通过解析“三省六部制”这一历史概念,学生不仅对概念本身有较深入的认知,还可以进一步感悟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而这恰好是课魂所在:从历史来看,隋唐帝国的辉煌恰是得益于制度创新,面对时代提出的挑战能够适时应变;从现实来看,制度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简言之,解读一个历史概念不能脱离一课的主旨,教师既要着力于对历史概念进行微观解读,也要意识到对其加以宏观解读。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页。
[2]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4页。
[3]樊树志:《国史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