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之
大家好,我是一枚小小的人面纹瓦当。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儿眼熟?六朝博物馆标志上的那个图案就是我们家的一员啦!把我们作为一家博物馆的标志,那自然是因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六朝建筑构件。
瓦当最早出现在距今2800多年的西周中期,我们身材虽小,比顶梁和墙体小很多很多,但却是建筑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檐头的小小守护者。
我们瓦当的作用呢,不仅能挡住上瓦不下滑,遮盖住两行板瓦间的缝隙,下雨的时候还能束水、防水,保护屋架上的木头,让它们不被雨水侵蚀,减缓木头腐朽的速度。又因为我们特殊的位置,大家在看到建筑的第一时间就能发现我们的存在,所以我们家族里的每一位成员原本都是美美的。
六朝时期的瓦和瓦当
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上的六朝时期建筑
六朝博物馆里的瓦当墙
当然,并不是所有建筑上都有瓦当,能够使用瓦当的建筑,身份地位可不一般呢!在六朝以前,我们主要出现在一些高等级的建筑上,比如宫殿、衙署、陵寝等;到了六朝时,寺庙建筑上也出现了我们的身影。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为主,保存较为困难,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完整的六朝时期的木构建筑。但是像我们这样的泥质瓦当出土了很多,大家可以从我们身上看到些许六朝时期建筑的特点。
我们瓦当的祖先是半圆形的,最早上面是没有图案的。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圆形瓦当出现了,上面的纹饰也越来越多样,风格各异。我们人面纹瓦当从战国时期就存在了,在六朝的东吴至东晋早期盛行于江南一带,是出了名的“表情包担当”。
大家的表情看起来都不一样,像我就比较爱笑,其他小伙伴有的爱哭,有的则比较严肃。有人说,这么可爱的我们,可能与“神人”有关系,能够保国佑民呢!
当然啦,与我同时期的兄弟姐妹还有很多,比如云纹瓦当、兽面纹瓦当、莲花纹瓦当等。
云纹瓦当在六朝时期很常见,蘑菇形云纹瓦当又是其中的大家族。
兽面纹瓦当上的兽面纹饰很有意思。大家比较难断定东吴时期的瓦当上面刻画的是什么动物,但能分辨出东晋时瓦当上面的纹饰是老虎。东晋时,人们把虎视作瑞兽,认为它可以驱逐瘟疫,所以就把虎面刻在瓦当上了。
莲花是美好、洁净的象征,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而莲花纹瓦当的诞生,体现的应该是当时人们的信仰追求。
瓦当虽小,却能守护屋檐,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時的国家礼仪制度、时代精神的变化,帮助今天的人们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瓦当上面的图案也寄托了每个时代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兽面纹瓦当和莲花纹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