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初,太子承乾喜声色及畋猎a,所为奢靡,畏上知之,对宫臣常论忠孝,或至于涕泣。退归宫中,则与群小相亵狎b。宫臣有欲谏者,太子先揣知其意,辄迎拜,敛容危坐,引咎自责,言辞辩给,宫臣拜答不暇。宫省秘密,外人莫知,故时论初皆称贤。
注释:
a 承乾:唐太宗长子,生于承乾宫,因以为名。太宗即位立为皇太子。 畋(tián)猎:打猎。
b 亵狎(xiá):轻慢,不庄重。
大意:
最初,太子承乾喜好歌舞女色和打猎,生活奢华,还怕唐太宗知道而多处掩瞒,在宫臣面前,常同他们谈论忠孝,慷慨陈词,有时甚至激动得声泪俱下。回到宫室,則和跟班们鬼混。当得知有的宫臣要劝谏时,太子先揣测出他们要劝谏的内容,便恭恭敬敬相迎接,态度严肃,正襟端坐,表现得非常诚恳,然后,把自己所犯的错误与过失,一一说上一道,并且作出深刻检讨。太子讲得头头是道,宫臣们拜答都忙不过来,还能再说什么。这些宫中秘事,外界一点都不知道。所以,当初的舆论全是称赞太子贤明。
【点评】
承乾自幼聪慧,深得太宗宠爱。长大了,凭着自己太子的地位,耍起小聪明,玩起“变脸”的把戏:在宫臣面前道貌岸然,讲忠讲孝;在侍从面前,是个花花公子,淫乐无度;而对着前来劝谏的属臣,俨然一位声泪俱下的悔过者。他弄虚作假,一手遮天,甚至发展到妄图篡位。阴谋被揭穿后,遭到废为庶人的悲惨下场。最后被赶出宫廷,病死在黔地。
李承乾于贞观九年(635)开始于东宫处理国家政务,到贞观十七年(643),前后不过八年光景,便被废为庶民,其腐败堕落之快,令人吃惊。其迅速腐化蜕变,有个主要促进点,就是起初的宠爱不加约束(东宫财务开支不限额度,缺少监督) 。联想到今天,某些人在腐化堕落乃至铸成大错之前,是否也露出过值得警觉的“冰山一角”,是否有足够的措施去防范、警示当事人?这个事例,足以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