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超
摘 要:校园足球进入学校多年,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喜爱足球、体验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是本文探究的主题。足球课上安排科学合理的对抗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也非常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团队对抗竞赛可以增强学们的集体凝聚力,通过比赛让学生体验胜负带来的喜悦和挫败,从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将校园足球课程的意义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足球;趣味性;竞赛;反应力;决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3-0075-02
实例一:区域听信号左、右快速绕盘折返
1.场地设置
10米×10米场区,标志盘相距场区边缘5~8米。
2.练习人数
6~8人/组,可以分成若干组。
3.练习要求和规则
(1)队员每人一球在场地内自由运球,注意抬头观察躲避其他队友避免相撞,当听到教练信号(哨音、口令)后将球停在原地,迅速跑动至最近的标志盘并绕过后,折返回场区内拿任意一球继续运球练习(图1)。
(2)队员每人一球在场地内按教练规定的动作运球,注意抬头观察教练员手势,当听或看到教练信号后迅速运球至最近的标志盘,并绕过折返回场区内继续运球练习(图2)。
(3)场区内开展“抢圈”练习,当听或看到教练信号后将球停在原地,迅速跑动至最近的标志盘并绕过后,折返回场区内,最后两位跑回区域的队员成为抢截者继续“抢圈”练习(图3)。
颜色标志盘折返
4.进阶练习
(1)区域内运球限制要求,例如:单脚运球跑动;单脚踩踏、拖拉运球;两脚内侧运球;两脚踩踏球;传接球可以限制触球次数等。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单部位颠球跑动;多部位颠球练习;“抢圈”时可以运用要求一脚出球、增加抢截队员人数等方式。
(2)听信号折返标志盘限制要求,例如:无球各种姿势的跑动绕盘折返(直线快速跑、左右方向侧滑步、后退跑等);各种姿势运球绕盘折返(直线快速运球、直线一步一运球、左右方向的脚底拖拉球、背向脚底拖拉球等)。高水平运动员可以颠球跑动折返(各部位的颠球跑动)。
5.教练员提示点
(1)运球时要抬头观察,避免相撞,提高对球的控制力;不断观察教练手势或者听信号及时反应,折返绕盘要学会快速降重心控制身体。
(2)“抢圈”时无球队员要不断移动寻找接球位置,无球跑位中要不断抬头观察队友位置,区域内传接球时不要粘球尽快触球。
6.练习特点
三项练习在锻炼运控球和传接球的同时,激发队员抬头观察、听信号判断、快速思考、决策选择的能力。练习可有效提升学生反应、灵敏、速度和运动的趣味性。
实例二:区域内+安全区足球游戏
1.场地设置
20米×15米场区,安全区为2米×2米的区域。
2.练习人数
20人,分成两队(例如蓝色、红色)。
3.练习要求和规则
(1)无球翻标志盘游戏(图4),中间比赛区域为25米×25米的场区,场区内分为两队(红色和蓝色)开展10v10的趣味竞赛,教练发信号开始竞赛后,红、蓝两队员将对手颜色的标志盘反扣过来,将自己队伍被反扣的标志盘翻正放好在原地,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被反扣的标志盘少即为获胜。
(2)快速运球绕标志杆取盘练习(图5),红、蓝各分成两队在对角区域听或看教练信号后,四区域各派出一位队员运球出发,途中躲避标志盘并在绕过标志杆后,取一相同颜色标志盘带回到自己的区域,下一位队员再运球出发,看哪一队取回所有和自己相同颜色的标志盘用时短。
(3)规定时间内运护球练习(图6),场区内部为抢截区域,四周四个区域为安全区,红、蓝两队各有9人运球,并派1人抢截对方的球。防守队员不能进入安全区域,运球队员可以利用安全区躲避抢截,但是相同颜色的运球队员不能同时进入同一个安全区域躲避抢截。规定时间内被抢截次数少的队伍获胜。
4.进阶练习(限制条件练习)
(1)图4练习:场区内队员每人一球,在运球的同时反扣对方的标志盘,并放正自己顏色的标志盘,运球过程中不允许触碰对手的球。
(2)图5练习:场区内队员每人一球,教练员规定运球的动作(单脚快速运球;两脚内侧交替运球;踩踏、拖拉球等)。
(3)图6练习:安全区分为和两队相同颜色的对角区域,运球队员只能利用和自己颜色相同的安全区躲避抢截,不可以进入对方的安全区,同队的运球队员不能同时进入同一个安全区域。规定时间内被抢截次数少的队伍获胜。
5.教练员提示点
(1)图4练习:教练可以引导场区内队员思考分区域进行反扣标志盘,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会分析游戏和利用规则的意识。
(2)图5练习:教练提示队员控制好运球,队员交接出发时衔接要快,提前观察好要取的标志盘,培养学生的预制意识。
(3)图6练习:教练提示队员控制好球,不断观察场区内防守队员的位置从而选择适合自己运球的区域,和队友配合好合理利用安全区域。防守队员要判断、选择最好的拦截时机,体会利用驱赶、靠近、逼迫的方式迫使运球队员失控从而达到抢截球的目的。
6.练习特点
通过练习可有效提升队员反应、灵敏、柔韧、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培养队员相互帮助、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