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2023-05-30 08:36:38郭丽姜燕张晓
健康之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激反应腹股沟疝抗氧化

郭丽 姜燕 张晓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对照组采用开放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总氧化能力(AOA)。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72 h的VAS疼痛评分和SF-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Cor、NE、CRP和IL-6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两组Cor、NE、CRP和IL-6均升高,对照组hCor、NE、CRP、IL-6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术前MDA、GSH-Px和AOA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MDA均升高,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GSH-Px、AOA均降低,且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低,恢复快。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疝;应激反应;抗氧化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对多数患者来说,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最为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尽管疗效确切,但临床实践证实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应激反应较重,且术后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2]。

随着微创理念的提出和应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以其创口小、疼痛轻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治疗方式[3]。腹腔镜手术也有其缺点,有研究认为,腹腔镜手术需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而气腹的建立可使腹部压力急骤升高,有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和氧化损伤[4]。

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腔镜腹股沟修补术和传统开放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男46例,女4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1.28±4.95)岁;左侧疝30例,右侧疝15例,双侧疝5例;疝环直径2~5 cm,平均疝环直径(3.34±0.98)cm;中华医学会疝分型:I型5例,II型28例,III型17例。对照组男45例,女5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1.39±4.90)岁;左侧疝29例,右侧疝17例,双侧疝4例;疝环直径2~5 cm,平均疝环直径(3.42±0.84)cm;中华医学会疝分型:I型6例,II型29例,III型15例。本研究已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B超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符合腹股沟斜疝的诊断标准;心肺功能稳定无手术禁忌证者;认知功能正常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嵌顿疝、巨复发疝者;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者;合并有全身慢性炎症感染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患者术前禁食禁饮8 h,全麻后取头低脚高位;于脐下缘作一弧形切口,切口长度约1 cm;置入腹腔镜并建立CO2气腹,同时探查双侧耻骨肌孔区,并在腹直肌外缘处置入5 mm套管探查腹腔内情况;在疝边缘处剪开腹膜并向下游离,分离腹膜前间隙,将疝囊拉回内环口,对于疝囊较大者需先行高位结扎;最后,经脐孔处置入合适的聚丙烯补片,固定补片,缝合腹膜。

对照组采用开放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前同样禁食禁饮8 h;硬膜外麻醉后于腹股沟处作一切口,切口长度约8~15 cm;分离皮膚与腹外斜肌腱膜,暴露并分离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对疝囊较大者需近端高位结扎;裁剪合适大小的补片,置入补片并缝合固定;最后,逐层缝合关闭腹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各项指标,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2)术后24 h、72 h疼痛评分,分别采用简氏疼痛问卷评分量表(SF-MPQ)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SF-MPQ量表共10个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厉害。VAS总分0~10分,0分为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3)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应激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72 h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取上层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4)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氧化、抗氧化指标。采用TBA比色法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血浆丙二醛(MDA)浓度;2-硝基苯甲酸直接显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浓度,采用TBARS生成抑制法测定总氧化能力(AOA)。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72 h的VAS疼痛评分、SF-M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前、术后72 h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Cor、NE、CRP和IL-6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Cor、NE、CRP和IL-6均升高,对照组术后72 h的Cor、NE、CRP和IL-6高于研究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氧化、抗氧化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MDA、GSH-Px和AO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 h,两组患者MDA均升高,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GSH-Px、AOA均降低,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4。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腹内压增高、腹壁薄弱、肥胖等原因均可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此外,该病本身也有潜在的危险,比如剧烈运动时,一旦疝囊回纳不及时,极有可能发生嵌顿、坏死,进而可能引起腹膜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手术是根治腹股沟疝的唯一有效方法,尽管有关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较多,但临床上尚未出现公认的金标准术式。

与传统的手术修补术相比,开放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术区缝合张力低,有效减轻了患者复发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张力修补术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流术式。然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借助腹腔镜开展的腹股沟疝修补术逐渐受到广大医师的青睐。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是临床上常用的腹腔镜术式,该术式被证实不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且能对腹腔进行全方位探查,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低,恢复快。

参考文献

[1] 王刚,沈根海,高泉根,等.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7):1646-1648.

[2] 鞠雷,魏士博,尚海.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9,43(7):693-694.

[3] 曹金鑫,王明刚,朱熠林,等.应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11):1250-1253.

[4] 李丹,姜洪池.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方式沿革及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7):806-809

猜你喜欢
应激反应腹股沟疝抗氧化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当代水产(2021年6期)2021-08-13 08:17:10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24:56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
猪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