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帅杰 叶洁沛 郑熙然 孙艳彤 翁欣怡
摘 要:近年来,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逐渐通过举办教育活动发挥其教育职能,但在供求关系上目前仍面临教育活动数量与入馆参观观众数量不匹配、馆际间教育活动供给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2021—2022年浙江省15个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博物馆教育活动实现良好成效存在三条路径,并可进一步概括为专业资源导向型和服务响应依托型两种类型,且三条路径均表明教育专用场地和基础配套设施因素在活动开展中不容忽视。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从优化教育供给、响应教育需求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提出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建议。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教育;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6.016
1 问题的提出
博物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重要阵地,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对博物馆教育活动展开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则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21年文旅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又为新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规划了总体蓝图和行动指南。博物馆教育活动提质增效,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观众文化需求层面。公众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生活需要与日俱增。2008年国家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博物馆年参观人次从2008年的2.8亿上升至2019年的12.3亿,“到博物馆去”日渐成为社会文化新时尚。作为全民教育的“大学校”,博物馆迫切需要教育活动质量的提档升级。
博物馆教育工作层面。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教育不断取得良好成效,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参与对象上,目前我国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主要面向青少年,未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供求关系上,一方面,教育活动数量远远不匹配入馆参观的观众数量,2020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5.4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1.3亿人次,但教育活动仅开展22.5万余场;另一方面,馆际间教育活动供给质量良莠不齐,集中体现为缺乏核心创意、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规划、馆藏及特色优势资源运用不足等。
基于2021—2022年浙江省15个博物馆教育活动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本研究旨在理清博物馆教育活动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效应,探索典型路径,为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有效供给、缩小馆际教育差异等提供可能的借鉴,以此促进馆藏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是基于集合论与布尔代数理论的组态分析方法。该方法进行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分析,認为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多是相互依赖而非独立的,其意义和作用取决于变量之间的组态效应,因此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需要采取整体的、组合的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优势互补在QCA分析方法中得到整合,因而较为适用于10~80案例数的中等规模样本研究。博物馆教育活动形态多样,在教育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因素复杂、影响主体广泛、活动开展状况多变,体现为多因素相互作用、动态交互的过程①。同时研究选取的15个案例属于中小案例样本,因此fsQCA与本研究有较高的契合度,并能为提升博物馆教育活动有效供给提供多条解释路径。
2.2 指标构建
2.2.1 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主要借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研究,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主要涉及参与主体、人员专业化、资金构成、需求回应性、技术手段、资源依托六个方面②,奠定了本研究条件变量的基本框架。本研究条件变量设计如下:
①专业程度,指博物馆授课人员的讲解水平。实际调研中观察到,博物馆教育活动授课人员主要有三种类型。
②服务质量,指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服务响应程度。根据《浙江省地方规范:博物馆教育服务规范》,教育专员应具有亲和力、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观众对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感观,较大程度地影响着观众对教育活动服务质量的认知。
③技术应用,以活动过程中运用的现代技术种类数进行测度,包括如VR、AR、全息投影等。《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中提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活动实践中,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视听等层面拓展参与者的参与感。因此,技术应用也成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
④宣传回溯,其总体效果直接体现为观众对宣传渠道、宣传内容等的主观评价。主要是活动内容的预告及回顾,途径有线下宣传品布置、广播通知及线上媒体平台发布(如公众号、微博、网页、抖音)等。
⑤文化资源,即文化资源的活化程度。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博物馆应结合文化特色、群众需求,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调研,博物馆教育活动运用的文化资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馆藏文化资源、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热点与节庆文化资源。教育活动的文化资源活化程度也可以根据结合的文化资源种类来测评。
⑥教育场所及设施,即观众认为教育场所、教具等教学设施配备和场地及活动信息标识等的获取便利程度。教育专用场地和基础设施影响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效果的达成③。根据《浙江省地方规范:博物馆教育服务规范》,教育服务区域应设有明显标识,因此活动信息标识也成为影响因素之一。
⑦需求响应,即活动开展的前置调研、后期反馈总结。博物馆应重视公众调研和反馈,让教育服务生活,开展调研有助于博物馆更准确地把握参观者的动机④,让公众参与共建博物馆教育活动,保障公众话语权⑤。
2.2.2 结果变量
建构主义式教育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体验式教育理论即认为在参与体验中学习、激发学习主动性等是教育活动应达到的目标⑥。通过让观众进入某一情境中的沉浸式体验或让观众动手的操作式体验,引导观众将获得的认知与真实情境进行关联,可以作为构建博物馆体验学习的重要策略。而结合项目实际调研,可知观众对于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也有较大的诉求⑦。为了培养和增进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与热情,让公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应设立并完善可供公众学习、休闲的互动空间或体验区域,注重其休闲娱乐价值⑧。基于以上理论和研究分析,构建本研究的结果变量的基本框架。本研究设定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如表1所示。
3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3.1 变量校准
fsQCA需要对数据进行校准操作,将数据转换为0~1的连续值,即隶属分数。隶属分数越大则代表隶属度越高,即变量越符合变量集合。研究根据理论建构及已有做法采用直接校准法进行校准,设定3个校准锚点:完全隶属、交叉点、完全不隶属。选取95分位、50分位、5分位作为校准锚点。同时,由于本研究变量中同时存在多值模糊集,对于这部分变量对应采取多值集校准方法。各变量校准如表2、表3所示。
3.2 单变量必要条件分析
在fsQCA分析中,需对单个条件变量进行必要性分析。如该条件变量一致性分数大于0.9,一般判定该条件变量为必要条件⑨,其无需纳入后续分析过程,反之则不能将该条件判定为必要条件。本研究的单变量必要条件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结果来看,7个条件变量一致性都在0.9以下,均小于必要性条件的判定标准,表明不存在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说明博物馆教育活动效能是不同条件变量相互作用交互的组态效应。
3.3 真值表构建与组态路径分析
真值表是基于模糊集隶属分数矩阵的算法,QCA方法的核心过程即通过真值表进行组态分析,呈现研究样本在各组条件变量组合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fsQCA3.0软件,频率阈值设置为1,一致性阈值采用默认值0.8,构建真值表并进行处理。结果输出复杂解、简洁解、中间解三种解。既有研究普遍采取中间解结合简约解的方式进行分析。本研究分析得到表5所示结果,得出3条组态且一致性均在0.84以上,其中一种达0.96。3条组态总覆盖度为68.4%,从原始覆盖度来看,组态Ⅰ可以解释26.5%的案例,组态Ⅱ可以解释38.6%的案例,组态Ⅲ可以解释41.6%的案例。表明这3条组态能解释大多数案例,对于案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是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典型组态。3条组态具体分别是:
组态1:专业程度*~服务质量*~科技运用*~宣传回溯*教育设施*~需求响应
组态2:~服务质量*~科技运用*宣传回溯*文化资源*教育设施*~需求响应
组态3:~专业程度*~科技运用*服務质量*宣传回溯*~文化资源*教育设施*需求响应
通过进一步的组态分析,归纳出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两种路径,对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进行阐释:
路径X—专业资源导向型教育活动,包括路径X1(组态Ⅰ)和路径X2(组态Ⅱ),具体表示为:(专业程度+文化资源)~服务质量*~科技运用*~宣传回溯*教育设施*~需求响应。
首先。该路径主要对应讲解参观类、内容科普类活动,其核心因素为授课人员专业程度或活动中对馆藏及当时当地文化资源的活化程度。授课人员专业程度不仅包含对知识内容的内化情况,更突出表现在对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洞悉和对课堂走向的把握上。对所授内容理解透彻的授课人员,更能够把握授课对象的特性,采取适宜得当的教学方式进行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的教学引导,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活动的文化资源利用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的专业程度,借助展陈情境、馆内藏品或结合当地文化背景、时下的节庆热点开展活动,能使活动内容与参与对象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符合青少年儿童依赖直观形象进行思维的学习特点。
其次,服务质量条件在该路径中不出现,表明服务质量在该类活动中并未发挥作用。一方面,该类活动以依托展陈实物和教学资料的灌输式讲解为主,以授课人员的讲授为主导;另一方面,在“以观众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指导下,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及时性普遍较好,受访者均倾向于给出4~5分,相应服务质量观感出现失真。
最后,该路径中宣传回溯和需求响应不出现,表明这两个因素未发挥作用。一方面,目前多数博物馆活动的招募人数为10~20人,单则公众号招募推文阅读量至少也在三位数,而如浙江自然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包含多则活动的推送阅读量甚至可达2.3万,可见博物馆教育活动在目标范围内的招募宣传目的足以实现,宣传效果存在明显溢出。另一方面,由于该类活动公益性特点明显,显性的活动性价比使受访对象的判断敏锐度降低;专业知识壁垒的存在、活动形式的相对枯燥、互动性弱等特点也抑制了受访对象客观、积极反馈的意愿。
路径Z—服务响应依托型教育活动(组态Ⅲ),具体表示为:~专业程度*~科技运用*服务质量*宣传回溯*~文化资源*教育设施*需求响应,主要对应手工实验类活动,该路径体现为专业要素不出现和服务质量出现作为关键要素。
首先,由于此类活动本身重在步骤教学和手工帮助,对于授课专业性要求并不强,反之对于服务的及时性要求较高,博物馆可协调馆内志愿者团队、招募社会或学生志愿者,亦可通过外包给第三方活动策划公司、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体的方式缓解人力资源压力,针对活动内容开展对工作人员的授课培训及志愿者通识规范,满足教育活动的服务需求,同时弱化专业要求,有受访者表示,“老师有耐心地讲,孩子听得懂就好”。
其次,该路径中宣传回溯和需求响应为关键因素。手工体验类活动相较于专业程度更高、主题更鲜明的科普讲解类活动,口碑传播效益不理想,并多见于中小型博物馆,所需活动场地可以仅为一个占地小、配置简单的“非遗角”,这对线上媒体宣传招募及线下博物馆内的活动宣传与引导、咨询的要求更高,否则容易因缺乏宣传品及人员的清晰指引而导致活动体验感欠佳。且在低门槛理解活动含义及策划理念的基础上,具备较低文化资本的参与者关于活动意见建议的表达欲提升,在同样的反馈渠道条件下,馆方可以收集到更多观众信息资源来改善活动的开展。
最后,文化资源在该路径中不显著,即说明此类活动对于内容意涵和知识深度的要求不高,以高参与度、互动性和趣味性为亮点,以成就感提升参与者兴趣⑩,在观察、动手体验和沟通交流中培养综合能力,收获探索乐趣,这能够弥补活动设计中文化资源结合不足的问题并达成活动目标。
此外,需要重点关注与分析三条路径中的共同点。首先,三条路径均体现为科技运用条件不存在,表明当下科技运用对于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影响不显著。一方面,博物馆在教育活动方面的预算有限,其重点仍然是日常的展览活动。并且部分博物馆教育活动频次较高,活动系列更新较快,过分追求技术应用可能加剧财政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博物馆教育形式的单一和固化,上述类型活动往往通过工作人员口头传授和简单电子设备演示即可实现,较难找到与前沿技术的完美结合点。其次,三条路径中教育设施均出现,即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受到教育场地及设施因素的驱动。在实地调研中,受访对象较为关注是否有专门的活动开展教室、教育场地的空间大小是否合理、活动场地的环境是否适宜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氛围是否浓厚、是否有专门的教具等。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结论
研究着眼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博物馆教育活动,选取浙江省15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活动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深入探究博物馆教育活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典型路径。研究发现,活动授课人员的专业程度、服务质量,活动的科技运用、宣传回溯、文化资源活化程度、教育设施和需求响应这7个条件变量中单一因素并非博物馆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效益的必要条件,即活动效果为多种前因因素组态效应的结果。研究表明,实现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良好开展存在三条路径,并可进一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专业资源导向型教育活动,以讲解参观类、内容科普类活动为代表,表现为:(专业程度+文化资源)~服务质量*~科技运用*~宣传回溯*教育设施*~需求响应,其核心因素为授课人员的专业程度或活动的文化资源活化。二是服务响应依托型教育活动,以基于简单内容讲解的手工实验类活动为主,表现为:~专业程度*~科技运用*服务质量*宣传回溯*~文化资源*教育设施*需求响应,服务质量、宣传回溯及需求响应为其关键要素。此外,三条路径均表示出科技运用条件不出现和教育设施条件出现,说明目前科技运用对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效果影响有限,而教育专用场地和基础配套设施因素在活动开展中不容忽视。
4.2 研究启示
根据上文对博物馆教育影响因素组态效应的机理分析和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升供给量与质,发挥博物馆寓教于乐优势。量的层面,在空闲文化资源空前竞争的背景下,当“走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亲子交流升温的好选择,博物馆须解决有限资源供给和巨大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从积极转变职能定位和教育观念入手,主动为公众创造常态化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条件。质的层面,博物馆教育活动需遵循教学规律、受众的身心特性,注重博物馆教育活动分众化、多元化。不少受访者表示,活动内容深度与活动对象心智的契合度不够。虽然理论上在活动中可以让高年龄带动低年龄思考,但从实际效果看,年龄跨度大的教育活动给不同年龄段参与者的感受均不佳。且调研中发现面向低年龄的教育活动的前置互动及全程的引导建构学习对活动效果影响较大,甚至出现儿童无法自觉进入教学情境而全程吵闹的情况。同时,重视博物馆休闲娱乐功能,倡导其特有的知识传播优势—寓教于乐与智能休闲k,提升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非经常性观众”在兴趣和获得感的驱动下转变为“经常性观眾”,才能实现博物馆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博物馆热”的昙花一现。从这一角度出发,低时间成本和低物质成本的服务依托型教育活动路径能为基础条件欠佳的中小型博物馆短期内的活动开展提供思路借鉴,而专业资源导向型的活动更应融入当下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元素,探索多样活动形式(如宁波博物院和奉化博物馆的“博物馆奇妙夜”),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教育活动趣味化、日常化、生活化,降低门槛的同时由浅入深。
第二,切实响应观众需求,深化文化资源活动意涵。促进以博物馆教育活动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活化存量资源和增加新的资源同样重要。一方面,是对观众信息资源的把握。从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博物馆缺乏聆听观众声音的主动性,线上机制力度不足,线下未见有现场询问或问卷调查。传统问卷设置也浮于表面,缺乏基于教学活动的实质性提问,在没有较大不满的情况下,观众鲜少反馈对活动的意见建议,对相关渠道也知之甚少。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让观众的思考、行为与互动成为博物馆展览和活动的一部分,成为双向而非单向的信息流动l尤为重要。除让观众记录活动感受外,授课人员可以在教学环节进入尾声时增设提问,观察青少年对于当天课程内容的接收程度,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m。另一方面,要基于馆情和特色文化资源有的放矢开展活动。从“重展”到“展教结合”,博物馆教育实现了观念飞跃,而部分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一味“重教”而忽视对展陈藏品的结合,导致展教孤立问题出现。不同类型博物馆教育资源各异,根据教育内容和资源所达成的教育效果也各异,或是自然科学启发,或是文化传承、美育,本研究所得的两种类型路径都不可或缺。博物馆教育活动当通过特色叙事形式把馆藏内容及文化内涵科学、直观地转化为教育内容,实现效益最大化。
第三,优化基础条件配置,合理运用科技赋能教育。应确保博物馆教育活动专项资金的投入,整合社会资源,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证新建博物馆的教育场地设计规划,尽可能改善现有博物馆的教育基础硬件设施等。另外,科学技术价值的充分发挥不容忽视,应当通过“互联网+”积极拓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渠道,可同时联动馆方以外的当地主流媒体(如嘉兴市的“文化有约”)或文旅自媒体,注重多元媒体传播矩阵。但在精准传达信息时不能盲目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导致实物情感表达的丧失,利用新媒体技术,虽能对文物或标本进行较好的模象替代演示,但实物的情感功能并不能完全体现。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反而难以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n。■
注释
①蒋琳.跨界融合打造无边界博物馆教育课程的探索: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20(1):84-88.
②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6):155-167.
③李少惠,邢磊.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15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0(21):13-22,82.
④林健,路亚北,杨赛.完善博物馆教育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博物馆,2019(3):84-86.
⑤⑧贺华.浅析当代博物馆教育与公众文化生活[J].中国博物馆,2019(3):100-104.
⑥何东蕾.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9(4):112-117.
⑦周婧景,马梦媛.博物馆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初探:内涵、发展和未来[J].博物院,2021(4):39-45.
⑨王旖旎.关于博物馆体验学习若干问题的探讨[J].东南文化,2020(5):134-140.
⑩Douglas,E.J.,Shepherd,D.A.,Prentice Catherine.Using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a finer-grained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35(1):105970.
k李明.博物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实践探索:以“手工宣纸”活动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4):366-369.
l周婧景,林咏能,郑晶,等.略论博物馆的“经常性观众”:基于三家博物馆的实证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1):5-15,93.
m徐纯.文化载具:博物馆的演进脚步[M].[出版者不详],2008:170.
n张凌波.认知教育学视角下的博物馆课程开发[J].决策与信息,2020(1):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