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5-30 04:49王聪
唯实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科技人才

王聪

科技革新正在深刻影响并重塑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消费方式,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科技的应用场景和表達形式。近年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线上媒体消费、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自动化生产的进程,促使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两大战略的价值体现,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早在2013年就出台了关于文化科技融合的第一份专项规划。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增效提速,科技推动特色文化业态更加多元化,文化传承和保护方式更加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分析南京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未来路径,以更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繁荣南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深刻理解科技赋能文化产业范式革新的主要意义

随着新兴科技与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文化产品创新由单一的文化生产机构向大众协同创新转变。随着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文化产品的创新不再仅仅满足于基础技术和应用的迭代升级,而是更加重视为满足人们基本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应用场景+文化属性”深度融合创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率和用户规模的大幅攀升,互联网不断向垂直纵深领域延伸,专业细分领域的内容生产更为重要,文化内容的生产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专业生产机构,而是形成了大众创作、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局面。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展现创新创造潜力成为社会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产品内容因此呈现出“技术革新+文化内容”开放创造的特质。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敦煌诗巾”文化创意活动,通过提取解构敦煌文化中的细节元素,并与文创、动漫等多元数字创意相结合,鼓励大众DIY设计定制,形成无数个性化文化创意产品,促进千年敦煌文化走入大众生活。

文化信息传播从单向流动向双向互动和个性化传播转变。数字技术手段应用的成熟改变了过去文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由单向流动、方式单一向更加注重供求互动和个性化传播转变。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产品逐步从物质形态转变为数字形态,网络空间的互联互通为海量信息的立体化呈现提供了便捷手段,文化信息传播反馈机制更加完善,受众可以随时对传播者表达自身意愿和诉求,助推传播者不断作出相应调整以满足大众需求。网络时代的及时信息反馈机制,助推文化企业更加重视对接用户需求,通过建立用户需求数据库,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送信息。如今日头条资讯平台和抖音短视频平台之所以能够日吸引活跃用户近5亿,成功之处在于其充分利用个性化推荐引擎等技术,不断创新传播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有了全新的展示平台。

产业集聚方式由企业和项目集聚向多元生态功能圈转变。文化产业空间的集聚最早体现为企业的集聚,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德必文创园、深圳华侨城等各种文化产业园区,通过企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信息流动并带来溢出效应。为提高创新效率,以创新工厂、优客工厂等为主要形式的项目集聚模式开始出现,以众创空间为载体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项目,并从中遴选出具有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的项目,进一步加快了创新产出。随着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的兴起,“要素+业态”集聚模式的优势不断显现。通过在特定空间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生态功能圈,将新创意、新技术、新场景等各种资源要素和新兴业态聚合起来,实现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不同功能和业态的集聚发展。

二、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

近年来,南京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推动文化与科技多领域、多层次融合发展。在最新发布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强榜单中,南京位列第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南京数字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60%,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愈发深入。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围绕技术变革新方向和文化科技融合典型应用场景树立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风向标”。然而与兄弟城市相比,无论是文化产业发展整体规模还是龙头企业总体数量,南京都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和瓶颈性制约。

缺乏头部科技文化企业引领。从目前情况看,南京已经在文化科技新业态方面集聚了一批知名企业。但从整体上看,在国际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文化科技企业相对缺乏。同时,在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品矩阵,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从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情况看,虽然南京入选了第二批集聚类项目,但从第三、第四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数量来看,南京仅有1家企业(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选,与北京(10家)、杭州(4家)、广州(3家)、上海(2家)等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缺乏文化科技复合型专业人才支撑。人才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和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专业化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及复合型运营人才,尤其需要领军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文创运营人才、技术开发人才等。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涉及领域较多,不仅要加快文化科技类人才培养,更要培育和扶持行业领军人才。从调研情况看,南京从事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尤其是行业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同时,来自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的人才竞争,限制了南京文化科技产业的人才辐射效应和虹吸效应。

文化科技融合扶持政策供给不足。完善的政策扶持和文化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是文化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目前情况看,南京的政策和制度优势并不明显,虽然出台了《关于促进南京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但由于涉及部门较多,在政策落实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各部门、各区域之间文化科技资源配置缺乏组织优化,阻碍了文化科技企业和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科技赋能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积极培育文化科技龙头企业。一是积极实施文化科技型名企培育计划,针对不同类型文化科技企业实施分级分类扶持。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覆盖广度、激励深度,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高创新创业耐力;加速培育一批文化科技重点企业,尤其加大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潜在“独角兽”企业从培育孵化、融资、上市、人才引进等方面实施精准施策,打造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百亿级文化科技企业,引导带动一批新兴文化科技企业发展,打造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二是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文化科技企业发展。针对性解决好中小文化科技企业面临的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难、人才短缺等问题;放宽初创企业住所登记条件,简化股权激励登记流程,为文化科技企业融资提供高效便捷的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登记等服务。三是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放宽垄断行业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励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围绕大数据、5G+8K、AR/VR等最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通过平台企业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文化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

原创文化和硬核科技双轮驱动。一是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依托南京文化资源和创新科技优势,聚焦广播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娱乐、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扩展文化消费新空间;探索文化科技产品多渠道发布和多终端呈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在线文化会展、在线文化娱乐等优势产业;鼓励传统文化机构和数字文化企业合作,更好地向全社会开放数字文化资源。二是强化文化内容的原创能力。充分发挥南京古都文化、城墙文化、云锦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南京文化特色的IP,借助网络视频等数字平台,将产品的符号价值与城市形象、公益宣传、主题会展等相结合,不断提升数字文化内容的供给质量和传播范围。三是形成市场化创新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等要素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减少政策干预,不过分运用政策手段界定创新方向、设立创新门槛,鼓励依靠市场力量对创新活动进行取舍;在创新成果的展示对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要素配置等各环节充分释放市场潜能,发挥市场对创新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加大文化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正向放大效应。系统梳理目前全市文化科技企业的整体规模和投资状况,将分散的财政资金集中用于重点企业、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和初创型文化科技企业的发展。二是拓宽文化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文化科技企业通过债券、票据、信托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开展技术创新融资,优化税收减免、创新基金申请等政策;设立创新创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健全担保机构等商业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支持作用,以發展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注重引培高层次人才。一是集聚文化科技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勇于创新的本土新型企业家,引导本地企业家敢于突破现状,并针对时代趋势引入新理念、创造新模式;面向全球引进能够突破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化团队。二是注重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引培。建立多方协同、跨学科、一体化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等领域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开辟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着力培养文化与科技复合型人才;建立国际性创新人才交流、培养常态化机制,大幅度提高国际化创新人才比例。三是完善文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文化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双向兼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采取期权、股权、分红等方式不断完善文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启动资金、科研配套经费、安家补助、岗位津贴标准,完善户籍办理、家属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配套政策。

优化文化科技制度与服务供给。一是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以企业“痛点”、群众“槽点”、办事“堵点”作为重要突破点,运用大数据平台落实“秒审”“秒批”“秒办”工作机制,使企业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协调好文化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关系,从政策、管理、机制、税收、财政、金融、土地、人才、技术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和协同服务;从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出发,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制定重点区域、关键领域的配套规划和专项政策,切实做到短期目标与中长期计划相结合,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二是政府职能重在做“减法”。推进政府职能从“指令”向“指导”、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使其对创新活动的引导支持不错位、不越位,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三是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无论是原创文化内容保护还是科技成果创新,都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通过制定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多元参与、相互沟通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作者系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专家)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科技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