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的四重逻辑

2023-05-30 00:08单连春朱世迎
唯实 2023年4期
关键词:历史进程规律中华民族

单连春 朱世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新时代论断不是一句抽象的政治口号,而是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深刻理解中,建构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逻辑,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实践逻辑。正确理解和把握这四重逻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为什么是不可逆转的,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心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贡献力量。

一、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指引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理论逻辑

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的信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所作出的一般性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理论自信。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科学真理。真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也一定会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1]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它揭露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资产阶级运转的特殊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其中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2]。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理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真理性指导,因而能担负起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重任。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百年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必要准备”,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成就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了客观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辉煌成就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朝气蓬勃的体系保证和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更加扎实的物质条件、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条件”“前提”“基础”“保证”和“力量”,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发展趋势,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此,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行动指南,就一定能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进行了许多重大独创性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性发展,为我们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指导。现阶段,面对变动的世情、繁杂的国情、特殊的党情,我们党在这重要历史时刻,提出了“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3]。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成为我们改造世界的工具,增强战胜风险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历史进程“不可逆轉”的价值逻辑

价值观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坚定信仰、执着坚守和自觉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动力源泉。

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客观需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是永远进行时。我们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不管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一切努力奋斗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矛盾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源泉与驱动力,因此“必须善于在每个特定时机找出链条上的特殊环节,必须全力抓住这个环节,以便抓住整个链条并切实地准备过渡到下一个环节”[4]。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会不断解决各种矛盾,将矛盾转化为社会推动力,终将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

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意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牢牢依靠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永载史册的答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果没有广大老百姓参与其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人民群众是“不可逆转”这一发展进程的历史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最坚定的信仰者与践行者,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施政有常,益民为本。为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哪一发展阶段,都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牢记于心,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铭记于心,与人民群众真正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意愿是我们坚定自信、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价值导向。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论述了“四个自信”的来源:“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四个自信”说到底是来自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归根结底是为了一切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一切。为了实现广大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成千上万的革命前辈风雨沧桑、一往无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当今,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三、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遵循发展规律,是实现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历史逻辑

历史自信特指实践主体对自身历史以及由此扩展到对民族历史的坚定自信。客观规律就是指事物发展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深植于其政治先进性之中,建立在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之上,也是建立在遵循规律的历史自觉之上。

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则。宇宙万物发展变化都有其遵循的客观性规律,常言道:“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驱动力、主体和道路给出了很多新观点、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等新理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6]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主线展开艰苦探索,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人类社会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也将不断深入,并在规律指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人类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毛泽东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之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邓小平同志紧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难题,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能体现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体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上启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新判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都揭示了党的领导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最本质的规律,推进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并使社会主义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遵循党的执政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对执政党而言,能否牢牢把握执政规律是衡量一个执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执政规律,就是共产党执政后必须遵循的、反映党执政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正反两方面工作经验对比中对执政规律的认知更加清楚。毛泽东同志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邓小平同志作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的清醒警告,同时要求“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黨的二十大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建设在新时代的新特征和应采取的新举措,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简要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明确指出党的建设要始终遵循“三个务必”和“两个永远在路上”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走稳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然选择,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党永葆活力之间最本质的规律,这也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遵循党的执政规律,党成为长期执政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根本保障。

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实践逻辑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自信是指在真理的指导下,人类一定能够取得自身期待的结果,从而在主体实践中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在政治上站起来为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提供了前提。“站起来”更侧重于政治意义。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磨难,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如同马克思所说:“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7]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自新中国成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从未停歇。1956年,我国完成了公有制改造,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根本转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我国不但出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体制,还提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代表的基础理论和各项政策。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才能更好地站起来,才站得更加稳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向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

在经济上富起来为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提供了基础。“富起来”更倾向于经济发展。从历史使命层面来说,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最伟大的举措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突出的成就是经济持续增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改革开放浪潮在全国兴起,经济快速发展,政治逐步成熟,文化不断繁荣,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依照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顺利完成从“七五”到“十二五”整体规划。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华民族在“站起来”的前提下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初的3678.7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3858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2年的39874元。“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嶄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开始向下一个发展目标奋进。

在综合国力上强起来为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提供了保障。“强起来”主要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和高质量。“强起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有着历史必然性。首先,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完成“站起来”“富起来”历史性飞跃后,“强起来”就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其次,从社会矛盾变化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后,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及时处理好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中国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依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的幸福感显著增强;坚定绿色发展新理念,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大提高;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对腐败分子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逐步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等等。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险阻,为许多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难题找到了答案,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却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1).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4]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53-854.

[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1).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思想工作成就与经验研究”(2022ZTYJ01)、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习近平宣传思想工作论述中‘经典话语的特色及其魅力研究”(B220207029)的阶段性成果〕

(单连春: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世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历史进程规律中华民族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