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为党献策 聚力打造新型智库

2023-05-30 03:17陈海军
唯实 2023年4期
关键词:常州党校智库

陈海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这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常州市委党校顺应智库分层化、梯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找准功能定位,凸显比较优势,实行错位发展,围绕选题、机制、人才、应用四个关键词做文章,做到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努力成为改革发展决策的建言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一、坚持问题导向,供需精准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问题导向是智库的本质特征,善于敏锐地捕捉问题是提升智库质量、强化智库内容创新的第一步。常州市委党校坚持需求牵引,以“市情研究”为主战场,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重点、领导决策焦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策划选题,寻求决策需求和有效供给的精准对接。

领导点题。发挥党委重要部门的优势,抓住市级领导来校调研、讲课等时机,主动请其给党校提要求、压担子,圈定决策咨询研究题目,实现对策研究与领导决策的“无缝对接”。主动承接全市部委办局的重大委托课题,找准党校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委政府所需,发挥党校优势,让党校成为党委政府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的科学决策的“外脑”。依据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领域,明确党校智库研究定位和主攻方向,深耕细作、苦练内功,始终把党委需要、市情需要作为“为党献策”的重点方向。

学员带题。注重挖掘主体班学员这一“思想富矿”,在入学时就要求学员填报“三带来”材料(包括一堂最想听的课程、一个关注的难点问题、一个工作实践中思想理论的困惑问题),由教师从中梳理、筛选、审定若干有价值的选题。通过找准教师专业与学员关切的连接点,实现学术研究和实践优势的有机对接,确保决策咨询课题思考一线困惑,解答一线问题,提炼一线经验。制定出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研究的实施办法》,明确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目标任务、实施与激励措施等,有效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主动找题。定期走访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研究室,列席市委、市政府专项会议、重大活动,及时准确把握政策实施中所遇新情况、新问题,并据此编发决策咨询重点调研课题指南供参考,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咨询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大兴调查研究,走出党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完善“实践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进决策”的教研咨协同发展机制,避免理论研究的盲目性、空洞性。结合市有关部门重点任务和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先后策划《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以茅山老区为例》《大数据环境下常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中美经贸摩擦涉及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政策举措》等市情攻关课题,以“专、精、深”的目标要求推动党校课题研究质量持续提升。

二、实施课题带动,内外两端发力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党校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是关系智库生存发展的根本。常州市委党校优化决策咨询研究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内外两端同时发力,提高精品成果产出效率。

整合内部资源。为适应党校智库建设的专业化、常态化,成立常州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心、常州三杰研究中心,统筹协调全校智库研究工作。常州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心侧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常州三杰研究中心侧重红色文化、党建引领等领域,形成各有侧重、分工明确的格局。研究选题确定后,遵照“混合编队、精准发力”的原则,从各学科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项目组,对问题进行专家“会诊”,查找病因,开出良方,形成智慧合力,真正实现从“手工作坊”式的单打独斗向集成攻关转变。鼓励教师和学员开展合作研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常州的生动实践,组织学员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 长三角中轴枢纽”等专题开展蹲点式、“解剖麻雀”式深入调研,结合“奋力推进‘532发展战略 助力两湖创新区建设”“建设新能源之都”等主题开展学员论坛,进行学习研讨,并将研修成果分类整理、形成报告,实现教育培训和决策咨询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借力最强大脑。坚持开门办智库、开门搞研究,以课题指导、项目合作为重点,巧用高端学术资源,强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研究院以及江浙沪省(市)党校等高端院校的挂靠合作。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合作建立苏南社会现代化研究中心,共同进行课题研究。依托太湖湾科创带苏锡常干部教育联盟、苏南社会现代化研究中心、环太湖发展研究中心促进科研跨市横向合作。借助常州市党建研究中心、常州市道德讲堂发展中心等科研平台,实现市内横向科研资源协同共建。完善市内科研协作网络,加强与全市社科理论界、部委办局的对口联络和业务合作,展开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科研合作,以重大调研课题项目为纽带开展协同攻关,持续扩大党校智库“朋友圈”。

三、强化激励约束,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是智库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是党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决策咨询研究,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學科综合、专兼结合的科研队伍。常州市委党校始终把人才放在首要位置,创造条件招揽、储备、培养优秀人才,为智库建设积聚智力优势、提供智力支撑。

优化人才结构。为改变科研人员规模偏小、比例偏低,学术领军型人才不多、年龄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积极向市委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招引力度。近5年,通过参加全市“百万硕博常州行”“名校优才”等大型高校引才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十余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7名、教授1名、副教授2名,青年、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逐步加大,人才结构和质量显著改善。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借助外脑、借船出海,着眼于建设“大师资”队伍,集聚力量、集合资源、集中优势,注重吸纳校外相关专长的高端人才,聘任30余位来自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的专家教授为兼职研究员,形成“小机构、大网络”的用人格局。

强化激励约束。为激发教师将决策咨询研究融入职业规划,出台《专业技术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把决策咨询研究与岗位考核、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挂钩。为鼓励教师多出决策咨询成果,规定凡被采用的优秀调研成果和决策咨询报告,国家级每篇奖励2万元,省部级每篇奖励5000元,市厅级每篇奖励2000元,得到相关领导批示的按200%上浮。制定出台《“名师名家名士”评选及认定办法》,对于评选对象及名额、评选条件、评选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对被评为“名师名家名士”的教师,一次性给予6000元奖励。持续完善《科研管理办法》,设置科研成果奖,以成果奖励、资助等方式助推教研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加强培养锻炼。为提高教师决策咨询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智库人才视野、问题敏感度、政策理解度、科学研究方法和策论写作技巧等进行专门培训。分批选派骨干教师赴英国、德国、俄罗斯、芬兰等国开展学术交流,到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党政机关以及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实践锻炼,全校半数以上教师有外出访学或锻炼经历。此外,创设“读经典·悟正见”求是读书论坛、“实事讲坛”,组织“致知·行远”基层调研行动,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议,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校内教师著作入选《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学术论文入选“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中国”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五届中国廉政研究论坛、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等高层次论坛。

四、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决策影响

智库的价值在于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除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外,还在于服务社会需求、引领舆论思潮。为实现决策咨询成果效益的最大化,常州市委党校强化供给侧改革,致力于打造多层次的智库产品,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播智库声音,将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和决策者能够理解和使用的信息。

打造拳头产品。秉持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原则,创办内参《决策建议直通车》,刊载原创性的决策咨询报告,直送市领导案头。2017年至今,连续报送51期决策建议直通车,《打响“龙城店小二”金字招牌》《创新网络化社会治理 塑造管理明星城市新亮点》《对我市推进实体企业降成本的调研与建议》等24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市领导批示并转化为政策举措。连续14年出版发行《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围绕全市年度重点工作,分设综合研究、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政治文明等具体模块,聚焦各领域市情市况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常州市委党校每年将蓝皮书相应成果报送常州各部委办局及省内外相关研究机构,获得中央党校《党校工作通讯》、中国江苏网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已成为决策咨询的标志性品牌和拳头产品。

举办高层论坛。为避免决策咨询成果被束之高阁,通过举办成果发布会、研讨会等方式,加大重大研究成果宣傳力度。先后举办长三角地区社会现代化高层论坛、环太湖发展研究中心年会、常州改革发展论坛、全市党校系统专题理论研讨会等学术论坛,汇聚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政府部门各方智慧,有力提升了影响力和美誉度。组织教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议题,对“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等重要内容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在《学习时报》《唯实》《江苏党校报》等党报党刊发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推进媒体融合。为弥补决策咨询成果单一化发布途径的短板,常州市委党校与《常州日报》理论版共同创设“党报宣讲台”金牌栏目,在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党的二十大等重大节点,强化与常州广播电视台、《常州日报》的合作联动,借力主流媒体权威、有效的传播平台优势,探索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将智库观点打造成“广而告之”的思想产品。多位教师成为常州电视台评论员、常州电台《社会科学百家谈》特邀嘉宾、《常州日报》评论部兼职评论员,常态化开展深度剖析、政策解读、科学建言等,做到在关键节点、重要时刻,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字,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智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持续放大党校智库社会影响力。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常州党校智库
常州的早晨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微智库
微智库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