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3-05-30 22:24秦凤凤
关键词:数字经济机理文化产业

秦凤凤

【摘  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既对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文化产业的消费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文化强国以及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撑,是新时代中国“强起来”的文化使命。论文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面系统梳理了數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且围绕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塑造数字化的人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机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3-0151-03

1 引言

近年来,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获得了崛起的机会。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对传统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以后的一种主要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的特点,数字化的知识及信息是其主要生产要素,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是其主要的载体,信息通信技术是其主要工具手段,在此基础上,社会生产效率也呈现出指数式的增长。自1996年,Don Tapscott首次正式提出“数字经济”[1]这一概念,发展到今天,将数字经济作为新增长点驱动经济增长已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也成为大国战略和优先方向。《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全世界中的47个主要的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迅速增长,达到了38.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0%。

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2016年的G20峰会,中国政府提出了“数字经济”合作倡议;同年10月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国务院在2018年制定了《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我国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国务院在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实际上正在逐步由“跟跑者”到“并跑者”甚至“领跑者”的转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其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中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在2021年达到了45.5万亿元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达到39.8%。很明显,数字经济已经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并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

然而,当前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于农业、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对于代表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产业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强国的价值目标越来越清晰,通过数字经济快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新时代中国“强起来”的文化使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有16个行业呈现出明显的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特征,2021年,这些行业实现了3.96万亿元的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8.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了20.5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从2020年提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再到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的“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在此背景下,深入地研究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字经济是通过何种机理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呢?又有哪些实现路径?基于此,本文展开研究。

2 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引入,文化产业不仅在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也在产品的种类、服务个性化、智能化、体验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也就是实现了产品供给数量的增加、种类的丰富、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市场的供需匹配度。此外,数字经济还在不断地重构着文化产业链形态,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文化产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本文借鉴陆建栖和任文龙[2]、祝合良和王春娟[3]以及Bustamante E[4]等的相关研究,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3个层面开展理论分析,系统梳理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2.1 微观层面

从微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降低供给和需求的错配度,进而提高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生产可能性边界指的是在生产要素以及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社会在产品组合中生产出的最大可能。根据这一定义可知,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加大经济社会的产品供给一共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改善生产要素的投入,另一个是提高生产技术。数字经济时代中,数据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被单独列出,并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数据要素有着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无法比拟的优点,不仅可复制、可共享、可无限供给,而且不受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制约,彻底突破了传统要素对生产活动的制约。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纳入市场机制。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范畴被明确纳入国家层面,并且与传统生产要素并列,为数据要素指明了在生产价值中发挥作用的方向。当数据要素被引入文化企业的生产函数时,文化企业的产品生产将会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限制。此外,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资本、人才、土地、技术以及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再受时间、空间及资源环境的束缚。总而言之,随着数据要素的使用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企业的生产体系将会重建,产品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会较大程度地得到拓展,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种类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元。 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网络平台等的出现和普及,可以有效地降低供给和需求的错配所导致的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文化产品同其他产业的产品相比,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也会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需求更加具有个性化特征[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中的作用不断提升,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了5.2万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为4.56%。然而,尽管如此,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生产资源错配、产品供需错配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文化产品的供给无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实际需求。基于网络平台和数据资源要素的数字经济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数字技术利用大量数据资源实现精准的信息匹配,把一些零散、个性化、碎片化的信息重新整合起来,最大化地降低供给和需求两侧的信息不对称[6]。利用数字化手段,文化企业就能够在产品和需求之间建立完善的传播与反馈机制,精准地抓取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进而构建更加符合需求的供给体系,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尽可能地减少供需不匹配导致的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2 中观层面

从中观层面看,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塑了文化产业链,对传统的文化商业模式产生了改变,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并且加快了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数字技术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这种改变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等要素进入更加优质的文化产业领域,并实现文化产业链的创新和重构,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数据渗透的沉浸式文化产业链、平台与科技互动的文化产业链以及内容技术融合的文化产业链等这些新兴的文化产业链模式彻底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传播、盈利等传统模式,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7]。在推动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方面,数字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拓展了文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激发了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领域,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产品供给。如应用直播、弹幕等实时互动技术,各大视频网站平台也不再是“视频产品制作-传播-制作”的单一链条,而是实现了跨行业渗透融合,成为带有文化和社交双重属性的服务型平台,这进一步提高了文化服务业态的比重,优化了文化产业的结构,推动生产要素向具有更高价值的上下游产业链转移[8]。总的来说,文化产业链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数字技术的应用、网络平台的专业运营都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升级,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2.3 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不仅提高了文化产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了宏观调控的效能,也为文化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今天的世界,各国越来越把文化软实力作为竞争的核心。因此,作为文化软实力象征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迈向新时代的征程中,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9]。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政策进行引导扶持,如税收补贴、市场规范、人才引进等,并对文化产业实施全方面的宏观调控。总体而言,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缺少针对性,许多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政府在调控中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选择方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从眼前的因果思维模式,开始转向大数据思维模式[10]。借助数字技术,政府能够对市场数据进行更加精确的整理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这大大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切实解决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境,也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3 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

3.1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

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属于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包含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通信技术,也包含基于以上技术形成的各种数字化的平台。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必须以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保障,应继续在网络、数据中心、5G基站等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加强APP和小程序等一系列移动互联网端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文化产业“云、网、端”基础设施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环境。此外,还必须积极打造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促进主体间的相互协作,更加充分地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的效率和价值[11]。

3.2 向数字化转型,打造文化产品的优质供给

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它的运作方式主要是进行内容產出,因此具有知识性和原创性的特点,优质的内容供给是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12]。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积淀下了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依靠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实施“文化+”“数字+”战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发展,提供内容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是构建起完整的数字文化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一方面是充分地探索现存的文化资源,借助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对文化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形成动漫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等新产业形态,打造拥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原创IP。另一方面是促进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使用,丰富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呈现方式。例如,“数字故宫”“数字敦煌”,运用AR、VR等技术,创新性地打造出一种“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文化产品,在数字文化产业内容创意方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3.3 强化数字人才培养,塑造数字化的人才体系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技术人才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专业的数字技术人才较为短缺[13]。因此,必须构建起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数字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充分利用政府、文化企业、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平台,形成人才培育的长效发展机制。二是要注重人才引进,提高对数字化人才的补贴力度,吸引全球的数字化人才,优化人才引进制度,形成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

4 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文化产业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具有强大的社会效益。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既对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又对文化产业的消费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把原本单一、独立的文化产品供需结构体系转变成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的网状结构体系,使得文化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得以拓展,在更大范围上实现了规模经济。将来,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的不断融合,必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Tapscott D.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96.

【2】陆建栖,任文龙.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南京社会科学,2022(05):142-151.

【3】祝合良,王春娟.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理与路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05):2-10.

【4】Bustamante 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digital age: some provisional conclusions[J].Media, culture & society,2004,26(6):803-820.

【5】洪濤,毛中根.文化消费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一个提升路径[J].改革,2016(01):105-112.

【6】范周.数字经济变革中的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01):50-56.

【7】徐紫东,刘怡君.数字经济背景下文化产业链的构建与创新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11):159-162+199.

【8】车树林,王琼.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22(01):114-125+192.

【9】范玉刚.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担当[J].东岳论丛,2021,42(05):5-13+191+2.

【10】杨厅,吴香林.数字经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发展,2021,21(06):71-74.

【11】何大安,杨益均.大数据时代政府宏观调控的思维模式[J].学术月刊,2018,50(05):68-77.

【12】董史烈,任成金.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改进路径[J].中华文化论坛,2021(03):143-154+160.

【13】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1(08):4-34+204.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机理文化产业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