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娃儿,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呀?”小时候,每当 家人问到这个问题时,天真无邪的我总是爽口答道:“我要当科学家。”孩提时期,有过很多缤纷多彩的梦想,譬如长大后想开一家小卖铺,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吃零食;想成为一名模特,因为可以穿很多好看的衣服……出生于农村的我甚至不清楚梦想的含义。至于为什么要当科学家呢,我想或许是因为孩童印象里觉得科学家很伟大。
大学毕业后,不满23岁的我一脸迷茫,在求职路上跌跌撞撞,最后选择进入一家辅导机构做语文教师。起初,我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自认为文笔不错且喜欢小孩子,所以就选择先从事教育行业。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面对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面容和求知若渴的眼睛时,我仿佛不知疲倦,充满了无穷的能量,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感。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交流,陪伴他们成长,将我的所学所得分享给他们。于是,我逐渐朝着教师的职业方向去靠拢。其中,一件小事坚定了我的理想方向。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在试听课后,非常想继续学习。无奈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最终孩子没能如愿。我至今都记得当时的情景,那个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里,透露出对知识的向往。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并激励我朝着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奋进,愿景是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都能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于是,我开始正式踏上教师的逐梦之旅。
成为教师的第一步,就是要拥有教师资格证。2012年由于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我之前考过的单科成绩无效。2013年,我重新报考了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科目有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语文学科知識和综合能力。笔试通过后,面试环节需要试讲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由于之前没有上过中学语文课,所以对一些正式上课的情景不够熟悉。加之面试点比较远,一大早我就出发了,经过一路颠簸,我晕车严重,所以第一次面试以失败告终。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虽然我有一些心理准备,但还是很难过。因为这意味着实现我的教师梦又晚了一年。我告诉自己不能气馁,追梦路上总有诸多险阻,当作对自己的磨炼就好了。我再一次重整旗鼓,开始沉下心来,一本一本地啃教材,一篇一篇地手写教案,逐篇背、逐字记,再一遍遍对着镜子练习,从教姿教态、语气语速到内容连贯等。经过刻苦训练,我已经胸有成竹了。第二次面试完后,我看到考官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知道我行了。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拿到教师资格证后,还需要具备二级甲等普通话证书。在大学时,因为没太上心,只考了二级乙等普通话证,距离二甲仅差0.3分。我一边悔恨自己曾经的不努力,一边重新准备普通话的考试。因为方言口音比较重,加之“l”和“r”区分不开,我需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我对着普通话试题训练,跟着视频学习标准发音,背了很多范文,最终顺利考到二级甲等普通话证书。
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后,意味着我有资格考教师编制了。但考编之路才真正开始,我留意各种与考试相关的信息,买了教育相关的书籍,用心准备笔试。或许由于之前准备考试,知识体系已经建立,再次复习相关的知识轻车熟路。等到山东省聊城市直单位招考信息出来,我报考了聊城幼儿师范学校,经过笔试,我进入面试行列。我报考的岗位仅招一人,我的笔试成绩是第三名,这意味着我面试必须要领先前两名,才有可能反超。当时,我的心情真是又兴奋又忐忑。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世界上没有白吃的苦,每一步都是梦想的奠基。多年的备考生涯,丰富了我的知识信息;作文授课和教师资格面试的经验积累,锻炼了我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之我喜欢阅读,常年保持写作的习惯,在面试环节,我讲课流畅完整,自信从容应答,最终面试成绩第一名,总成绩第一名。我成功逆袭,成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
有人曾说,梦想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拿来实现的。而是它就在远远的地方,一直提醒我们努力,可以去变成更好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享受每一刻,享受还有梦想去实现的当下。我现在回想曾经的这些历程,逐梦的过程很煎熬,但也很充实。因为有梦想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那些看不见光亮的黑夜里,在那些看不到希望近乎绝望的岁月里,我除了像一个战士一般,孤独而倔强地行走,别无选择。在那些最艰难的时刻,我只是一直走着,等那些星星之光如萤火虫般点亮起来。
生命很长,何时上路都来得及,重要的是,为梦想而奔跑,无比轻盈。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