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芳
摘要:人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品质,对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基于当前的教育背景,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能力;思维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倾听、善于倾听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认真倾听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走神。思维能力是指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堂中可以随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学思路一起思考。这两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教师通过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接下来,首先介绍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积极意义,然后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最后就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方法策略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1.1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率,如果每个学生都认真听讲,教师就不需要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去维护课堂秩序,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如果课堂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不善倾听,那么这部分学生有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都不认真听讲。所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能够减少教师维护课堂纪律的时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不但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忽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训练
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知,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思想观念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经常忽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倾听了多少,接受了多少,教师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及教学安排。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部分教师只关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倾听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做到了不捣乱、不说话,并未真正做到认真倾听,甚至只是无效倾听。
2.2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据调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通过具体的措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缺乏自己的理解,教师总是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生,以教师的观点代表学生的观点。一方面,教师主观认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与教师的联系较少,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参与程度较低。
2.3不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由于家庭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等,学生在个体能力上存在差异是非常正常的。然而,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实施一对多的教学,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进而导致教学没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效率低,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没有多大的意义。部分教师虽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学生个体上的差异,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往往被多种因素影响,进而导致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倾听教育和思维拓展教学也难以顺利进行,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佳。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多数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将大部分教学精力放在知识点的教学上,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知识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知识学习只是被动地进行知识记忆,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3 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3.1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策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导入环节,采用情境导入,或者图片游戏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集中注意力,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让学生思考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会如何安排。另一方面,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微视频教学、情境活动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微视频教学,用丰富有趣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教学的方式也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视频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思考知识,加深自己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了人际交往及合作讨论的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然后加以引导。通过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想法或观点的欲望。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要认真对待,充分肯定学生勇于表达的行为,给予学生正向、客观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善于思考,并且愿意表达出来,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展开教学活动。
3.3设置单独的思考讨论环节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教师要设置单独的思考讨论活动环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抽取一部分课堂时间作为学生自主思考的环节,在学习完相关知识后,教师针对该知识点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然后学生可以自行思考并讨论,可以自己查阅资料,也可以和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同时也可以向教师求助等。
3.4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倾听能力培养,教师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具体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有效倾听的能力,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读全文,在通读全文的时候请学生认真倾听并提取关键内容和关键表述。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帮助学生在教师讲授的内容中迅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和关键的内容。
3.5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倾听训练
通过对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可知,对于部分自控能力较差且课堂上专注力较低的学生,其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不具备倾听能力的,而这也是限制这部分学生倾听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此现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并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辅助性的倾听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视听环境中提升倾听能力。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专注力,进而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深化对于阅读内容的思考。
例如,教师在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大自然中美丽壮阔的日出景象,并抛出问题让学生针对此情此景进行想象,逐步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引导。通过这种教学引导方式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课程教学主题的思考,同时改善课堂上的倾听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
3.6创设诵读情境,深化诗歌教学
古诗词作为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不但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情感内涵,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感知到韵律的美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及想象能力。通过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融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诗歌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古诗的美。在学生倾听结束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古诗词在情感方面是较为强烈的,但是在表达中却较为含蓄,因此在具体的倾听与朗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相关的景象,并对古诗词的情感内涵进行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古诗词朗诵,在听觉上刺激学生,使学生将自己带入古人离别的场景之中。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对诗词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明确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积极意义及必要性。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忽视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认识到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少、讨论活动少。最后,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策略,通过情境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在课堂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置单独的思考环节,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通过提取教学关键内容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宁.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9):42-44.
[2]郭婷婷.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J].中外企业家,2020(5):205.
[3]王缦.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应变能力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8(26):66-67.
[4]吳益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8(16):32-33.
[5]王莉.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的培养[J].家长,2022(32):180-182.
[6]徐燕.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的培养[J].家长,2022(25):183-185.
[7]马光裕.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J].新课程,2022(24):174-175.
[8]周宇.浅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J].考试周刊,2022(18):46-49.
[9]徐金菊.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与深思品质[J].智力,2022(13):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