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芳 李大美
【教材分析】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中外经典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童话故事。其中《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作品。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写王葆从小爱听宝葫芦的故事,希望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在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并能激发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
【设计思路】
教学时,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安排学习任务。先聚焦“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这个核心问题,在探明原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王葆的人物形象。然后聚焦宝葫芦的故事,根据奶奶讲的相关故事情景以及课文结尾的空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教学时充分发挥童话类文本的特点,组织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的人物形象。最后拓展原书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感受宝葫芦故事的奇妙。
2.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3.根据童话特点,寻找故事空白点,发挥想象,围绕“奇妙”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重点】
1.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2.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上文,感知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18个同学关注到了“王葆为什么想得到宝葫芦”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边学习课文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师:要想探究原因,首先得了解王葆,通过第1~14自然段的學习,谁来介绍一下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小时候的王葆天真活泼。
生:王葆淘气顽皮。
生:王葆特别爱听故事。
师:是啊,王葆因为爱听奶奶讲故事,所以每次剪指甲和洗脚的时候都和奶奶讲条件。(出示“王葆洗脚”和“剪指甲”的句段)我们再来读一读。
【教学意图: 学贵有疑,课堂从问题开始。先梳理第一课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再将问题聚焦,着力解决“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同时,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初步感知王葆的人物形象。】
板块二 精读课文,
探寻故事的奇妙
师:王葆爱听故事,尤其爱听奶奶讲故事,从他很小的时候,一直听到了十来岁。到底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奇妙故事呢?让我们默读第15~17自然段,去文中找找答案吧。(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生:张三劈面撞见了神仙,神仙给了张三一个宝葫芦,张三想要一个水蜜桃,结果就得到了一个水蜜桃。
师:你说得很清楚,首先讲了张三是怎么得到宝葫芦的,然后讲张三得到宝葫芦以后实现了什么愿望。像他这样,我们继续汇报。
生:李四游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他想要一条大花狗,结果果然得到了一条大花狗。
生:王五听奶奶的话就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生:赵六掘地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师:同学们,我们仔细来观察这个表格,先竖着看,你们看第一栏,这些人的名字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出示)
奶奶讲的故事
生:这些人的名字后面都有数字。
师:这些数字有规律吗?
生:有,三、四、五、六,按着顺序排列的。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如果奶奶接着往下讲,你们猜猜看,会讲谁的故事?
生:可能是刘七。
师:你姓什么?
生:孙。
师:那有可能就是孙八。同学们,奶奶讲的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奶奶随意起的名字,因为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我们继续观察表格,请看第二列。他们怎么得到宝葫芦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奇妙的地方吗?
生:我发现张三劈面就能撞见神仙,神仙就给他一个宝葫芦,很神奇。
师:为什么?
生: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撞见神仙。
师: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奇妙之处,就是要把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变成现实。还有哪些奇妙的地方?
生:我觉得都很奇妙,特别是王五听奶奶的话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想想都觉得神奇。要是我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那该多好啊。
师:是啊,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在很偶然的机会得到宝葫芦。
师:再来看看表格里面他们实现的愿望,奇妙吗?
生:奇妙,要什么有什么。
生:我也觉得很奇妙,可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课文中不写王五和赵六实现了什么愿望呢?
师:是啊,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作者故意不写是想让我们自己去思考。
师: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语文书上已经有提示了。请大家默读第16~17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生:一得到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生:我找到了这一句:“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师:根据这两句话的提示,请你们大胆预测一下,王五和赵六会实现什么愿望?
生:我预测王五想考试得到100分。
师:你很会联系实际,还抓住了王五的身份去预测,不错。
生:我预测王五想要买一个自己想要的玩具。
师:我猜这个王五有可能就是你吧。那赵六呢?赵六在掘地,他会实现什么愿望呢?
生:赵六的愿望是自己的庄稼大丰收。
师:嗯,这个愿望很实在。总而言之,他们得到宝葫芦以后都过上了好日子。
师:我们继续观察表格。这次请你们横着观察,说说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每一栏都在讲一个人的故事。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结合书上的内容来分析,(出示第15自然段)奶奶讲的故事很简单,几乎都是一句话一个故事。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紧密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通过引导学生文本探究阅读,用表格的形式梳理故事内容,同时指导学生横、竖对比观察表格,一步步探寻奶奶所讲故事中的奇妙。】
板块三 发挥想象,
创编故事的奇妙
1.探寻创编故事的方法
师:老师班上有一个叫小梦的孩子,她被奶奶讲的故事吸引住了,也想来讲一讲。(播放录音:从前有个人叫张三,有一天,他在路上撞见了一個神仙,神仙给了他一个宝葫芦,他想吃水蜜桃,宝葫芦就给了他一盘水蜜桃。)
师:同学们,小梦讲的故事奇妙吗?
(生摇头)
师:她是按照奶奶讲的内容讲的啊,为什么不奇妙呢?
生:她讲得不是很具体,过程没有讲清楚。
师:想要故事更奇妙,就需要我们添加丰富的想象,丰富故事的情节,也就是创编故事。
师:怎么创编故事,我们来看看课后练习题二是怎样说的。(出示课后练习题二)
生:要在已有内容上创编故事。
(师板贴:借助已有内容)
师:(出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故事内容)大家看,这些就是故事的已有内容,我们以张三的故事为例,大家想一想如何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生:我认为应该补充一些故事情节,比如张三在哪里撞见了神仙。
师:还有哪些情节需要补充?
生:神仙为什么给他宝葫芦。
生:宝葫芦是怎样帮助张三实现愿望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张三的思维导图)
师:拟定好了思维导图,再去补充故事情节,故事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现在请你们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试着补充故事情节,完成思维导图。
(师出示学习任务一。板贴:拟定思维导图。)
生:我选择的是赵六。我补充的是:赵六在哪里掘地,掘地的时候宝葫芦是怎么出现的,赵六的愿望是什么,宝葫芦又是怎样帮助赵六实现愿望的。
师:大家看看他补充的情节里面哪些内容可以创编得更奇妙。
生:我觉得可以把赵六怎么得到宝葫芦想得更奇妙。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可以想象赵六在掘地的时候,一不小心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还冒着金色的光芒,不一会儿,就化身成了一个宝葫芦。
师:嗯,这样想象很神奇,那老师在这个地方做一个标注。
师:同学们对照自己的思维导图,思考哪些情节可以再创编得更奇妙。 (板贴:丰富故事情节、体现奇妙之处)
2.根据方法自主创编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自己构思的思维导图来讲讲这个故事。请看——(师出示学习任务二。生自主练习讲故事。)
生:我要为大家讲一讲赵六的故事。有一天,勤奋的农夫赵六到地里翻地。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地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他坐到大树底下,一边擦汗,一边想:“如果挖出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了他的手心上。
师:请同学们根据评价表的内容评一评。(出示评价表)
生:我认为他可以得四颗星。
师:哪些地方还需要加油呢?
生:我觉得他的故事不是很奇妙,要是能把宝葫芦怎么帮助赵六实现愿望写得再奇妙一点就更有趣了。
师:你能试着把这个情节再创编一下吗?
生:我会这样想:宝葫芦嘴里念叨着咒语,只见几道金光闪现,大元宝就从天而降,“刷”地一下就落到了赵六的怀抱中。
师:大家说说,这样是不是更奇妙了。我们课后可以继续创编,争取让故事更加奇妙有趣。
【教学意图: 本环节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二的练习安排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编故事。在指导方法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拟定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构思已有内容中的补充情节,然后在情节中去探寻奇妙之处,最后引导学生带着方法自主创编,整个过程做到了教、学、评一致。】
板块四 回顾问题,
猜想故事的奇妙
师:通过学习,现在你们明白王葆为什么想要一个宝葫芦了吗?
生:因为他被奶奶讲的故事吸引了。故事中的宝葫芦奇妙无比,所以他也想拥有宝葫芦。
师:一直到王葆长大,得到宝葫芦的愿望依然很强烈。(出示:王葆还因为什么原因想要得到宝葫芦?默读课文第19~21自然段,用“ ”画出相关语句。)
生:王葆想要用宝葫芦解决他数学上的难题。
生:王葆自己种的向日葵长得不好,他想要宝葫芦重新帮他种植向日葵。
生:王葆和科学小组闹翻了,他想要宝葫芦帮他解决。
师:我们来看看宝葫芦到底是怎样帮助王葆解决麻烦的。(观看动画视频)
师:看了这段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王葆什么事情都想依靠宝葫芦。
生:王葆连最简单的事情都不想亲力亲为。
师:是啊,王葆一遇到困难就想找宝葫芦来帮忙,这就叫不劳而获。
师:这篇课文只是原著中的开头部分,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结尾是怎样的。(出示《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结尾)
师:看了故事结尾,你有什么疑惑呢?
生:如此神奇的宝葫芦,王葆为什么会放弃?
师:长大后的王葆越来越觉得依靠宝葫芦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要想知道原因,请你们课后阅读这本《宝葫芦的秘密》。
【教学意图:回到开课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王葆还有什么原因想得到宝葫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猜想预测、观看电影片段等方式再次感受故事的奇妙,进一步加深对王葆的认识。】
板块五 阅读原著,
体验故事的奇妙
师:这本书的作者张天翼爷爷可会编故事了。你们看,在他创编的故事中,我们认识了爱听故事的王葆,还认识了会讲故事的奶奶,在奶奶讲的故事中我们又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奇妙故事。这样,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就是这篇课文最奇妙的地方。课后大家还可以读一读张天翼爷爷的其他童话作品。
师:老师还给大家布置了课后作业,根据今天学到的方法继续创编故事。
【教学意图: 最后拓展原书故事內容,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课堂总结中梳理出这篇童话最奇妙之处: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同时通过分析宝葫芦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激发学生从一篇童话到一本童话再到一类童话的阅读兴趣。最后在作业的设计中融入创编故事的练习,有效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总评】
要说刘老师执教的《宝葫芦的秘密》一课,就要从“奇妙”这个词说起。奇妙有两种解释:一指稀奇、神奇、美妙,我们跟随刘老师的课,充分感受到了童话的这个特点。二指奇特、精彩,而刘老师今天的课也真是这样,所以,这是一堂奇妙的课。奇妙在哪些方面呢?
奇妙之一:解读教材观整体
上课之前,刘老师熟悉学生,上了一节预备课,她带领学生从这个单元的单元页开始,浏览了整个单元,让学生对这个单元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对这个单元的学习产生了期待,这就是单元导读课。这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做好这个环节,刘老师在备课之初解读教材时,肯定做到了观整体。这个整体,不仅仅是整个单元,还有学生从一年级开始的整个学习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外经典童话”,而童话单元并不是首次出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就编排了一个童话世界的主题单元,那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而本单元就是在学生感受童话丰富想象的基础上感受童话的奇妙。教学时,刘老师还用上了“预测”,这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策略单元学习的阅读策略。她让学生预测“王葆可能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希望宝葫芦帮忙”,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可见,刘老师解读教材是通透的,不仅做到了左右兼顾,还做到了前瞻后连,这是教师需要具备的整体教学意识。
奇妙之二:语文要素真落实
在单元页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单元关于阅读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这个语文要素需要通过后面的三篇文章具体去落实,而《宝葫芦的秘密》课后安排了这样的习题:“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选做题:“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宝葫芦的秘密》。”教学时,刘老师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安排学习任务。首先聚焦“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这个核心问题,在探明原因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了解王葆的人物形象。然后聚焦“宝葫芦的故事”,根据奶奶讲的相关故事情节以及课文中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创编故事。教学时充分发挥童话类文本的特点,组织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的人物形象。最后,刘老师拓展原书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整堂课,刘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感受到了童话的奇妙,体会了王葆这个人物形象。这就真正落实了“感受童话的奇妙,感受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的语文要素。这也为表达要素“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生从这一课学到创编故事的方法,也能很好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奇妙之三:以生为本有方法
听了刘老师的课,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她的生本意识很强。课堂上,她没有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强加于学生,而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一步步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第一个问题是“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学生通过课文梳理出王葆的人物形象。然后给出一个表格支架,让学生填表格,横竖对比观察表格:先竖着看,名字从张三到赵六,又让读者自然而然往下取名。后面是获得宝葫芦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在创编故事这个环节,刘老师先给学生出示幻灯片,和学生一起讨论要补充怎样的情节才能更奇妙,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再根据这个思维导图去编故事。有了这张思维导图,学生带着方法自主创编就会轻松自如,而且编出来的故事也是非常奇妙的。
奇妙之四:一篇一本到一类
这篇课文节选自作家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开头部分,在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刘老师让学生观看《宝葫芦的秘密》电影片段,阅读原著结尾部分,这样学生就会知道,通过宝葫芦会得到很多东西,但是这给王葆带来的并不是幸福,而是很多的烦恼,我们不能做这样不劳而获的事情。这部分教学,刘老师教给学生阅读童话的策略,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鼓励学生阅读作家更多的童话。这就是教材中单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能从一篇到一本,再到一类。
奇妙之五:板书设计有特色
本课的板书,简洁美观又很独特。开始,黑板上除了题目便只有“王葆”“奶奶”“奇妙”这几个词,这几个词看似很简单,但却是本课的关键词。从本课内容看,故事主人公就是王葆和奶奶,而本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和创编奇妙的故事。因此,这三个词就准确点明了本课的要点。刘老师将它们竖着写,最后通过总结这本书就是故事中套着故事,接着再把这三个词语画上三个宝葫芦。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三笔,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都眼前一亮,不由得来上一句:这真是“奇妙”的板书!
刘老师运用奇妙的故事,通过“奇妙”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奇妙的童话,创编出了奇妙的故事。纵观整堂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辽宁小学/重庆市奉节县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