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琦
摘 要: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汽车高分子材料》为例,对课程改革前后两届学生的课程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OBE课程改革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达成度考核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后续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关键词:《汽车高分子材料》;课程改革;达成度;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69
0 引言
工程教育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目标为导向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汽车高分子材料》是本校材料学院围绕汽车产业特色所开设的针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作为核心课程,更需要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教育理念对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探索。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课程主要任务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工程的基本原理,对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和加工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正确的表达、清楚的认识,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并得到有效结论。尤其是针对高分子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使用。
传统的依靠“一考定胜负”的成績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衡量学习成果。同时也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及时发现并迅速进行反馈改进,对于后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帮助。这些传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与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相违背。
因此,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是迫切且必需的。
本文以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汽车高分子材料》课程为例,对2015-2016学年及2020-2021学年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中,2015-2016的授课模式为传统的授课模式(后文记为“传统模式”),2020-2021是采用OBE方式改革后的授课模式(后文记为“OBE模式”)。为对比两种模式对于课程教学的影响,采用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分析模式,重新对2015-2016的课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总评成绩的比对,对课程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进行思考。
1 课程考核内容
通过与对传统授课模式考核内容进行对比,思考“OBE模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教学质量的影响。
1.1 “传统模式”考核内容
“传统模式”考核项目主要由卷面考试、到课率、作业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比为最终成绩的70%。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掌握情况、综合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
到课率占最终成绩的12%。“传统模式”下对学生的到课情况进行评价,通过点名等方式对学生到课率进行考核并作为平时分重要的一部分组成。
作业部分占最总成绩的18%。多次作业进行综合之后取平均分。
1.2 “OBE模式”考核内容
依据OBE理念,《汽车高分子材料》课程改后包含三项课程目标,分别为有以下几点:
(1)掌握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橡胶、纤维、涂料及胶黏剂等材料的结构、性能。
(2)在掌握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了解通用塑料、工程塑料、橡胶、纤维、涂料及胶黏剂等材料的加工成型及改性,并能够根据零件的要求选定合适的材料。
(3)通过论文报告、PPT分组课堂演讲、师生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OBE模式”考核项目主要由卷面考试、小组课堂演讲、作业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比与“传统模式”的占比相同,占最终成绩的70%。考核内容也基本与“传统模式”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相同,不同之处,考核内容加大了汽车高分子材料应用部分比例,对课程目标1及2进行支撑。
小组课堂演讲占最终成绩的15%。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献查阅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及PPT汇报的展示方式,考查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对课程目标3进行支撑。
作业占最终成绩的15%,作业1、2为多次作业,占比分别为5%、2%,成绩综合后取平均分;作业3为小论文撰写,占比为8%。通过日常作业1、作业2,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3考察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汇总归纳能力。对课程目标1、2进行支撑。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种模式考核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虽然试卷的考核评分权重相同,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OBE模式”去除学生到课率的考核部分,把到课作为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必备要素,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一种行为表现。“OBE模式”的考核内容里,平时分考核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和综合能力上,主要包括小组课堂演讲以及小论文的撰写。
小组课堂演讲考核模式的增加,除了要求学生对课程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外,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归纳总结到PPT的制作、课堂演讲,“自己做自己讲”的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力,能够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小论文的考核目的则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与汽车相关的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专业学习更深层面的思考;另外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良好途径之一。
2 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对比
上一节对比了改革前后的考核内容,本节对改革前后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比较。
2.1 “传统模式”考核评价方法
“传统模式”的考核评价方法较为简单,分为两个部分,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到课率和平时作业综合得分。用于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是成绩分析法。通过计算学生的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内容评价课程教学效果。
2.2 “OBE模式”考核评价方法
“OBE模式”考核评价方法是将不同的考核内容对应到支撑的课程目标里,通过计算指标点达成度衡量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撑程度。以课程目标1为例,期末考试卷面题目中,满分100分,有60分支撑课程目标1,学生得分平均值为A1;平时成绩中,满分30分,有7分支撑课程目标1,学生得分平均值为B1。
课程目标1达成度计算公式可记为:
1=0.7×A1+B10.7×60+7
同理,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计算公式记为:
达成度2=0.7×A2+B20.7×40+8
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计算公式记为:
达成度3=D315
其中,A2为试卷中支撑课程目标2的学生平均得分,B2为平时成绩中支撑课程目标2的学生平均得分,D3为支撑课程目标3的学生得分。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OBE模式”的考核评价方法更加多元化。将日常的作业、小组课堂演讲、小论文按不同的权重体现在最终的成绩里。
其中,小组课堂演讲的评价方法采用评分表分析法(量规)进行评价。根据演讲内容、学生的表现等按照优、良、中、差进行评价。课堂演讲部分同时邀请小组学生之间互评、自评,并按一定的权重计入小组课堂演讲的分数中,弥补任课教师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这种引入學生参与的评分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课程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自主性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课程评价机制的反馈作用。
从“传统模式”与“OBE模式”考核内容及评价方法的对比,可以发现,课改后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更加多元化。考核内容从课堂的基础知识,到理论的应用,再到理论与实际的案例分析的应用,评价方法采用了目标达成度计算和评分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勇于表现自我,提高学生沟通表达等能力。
3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与分析
为了方便进行课程教学效果对比,现将“传统模式”教学下的成绩重新进行分析,将其以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模式进行达成度分析。由于“传统模式”缺少对于过程的考核,而有对于学生到课率的考核,因此在进行重新分析的过程中,课程目标3的分值有缺失。
从图1可以看出,课改以后,学生的总体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传统模式”由于是课改前进行的测试,对于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存在缺失,因此缺少课程目标3达成度的数值。但是通过对比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两种模式的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平均数相同。“传统模式”中,学生的成绩达成度分布较窄,主要集中在0.61-0.68区间范围里,高分和低分段学生都较少;而“OBE模式”下,学生的成绩达成度分布相比于“传统模式”较宽,主要集中在0.58~0.71的区间范围里,但“OBE模式”下高分段学生人数更多。
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OBE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学习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会出现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较为适应“OBE模式”,但自学能力和自制力较差的同学无法凭借自我驱动在课堂之外努力学习。因此反映在达成度正态曲线上,表现为整体分布较宽,高分段以及低分段成绩较“传统模式”有一定比例的增多。
从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平均数也可以看出,“OBE模式”的平均分更高,但是正态曲线分布更宽,从而也印证了上述猜测。
除此之外,课程目标1的平均达成度均低于期望值,主要原因可能是,该部分知识点是关于高分子材料结构及性能的,知识点零碎枯燥,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学起来较为吃力。课程目标2中,“OBE模式”下,学生成绩的达成度高于期望值,而传统模式下学生成绩的达成度低于期望值,也恰好说明,通过案例的方式以及基于学习产出的上课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程目标3的平均达成度远高于平均值,虽然没有“传统模式”进行对比,但仍可以认定,大部分学生对于课堂演讲等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进行的创新教学模式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通过上述对比,有效的证明了,“OBE模式”下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锻炼是有一定帮助的,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的衡量也更为科学。
4 课程反思及持续改进
从达成度分析上能够看出,通过案例教学以及基于学习产出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的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也不同,最终表现出成绩分布较宽。针对达成度评价分析,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本门课程属于典型的工科课程,与实际生产联系较为紧密,通过分析发现,案例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也与“OBE”理念相契合,因此教学工程中结合汽车材料的特点,选取企业中的真实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师生互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OBE模式”的课堂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方面有很多的改进,但通过达成度分析也反映出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用,对于在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课堂互动、师生互动需要迎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向着多元化、多模式进行,不能通过单一的提问来进行,让学生掌握部分课堂,从“我听课”到“我讲课”的模式转变。
(3)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课程改进的方向。充分利用云课堂、慕课、微课、模拟仿真、动画等线上教学资源,结合线下课堂教学环境,相辅相成,互相融合。
5 结语
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本文以《汽车高分子材料》课程为例,采用达成度分析方法对课改前后两个学期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对比说明达成度评价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够暴露出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支撑。
参考文献
[1]付嫦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03):6162.
[2]彭锐涛,唐新姿,陈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建设——以湘潭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7,(02):101106.
[3]李培振,张波,单伽锃,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8385.
[4]张建树,郭瑞丽.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改革[J].高教论坛,2016,(0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