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供应链合作发展新趋势及应对思考

2023-05-30 10:48:04田伊霖韩爽
对外经贸实务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区域经济供应链

田伊霖 韩爽

摘要:现阶段,日本政府加紧推进供应链安全政策。其中,加快推进供应链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其供应链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日本供应链合作发展呈现出紧盯关键领域,以对美合作为主同时快速开展同亚太其他国家合作,在合作中考虑俄乌冲突影响以及在合作中加入出口管制元素等新趋势和新特征。日本加快推进供应链国际合作一方面为提高本国供应链韧性,维护经济安全,一方面也为了策应美国开展对华战略竞争,同时希望通过合作帮助本国产业巩固和进一步获取关键产业供应链优势地位。对此,我应一方面保持高度警惕,对日本供应链合作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判,一方面应继续发挥中日经贸关系“压舱石”作用,同时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中日关系;区域经济;供应链;出口管制

由于具备高度全球化的特点,日本经济对全球供应链调整带来的冲击尤为敏感。近年来,日本供应链脆弱性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叠加背景下快速凸显。现阶段,日本再度重视供应链安全问题,岸田政府推出的新经济安保法案将“供应链安全”置于支柱地位,试图打造“内强外韧”的供应链体系,以进一步提升围绕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自主性”和“战略不可或缺性”。

在加快打造国内供应链体系的同时,有效推动国际合作也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维护供应链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大背景下,日本加速构建面向全球的供应链合作网络,试图在维护本国经济安全,打造本国“具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的同时,抓紧机遇帮助日本产业获取供应链上更有利的位置,同时策应美国开展对华战略竞争,意图将本国打造为亚太地区供应链支点。

一、日本供应链合作发展新趋势

现阶段,日本在供应链领域的合作呈现以半导体为支柱,向其它高新技术领域拓展;以日美同盟为基石,联合印度、澳大利亚、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新趋势。

(一)合作领域:以半导体为主向新兴技术领域加速扩展

现阶段,日本供应链合作领域在主要侧重于半导体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向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进行拓展的趋势。

1.半导体领域。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类似,日本在半导体领域重点产品,特别是手机、个人电脑等半导体终端消费品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应对供应链风险能力较弱。2022年日本政府发布的题为《世界经济潮流2021年》(第二辑)①报告中指出,日本自中国进口手机产品占比从2009年的69.1%提高至2019年的85.7%,而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自中国进口占比更是高达98.8%。特别是在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关键产品自中国进口比例居高的情况加剧了日本对于半导体供应链不安全感。

为应对重点产品过度依赖进口,同时策应美国对中国开展的供应链围堵,2022年,日本加速推进在半导体领域的供应链合作。其中,最关键的合作举措莫过于创建由8家日本企业共同投资的、致力于下一代半导体量产的Rapidus株式会社(以下简称Rapidus),并以此为基础加快开展与欧美半导体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在尖端半导体领域的供应链研发合作。根据Rapidus网站公布的信息,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量产2纳米制程逻辑半导体,到2027年量产改良的2纳米+超精细半导体。一方面,Rapi- dus计划通过与欧洲顶级半导体研发生态系统之一的比利时校际微电子中心(Interuniversity Mi- croelectronics Centre,IMEC)②合作,在日本本土建立面向未来的下一代半导体生产基地,并且以此为契机,与更多的所谓“志同道合”的国家(地区)一同增强半导体供应链的弹性。目前,Rapidus已与 IMEC 签订后座备忘录,IMEC 将在日本建立研发团队,共同制定长期研发路线图,进一步加强与日本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2022年12月13日,Rapidus又宣布与美国 IBM 公司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开发基于 IBM 的2纳米制程逻辑半导体的技术,并计划2027年在Rapidus实现大规模生产。此外,作为合作的一部分,Rapidus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将与 IBM 研究人员在位于纽约州奥尔巴尼的“奥尔巴尼纳米科技综合体”(Albany NanoTech Complex)进行合作。“奥尔巴尼纳米科技综合体”与 IBM、纽约州立大学、三星电子等半导体研发和生产机构共同组成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产业综合生态体系。IBM 高级副总裁兼研究总监坦言:“IBM 与Rapidus的合作是確保全球尖端逻辑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一步”。

2.其他高新技术领域。除将半导体作为供应链合作的重点领域外,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拓展新能源绿色技术、生物医药等其他新兴技术领域供应链合作布局。例如,2022年3月,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访问印度并与印度政府签署经济协议,计划在清洁能源、数码、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合作。为使印度实现“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占其国内新车销量30%的目标”,日本和印度将共同开发面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纯电动汽车(EV)充电器;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为日印合作的增强增添了框架性机制保障。供应链合作正是 IPEF 四大合作支柱之一。目前,包含日、美、印三国的 IPEF 框架合作各方已经就供应链合作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

(二)合作伙伴:以美国为主向印太地区其他国家加速拓展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方面,日本“不出意外”地选择了“随美起舞”,快速强化与美国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日本也通过发布联合倡议等形式,加快推进与澳大利亚、印度、东盟等亚太地区国家的供应链合作,在巩固本国供应链安全的同时,助推本国产业向上述国家和地区拓展。

1.快速强化日美合作。在现阶段中美战略竞争加剧背景下,日本已经成为美国在“脱离中国供应链依赖”方面最积极拉拢的合作对象之一。③作为美国在半导体、5G 等高科技领域遏制中国的最有力伙伴之一,近年来,日本积极同美国在上述领域开展供应链领域联动合作。

2022年5月3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访问美国,与多位美方高级官员会谈,达成了包括举行第一次“日美商业和工业伙伴关系”(以下简称 JUCIP)会议、日美经济政策会议(经济版“2+2”会议)、发布“日美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转型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决定设立“日美清洁能源安全倡议”等多项重要合作成果。日美两国政府不仅在 JUCIP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了加强半导体供应链弹性的共同愿景、目标和战略等合作共识,还联合发布了有关两国“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基本原则”的联合声明。

2.逐步推进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在加速推进与美国开展供应链合作的同时,日本也逐步推进与其他国家开展类似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2022年3月15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与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丹·特汉以及印度商工部部长高耶尔举行了视频会议。此次会议上,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共同讨论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弹性倡议(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以下简称 SCRI)的相关合作问题,确认了进一步推动 SCRI 以应对印太地区供应链中断,以及大力促进该地区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性的经济增长等目标。日、澳、印三方还肯定了各方共同为加强供应链所付出的努力。其次,日本还非常重视同东盟国家的供应链合作。现任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萩生田光一就任以来第一次对外政策演讲中就将日本和东盟的关系描述为从“合作发展”到“共创伙伴”,称日本和东盟需要共同努力,加强从医疗用品到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的供应链合作。2021年,日本提出了旨在明确后疫情时代日本与亚洲经济体(主要是东盟成员国)经济合作方向的“亚洲未来投资倡议”,而“供应链投资”则是该倡议倡导的针对东盟投资的四大领域之一。该倡议提出,日本政府不仅计划推动对东盟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的投资,以及创建一些通过利用大数据来避免供应链中断风险的示范案例,还将在东盟地区投资建设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的供应链,以加速研发和制造新产品,帮助提高当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产能。

(三)特别聚焦:俄乌冲突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

在俄乌冲突持续和升级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对战略物资和能源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也日益加剧。为应对这一特殊情况,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22年3月18日,专门成立了“战略物资与能源供应链对策小组”并于3月31日召开首次会议,探讨在供应链全球化、世紀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国际形势变化的情况下,保障关键战略物资和能源供应链韧性,获得并维持日本在先进技术领域优势的策略和办法。

会议提出,除石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以及半导体等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广泛影响的产品以外,政府应尽快对日本高度依赖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相关产品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从中长期角度推动有关供应链合作。例如在能源供应链方面,短期内,日本计划与产油国保持密切合作,保证原油的稳定供应,并通过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促进与主要消费国的合作,以降低“断供”风险。中长期,日本将充分利用国际能源署(IEA)、七国集团(G7)、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组织,加强与资源生产国以及主要消费国的合作。在半导体供应链方面,日本将构建以日美两国及其盟国为核心,与其他所谓“志同道合”国家之间的半导体供应链合作框架。

(四)特殊元素:供应链合作中出口管制的特别加持

在日美协作背景下,日本也策应美国,在供应链合作中加入出口管制元素,以出口管制手段维护和巩固供应链合作联盟,达到遏制日美共同战略竞争对象——中国的发展,并将亚洲地区供应链支点向日本转移的目的。

2023年1月,日、美、荷三国达成协议,联合针对部分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试图在半导体供应链体系上打造“管制闭环”,形成对中国的管制合围,加固和扩大在尖端半导体制造领域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同时,日本还积极参与了另一专门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联盟——“芯片四方联盟”(CHIP4)的打造,试图依靠与美、韩以及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供应链方面的影响力和掌控力,打造封锁同盟。此外,日本还在其2023年2月主办的亚洲出口管制研讨会上,协助美国向如菲律宾、泰国、印度等亚洲主要供应链体系上的国家传播美式出口管制思维和做法。一直以来,日本也与美国合作,加紧帮助亚洲地区重要国家构建出口管制体系。例如,自2014年起,美国就联合日本,以提供咨询服务、规则指导以及人员培训等具体帮助的方式,帮助菲律宾快速构建带有“美式风格”的出口管制体系。

二、日本加快开展供应链合作的动机

日本加快开展供应链合作,其背后动机包含提升本国供应链韧性,维护经济安全,策应美国开展对华战略竞争以及进一步巩固和获取供应链优势地位等方面。

(一)加快提升本国供应链韧性

现阶段,日本强化供应链领域合作的动机,出发点仍是对本国供应链脆弱性的担忧,试图通过合作强化供应链韧性,确保本国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首先,作为资源较为贫乏的岛国,日本始终对其供应链安全性保持高度警惕。日本石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能源类产品长期高度依赖进口。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日本石油产量几乎为零。日本经济产业省报告显示,石油供应全面中断情况下,日本全部国家和私人储备仅够支撑240天。2021年,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位居全球第二,约7432万吨。再者,日本供应链原本就具有高度集中特性。空间集聚曾有效提高了日本企业生产效率,但疫情导致的流动管制冲击了供应链稳定性。供应链中断和需求减少制约了日本制造业发展。2020年5月和8月,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同时,和其他国家一样,日本也注意到在疫情催化下,重要物资获取对他国的过度依赖使得本国供应链风险剧增。④日本政府2022年发布的《世界经济潮流2021年》(第二辑)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如果进口来源地对特定国家(地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则应对供应冲击等风险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做好风险防范至关重要。”⑤近年来,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双重打击加剧了日本供应链脆弱性问题凸显。例如,2022年日本半导体生产重要原料——稀有气体“氖”的采购因俄乌冲突出现问题,面临断供风险,给日本正在大力推动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以上种种因素促使日本政府下定决心,通过各种方式稳固本国供应链,开展国际合作无疑成为主要施政方向之一。

(二)策应美国战略竞争的指向性目的

日本加快开展供应链领域国家合作的另一背后动机则是策应美国对中国开展的战略竞争,帮助美国加快将中国排除出全球供应链体系。

现阶段,日本政府已经明确表达了跟随美国脚步开展对华战略竞争的态度。从日美双边合作来看,2022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访美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网站公布的信息,萩生田光一对美国进行访问期间,两国达成了多项涉及下一代半导体、能源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在新一代半导体研发领域,萩生田光一访问美国的第一站就是位于纽约州的奥尔巴尼“纳米科技综合体”(Albany NanoTech Complex)。该综合体是美国官产学进行最尖端半导体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IBM、应用材料、东京威力科创等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多家高科技企业都参与其中。有日本媒体指出,鉴于 IBM 公司刚刚于2021年发布了全球首款2纳米制程测试芯片,日本此举可能旨在同美国合作,抢先进行全球2纳米以下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布局。无独有偶,在华盛顿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JUCIP第一次会议上,日美双方又共同发布了“半导体合作基本原则”的声明,并在声明最后再次强调,需要加强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地区)以及日美两国之间在提高半导体的生产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提高透明度、协调应对半导体短缺的应急措施以及加强研发合作等。所谓“志同道合”国家必然不包括中国,日本此举可谓向世界其他国家明示其在供应链合作领域“随美起舞”的立场。

此外,在多边合作领域,日本也积极配合美国,协助其在供应链合作领域渗透“美国意志”。现阶段,在共同盟友美国的斡旋下,日韩关系呈现出复苏回暖迹象。2022年4月,日本外务省、经济产业省等重要政府部门,以及商界、学界等相关人员与韩国时值候任总统的尹锡悦派遣“政策协议代表团”展开对话,就日美韩三方构建半导体供应链联盟等焦点议题进行磋商。尽管2019年,日本还在以“可能损害本国安全”为理由,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措施。但是现阶段,在美国点名要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组成半导体领域“去中国化”的芯片四方联盟后,日方旋即表现出“摒弃前嫌”的姿态。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在会见过韩国“政策协议代表团”即表示:“在国际秩序受到威胁的形势下,(迄今)还从未出現过如此需要日韩、日美韩战略合作的时候,改善日韩关系刻不容缓。”⑥

(三)进一步获取供应链优势地位

目前,日本对其新兴技术产业全球供应链地位被赶超也存在担忧。日本始终坚持尖端技术发展是实现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支撑。但是现阶段,日本在许多曾保有技术优势的领域正逐步被其他国家赶超。例如,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失落的十年”后,日本半导体领域辉煌不再,日本半导体从占世界市场50%以上的份额,跌落至现在的不足10%。又如,日本企业曾在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拥有最多专利,松下电器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家。然而现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5家电池生产企业里,已没有松下电器的位置。现阶段,日本在半导体、电池、超算等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新兴技术领域都无法在世界占据主要地位,这样的情况也引得日本产业界和学界纷纷表达对本国在新兴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竞争力下降的担忧。产业界尤其担忧现阶段技术研发的落后会导致日本企业不再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而丧失供应链优势地位。

鉴于此,现阶段日本重点在尖端技术领域的供应链国际合作方面发力,以巩固和进一步获取供应链优势地位。一方面,日本先是加入日、美、荷三国对华限售芯片制造设备协议,将美国于2022年10月对中国采取的部分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本国的东京电子和尼康等公司。通过加入美塑造的出口管制“小团体”方式,日本积极协助美国打造半导体供应链管制闭环,同美国一道制衡中国,从而为本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谋求更多机遇。另一方面,日本计划在10年内对Rapidus株式会社投入5万亿日元的设备投资,打造最先进的半导体研发和生产基地,并且以此为契机,与更多的所谓“志同道合”的国家(地区)一同增强半导体供应链的弹性。

三、应对日本供应链合作的思考

(一)全面研判的基础上主动应对

面对日本加快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领域开展供应链合作布局,我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开展情况跟踪与分析研判。首先,应及时梳理分析现阶段供应链领域的对日依赖情况。事实上,现阶段中国在供应链方面对日本的依赖不仅体现在如半导体制造材料和设备方面,在电机、电气装置、光学、精细化工、材料等诸多领域,我们都有可能被日本“卡脖子”的地方。其次,还应想办法摸清日本开展供应链合作对象选择的背后真实动机。除配合美国的某些“战略意图”外,日本向东盟国家、印度等国发出供应链合作邀约,也可能是为了通过合作将亚太地区供应链支点向其转移。第三,应通过外交等手段,摸清日本在供应链领域重点合作对象的想法,搞清楚这些国家和地区如何看待当前与日本的供应链合作,为我后续决策的形成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发挥中日经贸关系“压舱石”作用

中日两国50年来经贸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互利互惠、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未来,经贸关系仍将是推动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持久动力。面对当前日本策应美国,在供应链合作等领域对我开展合围的情况,我应继续发挥中日经贸关系“压舱石”作用。通过深化推进 RCEP 等区域经贸合作机制,为中日经贸关系深入发展赋能,共同抵制“脱钩断链”的错误做法,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贸易投资环境公平开放。

(三)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迁,我应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发挥大市场优势,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推动我更深刻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综合网络。因此,现阶段我应立足国际国内双循环,推动我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更加开放、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注释:

①《世界经济潮流 2021 年 II 中国の経済成長と貿易構造の変化》https://www5.cao.go.jp/j- j/sekai_chouryuu/sa21-02/sa21.html.

②比利时校际微电子中心(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Centre,IMEC),又称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是一家专注于电子科技的世界领先研究中心。IMEC致力于集成信息通讯系统设计;硅加工工艺;硅制程技术和元件整合;纳米技术、微系统、元件及封装;太阳能电池;以及微电子领域的高级培训。IMEC 瞄准领先业界 3~10 年的技术需要,在全球半导体业界备受推崇,并与美国的英特尔(Intel)和IBM并称为全球微电子领域的“3I”.

③邓美薇,田正:《美国拉拢日本推进“供应链合作”》《, 世界知识》, 2021年第11期.

④田伊霖,程慧:《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基于出口管制视角的分析》,《对外经贸实务》, 2022年第9期.

⑤《世界经济潮流 2021 年 II 中国の経済成長と貿易構造の変化》https://www5.cao.go.jp/j- j/sekai_chouryuu/sa21-02/sa21.html.

⑥《会见韩候任总统代表团,岸田宣称:如此需要日美韩战略合作的时候,前所未有》环球网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7lM3MnNzG8.

参考文献:

[1]邓美薇,田正.美国拉拢日本推进“供应链合作”[J].世界知识,2021(11):25-27.

[2]田伊霖,程慧.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基于出口管制视角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22(9):4-9.

[3]田正,劉云.日本供应链安全政策动向及评估[J].现代国际关系,2022(8):54-61.

[4]张季风.中日经贸关系 50 年:变迁与前瞻[J].日本学刊,2022(4):68-95+161-162.

[5]江瑞平.中日美三边互动中的中日经济关系——半个世纪的三大转变[J/OL].日本学刊,2022(5):11-14.

[6]凌胜利. 双重困境与动态平衡——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与美国亚太盟国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3):70-91.

[7]李恒阳. 美国在出口管制上的国际合作[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4):27-32.

[8]凌胜利朱翊民.“印太经济框架”:日韩的认知与回应[J].当代韩国,2022(3):3-18.

[9]赵菩李巍. 霸权护持:美国“印太”战略的升级[J].东北亚论坛,2022(4):24-46.

[10]田正杨功金. 大变局下日本产业政策的新动向[J].日本学刊,2022(6):82-103.

[11]谢若初吕耀东. 韩日关系改善的动因及走向[J].和平与发展,2022(6):112-132.

[12]沈国兵. 认清美国推动供应链重塑的行动本质及应对[J].中国经济评论,2022(10):54-57.

[13]张季风. RCEP 生效后的中日经贸关系:机遇、挑战与趋势[J].东北亚论坛,2021(4):69-81.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区域经济供应链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4:21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34:16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0:41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