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庭森
糖尿病是当前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无法彻底治愈,患者需要定期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还要配合日常生活饮食和运动控制等,以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降糖药种类较多,不同种类药物各有其服用要点,需要认真执行才能保证用药疗效和用药安全。
双胍类降糖药物 此类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及其缓释片,在胃肠道吸收葡萄糖时,可通过使肝糖原输出减少,加强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而发挥阻碍作用,进而促进血糖降低。理论上,此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是可能刺激胃肠道,所以需要随餐服用,不能空腹。
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此类药物包括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甲苯磺丁脲等。这类药物能够刺激人体胰岛β细胞产生兴奋性,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不过,胰岛素分泌如果失衡,将造成低血糖,所以需要在饭前20~30分钟用药,控制好进食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也能够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不过此类药物起效时间更快,可在进餐后快速降糖,但半衰期比较短。所以,此类药物应在饭前15分钟服药,或根据个人差异餐前用药。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现象,因此需要注意不良反应。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主要有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等,可对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活性加以抑制,使果糖和葡萄糖吸收延缓,进而降低血糖。此类药物经口服用后,吸收率并不高,胃肠道内降解情況决定了其降糖效果。因此,应随进餐第一口食物共同嚼碎服用。虽然会出现一些不适感,但是能够自行缓解,可以多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 此类药物包括罗格列酮、匹格列酮等,可以使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的敏感性提高,减少胰岛素抵抗,实现胰岛素增敏效果。此类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比较适用,应当在早餐后服用,不过肝病或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能服用,否则会加重肝脏损伤。如果患者有3、4级心功能障碍,也不建议服用此类药物,否则会导致充血性心衰风险增加。
注射用胰岛素 注射用胰岛素是常用的降糖药之一,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的方式达到降糖效果。而胰岛素注射量不是统一的,需要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决定。注射时间一般是三餐前和晚睡前30分钟,注射位置选择三角肌、臀肌、大腿、腹壁皮肤等,注意交替选择注射位置,不能同一个位置重复注射。还要注意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红肿等情况,可采取热敷的方式缓解。注意遵医嘱控制好注射剂量,否则容易引起低血糖。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控制:
饮食 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必须保证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并且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在每日饮食中,不同成分占比应当为膳食纤维25~30g,蛋白质15%~20%,脂肪25%~35%,碳水化合物45%~60%。每天三顿正餐需要保证,同时可视情况增加2~4次加餐,定时定量控制每餐的量,保证热量均衡分配。
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血糖控制效果。但需要注意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建议选择散步、游泳、瑜伽、太极拳、慢跑等。运动中要随时注意心率水平,运动强度不要太大。运动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疾病变化情况。一般将运动后血糖控制目标设定为8.4~11.1mmol/L为相对安全区间。运动中应随身携带饼干或糖果,以免发生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