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菲
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编教材都安排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作为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来达成“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教学目标呢?
“边读边想象画面”顾名思义就是把文本中静态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形象的、立体的、动态的画面与场景,以达到对文本内容与表达的理解,想象的画面越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就越深刻。教师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时,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想象方法。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燕子》一课,课文共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描绘的都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行表达的效果。课文第1自然段,作者通过“一身+一对+剪刀似的”句式完成了画面的表达。教师可采用形象推测法,让学生想象自己“凑成”的小燕子,飞到自己眼前的样子。有的学生说燕子的翅膀和尾巴都张开了,像在欣赏自己的飞行表演,这样的想象与“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的形象就十分匹配。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写小燕子用翼尖或剪尾点击水面形成了“小圆晕”。对这种清晰的画面感,教师可采用联想想象,让学生想象雨点落在水面的小圆晕,体会燕子飞行的轻快感。课文第5自然段,作者写燕子停歇在远处的电线上。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采用情境想象:几对小燕子“飞倦了”,它们在交流什么呢……不管它们说的是什么,都是那么动听,那么有趣。
想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人对自己存储在大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获得新的形象。“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学生将读文本获取的静态文字信息与大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结合,加工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现代诗二首》,课前的“阅读提示”是“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这里提示的就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路径,具体地说,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就是学生读诗句时需要抓住作为想象出发点的语言。在《秋江的晚上》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说出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诗句中的哪个词语打动了你的情思,触发了你的想象,并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画面,你能像诗人一样抓住那个瞬间展开想象吗?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只归巢的鸟儿,在驮着斜阳回去的当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从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想象到站在鸟儿的角度进行想象,这样的想象过程,不断出现各种美好的画面,带给人美好的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落实,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与作品、作者、编者、教师开展對话,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内蕴,达到打通情感通道的目的,使学生与文本、作者直接产生情感共鸣,激活想象路径,进入表现美的境界中。
如教学《荷花》,课文第4自然段本身就是作者想象的表达:“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三年级的学生需要熟读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入“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的学习。首先,学生思考作者秒变荷花的想象是怎样进行的。因为作者早晨闻到“一阵清香”就知道是荷花开了,跑到荷花池边果然看到了荷花开放的各种姿势,而且一池的荷花在作者看来就是“一大幅活的画”,美不胜收,正是在这种美的陶醉中,作者产生了也变成一朵荷花的愿望,并通过想象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其次,学生读了作者所描绘的荷花之美和美好想象后,思考这些问题:你觉得哪些优美的词句吸引了你?是不是也像作者一样想变成一朵荷花来体验那种美妙的感觉呢?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仿照作者开展想象,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展有创意的想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学习角色代入的想象方法;在学生进入想象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比一比谁想象的画面更有新鲜感。通过交流,学生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想象美,而且互相启发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想象路径。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补充适合开展想象的资源,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路径,使学生得以顺利开展相关的想象活动,进入深度体验之中,进而在想象中对美的画面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表达。
如教学《观潮》,课文开篇即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此并未有真切的认知,因而也影响到后续“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学习。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适时补充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历代文人对钱塘江大潮的表达,从中体悟作者想象画面的多种方法,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支架。如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中的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苏轼的《观浙江涛》中的诗句“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毛泽东的《七绝·观潮》中的诗句“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等。学生在“边读边想象画面”时,就能够从中选择适宜的想象方法与路径,对钱塘江大潮来时形成的壮观场景展开想象,借助声音、形象,将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在“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想象方法、想象过程、想象路径和想象资源等多个层面为学生开展想象提供支持,顺利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