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语言运用情境创设策略

2023-05-30 16:14:48黄小嫘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奇石辩论想象

黄小嫘

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尤其是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相对接,决定了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必然离不开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有效支持。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使思维与表达获得共同发展。

概括文本内容是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实践,过程是两种思维转换,结果是语言形式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感知情境,引导学生顺利概括文本内容。

一是设置主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通过设置主问题可以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学生通读课文后,发现课文最后一句话“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全文的总结句。教师抓住此句设置主问题:课文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小兴安岭花园般的美丽和资源的丰富?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到本质的过程,发现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里都描写了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资源,进而完成了对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真正感知。

二是搭建支架。学生在开始学习概括的时候,往往因为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述出来而显得无奈。对此,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搭建适宜的概括支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概括课文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样的支架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语言填空,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视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情况来定。比如,教学《纸的发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语言填空支架:课文介绍了我国( )发明的过程,通过早期用来记录( )的承载物的变化,突出了( )时期( )在改进( )上的杰出贡献,还介绍了( )的传播和对世界文化的重大影响。学生所填的内容集中指向了造纸术发明方面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概括时需要抓住的主要因素。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文本阅读中创设想象情境,就是让学生的语言获得飞翔的翅膀,形成丰富的创意表达。课堂上创设的想象情境,根据想象的结果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之分。

一是再造想象创设的情境。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非语言的呈现在脑海中形成有关事物形象的想象。如《黄山奇石》一课,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等奇石,学生学习课文的介绍方法后,教师可以出示“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奇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开展想象:从这些奇石的形状看出了怎样的画面感,其中有什么人或物,有哪些动作与神态,根据自己的想象给奇石命名,利用课文介绍奇石的方法说一说。这就为学生创设了再造想象的情境,教师不一定要告诉学生奇石的名字,只要学生的想象有一定的合理性,就达到了在想象中进行创意表达的目的。

二是创造想象创设的情境。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新形象,比再造想象的创新意味更强一些。在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创造想象是补白,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进行创意表达。如教学《花的学校》,课文第七自然段是:“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这里就留下了表达上的空白:他们那个天上的家里还有谁,都有些什么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想象活动,并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互相交流。

比较作为阅读理解中最常用的方法,本身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比较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通常只要抓住两个以上的学习对象,包括字词句段、表达方法、题材结构等,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开展梳理、分析、综合等探究性活动。

一是比较语言表达特色。入选教材的课文语言各有特色,教师指导学生对不同课文中的语言进行比较,发现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方法。如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猫》和《白鹅》,两篇课文分别出自老舍和丰子恺笔下,表达对象也不同。教师可以创设比较情境:两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有没有相似之处,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发现老舍在写猫时使用了“古怪”,丰子恺在写白鹅时用了“老爷”,这些词语看上去都含有贬义。两位作者很喜欢各自描写的对象,在语言表达上都运用了明贬实褒的方法,也就是用贬义词来写自己喜欢的对象,因而使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这样的语言表达方法,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可见,在比较中探究的目的是寻找适合自己运用的方法。

二是比较文本结构特色。通过比较,在相同的文本结构中,可以找到不同点。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两篇课文都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虽然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但课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容易被学生关注,尤其是《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总分总”结构,是小学生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结构上的特点,创设这样的比较情境:两篇课文在结构上都属于“总分总”,为什么写得不一样?学生通过深入研读发现,《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分写是按照四季景色变化来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选择典型景物来描写的。有了这样的“总分总”比较,学生在后续习作中选择“总分总”结构时,都简单地写“四季歌”的模式肯定会得到改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语文教学中,适合开展思辨性阅读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是辩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中选择适合争辩的话题,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辩论活动。

一是精选适宜的辩论话题。辩论话题的选择需要体现思辨的价值与意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辯论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表达,并通过思维碰撞形成共识。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哈尔威船长明明可以像其他人一样逃生,但他选择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海底。对此,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选择值不值”作为质疑性话题,让学生开展辩论活动。

二是运用多样的辩论形式。适宜小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的辩论形式有多种,可以是组成正方、反方的正式辩论,也可以是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开展的简单争辩。不论是哪种辩论形式,都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总结,这样的辩论才会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根据文本学习目标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用情境中实现思维与表达共同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奇石辩论想象
快乐的想象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英语文摘(2020年4期)2020-07-28 07:57:34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6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8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6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英语文摘(2019年3期)2019-04-25 06:05:32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九仙山奇石 等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