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联动 科学衔接

2023-05-30 18:47李新波郑艳荣郑欣欣齐瑀璐王春艳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1期
关键词:张家湾幼小整理

李新波 郑艳荣 郑欣欣 齐瑀璐 王春艳

自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后,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成为幼儿园与小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北京市通州区为了贯彻落实市教委相关精神,制定了《通州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牵头成立了幼儿园、小学拉手实验校,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家湾中心幼儿园便是实验校之一。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张家湾中心幼儿园在各级精神、意见的指导下,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文|李新波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家湾中心幼儿园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北京市推進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中心幼儿园与张家湾中心小学建立拉手关系,共同摸索,以提高幼小衔接实效。具体做法概括为以下几点。

党建引领,促进双向联动

为了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我园与张家湾中心小学建立拉手关系,成立领导小组,在主管领导协同配合下,开展了小学、幼儿园的双向联结。

问题梳理,提高衔接实效

经园、校领导小组成员商议,我们进一步梳理了张家湾地区小学入学儿童呈现的问题:一是,小肌肉发展弱,握笔姿势普遍存在问题;二是,倾听专注度差,语言表达能力弱;三是,科学探究兴趣弱,遇到问题坚持性差、欠缺数学思维;四是,同伴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欠缺。有了对问题的梳理,使我们后续衔接有了方向,为此我们开展了下一阶段的有针对性的衔接。

系统推进,夯实入学基础

联动教研,合作共育 成立由园、校主管领导,相关教师参与的幼小衔接教研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解决在幼小衔接工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更好促进衔接的有效性。一是,联动教研活动。开展互相观摩课堂活动,让幼儿园教师了解小学的课堂要求,小学教师了解幼儿园的课程模式。倾听交流双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幼小衔接达成共识。二是,参观小学活动。与小学协商具体事宜,为大班幼儿安排参观小学活动,使其感受小学环境、课程,体验相关内容和要求。每年第一学期参观主要内容为:感受小学环境,了解时间安排,体验功能教室。每年第二学期参观主要内容为:感受课程内容,体验在教室上40分钟的教学活动,尝试规划10分钟课间游戏内容,请小学生与大班幼儿交流上小学的感受,增强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对标意见,细化内容 依据指导意见,对标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我园关注一日各环节,以月为单位通过教研安排相关内容,建立每周反思机制,研讨调整内容,逐步形成幼小衔接课程。

大班上学期围绕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同伴交往、语言表达重点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辩论赛、宣讲活动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虚线连画、线描画引领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通过区域游戏、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掌握相应的分解组成知识。大班下学期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鼓励幼儿每天自带水壶,养成自主、按时喝水的习惯,调整作息时间,在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教学活动时长,培养幼儿专注力;鼓励幼儿通过整理书包、完成口头任务等提高任务意识和目的性。

家园携手,达成共识 聘请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幼儿的入学准备;请幼儿园毕业的小学生家长与大班幼儿家长进行座谈,现身说法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开展科学探索、共建共享搭建活动、数学游戏等家长体验课程,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感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幼儿的成长历程。围绕有效衔接的背景、内容、方式等开展交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文|郑艳荣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家湾中心幼儿园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了,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让幼儿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还可以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的生活学习。由此可见,大班整理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生活中,培养整理意识

现代家庭的现实情况是,很多大人无条件包办了孩子很多事情,如,帮孩子整理书包,帮孩子穿衣服,还有家长满屋跑追着孩子喂饭。包括在幼儿园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离园时分,大班孩子们如厕后,教师坐在小椅子上,孩子们则在她身旁排着队,等待教师帮助整理物品,有个别幼儿还要老师帮助整理好衣裤。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同时也使孩子产生自己能力弱很多事要靠别人帮助的心理。因此,我们通过每周“擦小家”活动,让每一个幼儿擦拭自己的桌椅、衣柜、班级区域中的责任区来培养幼儿的整理意识。

课程中,学习整理方法

我们通过有效衔接课程“上学第一天”“小学生活”,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是怎样的,认识到自己也即将成为小学生,很多事情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能总去靠别人,如书包需要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准备并整理好,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一些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及用途,学会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整理学习用具。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学习用品,将其中一些好的方法加以整理,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张贴,供幼儿学习。

家庭中,落实整理习惯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我们也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所以我们首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能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并进行辅导、巩固。另外我们通过家园小报、家园联系册和宣传单等方式,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如在家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并整理好,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玩具自己整理并放在固定地方等。家长不要因为怕孩子做得不好,或觉得这些事太微不足道了,就都揽在自己身上了,岂知孩子正是在一件件的小事中成长和进步的,从小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终身习惯的养成,无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使习惯成自然。

综上所述,良好的整理习惯需要在生活中给予孩子动手劳动的机会,培养幼儿整理意识。在课程中学习整理方法,鼓励幼儿不断地、反复地坚持。还需要家园配合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文|郑欣欣 北京市通州區张家湾镇张家湾中心幼儿园

幼小衔接不等于简单做加法,也不是多个活动的拼凑,而是对课程、教学的重新设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帮助幼儿构建连续性学习经验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目标,而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游戏化的课程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学习是很难与生活、游戏区分开来的,生动、有趣、有效的游戏化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应开展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增加活动的生活性、游戏性和情境性,多给幼儿提供亲身感知、实际操作和直接体验的活动支撑,为每个儿童搭建适应成长的阶梯。例如,在开展“我的名字”主题活动时,幼儿围绕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展设计名片、统计班级中幼儿姓名的字数、分享自己姓名的来历、查阅和自己同一姓氏的名人小故事、了解百家姓等活动,了解自己的名字、理解名字的意义,此活动拓展了幼儿的语言文字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文字的探究兴趣。

延续性的课程结构,建立学习经验

幼小衔接课程结构包括“身心健康”“自主管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小学从孩子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去架构整个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幼儿园与小学不管在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内容上,都是相延续和发展的。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幼儿将零散的经验延续并统整为对他们终身有益的知识、技术及态度,例如在培养阅读兴趣、能力、习惯时,幼儿园通过开展“好娃娃故事会”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调查家中书籍的数量、类型,统计爸爸妈妈和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在班级中开展了分享图书、创编绘本、讲红色故事、情景剧表演等语言表达类活动。积累词汇的同时,使幼儿提高了语言理解能力、培养了课外阅读习惯。到了小学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依然保持课外阅读的习惯,每学期组织讲故事比赛等。

整合性课程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幼小衔接课程需要将原有的教学“课”转化为融学习、生活、游戏为一体的活动。教师和儿童凭借各自经验、不同思考方式参与学习,形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学习、获得能力的锻炼、建立具有个体意义的学习经验,获得完整、全面、和谐的发展。例如在开展“好娃娃古诗大会”主题活动时,通过构建家园学习共同体,开展“古诗十分钟”分享活动,家长协助准备、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通过开展古诗新唱、舞蹈创编、水墨画创作、诗词游戏等,幼儿用不同方式表现与表达,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不仅如此,班级还投放了很多发声类、游戏类的古诗书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区角中围绕孩子们喜欢的古诗内容开展记忆游戏、拼摆游戏、活字印刷等活动,户外开展古诗“翻翻乐”竞赛游戏等。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幼儿通过趣味、丰富的古诗活动,使之成为主动积极的、有效的学习者。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导向,有意识、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动力,提升适应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掌握必备知识,使其能够以饱满的状态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适应阶段,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

文|齐瑀璐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家湾中心幼儿园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和落实,科学幼小衔接理念被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所了解。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过渡阶段,也是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在区教委的引领和指导下,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家湾中心幼儿园与张家湾中心小学成为通州区首批幼小衔接实验校,两校经过行政教研,确定了以问题为引领,通过教师、家长、幼儿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帮助幼儿顺利进行幼小衔接。

分层调研 精准定位

前期,我们通过行政教研聚焦身心、生活、社会、学习适应,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对小学一年级教师、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与小学生、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梳理问题,组织漂流瓶系列活动。从小学层面来看,通过漂流瓶开展的几个阶段,与小学沟通,了解小学教师的反馈建议,做到精准衔接。从幼儿角度出发,我们以漂流瓶为载体,让幼儿和小学生建立联系,通过问题、想说的话、互送礼物等,帮助幼儿做好心理适应,解决幼儿入学焦虑、交往等问题。从家长层面来看,了解家长主要担心问题,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解决梳理问题点,缓解家长的焦虑,给予家长更多的措施、方法。

主题引领 行动实践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确立了漂流瓶的主题并开展系列活动,漂流瓶的故事源于一封信,开展过程分为了写信、寄信、回信、等信、读信等几个部分。

在第一阶段中,通过聊一聊的方式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采访,录制家长对于幼儿上小学的顾虑,以及幼儿对于上小学所担心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幼儿身心和社会适应中的对小学不了解、担心交不到好朋友、不知道小学有没有玩具等多种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将想知道的内容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表征困惑,通过制作标记、装饰信件,并装在漂流瓶中,期待哥哥姐姐的回信,这一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第二个阶段,园所教师将漂流瓶运送到小学,与一年级班主任进行对接,向孩子们讲解漂流瓶的由来,并和他们一起读信,解释幼儿园弟弟妹妹绘画作品的含义,传达问题和困惑。通过绘画、简单文字、拼音的方式给出回信,并装回漂流瓶中,还有的孩子通过现场介绍的方式向弟弟妹妹们介绍小学的操场和教室,教师对此进行录像记录。终于等来了哥哥姐姐们的回信,大班幼儿兴奋地拆信,教师协助他们一起读信,播放一年级哥哥姐姐录制的视频,他们听得、看得很认真、专注,很多的担心、困惑都随着回信和视频的内容得到了解答,幼儿才发现上小学并没有那么可怕。

聚焦发展 效果反思

漂流瓶系列活动拉近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距离,两个学段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逐步研究解决了不同类型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家长担心的知识技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等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和呈现,缓解了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焦虑心情。同时幼儿担心的问题、想要了解的情况得到了解答,增进了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沟通和相互了解。

漂流瓶的故事还在继续,它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在幼小衔接的探索之路上,我们还会不断寻求符合实际发展的幼小衔接策略,帮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

文|王春艳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张家湾中心幼儿园

幼儿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其后续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儿茁壮成长的关键。幼儿教育中重点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其中涉及幼儿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交往习惯等。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帮助幼儿减少进入小学后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

将“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如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我们在日常活动中,时刻提醒幼儿做事要抓紧时间。如组织幼儿尝试在课间十分钟做一些体验活动,刚开始尝试时,因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拉,孩子不是先上厕所,而是先玩,结果等老师摇铃上课时,才想起上厕所。或者有时只顾喝水,而没有上厕所,所以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合理分配时间,让幼儿尽量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如厕、喝水。并通过这种模仿小学上课的模式,让孩子初步感知一节课和课间十分钟的长短,让幼儿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间活动。

将“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目標落实到活动区中

幼儿在参观小学后,对小学校园环境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在区域计划中将美工区和建筑区结合在一起。美工区幼儿在画“我心中的小学”时与建筑区幼儿一起商讨;搭建“我心中的小学”时,幼儿对小学漂亮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和跑道、高大的篮球架和各种有趣的多功能教室充满了向往。幼儿的绘画和建构作品凸显了他们对小学校园环境的喜爱。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小学,萌发了想做一名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将“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目标落实到学习习惯中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必备因素,因此,我们还要求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科学的用眼、用脑,爱护学习用具,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写姿,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鼓励他们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们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利用班内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担任值日生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为了使幼儿进入小学后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形式,我们在环境创设、教学形式、作息时间等方面都做了适当的变化,有意识地向小学靠拢,让幼儿提早感受小学学习生活,以便幼儿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方式。

实践证明,这种幼小衔接的尝试是行之有效的,经过主题式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幼儿萌发了上小学的意愿、喜欢小学生活的情感,也获得了一定的有关小学生活的知识经验,提升了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主探究的意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我们真正地实现了“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幼儿的后续发展乃至于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张家湾幼小整理
又唱张家湾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委:聚力高校资源共促古镇发展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漕运古镇张家湾
用散布分析研究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