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类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2023-05-30 11:43曹振国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1期
关键词:狒狒现象

曹振国

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少学生误以为,事实论据就是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类素材,所以在碰到一些缺少具体人物或具体事件素材的作文题时,就一筹莫展,无从下笔。正因如此,在写作前我们要明白议论文的核心在于说理,说理的实质是进行逻辑推理以证明观点或得出结论,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事实论据。我们有部分学生存在“素材依赖症”的问题,根本原因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除此原因之外,还有对事实论据的误读误解。

一般来说,事实论据除包括具体的人物类、事件类素材外,还包括对客观事实的概括,现象类素材就是其中的重要类型,一些规律法则(如鲶鱼效应、蝴蝶效应、黑天鹅事件)、各类心理现象(如破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酸葡萄”心理)、社会热点现象(如佛系躺平现象、内卷现象、巨婴现象)、日常生活现象(如高铁霸座、随意抛物)和一些自然现象等,都属于现象类素材。相对于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类素材来说,这类素材也是对客观事实或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它相对个体或个例往往更具有代表性、概括性和规律性,论述观点或道理时更具有论证效果,引述或概括这类现象类素材来分析说理,属于“摆事实、讲道理”范畴。日常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通过广泛阅读、关注热点、思考自然与观察生活,积累一定量的现象类素材,方能做到有备无患。

如何学会积累与运用现象类素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训练。

一、立足“三问”,解读“现象”

对于一般现象类素材的解读与积累,需要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侧重了解现象的基本内涵与表征表现,“为什么”让我们侧重思考现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怎么样”让我们侧重思考现象导致的影响与后果,或者是最终解决现象背后涉及问题的方法路径。以“破窗效应”为例,它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一面墙上的涂鸦、垃圾桶旁的垃圾等。那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环境对人的心理会形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可能产生的后果:若不采取措施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使“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碎”,从而引发严重危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环境角度来讲,努力创设正向环境,才能形成良性暗示。从个体角度来讲,要防微杜渐,坚决不做“打破窗的人”,努力做良好环境的维护者;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随波逐流,放任自我。有了这些了解与认识,如果涉及“创设美好环境”“思想上要防微杜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坚守自我”等话题或观点,就可以有机运用“破窗效应”这一现象类素材,并融入论述。

二、归类整合,触类旁通

对于一些现象类素材,我们要善于由此及彼产生相似联想,合理进行归类整合,或者形成一定的思维跳跃,能够触类旁通。如媒体曾经关注过的“中国式陋习”,其中有一例由“凑够一拨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开端,曾引起社会广泛讨论与关注。现在,这类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并没有绝迹:随意翻越马路护栏的“中国式跨栏”,开车强行变道的“中国式并线”,随地吐痰的“中国式吐痰”等现象依旧存在。种种类似陋习与我们的规则意识、从众心理、环境影响有关,也与我们的教育环境和习惯养成(从小偏重于宏观“大道理”,日常生活细节强调偏少)密不可分。这就是归类梳理或分类整合。再如煮豆浆过程中有“假沸”现象,学生学习状态有“假勤奋”现象,机关干部工作态度有“假努力”现象,个人行事作风有“假积极”“假上进”现象等等,都可进行归类整合。还比如“刻板印象”“从众效应”“鸟笼逻辑”等,实质上都属于惯性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或另一种表达方式。归类整合这种现象,可以引发我们由此及彼的横向思考,还可以启发我们运用类比推理。

三、由表及里,思考本质

认识现象类素材,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背景或原因;任何表象的背后,都有一些本质或实质——能够思考各类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能够认清表象之下的本质,就是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以许多人诟病的“上车睡觉,景点拍照”的“国人旅游规律”为例,产生这种现象的背景或原因是:国民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但旅游环境的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二者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矛盾,从而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透过“国人旅游规律”表象,从旅游者的角度思考,其中既有随波逐流的从众效应,也有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浅旅游”习惯。这类现象启示我们,旅游者要增强目的性和过程性,学会通过旅游亲近自然、学习知识、愉悦情感;而景区要努力增强游客参与感,多一些沉浸式体验,才能让游客“念念不忘”,从而产生“回头客”效应。再说学习中的“假勤奋”现象,它本质上属于低质低效学习,和盲目贪多、心态浮躁、方法不当、缺乏思考和执行力差等多种因素均有关联。这样的思考,对于我们认识和分析“假勤奋”现象大有裨益。有了由表及里的本質思考,我们分析现象和问题时才会多一点深度。

四、善于概括,揭示道理

对现象类素材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就要思考如何将其有机融合到自己的论述之中,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善于从现象中概括出规律,善于揭示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是重中之重。如下列这段材料:

非洲大草原上的马卢拉树,果实被称为醉果。草原上的大象和狒狒都喜欢吃。大象争相吞食、大饱口福后,走路跌跌撞撞。为减轻麻醉作用,大象猛喝水来“解醉醒酒”,可却越喝水醉得越厉害,往往要折腾几天才能清醒。但狒狒吃果有着严格限制:一只狒狒一天最多吃2个醉果;如果有馋嘴的小狒狒偷吃,年长的狒狒便会追赶制止;吃过醉果的小狒狒想接近小河喝水,也会被年长的狒狒挡回来。少食不喝水,狒狒们找到了吃醉果不醉的秘诀。

这则素材可以运用在不同的话题中,比如“面对诱惑”“把握尺度”“认识规律”等。用好这则素材,不能简单“一引了之”,而要根据论述方向,合理提炼其中蕴含的道理,如“面对诱惑,要学会克制”“面对具有双刃剑属性的事物,要把握好尺度,才能不伤及自身”“认识事物的关键在于认识与把握规律性”等等——概括现象背后的规律,揭示表象之下的道理,在观点与素材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才能真正让素材融入论述,让素材为“我”所用。

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豆瓣有一个“反技术依赖小组”,超过2万名组员聚集在一起,目的是“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造成自己某些能力的退化”。还有“远离屏幕计划”小组,组员超过3万名;“数字极简主义者”小组,组员超过1.8万名。他们一同尝试合理使用科技,找到自己真正认为有价值的事。在这些小组中,有人尝试远离智能手机,改用按键式小屏幕的“老人机”;有人放弃电子支付,通过现金恢复消费的掌控感;還有人建群互相监督,每日互发手机使用时长。对一些参与者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了互联网之外的乐趣,比如,和朋友沉浸式聊天,和陌生人偶然对话。

在这些小组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悖论:一群为了远离互联网的试验者们,聚集在互联网上寻找办法和鼓励——他们本身是要脱离互联网,但为了脱离又不得不在互联网上寻找他人支持。你如何看待这种悖论?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这道作文题,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认为:没有充足的事实论据材料,行文无法展开。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合理积累和运用现象类素材,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与手机相伴”的生活习惯,多数人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依赖,不少人甚至养成了“有问题问度娘”的学习习惯,还有些人有看新闻只关注热搜的浏览习惯……这些都是可用的现象类素材。请阅读以下片段:

作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人,大多数人每一天的起点与终点,就是“联网”与“断网”——早上是叫醒闹铃、天气预报,晚上则是在网络购物或刷短视频中“断舍离”①——互联网已经全方位融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行业不断优化升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受互联网的影响。②从宏观意义上说,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都只不过是互联网中的一个“小飞虫”而已,我们已经无法逃离互联网。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层出不穷的信息会像潮水一样淹没你,大数据推送“投你所好”让你无法自拔,不少人沉溺网络而无所事事,从懵懵懂懂的儿童到青葱岁月的少年,从黄金时代的青年到银发斑斑的老年,每个年龄段都有“中招者”。③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会“培养”你的思维惰性:有事“问度娘”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防止各种抄袭的“查重”已经被迫成为必要手段。④

同时,互联网还会磨掉你的思维个性。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今天随时互联互通的网络,恰恰是连接无数个体的“黏合剂”。我们想一想,当今的网络时代,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盲目冲动的键盘侠,随意轻信的拾人牙慧者、人云亦云者和信谣传谣者?⑤推波助澜者之中,网络肯定有逃脱不了的干系。

几个加线句子中,①属于典型的生活现象概括;②则属于社会热点概括,都能够起到证明“互联网已经全方位融入我们的生活”这一观点;③既有社会热点现象(如“大数据”推送)概述,也有日常生活规律概述,可以有效证明“互联时代信息可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观点;④包含日常生活现象和社会热点现象,可以证明“互联网会让一个人形成思维惰性”的观点;⑤则高度概括社会热点和生活现象,有力证明“互联网还会磨掉你的思维个性”的观点。以上这些现象类素材的运用,让论述过程变得轻而易举,让说理推进更加顺畅自如。

猜你喜欢
狒狒现象
“声现象”知识拓展
狒狒羞红了脸
有群狒狒在打斗
曾打造现象级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能否再创造下一个爆款?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一诺千金的狒狒
狒狒的雨伞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