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琳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才能加速农业经济增长,是当前政府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干系重大,是提升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体现农业改革成果,为此,为了加速乡村建设,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并且结合当前的农业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真正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农业经济管理;主要困难;解决策略
一、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模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为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较多的挑战,促使其完成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升级。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模式,正在不断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更为看重,以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背景,不断寻求提升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与质量安全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遵循环保原则的前提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原本粗放的管理模式,也正在向着更为精细化的方向转变,对科技创新越发重视,与时俱进地赶上了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信息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已经十分广泛,农业经济管理也不例外。对农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多体现在应用信息技术完成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以及对农业科研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这套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除能够为农业经济的生产、管理与科研提供扎实的服务以外,还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决策带来一定的辅助作用。总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农业经济管理向前发展的体现,是提升农业经济水平的必由之路,相关工作者应重视对这方面信息技术的开发,让源源不断的高新技术,涌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农业经济产业化管理
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产业化趋势。目前,在农业合作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也在快速发展,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也迅速建立,带动了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的发展,让农业经济市场化的组织形式得到了显著的完善。在部分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市场中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品牌已经相当之多,为农产品的质量带来了可靠的保障,一大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应运而生,满足了许多大型企业的生产需求,有力带动了经济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体管理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构建良好的乡村环境,真正体现乡土资源的优势。农业经济管理的落实和优化,有助于加速农村转型,作为农村地区的主要行业,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不仅产量低下,人力资源占用率大,而且还缺乏生态思想,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出现了对立的情况,无法发挥出乡土优势。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下,能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问题,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农业收益,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部门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也是一个基本规划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规划方案就必然无法满足地方发展需求。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规划作用,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阻碍地方经济以及生态建设。在乡村规划过程中,管理部门一定要参考地方的民俗、历史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避免出现重物轻人的现象,关于土地资源的使用,要充分尊重民意,通过产业结构优化,逐渐改变单一的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发展复合用地,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在环境和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深化农村改革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改革问题备受关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改革过程艰难,而且耗时较长,实践证明,通过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可以加速这个过程,是农村改革深化的重要推手,在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农村基层的凝聚力更强,可以有效执行和落实各种政策规定,逐渐向乡村振兴的方向靠拢。实际上,乡村振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基层组织具有足够的号召力和领导能力,基层政府可以深入群众,发现人民遇到的问题,同时,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深化农业改革,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带领农民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从这一点上来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政府部门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代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更体现出了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和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作用,农村经济水平越高,政府就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消除乡村发展障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公信力有效提升。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缺乏正确认知
由于农村的就业岗位较少,为了增加收入,大部分的青壮年和知识分子都选择赴外工作,这也是导致乡村资源分配不均的主要成因,留守农村的人员平均年龄较大,知識水平较低,他们的思想比较守旧,在农业耕种过程中,生活模式革新速度较慢,对各种新型的生产工具缺乏有效了解,对农业经济管理也不具备全面的认知,这种陈旧落后的生产思维,给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推行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就目前来看,虽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一些地区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也出现了许多的土地承包大户,但是这种耕种模式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对集体生产的认识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响应程度不高,配合度严重不足,而且一些政府部门在农业经济管理宣传方面也存在欠缺,进一步增加管理工作的推行难度,政府推行的各种惠民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上级政策存在落实困难的情况,从而对乡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种情况。
(二)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动力,只有立足于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土地资源和农业的价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如果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格格不入,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善,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会大幅度放缓,农业经济管理的效能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农业生产都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模式落后,不仅农业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而且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与生态建设理念存在明显冲突,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技术水平低下,大量的肥料和农药的使用,给当地生态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也对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关键的是,一些乡村地区不注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没有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农作物的售卖价格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经济就无法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地方经济建设也必受影响,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势头缓慢的主要原因,对于农业产业结构问题,政府部门要做出积极引导,加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创设全新的农业生产形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管理人才缺失
我国国土辽阔,农村地区的占比较大,农业生产涉及面较广,农业经济建设干系重大,是各农村地区的首要任务。复杂的农业发展形势,给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的许多农村地区,农业发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题,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家庭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是主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这种问题,如果要实现有效引导和指导,就必须要构建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但是就目前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缺失问题普遍,在许多地区都存在此问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缺失,对农业发展、耕种技术和先进的耕种理念没有深入了解,无法对地方农业进行有效指导,而且由于专业人员的缺失,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的推广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为了实现农业的增收增产,推动农业生产特色的出现,就必须要在人力资源方面入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顶层设计,利用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把先进的农业耕种思想和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有效传达,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理念,使我国的农业焕发生机。
(四)新农村经济发展制度下的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之时,在经济管理中,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在管理发展中应该针对市场经济长远发展目标,对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规划作出进一步的安排。在发展中应该在经济发展管理的制度安排中,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尚未有效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方面的管理需求进行制度方面的发展和融合,使得农业经济在开展中能够有效地和农业整体的社会发展结构相适应,同时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发展中应该对体制滞后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引起重视,从整体问题认识上,分析出农业经济在发展中缺乏活力的真正原因,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影响可持续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五)科技水平较低,创新力度有限
当前农业经济还存在科技水平较低、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农民采用的许多农业科技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格格不入,究其原因,首先是农户的文化素养较低,对农业新科技的掌握水平有限,其次就是农户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依赖较强,对新生产方式具有一定抵触情绪,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应安派专门的人员,加强对农户的新科技推广,采用示范地建设等手段,提升农户应用农业新科技的积极性,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具有专业素质的农技推广人才较为匮乏,尽管每年有许多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业经济管理领域工作,但这些毕业生对农业生产实践的了解还是较少,很难把握农户的心理需求,为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不便,但对农户心理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员,对新农技的了解又比较有限,因此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统一,是这方面的重要问题;除此之外,这种科技水平低、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也体现在农业经济管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足上。当前还有许多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者,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沿用传统的人工手段完成工作,常造成文件丢失、损毁、信息传达不及时等多种问题,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加强提升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科技含量,已经成为助力农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知识的普及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发挥出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性作用,利用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加速农业改革,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建立在正确认知的前提下,让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产生认可,在这个基础上,该工作才能有效开展,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管理部门要加强农业知识普及,在思想上对农业种植户进行熏陶,以知识灌输为重心,调整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让农民对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产生认可,进行农业发展模式的革新,这一点尤其关键,政府部门要加大教育力度,为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强化市场引导作用,进一步加速农业发展,在市场运行中,会孕育出各种规则,也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在市场的引导作用下,农民自身的思想也会逐渐发生转变,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部门要注重市场引导,利用市场规律,开拓农业发展新模式。最后,做好农业技术普及,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模式,必须要依赖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来实现,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常态化,管理队伍要深入民间,传达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全面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二)加速产业布局
在我国大部分的乡村地区,农业都是当地的主要产业,所以,在乡村规划中,农业的规划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农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了地方发展,从根本上来看,农业的转型升级,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具体来讲,地方政府要在开发新产业的同时,积极加速农业转型,大力发展地方主要产业,完善产业结构,增加产业厚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阶梯的方式,划分地方产业结构,把一二三级产业进行关联,比如把农业和旅游业相关联,利用农业来提升地方景观,从而达到综合规划的效果。为了增加农业产值,地方政府要鼓励农民创业,放款贷款政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采用土地集体承包的方式,产生更多的农民企业家,通过产业布局的加速和优化,实现地方经济的稳步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人员因素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为了充分发挥此项工作的作用,就必须要保证人力资源的健全性,而且管理队伍中的成员都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可以真正利用自身的职能作用,加速农业转型和农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在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过程中,在人员选择方面一定不能过于随意,需要对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审核甄别,结合地方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成员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全面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养的提升,而且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中的成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保证管理效能,不断推行各种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并且着手引导农业改革,创设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建设。
(四)创新营销战略,实行柔性化营销策略
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制造商不仅在生产上,而且在营销策略上做到柔性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建立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流渠道尤为重要。制造商应透过自身销售部门以及批发商、零售商建立起企业的顾客信息反馈系统,预测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营销管理部门不断收集顾客对产品外观、质量、工艺以及售后服务的意见,及时反馈到产品设计和规划部门,真正做到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和生产产品,不断调整和完善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五)提升农业经济科技生产力,引入信息技术
在新农村建設的背景下,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投入,从政策、资金等多个角度做出支持,逐步提升农业经济的科技含量。例如可通过建设示范区的方法,加强对新型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同时做好对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为农业经济的生产环境带来切实的保障作用,从源头上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跟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与当地农业院校以及研究所的合作,为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政策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深入一线就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新鲜的人才支持;此外,还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性经营理念的功用,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新模式、新思路、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吸引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广泛参与到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并不断完善团队的人才结构,尽可能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充足的人员安排到最为合适的岗位上,让团队的力量能够最大化发挥;除此之外也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引入,这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计划,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化建设战略,构建出更为全面、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多重优势,改善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同时还应做好对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让其能够准确应用信息系统,完成对农业经济信息的自动化收集、整合、分析、处理,随时随地掌握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自动评估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效果,依据反馈,调整农业经济管理策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向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最终整体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政府部门的重点管理目标之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立足于新形势,汲取新农村建设思想,树立正确的管理导向,重点开展农业结构优化,加速农业转型,通过农业的发展,加速农村经济建设,构建现代化农业,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倾斜。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困难,一些农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政府部门要对这些发展进行深入探究,寻求正确的解答方法,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效能,利用经济建设,加速新农村建设,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培媛.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C].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十一).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20:153-154.
[2]郭俊岐.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C].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十一).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20:157-158.
[3]宋禾杰.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714-721.
[4]胡令.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评《农业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 35(03):119-120.
[5]路以兴,高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思考——以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4):133-135+160.
[6]李淑燕,吴远仁.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热点追踪——基于CSSCI(2001-2017)数据的知识图谱分析[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33(03):74-81.
[7]曾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24-526.
[8]袁漫遥.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探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31-632.
[9]张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探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87-689.
[10]崔晓琳.美国、加拿大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世界农业,2016(08):162-165.
[11]李翠霞,黄凤,余志刚.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1):135-137.
[12]姜会明.粮食安全 资源配置 城乡统筹——2011年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热点问题[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01):1-7+14.
(作者单位: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