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式思维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 05:22李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休孙悟空习作

李萍

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其作用甚至超过了知识本身。原因很容易理解,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参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质量、效率等必然成倍增加。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发学生思维。写作、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在此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思维呢?

审辩式思维就是合乎逻辑地进行质疑和推理的思维。具有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小学生的习作以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主。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两类习作教学为例,谈谈审辩式思维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纪实作文:坚守“凭证据说话”的审辩式思维底线

审辩式思维强调“凭证据说话”,强调用尽可能多的可信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这种思维对应在写作教学中,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师带领学生审题时就要让他们明确,心爱之物不一定昂贵,可能只是旅游时带回来的一块小石头,或是一个颜色已变旧的小玩偶,或是一张和好朋友完成的涂鸦等,但因为这个物件或有特别的来历,或陪“我”经历过特别的日子,或因为送礼的人很特殊,所以它被赋予了某种感情,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我”的心爱之物。学生在习作时,需要从不同方面言之有据地证明这件物品对于我的特别之处,让别人读了之后,感同身受地觉得这确实是“我”钟爱的宝贝。

再如教学本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当学生评论父母的诸多不是时,常常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大家纷纷借机宣泄对父母的不满。这时,教师不能只倾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解决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怎样引导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凭证据”去说服家长,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具体可设计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少年有话说。教师让学生大胆倾诉自己的烦恼,在学生一吐为快时,引导他们把诸多烦恼分成学习压力、亲情渴望、父母自身问题等方面。

第二板块:少年会说话。教师根据学生梳理出的烦恼,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该如何指出父母的问题和向父母提建议?教师不妨先站在学生角度,理解他们身为小孩子的难处:“父母对我们指出的问题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并执着地坚持他们的做法和看法。我们怎样写才能让他们乐意接受,并且愿意做出改变?”接下来,教师再提出要求:“请你用证据说话,想出一个最充分的理由劝说你的爸爸或妈妈。”针对学生心里有话但表达混乱、说理跳跃性大的问题,教师适时出示带有写作支架的小短文,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说服密码”。

方法一:引用数据——知识带来力量

妈妈又为爸爸喝醉酒的事生气了。我决定好好跟爸爸谈一谈。充分准备后,我把爸爸拉进房间,严肃地对他说: “爸爸,您知道喝醉酒的危害吗?每喝一次酒之后,酒精留存在脑部神经中的时间大概是6周左右,也就是说,酒精会持续伤害我们的脑部神经6周以上。当人体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控能力;达到0.2%时,人就会酩酊大醉;达到0.4%时,人就会失去知觉,甚至有生命危险呢!”话音刚落,爸爸打了个寒战。

方法二:列举事例——事实胜于雄辩

爸爸,网络就像一张网,捆住了你的手脚。你是那么迷恋网络游戏!昨天晚上明明答应了我们一家三口晚饭后去散步,结果你放下碗就坐在电脑桌前不动了。每天晚上,我们都要睡觉了,你还在书房里玩电脑。很多次,我半夜起床时看到你还在熬夜打游戏。每次辅导我写作业,你也总是心不在焉,在我身边待一会就走了,因为你的心一直在网络游戏中。

方法三:前后对比——后果让人崩溃

妈妈,以前你总说小孩子要有快乐童年、身体健康最重要,所以从来不给我报辅导班,我每天写完功课还可以看看课外书或找同学玩。自从你知道比我学习好的表姐每个双休在辅导班补习之后,马上给我报了四个辅导班,把我双休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以前双休,我还可以睡个懒觉,现在这种悠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每个双休,我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辅导班之间,回家后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写你买回来的各种真题密卷。我现在想想双休就想哭。

以上方法虽各不相同,但都是“凭证据说话”。

第三板块:少年巧说话。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醒学生,人无完人,父母也需要成长,所以对父母的评价要保持公正,不能以偏概全。这正是审辩式思维的要求。怎样做到不以偏概全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照片做引子,回忆父母呵护自己成长的甜蜜往事。用照片记录真实发生过的温馨瞬间唤起浓浓亲情,是另一种形式的“凭证据说话”。

最后,教师点拨写作顺序:先感谢父母给予的爱和陪伴;再倾诉父母身上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最后畅想未来,表达自己对家庭温情的美好期望。这样,一篇真情动人又具有说服力的文章就完成了。

想象作文:坚持“合乎逻辑地论证”的审辩式思维原则

想象是在头脑中勾画、创造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但创造不等于胡编乱造。教师指导学生想象时要把握住关键一点——所有的奇思妙想都要源于现实生活,无论想象多么离奇,都是基于现实的再超越,都是基于生活的再创造,都要能从现实中“已知”的某一点推导而来。这正符合审辩式思维“合乎逻辑地论证”的原则。

实际指导时,如何让学生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坚持“合乎逻辑地论证”呢?先从已确认的现实存在的某一点出发,再推导想象出神奇的“未知”,就能合情合理地自编自创、下笔作文了。下面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    过一天》为例进行概要说明。

第一个环节:聊出好人物。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神话人物或课外读过的神话、童话中的人物,用填表的方式搜索出人物印象(如下表)。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从头脑中已有的神话、童话人物的印象出发去想象。下一步,学生无论选择哪一个人物,不管他们共同经历了什么,那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是人们熟知的那个形象,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合乎逻辑地论证”的思维起点。

第二个环节:想出好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从中确定一个目标人物,想象自己和“他(她)”之间的故事。比如:你期待和他(她)干些什么?你希望地点在哪儿?学生根据构思,完成第二张表。下面是一名学生完成后的内容。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上表中,这名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想象出自己和孙悟空共度一天的经历。从相识到分手的四件事中,有的是由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想象到的新情节,比如一个筋斗云就把我带到花果山游玩、施展法力改变红绿灯等;有的是由孙悟空的急躁性情引发的小闹剧,比如“慢速竞走”、引来交警等。虽然时空在变,故事在变,但因为都是符合人们“已知”的孙悟空性格特点的论述,所以就是“合乎逻辑地论证”。

第三个环节:写出好文章。有了上面的环节,学生都能写出文章,即便按照时间顺序,以日记式、流水账的方式把一天所经历的事情简洁、明晰地表述出来,也是一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楚和字数符合要求的规范习作了。要想让文章出彩,还需要在想象上下一番功夫。上表中的中心词“惊险神奇的一天”其实指明了方向。对照这个标准,我们会发现慢速竞走、改变红绿灯时长、用手机导航等都算不上惊险神奇。那么,什么样的事算得上惊险神奇呢?比如,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如果他能带平凡的“我”踏上筋斗云去一览传说中的水帘洞,是否很刺激?如果平凡的“我”用手机轻启导航,就能迅速地到达目的地,是不是也让孙悟空倍感神奇?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除了可以从人们已知的某一点出发,还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代入故事中。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变形记》的习作指导,教师可以先指導学生思考“你想变成什么?”,引导他们进入我将无“我”的大胆想象阶段。学生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白日梦”,想象自己变大、变小,变成动物、植物,或变成其他各种各样的物品。不管变成什么,那个变形的“我”都应是小作者现实生活体验的一种代入性再创造。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变形后的“我”会经历什么。学生的想象可能五花八门,但这个打破常规的“我”无论是经历一场冒险,还是奔赴一场战斗,抑或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其实都是学生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一种换位思考。

(作者单位:潜江江汉油田教育集团教科院)

猜你喜欢
双休孙悟空习作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超级秀场 双休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思考——以《这个双休都放假》作文教学为例
周末幼儿特长培训
假日要向“人性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