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的原理分析

2023-05-30 01:57唐炼李新威
当代体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德育

唐炼 李新威

随着现代教育的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助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背景下,体育运动对学生成长的助力更加突出。通过培育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增强学生身体素养,有利于打破学生“高分低能”的成长困境,使学生既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基于此,本文围绕体育运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的实施价值、存在问题及发展举措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体育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运动中凝结的抗压能力、抗挫精神,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的转化,从而将其融入到各项教育之中,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其中,体育运动在提升学生德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学校体育运动活动的塑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起到积极引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能够推动高校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加速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全面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德育功能的加速展现。

1 体育运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

在学科教育中,体育和德育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在实际上,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将体育活动渗透到德育教学之中,既能够助推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也能够增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具备更高的学习热情,实现“育人育体育心”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明确现代教育的发展目标。而在体育运动对学生德育的推动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1 对爱国精神的汲取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思想,同时也要以爱国主義情感为教育基础,引领学生在各类竞技比赛中,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在一系列的红色故事、革命典籍、名人事迹中增进自身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众多的体育项目,推进德育教学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上,爱国精神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远大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融入课堂理论教学、观看体育比赛、参与队站活动、表达个人情怀的过程中,获得众多的教育体验。也能够增进克服怕苦、怕累、怕难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1.2 对规则意识的养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项体育活动中,都包含着相应的竞赛规则以及法律法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这些规则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像学生传递着规则的意义。通过推动学生参与比赛过程,深入体会体育项目规则对于整个群体运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树立德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深入体会其中法治意义。积极挖掘依法治国、德育教学之中蕴含的价值精髓,树立遵纪守法的公民认知,加速对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的逐步积累。

1.3 对进取精神的塑造

在体育运动中,它将参与者的身体作为载体,积极培育参与者的综合素养,并借助于多种文化形式,达到对学生身体锻炼和心理建设的目的。尤其是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身体机能的提升,让他们能够在激烈的体育项目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磨砺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能够在竞争之中,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上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以篮球为例,通过对学生集体意识和身体体魄的培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意志力,增进学生抵抗外界干扰,提高专注度的各项能力。

1.4 对合作意识的培育

在学生的德育教学中,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学生在参与集体项目的过程中,能个深刻挖掘自身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无论用哪一种形式,都能够在团队的配合中,积累等多的知识,增长学习的深度。尤其是通过德育教学中,诚实、友善、团结、互助等学困生素养的培育,能够让学生深刻领会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的价值审议,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体会“人心齐、泰山移”“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的价值深意,帮助学生积极完善自身精神素养,培育学生对家庭、班级、国家乃至民族的担当精神。

1.5 对审美能力的增强

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有着一定的教学共性,两者都具备独特的审美方式和美学概念。而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美和塑造美的方式。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在形体之美、精神之美、动态之美中,获得健康成长。在塑造学生独立人格的同时,完善学生的精神面貌。而德育教学对学生内心的塑造,也起到了舒缓学生消极情绪、塑造学生健全品格的重要人格。

2 体育运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的发展瓶颈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德育的方法十分多样。在推动德育教学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多个方面入手,挖掘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创新德育教学的发展方法,但是从整体上看,体育运动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1 体育与德育的融合力度不够

在当前大学生教育发展中,德育教学的开展往往和理论课程的衔接密切相关。主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概论》等课程中开展。体育教师对于课程的融入仍然较少。一方面,体育教师对于德育课程的吸收意识不足,在体育技能教学中,难以将德育知识融入首位。教师无法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调整,难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另一方面,在德育先于体育的教育理念下,部分教师的意识不够清晰。受教育体制的制约,体育教学不被重视。体育教师缺乏深入的教材,在素材的挖掘上不够全面。同时,教师缺乏对德育渗透情况的监督,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在教学的内容上,也难以实现多方面的德育渗透。

2.2 整体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

在熟悉了德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下,教师要立足现代教学形式,围绕体育教学的各项特征,在德育知识的渗透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在教育中,通常只是围绕室内理论、室外教学和常规训练进行培养,以此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这种教学形式较为固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大多不会将学生的身心现状作为依据。导致学生在体育和德育教学的渗透上,缺乏对经济类课程的创新。无法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考量,两者的渗透缺乏积极深入的融合。

2.3 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效果欠佳

尽管高校体育运动的形式十分多样,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仍然需要强化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教师在挖掘体育素材的过程中,要深入汲取德育中的积极因素,以此构建规范科学的体育教材,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化。但是当前,在课程内容上,教师对于德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渗透不足,教学内容缺乏有效性,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运动兴趣降低,德育渗透的效果比不过不理想。

2.4 缺乏复合型教师人才队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体育学校,但是在德育知识的授课形式上有所欠缺。部分体育教师未参加过德育教学培训,加之部分高校对于专职体育教师的德育教学业务培养不足,导致体育教学缺乏相应的融合,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标准尚未建立。教学中仍然片面追求学生体育技能,而忽略了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和评价。

3 体育运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的原理举措

立足体育学科的独特作用,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创新教育举措,增强教学知识,从“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尤其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德育教学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将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德育教育品行之中。

3.1 强化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

从教学内容所富含的精神指引来看,德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体育教学也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拓宽了教育的覆盖面积。同时,体育运动也是一项持续性的运动,需要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之中,树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克服身体、心理上的惰性,从而积极地参与体育训练。其中凝结的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够在教师的有效转化之下,变为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展示等方式,吸引学生在体育运动之中加深锻炼,培育刻苦学习的思想,提高德育和体育教育的粘合度。

从体育与保健教学的规范化要求来看,体育教师可以在组织纪律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高校体育教学涵盖的活动种类繁多、领域广泛,在组织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实践、全面探索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在团结互助的课堂氛围之中,达到互帮、互助、互学。从而深刻践行体育教学中的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项目的训练之中达到提升机能、陶冶情操的目的。

同时,在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上,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高年级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以多种教学模式,助力体育项目和德育课堂的深入融合。以球类项目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围绕球类项目在练习时的哨声、音停等方面的价值规范,增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规矩意识。在言行举止、仪容形象上进行规范,要求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掌握着装,必须要身穿运动服、运动鞋,从而增进学生的规则感和纪律感。在登记体育项目测验成绩的时候,通过详细地记录,增进对体育课程的测评,使学生能够建立规则意识、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加强自我约束的过程中,巩固各项德育知识,使其指引学生的自觉行动,帮助学生树立守规则、懂纪律的良好习惯。

3.2 优化德育和体育提升的教学方法

在助力体育运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水平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作为增进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

第一,教师要积极利用运动空间,在操场、篮球场等地,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充分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特性和自主能动性,从而充分增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排球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融入热爱运动之美、鉴赏运动之美的积极情感,塑造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独立能力和自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美的体育运动之下,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为了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投掷姿势、发球力度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集中示范、小组练习等方式,充分说明体育项目之中蕴含的价值深意。

第二,允许学生具备创新思考,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身心素养,在学习方法上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体育竞技比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方法上不断创新,既能够达到体育课程的主体要求,也能够实现对运动项目的积极创造。例如,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可允许学生自主创新体操动作,并鼓励艺术系等高校学生将舞蹈动作融入其中,增进体操运动项目的艺术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加速自我管理的同时,增进对美的培育和表达。从而以积极的审美教育,强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汲取,实现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有力推助。

3.3 完善高校德育体育合并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为体育教学打好评价基础,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首先,教师要在课程中,全面渗透体育教育德育渗透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在塑造审美方式和美学概念上,以积极的体育锻炼,培育学生的个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独立人格,以各类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完善精神面貌、塑造健全人格。

其次要结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规划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完善体育运动教学的评价机制,增进对德育课程的监管力度,促进德育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高效融合。教师要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在日常教育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及时的表扬、鼓励,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收获积极的评价。从而放下在体育运动上存在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以积极的评论和赞扬,获得较好的德育引导。

例如,在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的体育技能突出,但是团体和纪律意识较差。但是体育活动是一项团体性突出的活动,为此,我通过正面激励的方式,积极赞扬这名同学的长处,激励学生持续提高体育专业技能,以充满正能量的鼓励和扶持,充分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建立积极的教育规划,全面深入教育评价。然后通过谈话谈心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准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以积极的价值引领,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使学生能够在运动中,释放不良的情绪,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4 塑造高水平德育教育人才

在强化现代化德育观的培育下,教师要在体育课程中围绕先进的育人观念和形式方法,加速对自我的全面提升。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借助现代化、信息化的举措,积极参与德育知识培训,增进自身的业务素养。在提升德育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的过程中,强化德育育人工作。引导体育教师关注德育教育,构建复合课堂,积极弘扬德育文化,在弘扬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上,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学校要通过课程培训标准化和德育常态化培育,构建教师德育教育和安全的根基,使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更为全面。

其次,教师要强化德育教学实践,围绕立德树人的体育教学改革,通过组织体育教师举行工作论坛、研讨会、技能比赛、交流研讨等方式,使德育实践教学和体育运动项目加速融合。在清华德育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引领上,在体育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增进体育教学的“六规范”的发展举措,使体育教师做到严于律己、率先示范的积极举措,带领学生实现积极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一支极具备体育技能知识,又具备职业素养的高校教育教师队伍。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在提升新時代学生德育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大学的发展实际,逐步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增进教师德育渗透意识。积极强化教学引领,紧扣教学内容,切实落实德育教学的各项发展举措,从而推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高校大学生实现积极健康的成长。

项目来源: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体育运动提升新时代学生德育的干预原理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XSP22YBC486;2022年湖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文化育人):“德寄于体,体以育德——体育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体育运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