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生活为中心的美术“同心圆教学”是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以美育人的新思路。从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教学到对意义的探寻不仅是操作上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上的更新。从学生基础开始,建立知识和生活的联通,在理念上形成同心圆思维;从价值入手,梳理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上建立同心圆结构;以体验为中心,勾画价值和学科知识的交叉圆,在方法上形成同心圆教学策略,从而达成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同心圆 儿童生活 学科育人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鹤和小学美术教师、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国教师报》2022年十位 “未来教师”遴选教师之一、浙江省十佳青年教师。在《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国教师》《中国德育》《教育家》《中国美术教育》《教学月刊》《少儿美术》《中国校外教育》等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融和式美术教学》;所承建的“剪纸的故事”等课程连续四年被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为精品课程;2021年,“陈勇名师工作室”被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评为“年度示范工作室”。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用形象的力量和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素养的提升。美术是艺术课程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强大的文化属性,还具有自己的学科属性。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美术教学的大场域,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生活的缩影,美术创作体验的主题是生活的话题,欣赏感悟的题材是生活的精彩。通过生活的大场域,儿童学习美术的内容源源不断,内涵丰富多样,这为儿童的美术学习增加了浓郁的生活色彩,更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问题梳理:美术学科“同心圆教学”的提出
1. “工具论”视野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1)重视教育,缺乏美。课程改革的深入使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呈现了多元的形态,如美术教育工具论、本体论、儿童中心论等多元的教育思路和观点。西方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工具论强调将美术当作教育工具,在美术教育中着重塑造其教育性价值,即通过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1]51。在工具论的视野下,许多美术课堂教学片面地扩大“教育”的概念,在课堂上过多地进行“说教”,忽视了艺术性,更缺少了生活味。
这形成了一种现象,教师对教学内容讲得头头是道,内容翔实严谨,教学剖析深刻,但学生就是“不领情”。教师处在“教”的状态,而学生的“学”却在另一层面。很多时候,课堂变成了满堂灌、一言堂,不仅没有艺术感,更不像美术课。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减弱。
(2)只有教学,忽视经验。经验是儿童在体验中积累起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认识,例如,儿童发现用铅笔可以刮出树皮的特征,并在白纸上留下一些无规则的刮痕,这些刮痕形成美术特定的纹理,对纹理的巧妙利用可以更好地体现美术主题的创作等。在“刮痕的经验”中,学生挖掘了铅笔的特质,积累了“运用轻重力量做刮画”的经验,在不断地体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儿童会将美术体验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所学的经验(美术知识、技能)和美术活动充分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不同一般程式的作品,形成鲜明的特征和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去发现这些经验,并用一定的方式来引导、组织,帮助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生长。例如,在国画课堂上,许多教师反复强调中国传统书画的用笔、握法,一节课下来,儿童对国画没有体验,反而增加了“厌烦感”,失去了信心,这也让美术课堂失去了本色。其原因是教师心中只有“教学”,忽视了儿童个体生命的独特经验。以儿童为中心的美術体验活动不仅是帮助儿童释放天性的途径,更是儿童接触生活、感知生活、表达生活的重要方式。
2. “本质论”视域下的小学美术课堂现象
(1)重视“术”的教学,少了一些感悟。本质论强调美术的本质和独特价值,它主张严谨、系统、科学的美术课程教育体系,注重儿童对美术概念的认知,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效果[1]52。在本质论思想的影响下,中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关注学科本位的教学,聚焦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知识的逻辑关系,强调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传授,形成比较单一的“美术练习课”。
例如,在作品《千里江山图》中,画家选用“荷叶皴”与“披麻皴”笔法来表现南方的山,其目的就是突出南方山“平、阔”的特征。很多教师开门见山就教授皴法的具体画法、拿笔的姿势、用墨的浓淡变化,学生看似掌握了皴法的表现,殊不知这种皴法是为了表达一些物体的特征而形成的笔法技巧,学生对主题没有感悟和认识,便无法知道皴法的意义。如果用这种皴法去表现北方陡峭的山显然不能体现出山体特征,更不能让学生形成对皴法的全面理解和领悟。
美术学科本位的知识技能有强大的 “生活性”。无论是美术的形式还是构成原则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被艺术家提炼形成的专业知识,都是艺术家在写生感悟中总结提炼的一种程式。但这些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意义是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2)只有“术”的练习,少了一点内涵。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是美术学习的核心,是实现知识运用的前提和基础。美术学习不是单纯的技能学习的观点已经被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所接受和认可。但是如何让美术学习更有意义呢?一部分教师会从学科的逻辑结构出发,让知识有层次,教师认为这是意义把握的关键。也有的教师认为对美术意义的把握就是反复体验和实践,而学生对这种“反复练习”缺少理解,缺乏比较,缺失对意义的认知。这造成了师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练习和意义的理解不在同一个层面。
综上,笔者认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科的知识、技能、教学的过程方法和价值意义要形成一个“同心圆”样式。“同心圆”是数学的一个基本图形,表示圆心相同半径不同的圆。美术学科“同心圆”教学以儿童生活为“心”,形成以价值、技能、知识为外部圈层的同心圆,用合适的方法实现美术学习的意义探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美术学习(见图1)。
图1 同心圆模型图
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同心圆美术教学不仅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强调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主动学习和意义探寻,从而建构新的知识技能。
二、策略探究:如何建构美术学科“同心圆教学”
1. 聚焦主题意义,挖掘“同心圆教学”核心结构
“同心圆教学”指向意义的探寻,这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点,也是“同心圆教学”结构的核心。美术学科教与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找到“生活”和“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并表达对生活的认知和看法。为了创造并理解作品的意义,学生必须学会联系,理解事与事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学会用“主题”来组织教学,而不是按照设计元素或规则、材料、历史时期或艺术学科来组织教学[2]。主题是方向盘,艺术是驱动。以主题来组织教学,把美术知识和技能融合在具体的主题中,以中心主题来统筹教学的内容、目的和资源等要素,促进学生在主题中的意义建构,形成以主题为中心的同心圆教学结构。
在建立和形成主题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仔细留意和观察课堂外的生活现象和问题,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现象总结提炼主题。以浙美版美术教材五年级“门的装饰”一课为例。面对传统门饰中的诸多结构—如门钉、门跋、门当、门楣、门神、门框,等等—许多教师在寻找本课的教学意义时显得力不从心。有些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用线描画隔扇门,有些教师则通过组织学生欣赏作品完成本课的教学。纵观教材前后和对主题的分析,本课的主题应该定位在对门的历史和使用者身份意义的探寻上。通过探究“九五至尊”一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观察故宫门的结构,引发学生对门的结构的思考,并请学生进一步思考:我家的门也可以这样来设计吗?为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门的文化意义的探寻。教师可在教学时结合线描、手工折纸等方式,让学生参考中国传统纹样—如缠绕纹、回纹、宝相花纹、蝙蝠纹等—去设计隔扇门的裙板、隔心的图案,再用手工折纸和线描的方式制作门的模型,并思考这样的门可以放在什么样的场所,它的主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主题的探寻和挖掘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找到课题所指向的目标,从意义出发,逆向思考、设计这些知识和技能如何为主题服务,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体验,从而理解如何使用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体现意义。这正是同心圆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除了单元课可以建立这样的同心圆思路外,单一课型、专题课型也都可以建立这样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紧密关联。
2. 锁定知识技能,搭建“同心圆教学”基础结构
知识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同心圆教学”结构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坚持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中心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不是一般意义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学科内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分析找到教材中每一课的知识点和逻辑关系,建构学科知识结构树,并以此为基础定位每一课的知识,让学生在一个“知识单元”中通过体验不断形成扎实的美术技能。
如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如下几个课题:植物写生、运动鞋写生、自行车写生、椅子构成、圆筒造型。很多教师直接从课题的内容入手,找到植物、运动鞋、自行车、椅子和各种可卷曲的材料,但是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师生陷入“混乱”,还不能更好地体现学科的内在知识。如果将上述课题放在“写生”单元中,就可以将知识技能定位在“观察与表现”这个维度,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的方式和选择表达的角度,各课题的具体知识落脚点也就非常清晰了:“植物写生”关注前后空间的表达;“运动鞋写生”关注视角的问题;“自行车写生”关注细节特写;“椅子构成”关注画面关系;“圆筒造型”关注构成的原则。
站在一个单元的视角下,我们会发现教材内容只是知识技能达成的基本载体,内嵌的知识和技能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學会观察和表达才是知识技能学习的关键。因此,知识结构关系是达成学习的关键,是“同心圆教学”的基础结构,学生站在知识的结构层,学习更聚焦,目的更清晰。
3. 谋划合适路径,搭建“同心圆教学”动态通道
对于学生而言,理解主题观念和表现形式相统一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引导,更需要一定的方法支撑学生去完成对主题的认识、理解和创作,鼓励学生用艺术的语言、结构和形式来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了达成这样的意图,许多教师尝试鼓励学生掌握一种媒介材料,通过持续的体验、练习形成对材料、技法的把握,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教师需要让每位学生都理解两个方面的概念:第一,主题是通过什么知识来表现的;第二,美术的知识技能是如何表达主题的。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为学生营造可以抵达彼岸的路径。
例如,在国画单元教学时,教师常会忙于课题内容而忽视笔法,有时会聚焦笔法而忽视其背后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主题达成的通道,为学生的学习找到突破口。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有“中国传世名作”一课,主题方面会涉及人物、动物、山水、植物,在形式上有工笔、写意,教师可以一幅作品《千里江山图》深入展开。本课的主题是对理想的表达,是宋徽宗眼中的“理想化国家”。对这个主题,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很难达成。但是画家将构成布局、笔法、用色用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学可从找“山”开始—找到不同的山,发现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的不同,进而发现画山的笔法,展示了宋朝的江山是多么开阔;通过山和山的连接,发现了布局的特质,看到“千里”更看到“国家的辽阔”;借助青绿色来感知“江山永固”的特质,借助一个个细节的人物表现展示“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场景,从而构成一个“理想”的主题概念。“荷叶皴”和“披麻皴”两种不同的笔法不仅正好体现了山的特征,更体现了画作的主题意义(课堂教学路径见图2)。
三、价值探索:构建“同心圆教学”的美育模式
1. 深刻理解关系,形成“同心圆教学”的思维
在经历同心圆教学设计、实践后,教师对知识技能、主题之间的关系理解会更加深刻。首先是理解知识和主题意义之间的关系。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服务于对主题的表达的,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不仅掌握技能的表现,还认识到了技能表现的意义,从而激活了知识的运用。教师在研读教材、分析教材时不仅看到了知识点,找到技能练习的时间和要点,还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技能以及这样的技能背后的隐喻表现和象征意义。这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了自主创新表达的可能。其次是理解主题和途径之间的关系。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从主题意义出发,不仅把握住了教学方向,还厘清了方法和主题之间的关系,找到练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实现为生活而艺术的终身学习意图。除此之外,还明白了方法途径和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学习和建构必然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材料来支撑达成,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材料来学习是一个难点和关键,也是“同心圆教学”的突破口。
2. 形成课堂样态,建构“同心圆教学”的模式
模式的形成不仅让美术教学更加深刻,还让美术课堂有了一定的组织规则和样式。在同心圆教学的思维下,美术学科不同领域的课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例如,欣赏评述领域,先确定主题,再从课题内容出发,结合作品的时代、流派及创作者特点,梳理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以此构成作品教学的主题;结合作品的美术元素,结合学生特点,找到赏析体验的点,组织学习,达成对作品的赏析和对创作的理解。
同心圆教学模式的建构,通过不同课型的变化,让美术教学既有一定的规则和样式,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样态。一方面让教师透过教材看到了本质,更看到美术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让学生的美术学习目标更精准,学习更深入,技能的把握更有自主性。
3. 理解生活经验,丰富“同心圆教学”的内涵
以生活为基础的欣赏和体验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儿童美术学习的最直接和根本的方式,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理解深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同心圆教学”将知识技能和主题联系在一起,形成教学同心圆,教学思路更清晰,课程更富有特色和个性化;另一方面,教师把课内美术学习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形成学习同心圆,让学生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整合,获得新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用于新的学习任务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情境的内化和理解,促进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琼,欧阳红.工具论和本质论对我国美术师范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论坛,2013,26(9):51-54.
[2] 汤姆·安德森.为生活而艺术[M].马菁汝,刘楠,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178.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