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 张斗和
“整本书阅读”近几年来备受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也让更多语文教师对这一阅读策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新课标”指出:“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宜集中使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时,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这一教学提示,明确了整本书教学要将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结合。起始课、推进课、总结课,是阅读的三种基本课型,用以指导学生阅读。当下研究较多的是推进课和总结课,而起始课相对较少。但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起始课也应受到重视。
冯善亮指出起始课导读的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不做阅读指导,直接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另一种是用一节课做阅读指导,详尽介绍书的历史地位、写作背景、内容梗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艺术特色等,但基本上不会让学生翻开放在课桌上的名著。前一种放任自流,后一种纸上谈兵。不去阅读,都起不到应有的指引作用。那么,好的起始课导读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激趣,让学生乐读
当下,学生阅读时间少之又少,且学生很难沉下心来阅读整本书。因此,教师要当好名著阅读的“经纪人”,将名著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介绍,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设置生活情境,引发内在动机
有的书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傅雷家书》,全书由一封封书信组成,对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看似絮絮叨叨的教育日常较难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但肖培东老师独具慧眼,从父母和子女相处的日常话题开启,问起学生和父母间的小摩擦,继而说到自己最近的烦恼:孩子迷上手机,父子因为手机使用时间问题发生纠纷,并请现场的学生支招。在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中,肖老师顺势导入,出示《傅雷家书》中的两封书信的内容。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这一形式能触发痛点,引起共鸣。“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书,理应成为每个人的内源性需求。读书不是“要我读”,而是“我要读”。洞察学生的需求,设置生活情境,吸引学生从名著中寻求良药,不失为激趣的良方。
(二)利用影视资源,激发溯源意识
影视资源,集视觉、听觉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材里的名著,许多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也能达成较好的学习效果。如2019年罗浩宇老师在“全国名校名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执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起始课导读课,他先讓学生观看保尔到海边自杀的影视片段,再读原著中该片段的描述,最后讨论原著和影视哪个更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学生在仔细比较后,往往会得出原著更能表现人物心理、更能丰满人物形象的结论。通过比较,学生能发现经典名著有着电影无法替代的丰富体验,从而激起追本溯源阅读经典的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猜读法,引导学生对书名、情节、人物进行猜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给法,让学生会读
“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拓展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经验;二是掌握读书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三是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完善人格培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非常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在名著导读部分专门设置“读法指导”栏目,如七年级着眼于常规读书方法,八、九年级着力于不同文体的读书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循序渐进,旨在通过三年的整本书阅读,教会学生读书。
(一)就地取材,掌握基本方法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傅雷家书》里的读法指导专栏就是“选择性阅读”,肖培东老师深谙编者意图和学生之需,在导读时专门设置“选择阅读,方法引路”板块,先出示分为四辑的目录,接着让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辑录,然后让学生浏览教材中的“读书方法指导”,根据自己的兴趣、目的选择相关内容。让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辑录,既尊重学生个性,又渗透读书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课本资源进行指导,从隐性到显性,切实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在课堂的最后,肖老师选择自己喜欢的金句与学生分享,并就其中一句谈自己的感悟,以自己的阅读体悟给学生以具体指引。教给方法、举出实例,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二)他山之石,建立阅读图式
美国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从阅读的不同阶段给出了不同的阅读技巧,为如何阅读整本书提供了另一个抓手。司艳平老师就利用其中的检视阅读带领学生学习《儒林外史》。整个教学环节为:1.简介检视阅读,设立抓手;2.找活动环境,让学生寻找涉及的城市及对应的人物及其相关情节,短时间内建立初读印象;3.建立人物初印象,针对人物,用一句话谈自己的感受;4.给人物归类,按照种类、等级或品质给《儒林外史》的人物归类,将无规律的阅读变为有规律的阅读,迅速把握整本书的概念。《儒林外史》中人物众多,没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考量着教师的智慧。司老师巧借检视阅读这个抓手,使学生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整体俯瞰全书概貌,又获得通览全书的阅读技巧,一举多得。
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许多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从写作的角度剖析其技巧,我们也可以借鉴。如台湾作家许荣哲的《小说课》里就谈到“三的妙用”和编故事的七个问题公式。“三的妙用”指三番两次,七个问题公式分别是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和结局。笔者发现《西游记》就暗合这种图式。鉴于学生通过影视渠道已经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笔者便先让学生说出含“三”的回目,如“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接着让学生从书中任选一个情节画出思维导图进行印证,然后让学生用七个问题公式分析,最后让学生总结《西游记》的故事结构。小说是讲故事,故事情节看似不同,但叙事结构相似。正如许荣哲所说,其实不是巧合,而是隐藏在故事里的内在逻辑。教师借助小说家的金石,帮助学生建构一类小说的阅读图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指向,让学生深读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篇文章进入语文教材之后,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它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生发了教学价值。同样,整本书一旦进入课堂视野,便成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和单篇一样具有原本作为阅读客体而存在的原生价值。既要关注它写了什么,还要关注它是怎么写的,即名著的文本特质。而这,需要教师在导读课中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外的阅读中有的放矢,深入领会。
肖培东老师在《艾青诗选》导读课中设置了“用聂华苓的评价语启迪思考”的板块,先提问学生“艾青的诗好在哪里”,再出示聂华苓的评价语“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继而问学生同不同意这个评价、有没有补充,然后让学生结合《我爱这土地》及诗人的其他诗作谈谈看法,最后回到《艾青诗选》,让学生思考阅读这本诗集时要注意什么。肖老师认为名著导读课有两大指向:一是内容情节,二是语言形式。这个环节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讀出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并巧妙地在读书方法上给予指导。聂华苓的评价语恰当地指出了艾青诗歌的特质,这是此书的教学价值之一,教师不指出来,学生很难自己发现。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在一望无知或望而不知的地方深读,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教材编者也有这样的深意。在名著导读开始部分就引用名家评价,并用蓝色字体标注,意在提醒师生关注。但只是阅读不做示例学生难以独自领会,需要教师在导读中明示。如《海底两万里》导读就引用了从事法语翻译研究的徐知免教授和英国科幻小说教父奥尔迪斯的评价,点明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特点:神奇的想象力,科学的预见性,生动的文学性。笔者受肖老师课例的启发,在导读课上着力引导学生感受科幻小说作者的想象力,通过印证旅程路线感受其科学性,通过潜水艇的复原图以及潜水艇的“前世今生”感受其预见性,最后引用奥尔迪斯的评价进行小结。笔者将符合文本特质的名家评价融入导读课之中,清晰学生的阅读方向,把学生引向文本深处。
当然,引导学生走向深读的路径很多,如推进课里的专题探究,总结课里的学生发现,但基于文本特质的价值导向应该是大政方针。
教无定法,但无论何种方式的起始课导读最终都要指向学生的读,让学生乐读、会读、深读。如此,才会“导之有方,读之有向”,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 安徽省怀宁县教研室)